骨科常见病外治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指用加热、抽气等方法使杯、筒、罐等器具内气压低于普通大气压,使其吸附于体表部位或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由于拔罐可以改变皮肤温度,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故又将拔罐疗法称为瘀血疗法。

拔罐疗法是我国最古老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它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是广大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的总结。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拔罐疗法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在拔罐的制作材料方面大有改进,从原始的兽角发展成竹罐、陶罐、瓷罐、玻璃罐、煮药罐、药水罐、抽气罐等多种罐种;在拔罐疗法的操作上,由简而繁,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坐罐、走罐、闪罐、刺络拔罐、针罐等,由过去只是吸拉局部不移动,发展为配合中医辨证、选穴配方、循经行走,闪、摇、提、熨等十余种操作方法;在拔罐疗法的治病范围上,日益广泛,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的疾病。拔罐疗法,以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治病广泛、安全经济的特点在民间享有很高的信誉,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一、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

(一)中医学原理

1.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人体的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和调节脏腑组织活动的作用。若人体经络系统气血功能失调,经络闭阻不通,气血循环障碍,就会产生各种病变。拔罐疗法借助于罐内负压的吸引力,作用于人体的经络和穴位处,引起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在脏腑经络气血凝滞或经脉空虚时,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鼓动经脉气血,濡养脏腑组织器官,温煦皮毛;同时使衰弱的脏腑机能得以振奋,鼓舞正气,加强祛邪之力,从而使经络气血恢复正常,疾病得以祛除。

2.平衡阴阳、扶正祛邪 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自身阴阳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阴阳始终在不断的相互对立、依存、消长、转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体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某种原因导致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偏盛或偏衰,就会发生疾病。拔罐疗法平衡阴阳、扶正祛邪作用的产生,一方面是通过经络腧穴的配伍作用来实现,另一方面是通过吸拔作用,拔出体内的各种邪气,使邪去正安,阴阳平衡。如拔关元穴可以温阳祛寒,拔大椎穴可以清泄阳热。脾胃虚寒引起的泄泻,可取天枢、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高血压等可取大椎、肝俞穴,用三棱针刺血后加拔火罐;又如,由风、寒、湿邪引起的痹证,可在疼痛部位或压痛点进行刺络拔罐,拔除病邪,则气血得以正常濡润而疾病自愈;荨麻疹多是由于患者营血虚弱,卫外失固,腠理空虚,风邪乘虚侵袭肌肤而引起,治疗时可在病变局部进行刺血拔罐,以祛除风邪,同时配合曲池、血海以调营扶正,祛除邪气。

(二)现代医学原理

1.物理学原理 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在物理学方面,主要有压力刺激和温热作用两方面。在压力刺激方面,拔罐疗法的吸拔力主要是在罐内形成负压,这种负压作用的刺激,可使局部组织高度充血,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局部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出现自身溶血现象,红细胞受到破坏,大量的血红蛋白释放出来,从而起到一种良性的刺激作用。在温热作用方面,拔罐疗法的罐口可以阻碍外周的血液进入罐口内部,当起罐后,聚集在罐口周围的血液涌入罐口内相对充盈不满的血管中,这种不典型的贫血后充血,可以使局部皮肤温度持续升高,增加了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体内废物、毒素的排泄,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提高白细胞及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组织的耐受性,并通过反射机制调整全身的状况,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目的。

2.生物学方面 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在生物学方面,主要表现在改善皮肤生理功能、促进微循环、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等方面。在改善皮肤生理功能方面,拔罐疗法可以使皮肤二氧化碳呼出量明显增加,局部皮脂分泌及皮下酸性产物渗出增多,汗腺中溶菌物质增多,从而使皮肤酸度增加,增强皮肤抗感染的能力;在促进微循环方面,拔罐疗法所产生的充血、瘀血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改善血管壁通透性和舒缩功能,调节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改变全身代谢状况;在提高免疫力方面,拔罐疗法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自体溶血现象,释放出组织胺、5-羟色胺及多种神经介质,提高白细胞吞噬指数和血清补体的效价,激活多种免疫反应途径,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缓解疼痛方面,拔罐疗法通过负压对皮肤的挤压、牵拉,直接改善了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减少或消除了诸多致痛物质,如K、Na、组织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等对神经末梢的刺激,缓解局部痉挛,提高机体痛阈,进而缓解疼痛;在修复损伤方面,拔罐疗法可以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伸展肌肉,松解粘连,调整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而修复损伤。

