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牵引技术
一、概述
(一)作用原理
牵引是利用力学作用与反作用的原理,缓解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或脱位整复,预防和矫正畸形。牵引多施用于肢体或脊柱。分为固定牵引、平衡牵引和固定与平衡联合牵引。
1.固定牵引
固定牵引系以支架(托马斯架)上端的铁圈抵触于骨盆的坐骨结节,作为牵引时反作用的支撑力。另一端用骨骼或皮肤牵引与上端的固定点呈拮抗作用,向下牵引患肢(图1-8-2-1)。
图1-8-2-1 固定牵引
2.平衡牵引
平衡牵引系以身体的重量与牵引的重量保持平衡,肢体的一端通过皮肤或骨骼牵引,悬于床脚的滑轮上;另一端系在抬高的床脚下,用患者体重作为对抗牵引,借以延展患肢,使骨折或关节脱位整复,牵引重量一般5~7.5kg即可平衡患者体重(图1-8-2-2)。
图1-8-2-2 平衡牵引、抬高床脚,保持体重与牵引力量平衡
3.固定与平衡联合牵引
固定与平衡联合牵引系联合以上两种方法,将患肢在皮肤或骨骼牵引下,应用支架(托马斯架或其他类型支架)固定,同时将床脚抬高,使肢体延长。此法既可免除牵引绳索松弛和经常调整支架的缺点,又可以防止支架铁圈压迫皮肤引起并发症(图1-8-2-3)。
图1-8-2-3 固定与平衡联合牵引
任何牵引方法,只能矫正骨折重叠移位,而不能纠正骨折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故必须同时加用小夹板和纸垫,矫正侧方移位和成角畸形,并能加强骨折固定。以便在牵引下练习肢体活动,充分发挥肢体活动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不但可以保持骨折对位,对于对位稍差的骨折,还可以自动地得到矫正。
(二)适应证
1.急救搬运
应用牵引固定伤肢,可减少疼痛,防止休克,便于搬运转送。
2.矫正挛缩畸形
利用牵引可以纠正因肌肉或关节囊挛缩所造成的非骨性屈曲畸形。
3.术前准备
由于关节脱位或骨折后肢体短缩,应用牵引缓解肌肉回缩,为手术整复准备条件。
4.防止感染扩散,减轻患肢疼痛
应用牵引固定感染、发炎的骨骼或关节。可以减轻疼痛、预防畸形,避免骨折,防止感染扩散。
5.整复骨折和脱位
利用牵引整复骨折脱位,并能维持整复后的位置和肢体的长度。
6.术后护理
术后牵引除了能维持正确体位之外,还便于术后护理和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利于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和防止肌肉萎缩。
(三)牵引用具
常用牵引工具不宜过于复杂,应简单易行,便于掌握。
1.牵引床架
木制床架最为普遍应用。即在病床的床头和床脚各放木框床架,并以金属夹固定。两架之顶部有长方形木棍相连,架上悬以横木。患者可用双手牵拉,借以练习活动和使用便器。床上放以木板,中心带有圆孔,并放有分节褥垫,以便更换床单,活动体位,放置便盆,且能把患者放于头高足低或头低足高的体位,以适应平衡牵引的需要;亦可采用金属床架,其作用与效能和木制床架完全一致(图1-8-2-4,5)。
图1-8-2-4 简易牵引床架
图1-8-2-5 标准牵引床架
2.床脚木垫
为上窄下宽方形木垫,高度分为10cm、15cm、20cm、30cm不等,底部为 15cm×15cm,顶部为12cm×12cm。顶部中心挖以半圆形窝,可稳定床脚,以免滑脱。按不同情况适当选用。此木垫可垫高床脚,借身体的重量发挥平衡牵引的作用。
3.牵引支架
应备有大小不等各种支架,如托马斯架和 小腿附架(图1-8-2-6), 琼斯架(图1-8-2-7), 勃郎-毕洛架(图1-8-2-8)。使用前先用外科带装备支架,用大别针或书夹固定,除非在不得已情况下方采用绷带代替外科带;亦可用小敷料巾代替外科带。
4.牵引工具
