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重症监护治疗病房(EICU)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7.机械通气

【概述】
1.机械通气是利用呼吸机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通气方式。
2.通过呼吸机改善机体通气和氧合,防止缺氧和CO 2蓄积,为治疗原发疾病赢得时间。
【适应证】
1.急性呼吸衰竭或AECOPD。
2.以下情况时可考虑机械通气
(1)RR>30~35次/分或<6~8次/分。
(2)V T<5~7ml/kg。
(3)肺活量<12~15ml/kg。
(4)气道峰压<20cmH 2O。
(5)PaO 2<60mmHg。
(6)PaCO 2>50mmHg,COPD患者除外。
(7)无效腔容量/V T<55%。
3.不同疾病机械通气指征
(1)AECOPD吸氧条件下
1)pH<7.35,PaO 2<60mmHg,PaCO 2>70~80mmHg。
2)V T<200ml,RR>30次/分。
3)意识模糊或昏迷。
(2)哮喘持续状态出现下述情况时
1)呼吸肌疲劳、呼吸停止或几乎窒息。
2)意识模糊或昏迷。
3)pH≤7.0,PaO 2<50mmHg和(或)PaCO 2>50mmHg。
4)RR>40次/分,HR>120次/分。
(3)ARDS FiO 2 60%吸氧数小时后
1)PaO 2<60mmHg。
2)合并呼吸性酸中毒。
(4)AMI或心力衰竭时FiO 2>60%吸氧条件下PaO 2<60mmHg。
【相对禁忌证】
1.伴肺大疱。
2.张力性气胸。
3.大咯血、失血性休克。
4.活动性肺结核。
5.AMI合并心源性休克。
【呼吸机类型】
1.定容型呼吸机
(1)预设V T,呼吸机送气达预设V T后停止送气,被动呼气开始。
(2)V T恒定,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小。
(3)肺顺应性差或气道阻力增加时,气道峰压升高,易致VILI。
(4)用于无自主呼吸的患者。
2.定压型呼吸机
(1)气道压力达到预设值后,呼吸机送气结束,被动呼气开始。
(2)通过设定气道压力限值,避免VILI。
(3)V T不稳定,受气道阻力及肺顺应性影响大,可造成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
(4)用于有一定自主呼吸的患者。
3.定时型呼吸机
(1)兼有定容和定压型呼吸机特点。
(2)输出气流较稳定。
【常用通气模式】
1.控制通气(间歇正压通气)
(1)呼吸机完全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提供全部呼吸功。
(2)RR、V T、I/E、吸气流速完全由呼吸机控制。
(3)适用于呼吸停止、药物致呼吸肌麻痹和深度麻醉患者。
2.辅助控制通气
(1)适用于有自主呼吸但呼吸较弱者。
(2)患者有自主呼吸时,呼吸机按预设V T或压力进行辅助通气。
(3)患者无自主呼吸时,呼吸机以预设最小“后备”呼吸频率进行控制通气。
3.间歇指令通气/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1)自主呼吸与控制通气结合模式
1)自主呼吸频率≤预设值时,吸气或预置时间触发送气。
2)自主呼吸频率>SIMV设定频率时,自主用力吸气触发,呼吸机提供辅助支持。
(2)促进人机同步,提高通气舒适度,防止呼吸叠加致通气过度和气压伤。
(3)常用于为具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提供部分通气支持或作为撤机手段。
4.压力支持通气
(1)患者自主吸气触发,呼吸机提供预设压力支持的辅助通气模式。
(2)仅适用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呼吸力学不稳定或短期内病情迅速变化者慎用。
(3)临床多采用SIMV与PSV低水平压力支持相结合方式。
5.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1)自主呼吸条件下,整个呼吸周期均保持气道正压。
(2)适用于有较稳定自主呼吸的患者。
6.呼气末正压
(1)利用呼吸机使呼气末肺泡内压保持在大气压以上。
(2)常用于ARDS、重症支气管哮喘和COPD患者。
(3)最佳值是达到以下条件的最小PEEP值
1)达到最大肺顺应性。
2)最佳氧合及氧运输。
3)最小肺内分流。
4)最低FiO 2
5)对循环无影响。
7.双向正压通气
(1)自主呼吸、时间调节、压力控制相结合的“万能”通气模式。