二、拔罐疗法的操作方法

(一)常用拔罐器具

1.传统拔罐器具

(1)竹罐:用坚韧成熟的青竹,截成长6~9cm的竹管,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为3~5cm。用刀刮去管口的青皮及内膜,管壁的厚度为0.6~1cm,用砂纸磨光,罐口周围必须平整光滑,竹罐两端稍小,中间稍大,状如腰鼓。竹罐的特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便,吸拔力强,能耐高温,不易破碎,可用于身体多个部位,适宜多种拔罐方法,尤其适用于水煮罐法。但竹罐易爆裂漏气,罐身不透明,难以观察罐内皮肤反应,不宜用作刺血拔罐。为防止竹罐破裂透气,应避免风吹日晒过于干燥,常用温水浸泡。

(2)陶罐:用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略向外展,状如水缸,口径大小不一。陶罐的特点是吸拔力大,易于消毒,适用于全身多个部位。但陶罐罐身不透明,难于观察治疗过程中罐内的变化。且陶罐较重,易于破碎。

(3)玻璃罐: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制成。玻璃罐状如球形,下端开口,口小肚大,罐口边缘稍厚略向外翻,内外光滑。玻璃罐的特点是罐口光滑,吸拔力大,易于清洗消毒,质地透明,使用时可以随时观测罐内皮肤的瘀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适用于身体各个部位。但玻璃罐传热较快,容易破碎。玻璃罐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日常生活中用的广口瓶也是很理想的一种玻璃罐。

(4)金属罐:用铜或铁等金属材料制成,状如竹罐,口径大小不一。金属罐的特点是吸拔力大,不易破碎,比较耐用。但金属罐由于比重较大,吸拔相对不稳,难于留罐。且金属罐传热太快,容易烫伤皮肤。目前临床上已经较少使用。

2.新型拔罐器具

(1)挤压罐:又名塑胶罐。用高弹性塑胶制成,状如双层叠塔。塑胶罐是靠手指挤压排气而产生吸拔力的罐具。操作时将罐口扣在吸拔部位后并压紧,挤压罐身后,塑胶罐靠本身弹力恢复原样,罐内形成负压而拔罐。塑胶罐的特点是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无须点火。但塑胶罐无温热感,不能高温消毒,罐身不透明,吸拔力相对较小,罐口边缘较薄,吸拔时容易产生疼痛感,且材质容易老化。塑胶罐仅适宜拔固定罐,不宜施其他罐法。

(2)抽气罐:用带有锌皮橡胶封口玻璃瓶制成,如青、链霉素的药物空瓶等。保留瓶口带锌皮保护的橡皮塞,去掉瓶底,将边缘打磨光滑圆平而成。操作时将罐口扣在吸拔部位后压紧,用注射器针头经橡皮塞刺入罐内,抽空罐内空气产生负压而拔罐。

(3)多功能罐:即配置有其他治疗作用的新型罐具。如在罐内配置磁铁的磁疗罐、罐内配置刺血器具的刺血罐、罐内配置艾灸器具的灸罐、罐内配置电热元件的电热罐等,均具有拔罐和相应疗法的双重治疗作用。

(二)操作规程

1.术前准备

(1)选择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室温适宜的房间作为治疗室,注意患者保暖,防止发生晕罐。

(2)仔细检查患者病情,确定临床诊断和施术方法。根据临床诊断确定拔罐的穴位与部位,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施术穴位或部位;根据施术方法选择应用的拔罐器具与相关器材。如应用火罐法则需准备燃料和点火工具,应用针罐法则需准备针具等。

(3)做好罐具等施术器材的消毒工作,同时清洁患者施术穴位或部位,有汗液者应擦干,有粗长毛发的部位应剃刮干净,防止发生感染和漏气。

2.施术方法 拔罐疗法吸拔力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排出或抽出罐内的空气,从而使罐内出现负压。根据不同罐具吸拔力产生方法的不同,拔罐疗法一般分为火罐法、水罐法和抽气法三种。

