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十七房郑氏宗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居者千家 繁衍成族

自始祖公郑靖侯于宋代(约公元1250年前)卜居澥浦塘路沿后,至民国九年(1920)重修郑氏宗谱时,经过近700年的繁衍生息,郑靖侯的后世子孙已发展成一个居者千家、人口过万、规模庞大的宗族体系。这个庞大的宗族体系主要由五大房支组成:塘路沿、庙基头、十七房、后新屋、海甸闸口。五大房支又各自派生出众多的房派,各房派又分别派生出数十百个家庭,整个郑氏宗族宛如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繁华无比。又有70多个小分支分居近地或远地,乃至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地。

一、五大房支之一:塘路沿

塘路沿,也称路沿郑,是十七房郑氏宗族的发祥地,始迁祖郑靖侯最初落脚的地方,迄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据郑氏族谱所载,初步统计,历代世居塘路沿的总人口(专指男性,以下同)达3000多人。

谱载,自始祖郑靖侯卜居塘路沿后,不知传了几世几代,之后分立为东、西、中央三房,子姓繁衍,族系兴旺。后由塘路沿又派生出众多房派分支,“后代有析居曰庙基头,曰后新屋,曰十七房,曰闸口,相距率不越数里,综计约千数百家”(清)刘鹍:《前绪乡郑氏重修宗谱原序》,载《前绪郑氏宗谱》,中华民国九年(1920)第1本009页。。也就是说,十七房郑氏宗族无论是庙基头、后新屋、十七房、海甸闸口,还是分居外地的近支、远支,各个房支派系均出自塘路沿。

塘路沿位于和尚塘西首,十七房东南,距十七房约500米的地方,地处澥浦镇之南檡山之阳。檡山,今十七房北侧的一座小山岗,因山上长满檡树而得名。宋时的塘路沿,是镇北官塘古道,去三北三北:指古代的慈溪、余姚、镇海三县北部一带,即慈北、姚北、镇北,故统称为“三北”。的必经之路。800多年前,郑氏先祖迁来此地时,塘路沿之外还是大片大片的滩涂,滩涂的尽头就是波涛汹涌、茫茫无际的东海。郑氏先祖就是每天面对着荒草杂滩,海风巨浪,战天斗地,繁衍生息的。而现在,从塘路沿往东,起码要走出三四千米才能看到大海。

塘路沿现存的东、西、中央三房民居建筑群,基本保存完好。

塘路沿东房与中央房掠影

二、五大房支之二:庙基头

庙基头,是郑氏五大房支中第二大房支,始祖为道二(后改安二),是最早从塘路沿分居出来的人。自道二析居庙基头后,迄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道二,生卒年不详,出自塘路沿,但出自塘路沿何房派已无考。明代初年,即公元1400年前,由于塘路沿人丁兴旺,住宅用地日益紧缺,道二自立门户后,怀有发家雄心,便择址塘路沿南约一千米之处,紧邻黄公祠的什地上建宅而居,名新宅基为“庙基头”。笔者猜想,取名“庙基头”,或许就是因为紧邻黄公祠的缘故吧。

道二育有四子:文一、文二、文三、文四。文二的后代已无考,不知其踪。文四后来从庙基头迁出,分居后新屋,另立“后新屋派”,成为后新屋始祖,后新屋成为五大房支之一。而文一、文三则世居庙基头,称为大房和三房。其后,大房和三房子孙世代繁衍,历代总人口2170多人。传至十三、十四世时,适逢乾隆、嘉庆盛世,庙基头人丁更加兴旺,鼎盛时,大房已由170多人发展到近250人,三房由100多人发展到135人,这是庙基头郑氏较为繁兴的时代。

道二迁居庙基头后,自二世起就开始有子孙向外迁徙,以居舟山、岱山居多。所以,庙基头房支不仅成了十七房郑氏宗族最早向舟山迁居的人,而且也是澥浦地区迁徙舟山、岱山较早的一批人。据郑氏后人推测,在郑氏宗谱中文二公的后代之所以失传,极有可能是因为较早迁徙舟山、岱山。

在郑氏五大房支中,庙基头一向以经商业贾闻名于世,郑世昌、郑天治、郑浦仁、郑尊法等诸多成功商人皆出自庙基头。

道二迁居庙基头后,最初是以垦耕造地、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至今有安二祖山为证,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其众多子孙大多数人继祖业,以农耕为主,勤守家园。传到十世时,便开始有人外出经商业贾。最早外出经商的人是大房十世孙郑世昌,他也是十七房郑氏宗族乃至宁波帮较早外出经商的人。到十三世时,郑天治弃农经商,他不仅开创了庙基头“全盛”时代,也为庙基头郑氏开辟了一条成功的营商富家之路,由此,庙基头经商之风逐渐兴起,盛极数代。新时代里,庙基头涌现出一批当代才俊,如郑颖人、郑玉笙等一批院士、科学家。