包括滑轮、牵引线绳、绷带(弹性绷带和一般绷带)、分开板、大别针、书夹、胶布、头部牵引带、头颅牵引钳,大小型号四肢牵引弓、骨盆吊带、脊柱吊带、牵引重量(0.5~2kg铁制砝码或铁沙袋)固定床架的金属夹、钉锤、老虎钳、钉子等。
5.固定用具
各种型号的小夹板(详见夹板制作及规格)、铁丝夹板、T形夹板(木制和铝制)、三角形木制夹板、飞机架、腕背伸托等。
图1-8-2-6 托马斯架和小腿附架
图1-8-2-7 琼斯支架
图1-8-2-8 勃郎-毕洛支架
6.石膏床
附牵引零件、石膏用具、各种类型的石膏卷带和各种衬垫。
上述各种器材,除应放手术室和石膏房备用外,大部分应集中有专人管理,并配一牵引器材车,将所有不需消毒的器材放入车内,以便随时推至病房使用。
(四)牵引重量
施行牵引以后,所需重量须根据以下情况决定(图1-8-2-9)。
图1-8-2-9 牵引配重参考标准
1.牵引种类
如皮肤牵引不能超过5kg,骨骼牵引可高达10~15kg。
2.牵引部位
上肢不需要过重,以免骨折处发生过度牵引;下肢肌肉发达,开始时牵引重量必须较大,待骨折整复后保持维持重量即可。股骨所需重量比胫骨大。
3.肌肉力量
肌肉发达,身体健壮者比肌肉弛缓,身体衰弱者所需重量大。
4.伤后时间
伤后时间愈长,所需牵引重量愈大。
5.创伤类型
如斜面骨折比横断骨折所需牵引重量小。
加放牵引以后,需用手先牵拉牵引弓,尽量拉出缩短的范围,开始时牵引力应足够大,达到骨折早期整复在48h以内完成复位。但此期的重量不能持续过久,以防止过度牵引导致断端分离,影响骨折愈合。置放牵引以后,应仔细观察骨折整复情况,随时用尺测量肢体长短,并做详细记录,或用X射线透视、拍片检查,骨折一旦整复应立即改用维持重量。
(五)拆除牵引时间
当牵引达到预期效果后,即可拆除牵引。例如,骨折部已有骨痂形成,不担心再发生重叠、移位时,股骨干骨折一般牵引3~6周,胫腓骨骨折3~4周,即可拆除;或牵引作为术前准备,待手术完成或畸形矫正后,对不需继续维持牵引者即可拆除。拆除皮肤牵引时,应先用汽油湿润胶布,徐徐撕下,切勿连同毛发猛烈撕脱,以免疼痛或溃破。应在无菌操作下拔除牵引钢针,或在消毒之前加用乙醇灯火焰烧热针的两端,或靠近皮肤剪去外露钢针,消毒后再从另端拔除。对由于牵引时间过久,针已松动者,拔针时不宜在伤口内滑动,以免感染扩散。
皮肤牵引最多维持3周,如仍须牵引,可重新更换。骨骼牵引以不超过8周为宜。如穿针点已发生感染,仍须继续牵引时,则应改换方法或另换部位。
二、皮肤牵引
皮肤牵引系利用胶布贴于皮肤,牵引力直接着力于皮肤,间接牵开肌肉紧张、骨折重叠移位和关节脱位。因此,肢体损伤较小,痛苦不大,且无引起骨骼、关节因穿针发生感染、化脓的危险。但牵引重量最多不超过5kg,过重则皮肤承受不了,容易滑脱。对于成人长管骨骨折重叠移位较多,需重力牵引方能矫正者则不适用,且因胶布刺激,皮肤可发生皮炎、水泡或溃疡。牵引后肢体被胶布包裹,不便做关节功能锻炼、按摩或检查等。
【适应证】
将在下面具体牵引中逐一介绍。
【禁忌证】
1.皮肤擦伤、裂伤者。
2.血液循环受累,如静脉曲张、慢性溃疡、皮炎、血管硬化或其他血管病者。
3.骨折严重移位重叠,需要重力牵引方能矫正畸形者。
【操作方法】
1.检查患者
检查患肢皮肤,如有破溃、皮炎等,禁忌皮肤牵引,以免发生化脓感染或皮肤坏死,甚至影响骨折愈合。
2.患者准备
患肢必须用肥皂和清水冲洗擦干,用乙醚或乙醇擦去油泥;不需刮除毛发,它们可帮助粘紧牢固,不易滑脱。
3.准备胶布
取质量较好的胶布,按肢体宽度和长度撕成胶布条。如骨折牵引,其长度应自骨折端至肢体远侧端平面下10cm;关节牵引,则自关节平面下计算。对成人先撕成5~7cm宽的长条,然后将胶布的远端约全长1/3处向胶面折叠变窄,使折叠远端的宽度与分开板上的卡孔宽窄一致,以便穿入卡销,牵引(图1-8-2-10)胶布条粘面经过骨骼隆起处,如内外踝、桡、尺骨茎突。应以胶布内侧的衬布或纱布垫衬保护,以免压破皮肤,形成溃疡。以上做法比用胶布条直接贴于分开板上有利,因为牵引时间较久,胶布必自行滑脱,则会两侧长短不一,失去平衡。如采用卡销、别扣则可随时调整,使牵引力在两侧始终保持平衡。
图1-8-2-10 小腿皮肤牵引固定标准方式
4.分开木板