(1)火罐法:火罐法是指施术时利用燃烧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附于皮肤表面。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投火法:将酒精棉球或小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趁火旺时迅速将罐扣于应拔的穴位或部位上。操作时应注意将落有燃烧残留物的一端向下,避免烫伤皮肤。此法一般多用于患者身体侧面横向拔罐,火罐纵轴与患者体表垂直。此法操作简单方便,一般应用于单罐、留罐、排罐等。②闪火法:用镊子夹着点燃的酒精棉球、小纸片或其他火材,或将蘸有少许酒精的纱布缠绕于粗铁丝上点燃,一手握罐,将燃烧物伸入罐内一闪即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的穴位或部位上。操作时应注意棉球或纱布少蘸酒精,且不能沾于罐口,以免烫伤皮肤。此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可用于留罐、闪罐、走罐等。③贴棉法:剪1cm2脱脂棉一块,不要过厚。蘸有适量酒精后,贴在罐内侧壁,点燃后迅速扣于应拔穴位或部位上。操作时注意脱脂棉不宜蘸太多酒精,以免酒精在燃烧时滴下,烫伤皮肤。此法一般多用于患者身体侧面横向拔罐,火罐纵轴与患者体表垂直。④架火法:将胶木瓶塞或薄小面饼、中药饮片等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将火罐扣于应拔的穴位或部位上。此法安全简便,不易烫伤皮肤,适用于肌肉丰厚而平坦的部位,可用于留罐、排罐等。

(2)水罐法:水罐法是指施术时利用水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附于皮肤表面。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①水煮法:将竹罐放入水中或药液中煮沸2~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竹罐倒置夹起,甩去水液或立即用干毛巾捂住罐口,以吸去罐内的水液,降低罐口温度。趁热迅速将竹罐扣于应拔穴位或部位上,轻按半分钟左右,使之吸牢。但操作应适时,出水后拔罐过快易烫伤皮肤,过慢又易导致吸拔力不足。此法温热作用强,且可以罐药结合,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可用于留罐、排罐等。②蒸汽法:将水或药液在容器中煮沸,用沸水的蒸汽对准罐口,使罐内充满蒸汽后(2~3秒钟即可),迅速扣于应拔的穴位或部位上,轻按半分钟左右,使之吸牢。此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可用于留罐、排罐等。

(3)抽气法:抽气法是指施术时利用注射器或其他抽气装置抽走罐内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附于皮肤表面。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带有锌皮橡胶封口的玻璃瓶,如青、链霉素的药物空瓶等,去掉瓶底,将边缘打磨光滑圆平制成罐具。将罐口扣于应拔穴位或部位后压紧,用注射器针头经橡皮塞刺入罐内,抽空罐内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拔于体表。此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可用于留罐、排罐等,但不宜进行走罐操作。塑胶罐等软质罐体的操作方法也属于抽气法范畴。

3.常用罐法 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性质和病变部位,临床上也采用不同的拔罐方式,以期达到不同的治疗作用。常用的拔罐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单罐法:单罐法是指仅使用一个罐具的操作方式。此法适用于病变部位明确、病变范围局限的病症。一般在操作时多选取穴位或固定痛点,如治疗牙痛选拔颊车穴,治疗冈上肌肌腱炎选拔肩髃穴,治疗软组织扭挫伤选拔疼痛点,疮疖脓成时,破溃或切开后选拔病变局部以吸拔排脓等。

(2)多罐法:多罐法是指多个罐具一起使用的操作方式。此法适用于病变范围广泛、选拔穴位或部位较多的病症。一般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操作方式:①排罐法:即沿着经脉、神经的循行部位或肌肉的解剖位置排列施罐。如治疗坐骨神经痛,可在坐骨神经循行路线上选拔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等多个穴位;治疗某一肌束劳损时,选拔肌束解剖位置上的多个部位。排罐法多应用于气血瘀滞、神经肌肉疼痛、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骨科慢性疾病等。排罐法在操作时应注意排罐间距适中。②散罐法:即零散选择拔罐部位。适用于患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或虽患同一种疾病但选拔多个穴位或部位。如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选拔肩关节周围的肩中俞、肩井、肩髃、天宗、肩前等多个穴位。

(3)留罐法: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是指在治疗部位上将罐留置一定时间,是最常用的拔罐方式。留罐法一般留置10~20分钟,使局部皮肤和浅层肌肉及其他软组织被吸拔入罐内,呈现潮红或皮下出现紫黑色瘀血。留罐时间过长(半个小时以上),则容易出现水疱。此法适用于深部软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

(4)闪罐法:用闪火法使罐具吸附于应拔部位,随即快速提拉火罐并使其脱落,再次吸拔,再次取下,如此反复吸拔、提拉,使局部皮肤发红发热为度。操作时要求动作迅速准确。此法兴奋作用明显,多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肌肤麻木萎缩、卒中后遗症及体弱久病等。