习文从儒也是庙基头历来的传统,十七房郑氏宗族最早列名庠序的人就出自庙基头房支,明代时,庙基头三房(即文三一脉)五世元十二、元十八两胞兄弟,均为县学生。后有十二世恩贡生郑逸亭成为庙基头“文魁”,又有岁贡生郑有伸、附贡生郑有伦等光耀门楣。虽然庙基头的学人儒士少有登科入仕者,但他们却十分注重培养子孙后代习文求仕,几代人致力于在家乡兴办学馆,以培植族中及乡里青年为己任,并已形成了一种传统。

以全盛房为代表的庙基头,也是地方公益事业的倡导者和维护者。他们热心公益,急公好义,慷慨解囊,施粥舍药,济困救贫,修路浚河筑海塘,创立“敦族会”、保安团、水龙会,捐资助学,创办乡学馆,造福一方,称颂乡里。

庙基头现存全盛宅院,保存完好。

三、五大房支之三:十七房

十七房,是郑氏五大房支中的第三大房支,也是最庞大、最发达的一个房支,传到第二十世时,历代总人口达3780多人。十七房的始祖是六世郑东沧。

郑东沧(约1550—约1627),名鍷,字东沧,行正十七,为塘路沿东房道三公之五世孙,世称十七公或十七太公。因子孙繁衍,塘路沿祖基宅居紧张,约在明代万历年间,郑东沧从塘路沿东房迁出,择址塘路沿西北隅一什地建新宅,首建大祖堂,名为“辅德堂”。后“人以公行十七,遂名其宅居为十七房”。所以,“十七房”最早被称为“大祖堂”,后来才被称为“十七房”。

郑东沧育有五子,分立大、二、三、四、五房派,即大房文烶派、二房文烻派、三房文瑞派、四房文充派、五房文焕派。其中,三房文瑞派是十七房五个房派中人口规模最大、最发达的一个房派,历代总人口几乎是其他四个房派的总和。三房文瑞派也是整个郑氏宗族中规模最大、最发达的一个房派,郑氏一族,文人儒士、名商巨贾多出自三房文瑞派,其成就之大、影响之深,是郑氏五大房支中任何一个房派、房支都无法比拟的。除了三房文瑞派外,五房文焕派也比较突出。

十七房房支的兴旺发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登科入仕,文儒辈出;二是,经商业贾,以商富族,威名显赫;三是,民居建筑堪称明清经典,三房堂沿、后堂楼、恒德房、恒祥房、鼎丰房、立房、兴房、河跟沿等十来处豪宅府第,均属十七房郑东沧房支。

郑东沧自塘路沿东房析居十七房后,以耕读起家,到明清之际,七世郑文瑞开风气之先,“负耒横经”、习文从儒者逐渐多了起来,九世以后习文登科之风逐渐形成,至十三世郑谦时,达到鼎盛,有进士及第、父子登科、父子司训、兄弟明经等,文蔚多起,学人辈出,盛极数代。在郑氏22位贡生中,十七房房支就占了17人,近百位庠生中十七房房支占了近一半。

十七房房支在经商业贾方面也是名声显赫。明末清初时,十七房许多人开始“弃科举、入贾商”,走上了营商业贾之路,同时也走上了一条发家致富之路。郑维宁、郑维嘉、郑备烈、郑德阶、郑德标、郑勋、郑熙等一批又一批名商巨贾涌现出来。总之,十七房房支是整个郑氏宗族的杰出代表。

十七房现存大祖堂、三房堂沿、后堂楼、恒德房、恒祥房、鼎丰房、立房、兴房、河跟沿、大弄、东弄等民居建筑群,保存完好。

四、五大房支之四:后新屋

后新屋,是从庙基头派生出来的郑氏第四大房支,历代总人口1300多人。

后新屋始祖是文四。文四,生卒年不详,庙基头始祖道二第四子。文四从庙基头迁出后,择址庙基头西北、大堰头与朱家桥河之间紧邻大河的一块什地兴建新宅居,另立后新屋派。笔者猜想,之所以称“后新屋”,应该是取“庙基头后面新建的房屋”之意。后来,文四的后世子孙又在原有基础上先后扩建了一批楼房、平房,从而形成了后新屋民居宅群。后新屋民居宅群,其规模虽比不上后堂楼、恒德房、鼎丰房、立房、兴房等气派,但在当地也算是数一数二的豪门大院了。