此木板有分开胶布与肢体凸处,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压破皮肤,发生溃烂,并使肢体两侧胶布力量相等,发挥良好的牵引作用。分开板由厚0.5~1cm木板制成,宽度因肢体大小不同而异,板外面钉以两端带有卡销的皮带,并于板中心经过皮带钻圆孔(图1-8-2-11),牵引绳可穿过此孔近端打结,以免滑脱,待胶布贴好后,将其窄端穿入分开板的皮带卡销上扣紧,使两侧力量均等,然后再行牵引。日后胶布如有滑脱,两侧力量失去平衡时,可松开一侧卡扣,调整两侧胶布长短适宜,继续牵引。
5.贴放胶布
先在皮肤上涂抹苯甲酸酊(亦有主张不用者,以免妨碍皮肤汗腺与皮脂腺管分泌物而发生皮炎),立刻将备好的胶布条粘贴于皮肤。如为骨折,其上端不应超过骨折平面,即胶布上端分叉处在粘贴时不可互相交叉或重叠,粘贴后用手指或绷带卷摩擦压匀,使无皱折。其外侧禁用胶布条螺旋缠绕,以防止发生循环障碍或皮肤压迫性坏死、破裂等并发症(图1-8-2-12)。
6.缠绕绷带
贴放胶布后立即用弹性绷带缠绕,如无此种绷带亦可用一般绷带适当均匀加压包裹。胶布近端应保留部分外露,以备观察有无滑脱。绷带下端不得超过关节,以免影响关节活动。如在下肢应保持在踝平面以上,如在前臂应保持在桡尺茎突平面以上,如在上臂应在肘窝平面以上。胶布经过骨凸处必须用纱布保护,以免压破皮肤。现有用成品牵引套牵引者,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图1-8-2-13)。
图1-8-2-11 分开板及铁砝码
图1-8-2-12 贴放胶布法
A.正确的贴放法;B.贴放胶布后,直接用绷带或弹性绷带缠绕;C.不正确贴放法,禁用螺旋胶布缠绕
图1-8-2-13 成品化下肢牵引套及其应用
7.牵引加重
将贴好胶布的肢体放于用外科带装好的托马斯或勃郎架上,把牵引绳放于固定床架的滑轮上,1~2h后逐渐加重牵引,以不超过5kg为宜。皮肤牵引一般可维持3~4周,如胶布失去牵引作用,可更换胶布继续牵引。
三、上肢肘伸位牵引
【适应证】
肩胛骨关节盂或肩胛骨颈骨折,远端骨折块向内下方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肱骨干上、中1/3骨折,有移位者;肩关节周围纤维化,外展活动受限者;肩关节外科术后需要牵引固定者。
【牵引用具】
上肢托马斯架、胶布、床旁牵引架,牵引棉线绳、分开板、带螺钉的金属滑轮、牵引重量(砝码或铁沙袋2~5kg)、外科带、大别针或书夹、弹性绷带或一般绷带。
【操作方法】
1.常规备皮 用肥皂水洗刷,并用清水冲洗擦干,再用乙醚去其油泥,不剃毛发。
2.仰卧,伤肢放于90°外展位,前臂和手部完全放于旋后位。将备好的胶布条自骨折平面下沿上臂及前臂纵轴粘贴,但不能前后交叉或环绕肢体;骨骼隆起部,如桡或尺骨茎突须用纱布保护,以免受压。
3.用弹性绷带或一般绷带沿肢体做螺旋形缠绕,使胶布固定稳固(图1-8-2-14)。
图1-8-2-14 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伸直位上肢皮肤牵引法
4.用牵引绳自分开板中心圆孔(或支架)穿过,并在近端打结,防止滑脱。然后把贴好的胶布两端固定于分开板皮带的卡销上,使两侧长短一致,力量相等,并使分开板与手指尖端保持一定距离,不影响手指伸屈活动。
5.将患肢放于有外科带装置的上肢托马斯架上,架上圈的后侧及相当于腋部受力点应用棉垫保护,与腋部皮肤隔离,以免引起压疮。支架远端固定于床旁支架上,将牵引绳的外端穿过滑轮,牵引重力2kg。
四、上肢肘屈位皮肤牵引
【适应证】
肩胛骨关节盂骨折,折块向内下方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肱骨干上、中1/3部骨折。
【操作方法】
1.备皮方法同上肢肘伸位牵引。
2.仰卧位,伤肢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后位。将备好两份胶布条,一份自骨折平面下沿上臂纵轴的内及外侧粘贴,另一份沿前臂纵轴之掌及背侧粘贴。均用弹性绷带或一般绷带缠绕固定。