(2)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时交替给予两种水平CPAP,高/低压力时间可调。
8.其他通气模式
(1)压力增强通气:
预设PSV通气未能达到预设V T,呼吸机继续送气直到预设V T,并以容量方式切换呼吸。
(2)比例辅助通气:
提供与患者呼吸做功成比例的压力支持。
(3)指令分钟通气:
按照预设分钟通气量进行通气。
(4)气道压力释放通气:
CPAP时通过周期性释放气道压力提供通气支持。
(5)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根据患者肺顺应性及容量-压力变化,自动调节最低预设吸气压力水平,达到预置V T
(6)容量支持通气:
根据患者每次肺顺应性及容量-压力变化,自动调节支持压力,保证V T恒定,为PRVCV与PSV的结合。
(7)适应性支持通气:
监测患者每次呼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及呼吸状况,以最低气道压力及RR保证患者最低呼吸功。
(8)适应性压力通气:
预设气道压力上限和目标V T,自动调节,以最低压力水平维持目标V T
(9)压力控制-反比通气:
压力控制通气条件下,延长吸气时间,使吸/呼≥1。
(10)高频通气:
高频低V T通气方式,分为高频正压、喷射和震荡通气。
【初始参数设置】
1.潮气量
(1)容量控制通气:
V T选择5~12ml/kg,控制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0~35cmH 2O。
(2)压力控制通气:
V T为变量,取决于预设压力水平、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及气道阻力。
2.呼吸频率
(1)初始设定f 12~20次/分。
(2)依据pH、PaCO 2与PaO 2变化调整V T与f。
3.流速调节
(1)初始设定40~60L/min。
(2)根据MV、呼吸系统阻力和肺顺应性调整。
(3)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下,流速由压力水平、气道阻力及患者自主呼吸决定。
(4)流速波形常用减速波或方波。
4.吸气时间、I/E
(1)自主呼吸患者通常设置吸气时间为0.8~1.2秒或吸呼比为1∶(1.5~2)。
(2)控制通气患者可适当延长吸气时间及I/E。
5.触发灵敏度
(1)压力触发常为-1.5~-0.5cmH 2O。
(2)流速触发常为1~3L/min。
6.吸入氧浓度
(1)初始高FiO 2(100%)维持不超过24小时,逐渐降低FiO 2至50%以下,维持SaO 2>90%。
(2)调整PEEP,以最低FiO 2维持SaO 2>90%。
7.呼气末正压
(1)P-V曲线低拐点之上2cmH 2O。
(2)外源性PEEP水平大约为80%PEEP i
【呼吸机撤离】
1.撤机指征
(1)感染控制、病情稳定及营养状况良好。
(2)降低呼吸机参数后仍能充分氧合。
1)PEEP≤5~8cmH 2O。
2)FiO 2≤0.4~0.5。
3)PaO 2/FiO 2>150~200。
4)pH≥7.25,COPD患者pH>7.30。
5)COPD患者FiO 2<0.35,PaO 2>50mmHg。
(3)血流动力学稳定。
(4)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常纠正。
(5)神志清楚,有咳嗽反射。
(6)呼吸生理参数
1)MV>5L/min,MVV>2倍呼气潮气量。
2)VC>10~15ml/kg。
3)自主呼吸V T>300ml或5ml/kg。
4)气道峰压<-20cmH 2O。
5)RR 8~30次/分。
6)浅快呼吸指数<105。
7)一秒用力呼气容积>10ml/kg。
8)无效腔容量/V T<0.6。
9)肺血分流率<15%。
10)P 0.1<4cmH 2O。
11)肺顺应性>25~30ml/cmH 2O(静态正常60~100ml/cmH 2O)。
2.撤机方法
(1)直接撤机。
(2)T形管实验性撤机。
(3)常用撤机模式:PSV、SIMV、PSIMV、CPAP、BIPAP、ASV、Smartcare等。
3.撤机失败原因
(1)呼吸衰竭诱因未完全纠正。
(2)呼吸肌疲劳或衰竭。
(3)病情反复。
(4)镇静药不适当应用。
(5)精神因素。
【并发症】
1.呼吸系统表现
VILI、VAP、氧中毒等。
2.循环系统表现
CO减少、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3.消化系统表现
腹胀、便秘、应激性溃疡等。
(余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