(5)走罐法:走罐法又称行罐法,是指在操作中采取前后或左右移动罐具的拔罐方式。本法所采用的罐具要求大口径,罐口边宽而平滑。走罐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施术部位或罐口边缘涂抹一些润滑剂,用闪火法将罐具吸附于应拔部位,然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以罐口后半边着力,前半边不着力,慢慢向前推动,或后半边不着力,前半边着力向后拉动。这样使罐具在皮肤上沿着肌肉骨骼或经络循行路线来回推拉移动,至局部皮肤呈潮红、紫红或起丹痧点为止。本法适用于病变范围广泛、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下肢部、腹部、肩关节等部位,多用于治疗急性热病、气血痹阻疼痛、麻木、肌肉萎缩等病症。

(6)针罐法:针罐法是指将拔罐与针刺相结合的一种拔罐方式。常用的针罐法一般分为以下几种:①留针罐法:在应拔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针刺得气后,不需持续捻针,即可拔罐,用罐口罩住针柄,启罐后再出针。操作时应注意针柄不宜过长,以防罐底挤压针柄,造成针刺过深伤及有关组织器官。对于胸腹部、胁肋部、背部、肾区及有较大血管、神经分布的四肢部穴位,要用浅于正常直刺深度的手法进针,以免拔罐后由于吸力作用,针尖逆势深入,造成针刺事故,如气胸等。针罐结合,增强了对经络穴位的刺激量,常用于比较顽固的病症,如顽固性风湿痛、陈旧性筋骨损伤、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等。②出针罐法:在应拔的穴位或部位进行针刺得气后,再持续快速行针后出针,不按压针孔,立即在针孔处拔罐,吸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后起罐。此法适用于感冒、发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小儿针刺不易配合留针者,适宜用此法治疗。③刺络罐法:在应拔穴位或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粗毫针、皮肤针、小刀片等点刺穴位、病灶、表皮显露的小血管,使之出血或出脓,或挑刺皮下血络及肌纤维数根,然后拔罐,可吸出适量的血液、组织液、脓液或腐烂组织后起罐。此法在操作时也可以先行拔罐,待局部出现瘀血或丹痧后,再选择瘀血或丹痧最明显的部位进行点刺,使其出血。此法适用于热证、实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如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哮喘、坐骨神经痛,以及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疮痈、丹毒等。

(7)药罐法:药罐法是指将拔罐与药物外治相结合的一种拔罐方式。药罐法最常用的拔罐方式是煮药罐法。具体操作是:将配制成的药物装入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清水煮至适当浓度,再把罐具投入药汁内煮15分钟。取出罐具,按水罐法吸拔在应拔穴位或部位上。此法多用于全身各部的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等病症。此外,药罐法在操作时还有将备用的药液、药膏、药油等摊涂于应拔部位或罐具内壁而再行拔罐。

4.起罐方法 对于一般的罐具,医师一手持罐,稍用力使之向同侧倾斜,另一手的食指或拇指轻轻按压对侧罐口边缘的软组织,使空气缓慢进入罐内,罐具即可自行脱落。对于抽气罐,可用注射器或其他抽气装置将空气注入罐内,罐具即可自行脱落。操作时需注意起罐过程一定要缓慢,千万不能暴力硬拔,或快速倾斜火罐,造成被拔部位皮肤与肌肉的损伤与疼痛。

5.罐后反应及处理

(1)罐后反应:患者在拔罐时局部可能产生多种感觉,如有牵拉、紧缩、发胀、温暖、酸楚、舒适、透凉气等感觉,均属正常。起罐后在吸拔部位上都会留下罐斑或罐印,一般为点片状紫红色瘀点或瘀块,或兼有微热痛感,这是正常的反应,1~2天后即可自行消失。但是如果患者本身或吸拔部位存在着病邪,则会在吸拔部位出现一些异常的反应,在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其他症状综合分析。如罐斑显现水疱、水肿与水气状,提示湿盛或寒湿,若水气色黄为湿热;水疱呈现红色或黑色,提示久病湿盛血瘀;罐斑颜色深紫,提示瘀血为患;罐斑色深紫黑,触之疼痛,伴有身热,提示热毒瘀结;罐斑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提示为虚寒证;罐斑微痒或出现皮纹,提示风邪为患;罐斑或水疱颜色浅淡,提示为虚证。针罐后,若出血颜色深红,提示有热,颜色青提示为寒凝血瘀等。在拔罐过程中,也有极少数患者发生休克和晕厥现象。患者如出现头晕眼花,心烦欲呕,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淋漓,呼吸急促,脉搏频数而细小等现象,此时应立即将罐取下,使患者平卧床上,喝温开水,休息。严重者针刺十宣、人中穴,即可帮助患者恢复常态。如无毫针,可用手指按压人中穴。患者恢复常态后,应继续卧床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离开治疗室。