3.将牵引绳两根分别穿入两个分开板的中央孔,在绳的近端打结,防止滑脱。然后把粘好的胶布分别固定于分开板皮带的卡销上,使两侧长短相等,力量一致,前臂牵引板应以不影响手指屈伸为宜。
4.患肢放在配装外科带的上肢托马斯架内,并用棉垫垫好支架铁圈,防止压破皮肤。远端固定于床旁支架上,将牵引绳放于滑轮上,牵引重力2kg。同时,肘关节屈曲90°位悬吊于床架的滑轮上,牵引重力1kg(图1-8-2-15)。
图1-8-2-15 肘关节屈曲位上肢皮肤牵引法
五、下肢皮肤牵引
【适应证】
髋关节中心性脱位;股骨颈骨折术前或术后牵引,以减轻肌肉紧张、痉挛和疼痛;股骨转子间骨折牵引整复固定或术后牵引固定;股骨干骨折牵引整复固定或术后牵引固定;纠正肌肉痉挛、坐骨神经痛或因其他病理改变所致的疼痛。
【操作方法】
1.常规备皮,不剃毛发。
2.仰卧位。助手牵引患肢,将备好的胶布自骨折平面下沿下肢纵轴粘贴,但不能交叉或环绕肢体。在贴胶布之前用纱布或棉垫在骨凸部,如腓骨头、髌骨和内外踝加以保护,以免压迫坏死。
3.用弹性绷带或一般绷带自踝上开始缠绕,绝不能自足背开始,以免牵引胶布向下滑动引起压疮。绷带要有适当压力,但不能太紧,缠绕至胶布近端平面以下为止。
4.将牵引绳自分开板中心圆孔穿出,并在近端打结,防止滑脱。然后把胶布远端固定于分开板的卡销上,使两侧长短一致,力量均等,分开板放于足底部,准备牵引。
5.患肢放于具有外科带的托马斯架上,并用棉垫垫好铁圈,防止压破皮肤。支架的远端固定于牵引床架上或实施平衡牵引(图1-8-2-16),以牵引绳绕过滑轮,牵引重力4~5kg。
图1-8-2-16 下肢皮肤平衡牵引方法
六、小儿下肢悬吊式皮肤牵引
【适应证】
4岁以下小儿股骨干骨折。
【牵引用具】
小儿下肢悬吊牵引架、胶布、弹性绷带或一般绷带、滑轮、牵引绳、砝码或小沙袋。
【操作方法】
1.常规备皮,准备两侧下肢。
2.仰卧位。助手将患肢持稳,先在下肢皮肤上涂抹苯甲酸酊,然后将备好的胶布条自骨折平面下沿纵轴粘贴,同样用纱布保护骨凸部,防止压疮。
3.用弹性绷带或一般绷带自踝上开始适当加压缠绕,缠至胶布近端平面下为止。
4.在胶布远端放分开板和牵引绳,准备牵引。
5.同样胶布放于健侧下肢。
6.患儿放于牵引架平板上,两髋屈曲90°,两下肢垂直,牵引绳经过床架上的滑车,加重悬吊两下肢,以臀部恰好离开床面最为适宜。向家属说明注意事项,携带牵引架回家继续牵引(图1-8-2-17)。
【注意事项】
双下肢悬吊式牵引法,治疗4岁以下小儿股骨干骨折,是为最理想而有效的措施。牵引重量以保持臀部刚离开床垫为宜,只留肩与背部与床垫接触,重力过大,患儿不适,重量不足则牵引无效。悬吊双侧下肢可控制患儿于仰卧位,以免翻身时使骨折扭转移位。
牵引后应仔细观察患肢血运,绷带下端应始终保持在踝平面以上,以免压迫足背或跟腱处引起皮肤坏死。每天应按需要调整牵引及绷带的松紧度。经过度牵引后骨折端往往仍有重叠移位,但因患儿自身对骨折端畸形有重新塑形功能,6~9个月后其断端可自行修整,甚至在X线片上看不出骨折的痕迹。为了加大骨折牵引重量,有的主张用宽带固定腹部及骨盆,但能引起患儿消化不良及其他不适,现已不用。
须注意采用长绳将牵引重量引至床头端,以免脱落砸伤患儿。牵引一般保持21~25d,骨折即可坚强愈合。
图1-8-2-17 4岁以下儿童下肢悬吊牵引法
七、Russel牵引
【适应证】
髋关节中心型脱位、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干骨折、髋关节脱位手术前准备、骨盆骨折。
【操作方法】
采用胶布牵引,同时用布带悬吊肢体,牵引绳经过两个滑轮,使牵引合力与股骨纵轴必须一致。不用托马斯架装置,简单易行。牵引重力如为5kg,其合力则10kg;小孩2kg,14岁以下儿童3kg,成人4kg(图1-8-2-18)。
图1-8-2-18 Russel牵引
八、骨牵引
