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2019年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必须始终以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改革开放不止步

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国力的竞争,最根本的在于人才的竞争。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和教育的支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历了一段丧权辱国的屈辱的历史,这段经历让人们铭记住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而中国之所以落后,之所以挨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机遇。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全新的时期。机器化大生产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而且推动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同时也孕育着世界秩序的重构。中国在清朝末期由于闭关锁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也使得中国在科技领域与其他国家逐渐拉开了距离,并最终导致近代被西方列强打败的命运。对于苏联来说,苏联后期之所以在与西方的竞争中落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把握好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正轨。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而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于1986年3月启动实施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1985年5月,实施了“星火计划”;1988年8月,实施了“火炬计划”。邓小平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926/c69113-29559994.html。在教育方面,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邓小平提出要培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邓小平科教兴国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指出科技发展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要注重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进入21世纪,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将科教兴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相结合,强调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中国积极抓住机遇。习近平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http://cpc. people.com.cn/n1/2018/0528/c64094-30019215.html。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了“四个一批”“千人计划”“万人工程”等人才培养工程,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批海外留学人才回国效力。

科教兴国是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项科技工程和人才工程相继实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已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全覆盖,继高校“985”和“211”工程后,高等教育正在积极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这些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活跃在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为社会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我国的高精尖科技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一席之地,科学技术呈爆发式增长,尤其在航天、通信、高铁、网络开发、电子支付等新技术领域已领先世界,这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紧密相关。“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升级。科教兴国战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力量,为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打下坚实基础,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