(2)罐后处理:起罐后,应用消毒棉球轻轻擦拭拔罐部位的罐斑或罐印上的小水珠,若罐斑微觉痒痛,不可搔抓,数日内可自行消退。如果在拔罐部位出现小水疱,可不做处理,任其自行吸收;对于水疱较大者,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疱,放出疱中水液,并用无菌敷料覆盖。若出血可用消毒棉球擦拭干净。若局部皮肤出现破损,可常规消毒,并用无菌敷料覆盖。一般在处置妥当后,应让患者休息片刻再离开治疗室,并嘱咐患者隔1~2天后再做治疗,同时还要参考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反应。

三、拔罐疗法的适应证

拔罐疗法适用于骨伤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落枕、腱鞘炎、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增生、腰背肌肉劳损、软组织扭挫伤、肌肉肌腱拉伤等。

四、拔罐疗法的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拔罐疗法,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2.皮肤严重过敏者或皮肤患有疥癣等皮肤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宜拔罐;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皮肤破损溃烂处、静脉曲张、体表大动脉搏动处、瘰疬、疝气处等均不宜拔罐。

3.精神高度紧张、精神分裂症、抽搐、神经质及不合作患者不宜拔罐。

4.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乳房及前后二阴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轻柔。

5.人体的眼、耳、口、鼻等五官部位和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

6.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的患者和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不宜拔罐。

7.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的患者慎用拔罐。

8.皮肤局部毛发太多、太过细嫩或充满褶皱处不宜拔罐。

(二)注意事项

1.选择正确的吸拔部位或穴位 对于吸拔部位或穴位的选择,一般以肌肉丰满、皮下组织丰富、毛发稀少的部位为宜。如有皱纹、松弛、凹凸不平、体位移动等,都容易使罐具脱落。一般不在血管浅显处、颈部两侧、心脏搏动处、五官、骨突、瘢痕处拔罐。血管浅显处拔罐,易造成小血管破裂,出血不止;颈部两侧有颈动脉等大血管,如果拔罐,易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和器官的供血不足;五官等处不能承受拔罐的负压刺激;骨突处难以着罐;瘢痕处由于皮肤弹性不好,易发生疼痛;皮肤松弛有较大皱纹则易使罐具难以保持负压,且易引起疼痛。另外,前次拔罐时罐斑未消退时,不宜重复拔罐。

2.选择适当的罐具 对于拔罐时罐具的选择,主要根据吸拔的部位或穴位而定。一般来说,如果吸拔的部位比较平坦、肌肉丰满、皮下脂肪较厚,则宜用大号罐具;如果吸拔的部位比较窄小,肌肉较薄,皮下脂肪较少,则宜用小号罐具;如果吸拔的部位是小的关节或穴位,则宜用小竹罐或抽气罐。具体而言,如果吸拔的部位在背部、腹部、胸部,可用大号罐具;如果吸拔的部位是肩部、臀部、大腿部,可用大号或中号的罐具;如果吸拔的部位在小腿和上肢,可用中号或小号罐具;如果吸拔的部位在手、足或穴位,则应该选用小号罐具。对于年老体弱,小儿或产后体虚、精神紧张之人,应选择小号罐具,反之,年轻体壮之人应选择大号罐具。

3.选择适当的拔罐方法

(1)用投火法时,火焰要旺,动作要敏捷,扣罐时用另一手掌挡一下罐口或摇晃一下火罐再扣,以免皮肤烫伤。

(2)运用闪火法时,棉絮的酒精不宜过多,防止滴下,造成皮肤烫伤。

(3)运用贴棉法时,一定要防止和避免燃着的棉球脱落,掉在患者的身上,造成皮肤灼伤、烫伤。

(4)如果运用架火法时,一定要留心,燃着的火架不能歪倒或倾斜,避免烧伤患者的皮肤。另外,扣火罐时,一定要准确,避免扑灭火焰。

(5)用煮药罐或竹罐时,必须甩尽罐内的热药液或热水,以免烫伤皮肤。

(6)运用刺络拔罐时,出血量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和体质而定,一般急性病、青壮年、体质强者出血量宜多;慢性病、老年、幼儿及体质弱者出血量宜少。若是吸拔后,血出如喷泉,应该立即起罐止血。