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应用范围较广。由于牵引力直接加于骨骼,阻力较小,收效较大,可缓解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或关节脱位等畸形。牵引后便于检查患肢。牵引力可适当加大,不致引起皮肤水泡、压疮等,且便于护理患者。在保持骨折不移位的情况下,配合小夹板固定,可以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充分发挥运动与固定相结合,能有效防止关节强直、肌肉萎缩、促进骨折愈合的功能。
【适应证】
肌力强大的青壮年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肢体明显肿胀、下肢静脉曲张等周围血管疾病、颈椎骨折脱位等患者。
【牵引用具】
除上述各项之外,尚须准备局部麻醉和切开手术用具,穿针用具,如手摇钻附套克氏针支架、手钻、钉锤(图1-8-2-19)。下面重点介绍牵引针和牵引弓。
1.骨圆针
为较粗不锈钢针,直径6~8mm,长12~18mm,针体为圆形,尖端为三角形,尾端为三角立柱状,可套于手摇钻或手钻的钻头部,以便钻入或插入骨骼。针体较粗,不易折断,不易滑动,感染机会少,承受重量大,维持时间长。但只适用于下肢,对于松质骨,如跟骨较为适宜;上肢因不需过大重量牵引,克氏针即可解决问题。如在胫骨使用骨圆针时,必须用手钻钻入,禁用钉锤敲打,以免劈裂骨皮质。
2.克氏针
为较细的不锈钢针,直径1~2mm,针体为圆形,尖端如剑锋,尾端为三角立柱状,可卡入手摇钻头上,以便钻入骨骼。对骨质刺激与损伤较小,除非针在骨骼内来回滑动,很少有发生化脓感染。适用于上肢掌骨、鹰咀突,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但须用特制的牵引弓将针的两端拉紧,增加其紧张力,以承受牵引重量,直径1mm克氏针可承受10kg以下的力,2mm者可承受10~15kg的力,故时间长、重力大的牵引容易拉坏骨骼。
3.颅骨牵引钳
为特制的颅骨牵引器,形状如冰钳,弓的两端有短钉可以拉住颅骨外板,尾部有螺丝钮,可调节松紧度,以便卡紧颅骨外板,以免加重后滑脱。
4.蹄形铁牵引弓
常用克氏针牵引弓,可卡住针的两端将针拉紧,以增加牵引力量。还有粗钢丝制成的简便牵引弓,弓两端有圆圈,以便套住针端牵引,适用于骨圆针牵引胫骨结节或跟骨,亦适用于克氏针牵引手指或足趾(图1-8-2-20)。
【穿针点】
多在骨骼的一端骨质坚强部位进针。穿刺时防止进入关节腔,注意切勿损伤血管、神经,对于小儿勿损伤骨骺。
骨圆针适用于骨质疏松部位,如跟骨;克氏针适用于骨质较坚硬的部位,如尺骨鹰嘴,尺、桡骨远端,第2~4掌骨和指骨远节、股骨下端、胫骨结节、跟骨和趾骨远节,按所需牵引选择应用。
图1-8-2-19 骨骼牵引器械
图1-8-2-20 常用骨骼牵引部位
【操作方法】
1.常规备皮,剃去毛发,用2.5%碘酒和75%乙醇消毒皮肤,再用消毒巾遮盖。
2.1%普鲁卡因(须作过敏试验)或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针尖深达骨膜,用手向上拉紧皮肤,以免牵引肢体伸长时皮肤牵拉过紧。
3.以牵引针直接穿破皮肤,直达骨膜(图1-8-2-21),此时术者瞄准牵引针的方向,除特殊部位外,一般要求牵引针与骨干长轴垂直,与关节面平行。持稳手钻,不能左右或上下摇摆,然后徐徐旋转摇把,使针逐渐穿过骨皮质,至对侧时将皮肤同样向上拉紧。
4.注射局麻深达骨膜,继续向外穿针,待针顶起皮肤时,用手指压迫皮肤,使针尖直接穿破皮肤,以达到针与皮之间完全密封,防止出血、渗液引起感染。
5.穿针后用乙醇纱布和纱布垫保护两侧钢针伤口,胶布条固定。最后放牵引弓,固定钢针两端,旋转牵引弓后侧的螺丝,使钢针拉紧。置患肢于牵引架上,按患者体重、肌肉力量和骨折类型等,确定牵引重力。
【注意事项】
1.牵引钳的螺帽应当拧紧,以免滑脱。
2.颈椎骨折脱位快速加重整复时,必须床旁摄影观察整复情况,一旦复位立即改用维持重量牵引。
图1-8-2-21 跟骨牵引手锥操作法
3.调整床位高低,注意牵引方向和角度(图1-8-2-22)。
4.密切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加强护理,防止压疮。