后新屋历代以习文从儒、经商业贾为本,经商业贾尤为突出,明末清初时后新屋就已成为当地富户。之所以这样说,主要的依据之一就是郑氏族谱中记载,明末清初时,盗寇蜂起,后新屋几乎每一家都成了盗寇抢掠的重要目标,被迫纷纷外逃避祸,安定后才重返家园。从中可看出,后新屋是郑氏宗族中较早发达的一个房支。至清乾隆时期,十世郑光礽家族商帮成了后新屋经商业贾的杰出代表。除了郑光礽家族,还有其他的家族商帮,如郑光悌、郑光恒、郑光恢三兄弟,曾在宁波大饥之年,开仓赈灾,因而受到地方官员题匾额表彰,从中可看出,郑光悌家族也应是经商富户,所输赈粮不在少数,否则就算有慈善之心,也无赈济之力,也就得不到地方官员的表彰了。

习文从儒方面,后新屋并不突出,仅出了四五个县学生,但是,与众不同的是后新屋先后出了两位武生,一个是郡武生郑端寀,一个是县武生郑庆圻,这是其他房派所少见的。

遗憾的是,关于后新屋的文字史料少之又少,无法对其整体进行详细描述。即使是十世郑光礽及其家族的情况,也只是在宗谱中有所略述,其他人的情况就更无法知道了。

后新屋民居宅群现已不复存在。2008年,后新屋还残存有部分宅居建筑,后来在进一步开发中全部拆除了。

后新屋一角

五、五大房支之五:海甸闸口

海甸闸口,是郑氏五大房支中的第五支,相比之下,其规模较小,历代总人口470多人。

海甸闸口的始祖是汶十六。汶十六,生卒年不详,塘路沿东房道三的曾孙。汶十六从塘路沿迁出,徙居海甸闸口。

在《前绪郑氏宗谱》中,海甸闸口被称为“闸口”。当时的海甸,是指海甸村(湾塘殿跟),位于万弓塘旁,原隶属镇海县。闸口是指海甸村村旁海塘上所建的一座防洪闸,叫海沙闸。之所以称之为“海甸闸口”,猜想,可能是因为地处海甸村和海沙闸闸口交会处。

海甸闸口郑氏族人虽然人口规模较小,但在经商业贾、发家致富方面却毫不逊色。最著名的郑芳钧家族商帮就出自海甸闸口派。

关于海甸闸口房派的其他具体情况,由于缺乏文字记载的资料,目前尚无法考证其详。所以,长期以来,海甸闸口房支的研究成了十七房郑氏宗族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

海甸闸口派存留有芳钧大院、芳钧小学,保存基本完好。

六、菱漕头派与其他各小支派

除了塘路沿、庙基头、十七房、后新屋、海甸闸口五大房支外,从塘路沿还派生出众多小支派。这些小支派,分居在近地的有34个,分居远地的有26个,分居舟山的有16个。所谓近地,是指以澥浦为中心,方圆几里或十几里的地方,如小九房、后戴、澥浦、菱漕头等地。而远地则指宁波、杭州、绍兴、嘉兴、湖州等浙江省内的各市及其所属的各县,以及全国各地,如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江苏等地。以上是1920年重修族谱时的情况。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十七房郑氏后人有的移居国外,遍布世界,其中以居美国为多,如郑方正和郑芳钧的后世子孙等均定居美国。

据目前已掌握的材料看,在这些小支派中,尤以菱漕头派最为优秀。从菱漕头曾走出郑奎元、郑芳沁家族商帮,还走出了一位新中国培养出来的杰出外交官郑剑英。

菱漕头派的始祖是郑德桂。郑德桂是塘路沿东房靖廿九派十三世郑学智的继子。郑德桂育有二子:传增、传秀。传秀育有四子,分立元、亨、利、贞四房。亨房、利房就是次子郑奎元、三子郑芳沁。郑奎元是菱漕头派最出色的人物,他靠经商致富,成为大富翁,在家乡很有名,在四兄弟中他的财富也居首位。

经商发达后,虽然常住上海,郑奎元却在老家置有大量田产和房屋。同时,在宁波、青岛、上海均置有房产,莼湖宅院就是他与三弟郑芳沁在宁波共同购买的房产之一,因为他本人和三弟常年在外经商,一直住上海、青岛等地,所以,常住在莼湖宅院里的基本都是郑奎元、郑芳沁的眷属。

莼湖距菱漕头不远。现如今,菱漕头、莼湖宅院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