(7)运用留针罐法时,一定要找准穴位,先行针刺,待“得气”后,再行拔罐,在扣罐时,注意勿撞压针柄,以免针刺过深,造成不应有的损伤。尤其是胸部、背部,针刺更不能过深,否则容易产生气胸。

(8)在使用多罐法时吸拔的罐具不宜过密,以免相互牵拉,引起疼痛或罐具脱落。但是,也不能过稀。罐具过稀会导致吸拔面积减少,负压刺激不足,也会影响疗效。一般来说,多罐法中的密排法,罐距不超过一拇指宽的距离,适用于体壮而有疼痛者;疏排法,罐距应在两拇指宽的距离以上,适用于体弱者。

(9)在运用走罐法时,不能在骨突、小关节处、皮肤有皱襞或皮肤细嫩之处行走,以免损伤皮肤,或使吸拔的罐具漏气脱落。

4.确定适当的拔罐时间

(1)总的治疗时间:急性病一般在1~5天或2~3周,慢性病治疗时间较长,需要数月到数年,可结合其他疗法,试治5~10次确定总的治疗时间。

(2)留罐时间:一般对于疼痛性疾病,需留罐10~15分钟,如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等;对于麻痹性疾病需留罐5~10分钟,如肩臂神经麻痹、坐骨神经麻痹等。闪罐、走罐治疗时间以局部或罐下皮肤出现潮红或丹痧、瘀块、瘀斑等为度;针罐的针感、出血等都是留罐时间的决定因素。具体留罐时间,需根据患者耐受程度和病情而定。一般来说,疼痛性疾病,吸拔的时间应适当长一些;麻痹性病症,吸拔的时间应适当短一些。如果采用兴奋手法,所用小号罐具的数量少,吸拔的时间也要短,10分钟左右;如果采取抑制手法,用小号罐具的数量要多些,吸拔的时间也要长,15分钟左右。如果患者感觉不舒适时,就可以提早起罐;如果患者感觉舒适,罐子的吸力也不很大,而且吸拔部位的肌肉又比较丰满,时间就可以长一些。体质消瘦、虚弱者,吸拔的力量要小,时间要短,拔罐的数量要少;体质健壮、肌肉丰满者,吸拔的力量要大,拔罐的数量要多,吸拔的时间要长。患者的耐受能力比较强,吸拔的时间可以长一些。首次接受拔罐疗法的患者,吸拔的时间要短一些;经常接受拔罐疗法的患者,吸拔的时间可长一些。

(3)治疗次数及间隔时间:若急性病(感冒、发烧等)每天1~3次,若病重或疼痛则每天2~4次,若尿潴留等需急救的疾病则用闪罐直至见尿为止。慢性病,一般每天1次,特殊手法致瘀斑、瘀块等应待痧痕退后再拔,2~5天拔1次,或可交替选穴缩短每次治疗间隔时间至每天1次等。

(4)疗程及间隔时间:一般7~10天为1个疗程,间隔3~5天,进行第2个疗程。应用拔罐疗法时,一般急性病经过2~3次、慢性病经过2~3个疗程无明显效果,应配合应用其他疗法或改用其他疗法。至于巩固疗效所需的疗程则根据实际病情灵活运用。

5.密切关注患者的感觉和反应

(1)罐具吸拔牢固之后,必须询问患者的感觉,如有发热、发紧、凉气外出、温暖、舒适等感觉时,属于正常现象,可以继续吸拔治疗。

(2)如果患者感觉拘紧、灼痛,或吸拔处不舒适,应该立刻起罐。另外选择附近肌肉丰厚处,再重新进行吸拔,或改用较小的罐具多吸拔几次。如果罐具吸拔牢固后,患者感觉吸拔得不够紧,可以起罐或改用较大的罐子,再重新吸拔,以免影响疗效。

(3)如果患者连续接受拔罐疗法,则应该注意轮换吸拔部位。一般针对病因和病情,可以在同一条经络上选择位置不同但疗效相近的穴位交替吸拔。

(4)如果施用走罐法或刺络拔罐法,一般应在上背部或脊柱两侧,每隔2~3天吸拔1次,左右交替进行。

(孙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