图1-8-2-22 调整牵引方向和床尾高度
5.对关节突间关节跳跃交锁者,先应稍屈曲牵引,待交锁的关节突牵开后,改为后伸牵引,跳跃即可解脱;若开始就采用后伸位牵引,则交锁必更牢固,反而不易解脱。
九、头部牵引
(一)头部吊带牵引
【适应证】
颈椎骨折脱位移位不多、颈椎综合征或痉挛性斜颈。至于需要更大重力牵引者应采用骨骼牵引。
【操作方法】
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装置,用两个布带按适当角度连在一起,一带护住下颌,一带牵拉枕后,利用两带的合力牵引(图1-8-2-23,图1-8-2-24)。
图1-8-2-23 卧位头部吊带牵引
图1-8-2-24 坐位头部吊带牵引
【注意事项】
牵引重力不能超过3~5kg,否则下颌活动受限,影响张口,妨碍饮食,甚至滑脱至下颌部压迫颈部大血管或气管,引起脑缺血,甚至窒息;如唾液分泌较多,布带潮湿,还可引起皮肤糜烂、感染,甚至颌部及枕部形成压疮;男性患者需经常剃洗,尤为不便。
(二)颅骨牵引
为骨科创伤常用的牵引方法,如牵引钳安置得当不但不易滑脱,且能防止颌部或枕部发生压疮,牵引重力可加至7~15kg。
【适应证】
颈椎骨折脱位,尤其移位较多,需要牵引复位者,必须采用此种重力较大的牵引方法。
【牵引用具】
包括Crutchfield颅骨牵引钳(图1-8-2-25)或头颅环(图1-8-2-26),特制手摇钻头仅能钻通颅骨外板,手术尖刀、消毒巾、手套、缝线、镊子、血管钳,均须消毒。
图1-8-2-25 美国神经外科医生W.Gayle Crutchfield(1900~1972)及颅骨牵引钳
图1-8-2-26 头颅牵引环
【麻醉】
采用1%普鲁卡因(需做过敏试验)或利多卡因施行头皮局部浸润麻醉,浸润范围在2~3cm以内,深达骨膜。
【操作方法】
1.常规备皮
剃去全部头发,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再用乙醇、乙醚、碘酒、乙醇备皮。
2.标记定位
牵引合力必须放正对准,保持均衡,防止滑脱。为此,应先在患者头顶正中画前后矢状线,从颅顶分为左右各半,然后以两侧外耳道为起点经过头顶画一连线,并在此线对准两侧眉弓外缘画一标记,使两标记与中线距离相等,3.5~6cm作为切口和牵引钻骨的标记(图1-8-2-27)
图1-8-2-27 颅骨牵引钻孔位置及深度
3.手术步骤
在顶部两侧标记处分别做约1cm横切口,深达颅骨,然后以骨钻钻入颅骨外板。钻孔前,先将牵引弓放于钻孔部,钻孔方向务必与牵引钳的短钉方向一致,使短钉直接嵌入顶骨外板的钻孔内,旋转后部的螺丝帽,使颅骨钳卡紧,再用带钩的牵引绳挂在牵引钳尾部的孔内,通过滑轮加重牵引(图1-8-2-28)。牵引重力因人因病而异,一般开始为7~15kg,维持重力为2~3kg。
图1-8-2-28 颅骨牵引
【注意事项】
牵引初期注意调节颅骨钳的压力,防止自颅骨滑脱。颈椎骨折脱位应快速牵引复位,每1~2h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以了解复位情况。复位后立即减轻牵引重量,改为维持重量(图1-8-2-29)。
图1-8-2-29 C4~5脱位颅骨牵引复位
A.颈椎脱位侧位片;B.实施颅骨牵引;C.牵引后拍片脱位有所改善;D.脱位完全复位
十、上肢骨牵引
(一)尺骨鹰嘴牵引
【适应证】
1.单纯尺骨鹰嘴牵引
适用于肱骨开放性骨折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局部明显肿胀不能进行手法复位时,和严重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
2.尺骨鹰嘴与掌骨联合牵引
适用于前臂双骨折合并肱骨干骨折或前臂与肱骨开放性骨折时。
【牵引用具】
托马斯架、牵引床架、克氏针(或大号布巾钳、不锈钢螺丝钩)手摇钻、牵引弓、胶布、牵引绳、砝码、砝码托、消毒巾、大别针。
【体位】
仰卧位。
【麻醉】
臂丛麻醉或局麻。
【操作方法】
1.常规备皮
肥皂洗刷,净水冲洗,用乙醇、碘酒、乙醇依次备皮。
