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帝王恩宠的符号
南北朝时,范晔在《后汉书》中,有“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的论述。唐代杜甫的《丽人行》中也有“就中云幕椒房亲”的诗句,用椒房来代指杨贵妃的寓所。《红楼梦》中又以椒房来指称元妃。显然,后世多沿用汉俗,将后妃居所称作椒房。自然而然,“椒房”一词便成为后妃们的代称。
椒房之“椒”,即花椒。汉代后妃寝宫以椒和泥涂壁,椒房之称正源于此。花椒是自然界中极为普通的一种植物,汉代为何将后妃宫室的墙壁涂上花椒呢?
花椒多子,且处处可种,最易繁衍,因而汉代帝王将其视为祈生的吉祥物,他们不仅希望子嗣众多,还企盼子子孙孙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此外,椒是纯阳之物,性温热、味辛香,可散寒祛湿,驱除六腑寒冷,椒和泥涂壁能使后妃有温暖之感。其实,关于这两点,史籍中解释得颇为详尽:“皇后称椒房,取其实蔓延盈升。以椒涂屋,亦取其温暖。”
更重要的是,椒作为一味良药,还可缓解宫寒之症,而宫寒则是影响女子受孕的一大元凶。宋代以前治疗不孕症的方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人参、肉桂、当归、生地黄、细辛、牛膝、防风、干姜、川椒、茯苓、附子、甘草等药,重在温补。宋金元时期,当归、肉桂、干姜、人参、川芎、花椒、熟地、茯苓、附子、细辛、白芷、白薇,仍善用温补。可见,我国传统医学将花椒用于治疗不孕症的历史相当悠久。在重子嗣的中国传统社会中,花椒的地位可想而知。
再者,花椒辛香馥郁,回味悠远,芳草之中,功皆不及。以花椒涂壁可祛除室内浊气,置身其内,心悦神怡。
最后,花椒还有轻身延年、颐养容颜、止痛驱虫、杀菌除瘟等功效。在重色的古代内廷中,倾国倾城、红颜不老是后妃们在三千佳丽中脱颖而出的一大制胜法宝。至于止痛驱虫、杀菌除瘟之效,对她们来说,当然也至关重要。因而,古代帝王后妃自然对花椒推崇备至。
椒房,也象征后宫中最尊贵的荣耀,所谓的“椒房之宠”是指古代帝王对普通妃嫔有着异乎寻常的宠爱。董贤的妹妹就是其中的幸运儿。汉哀帝与宠臣董贤亲密无间,两人时常同卧同坐,成语典故“断袖之癖”最初指的便是他们。
董贤性情柔和,善于谄媚逢迎。每当哀帝赐他休假,他都不肯出宫,留在哀帝身边服侍。哀帝对他也恩宠有加,破例让其之妻搬到宫内,又将其女弟封为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哀帝还把她的寝宫易名为“椒风”,堪与皇后的椒房媲美。
西晋时期,花椒曾经成为富家豪门、皇亲国戚炫富斗豪的利器。古代闻名遐迩的官二代、富二代石崇,在与对手晋武帝司马炎的舅舅——王恺争富的过程中,针对国舅爷动用赤石脂涂壁这一豪举,他索性直接比照皇宫内苑的标准,用上了花椒。富豪石崇还是一位文学家,为西晋知名的文学政治团体“金谷二十四友”的主要成员之一。该团体中,主要有“古今第一美男”潘安,“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的刘琨,“洛阳纸贵”“左思风力”的左思,“潘江陆海”“东南之宝”的陆机与陆云两兄弟等,他们的大名皆如雷贯耳。
花椒的原产地是中国。古人口中所言的椒、大椒、丹椒、檓、汉椒、蜀椒、川椒、巴椒、蓎藙等,都指花椒。其中,汉椒、蜀椒、川椒、巴椒,以及蓎藙是以产地而命名。自古以来,花椒是庖厨中必不可缺的一味调料。在川菜中,花椒更是承担着挑大梁的角色。古代的“三香”为花椒、姜、茱萸,其中花椒高居三香之首。“五香”由大小茴香、丁香、肉桂、花椒组成。三香与五香中皆有花椒的一席之地。
唐人的饮馔离不开花椒,不光荤腥类的肴馔需要花椒的佐味,连蔬菜、羹汤、美酒,甚至香茗中都可觅见花椒的踪影。
唐代《食医心鉴》提及,烹饪野鸡、羊肉、苍耳叶羹、鳗鯬鱼炙等菜式,花椒与葱白必不可少。唐代广南一带的百姓享用牛头之前,先“加酒、豉、葱、姜煮之”,再“调以苏膏、椒、桔之类”。唐人大啖海鲜时,常需“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即便是家常便饭,也要“佐以脯醢味,间之椒薤芳”。人们享用烤鸭时,要配点椒盐,唐代诗僧寒山的“蒸豚揾蒜酱,炙鸭点椒盐”可为证。椒盐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滋味,以烘焙过的花椒和盐碾碎后制作而成。
唐人的饮品中,花椒亦不可或缺。
古人在除日有饮屠苏酒的风习,此酒以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诸味中药浸制,能调理脾胃,解毒辟秽。相传,屠苏酒由汉末神医华佗创制,后经唐代名医孙思邈继承发扬。每逢腊月,孙思邈都要分赠每户乡邻一包中药,让他们以药泡酒,除夕饮用,能预防瘟疫。
因屠苏酒的配方出自华佗,为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诸多医药名家所弘扬,又被无数典籍收录转载,故深为世人所推重。千百年来,中国民间认为,饮此酒不仅能防治百病,甚至有降福赐吉的作用。
《齐民要术》记载:“崔寔《四民月令》曰:‘正旦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正旦是农历正月初一,古人在这一天有饮用椒柏酒的旧俗,不少古籍认为此处的椒酒是指椒柏酒。崔寔是汉代知名的农学家,他眼中的椒是玉衡星精,柏是仙药。椒柏酒是以川椒与侧柏叶所浸之酒,更是摄生良方,饮用这种酒应当循序渐进。
唐人樊绰的《蛮书》中录有“蒙舍蛮以椒、姜、桂和(茶)烹而饮之”。蒙舍蛮是定居在今天大理洱海地区的土著部落,他们瀹茗时所添加之物竟与人们平常炖肉所用的配料毫无二致。
大理人的饮食习俗总能让人瞠目结舌。大理人将生皮目为珍馐,生皮的概念却并不止于生猪皮,生猪肉、生猪腰、生猪肝、生牛羊肉等皆可称为生皮。莫非他们眼中的美馔当真鲜血淋漓,让食客们望而生畏?
大理生皮
大理生皮最早起源于洱源县,是大理的一张传统美食名片,当地方言将这种吃法叫“海格儿”。生皮的选材与烹制皆相当考究,上等的生皮选取猪后腿肉里脊与腰脊为食材,用稻草或麦秸烧火烘烤,烤至表皮金黄后用热水洗净,再配以佐料生食。道地的生皮鲜美细嫩而不带丝毫腥膻之气,咀嚼起来劲道十足,口感酸而不恶、辣中生香,让人欲罢不能。这种生食的习俗,可能是对远古时代茹毛饮血的一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