2.手法整复夹板固定
特别是肱骨髁间骨折,应先在臂丛麻醉下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使肱骨下端骨折稳定,然后再穿克氏针牵引。
3.皮肤或掌骨牵引
为了肘关节保持屈曲90°位,前臂贴胶布行皮肤牵引,或用布带悬吊前臂(图1-8-2-30)。如上臂和前臂同时骨折可考虑加用克氏针横贯第2~4掌骨牵引法(图1-8-2-31)。
4.穿针步骤
患肩外展至90°。助手持握患肢手腕,术者立于患肢尺侧,自尺骨鹰嘴尖端向远侧1.5横指处和距背侧皮缘约1.0cm画线交点处,施行1%~2%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或臂丛阻滞麻醉。从尺侧进针,先用克氏针刺入皮肤,顶住鹰嘴,注意切勿损伤尺神经。然后徐徐旋转手摇钻,待针穿过鹰咀时患者感觉疼痛,此时于出针处再行局麻,用手指压迫针尖,使针穿破皮肤,继续旋转手钻,至适合牵引弓长度为止。亦可采用大号布巾钳子夹住鹰嘴代替克氏针(图1-8-2-32)。
图1-8-2-30 尺骨鹰嘴骨克氏针法牵引上肢悬吊
图1-8-2-31 掌骨及前臂牵引克氏针穿针点
5.牵引重力
将患肢放于装好外科带的托马斯架上,屈肘90°。牵引重力1~2kg。前臂在皮肤牵引下悬吊加重0.5kg或使肘关节屈曲90°,用布带吊起前臂(图1-8-2-33)。
(二)手指牵引
【适应证】
拇指掌骨或其他4指掌骨,或近节指骨不稳定性骨折;通过手法整复夹板固定,骨折仍不稳定时改用骨牵引法。
图1-8-2-32 尺骨鹰嘴骨牵引
A.尺骨鹰嘴穿针点;B.克氏针牵引法;C.布巾钳牵引法;D.羊眼圈牵引法
图1-8-2-33 尺骨鹰嘴羊眼圈法骨牵引上肢悬吊
【体位】
坐位或卧位。
【麻醉】
臂丛或局部麻醉。
【操作方法】
1.穿针方法
自手指远节一侧用细克氏针刺破皮肤,抵触远节的一侧骨骼,用手钻徐徐钻入,自对侧皮肤穿出,剪短克氏针,两端保留适当长度备牵引用。
2.拇指牵引法
先行拇指掌骨或指骨骨折手法整复,用管形石膏将前臂手腕和拇指腕掌关节固定于对掌功能位。然后用U形粗铁丝圈固定于拇指管形石膏的两侧,待石膏干固后用钢丝牵引弓拉住穿过拇指远节的克氏针,用手套边橡皮圈的一端系于牵引弓,另一端系于U形铁丝圈上进行牵引(图1-8-2-34)。
图1-8-2-34 拇指牵引法
3.其他四指牵引法
先用棉垫保护手腕及前臂,再将T形铝制夹板用石膏绷带固定于前臂腕部掌侧,保持腕关节、掌指关节功能位。在前臂管形石膏的掌侧放一铁丝钩。待石膏干固后,用钢丝牵引弓拉住克氏针,以手套边橡皮圈的一端套于牵引弓上,另一端挂于前臂的铁丝钩上,并以撑木撑起橡皮圈,保持适度的牵引力(图1-8-2-35)。
图1-8-2-35 手指牵引法
A.铝制T形夹板;B.克氏针及牵引弓位置;C.安置牵引的方法
【注意事项】
1.对其他四指牵引时放于屈曲位,指端应对准腕舟骨结节。
2.牵引力量大小适宜。
3.拇指腕掌关节必须放于对掌功能位。
十一、下肢骨牵引
下肢牵引应用范围较广。由于下肢肌肉发达,必须用骨牵引方能矫正骨折移位畸形。除小儿或其他特殊情况采用皮肤牵引外,成人多采用骨牵引。常用牵引方法如下:
(一)股骨下端牵引
【适应证】
成人股骨骨折、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体位】
仰卧位。
【麻醉】
局麻或腰麻。
【操作方法】
1.常规备皮。
2.穿针方法 患侧膝后放扁枕两个。术者立于患肢对侧,以髌骨上缘2cm处或内收肌结节上两横指处作为穿针点(图1-8-2-36),先向上拉紧皮肤,用克氏针穿入皮肤,顶住股骨内髁上部,注意保护血管,然后徐徐旋转手摇钻,待穿过对侧骨皮质,感觉疼痛时,同样向上拉紧皮肤施行局麻,用手指压迫针尖周围,刺破皮肤,继续旋转手钻向外推出。然后剪除过长的针端,放置牵引弓。用橡皮塞套于针的两端,以免刺伤健肢皮肤。
图1-8-2-36 股骨髁上穿针点
3.牵引重力 患肢放于带有小腿附架的托马斯架或勃郎-毕洛架上,用外科带装配于架上托住大腿及小腿后部,膝关节适当屈曲位。然后放置牵引弓及牵引绳,重量为体重的1/7~1/10,待骨折整复后改换维持重量3~5kg(图1-8-2-37)。
图1-8-2-37 股骨髁上牵引
【注意事项】
1.穿针自内向外,勿损伤血管。
2.穿针勿经过关节腔,防止继发感染。
3.防止过度牵引;拍片检查,待骨折整复后立即改换维持重量。
4.每天用乙醇湿润两侧保护针眼的纱布1~2次,以免穿针滑动引起感染。
5.骨骺未闭的儿童不宜选用。
(二)胫骨结节牵引
【适应证】
成人股骨骨折。
【体位】
仰卧位。
【麻醉】
局麻或腰麻。
【操作方法】
1.常规备皮。
2.穿针方法 患肢用枕头垫起。术者立于患侧,胫骨结节后1横指处,即1.25cm处,在其平面稍下部作为穿针点(图1-8-2-38)。然后用手钻将克氏针或骨圆针由外向内穿出,避免损伤腓总神经,待针至对侧皮下再用局麻,压迫针尖穿出皮肤,继续旋转手钻将针向对侧推出,剪除多余部分至两侧长度适宜。最后放牵引弓,置患肢于勃郎-毕洛架或带有小腿附架的托马斯架上,膝适当屈曲位。通过牵引弓和牵引绳加重7~8kg牵引(成人体重的1/8~1/7),待骨折整复后改换维持重量3~5kg(图1-8-2-39)。
图1-8-2-38 胫骨结节穿针点
图1-8-2-39 胫骨结节牵引
3.手法整复夹板固定 在未装牵引重量之前手法整复,并用小夹板固定。
【注意事项】
1.如用骨圆针牵引,须用手钻穿针,禁用钉锤敲打,以免劈裂骨质。
2.由外向内穿针,以免损伤腓总神经。
3.预防骨折端过度牵引,抓紧拍片检查。
4.每天用乙醇湿润保护两侧针眼的纱布1~2次,预防穿针点感染。
5.骨骺未闭的儿童不宜选用。
(三)跟骨牵引
【适应证】
小腿开放骨折、小腿不稳定性骨折、胫骨平台骨折,有时亦可用于跟骨骨折。
【体位】
仰卧位。
【麻醉】
局麻或腰麻。
【操作方法】
1.常规备皮
必须彻底洗刷充分消毒,先用肥皂水和清水刷洗,再用乙醇、碘酒和乙醇依次消毒。
2.穿针方法
将双枕垫于小腿后侧,保持膝关节屈曲45°。自跟骨内侧相当于内踝顶点下3cm处,再向后画3cm长的垂直线,其顶点即穿针点,或外踝顶点下2cm再向后2cm的垂直线的顶点处(图1-8-2-40)。注意穿针方向:胫腓骨干骨折时,针与踝关节面略倾斜15°,即针的内侧进入处低,外侧出口处高,有利于恢复胫骨正常生理曲线。穿针时最好用手钻旋转穿入。骨圆针比克氏针固定稳妥,不易发生穿针左右滑动或跟骨拉豁。除非牵引重量不大或青少年患者,否则不考虑用克氏针牵引。穿针时助手应将患足把持稳定,以免入针不正。穿针至对侧时应再局麻,然后刺破皮肤,继续旋转手钻向对侧推出,使两侧针的长度与牵引弓的宽度一致,多余部分剪除。最后消毒,纱布遮盖保护针口(图1-8-2-41)。
图1-8-2-40 跟骨牵引(一)
A.内侧进针部位;B.外侧进针部位
图1-8-2-41 跟骨牵引(二)
3.手法整复夹板固定
如为闭合胫腓骨骨折,需在助手牵引下手法整复,加放纸垫和夹板固定。
4.牵引重力
患肢放于勃郎-毕洛架上,牵引绳挂在牵引弓上,经过滑轮加重4~6kg牵引,待复位后改换维持重量2~3kg。
【注意事项】
1.由内向外穿针,防止损伤胫后神经。
2.用手摇钻穿针比用钉锤敲打震荡小,并能避免骨折部疼痛。
3.确保穿针经过跟骨,不能穿入距跟关节和跟骨下部。穿针后,如针不向左右活动,说明针已经过跟骨。
十二、骨盆悬吊牵引
【适应证】
对位比较好的耻骨骨折、髂骨翼骨折块向外移位、耻骨联合处分离、严重的骶髂关节分离。
【牵引用具】
骨盆牵引带、悬吊木棍、牵引床架、牵引绳、滑轮、拉手横木棍。
【体位】
仰卧位。
【麻醉】
硬膜外麻醉。
【操作方法】
骨盆牵引带放于腰及臀后部,带的两端各穿一横木棍,绳索系于棍的两端,悬吊于床架上,用铁蹄制S形钩挂于两侧牵引绳上,以便加强骨盆两侧的压力,稳定骨折,减少疼痛,且便于护理,感觉舒适(图1-8-2-42)。对髋关节中心型脱位者须行经股骨牵引(图1-8-2-43)。
图1-8-2-42 骨盆悬吊牵引
图1-8-2-43 髋关节中心性脱位牵引复位方法
A、B.通过升降床面改变牵引方向;C.股骨大转子侧方牵引(俯视)
(吴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