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与安全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排除了有意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和用药不当所造成的损害。但确有部分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是与药物治疗过程中某些不恰当的决策或者操作有关。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原则
1.最早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症状的往往是患者自己,因此临床医药工作者应树立一种观念,即 “患者不只是药物治疗的被动接受者,更应是药物治疗的主动合作者”。不仅要向患者介绍药品的疗效,还应详细地解释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的信息,告诫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早期征兆时的应对方法,从而增强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防范意识,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2.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对某药有过敏史的患者应终身禁用该药;对可能发生严重变态反应的药物,可通过皮肤试验等方法来筛查有用药禁忌的患者。
3.严格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适应证和禁忌证,善于根据患者的生理与病理学特点,实行个体化给药。
4.联合用药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在必须联合用药时,要兼顾增加疗效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需求。
5.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发现异常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必要时通过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等手段及时调整给药方案,指导合理用药。
尽管本章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排除了有意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和用药不当所造成的损害,但的确有相当部分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是与医药人员在处方、配制、发药和用药过程中的差错、事故有关,这类药物不良反应称为 “可避免的药物不良反应”。通过加强对执业者的专业水平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改进从医师处方到患者用药的操作系统,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差错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悲剧。例如引入计算机网络,实行医师在线处方,系统可自动检查和提示超量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潜在诱因;让药师更多地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服务,将对确保更安全的药物治疗产生重要影响。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
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时,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治疗。
1.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若怀疑出现的病症是由于药物所引起而又不能确定为某药时,如果治疗允许,最可靠的方法是首先停用可疑药物甚至全部药物,这样处理不仅可及时终止致病药物对机体的继续损害,而且有助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停药后,症状的减轻或消失可以提示疾病的药源性。若治疗不允许中断,对于A型药物不良反应(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引起),通常可减量或者换用一种选择性更高的同类药物;对于B型药物不良反应(是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异常反应),则必须更换药物。
2.多数药物不良反应在经过上述处理后均可逐渐消失,恢复正常。对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则需采取进一步措施。
(1)减少药物吸收:药物皮下或皮内注射于四肢者,可将止血带缚于注射处近心端,以延缓其吸收。对口服用药者,可用1∶5000~1∶1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通过机械刺激咽喉促使呕吐,也可皮下注射阿扑吗啡5mg或口服1%硫酸铜溶液100~200ml催吐;使用毒物吸附剂如药用炭吸附药物,同时用导泻剂(如70%山梨醇)将已吸附药物的吸附剂排出体外。
(2)加速药物排泄:可使用利尿药配合输液,迫使药物排出体外。通过改变体液的pH,加速药物排泄。如弱酸性药物阿司匹林、巴比妥类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可静脉输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的pH,促进药物排出。碳酸锂过量中毒时,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有助于锂排出。有条件者还可通过人工透析排出体内滞留的过量药物。
(3)使用解救药物:利用药物的相互拮抗作用降低药物的药理活性,达到减轻或消除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例如阿托品对抗毛果芸香碱的毒性反应,纳洛酮解救吗啡中毒,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地高辛抗体片段(digoxin immune fab)解救地高辛中毒等。这些均属于特异性的解救药物,及时用药效果极佳。当缺少特异性解救药物时,则可采取对症支持疗法,为药物不良反应的衰减争取时间。并非所有的药物不良反应都需要药物治疗,尤其是轻度的一般性药物不良反应,不要忽视机体自身的消除与代偿机制。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过度依赖药物治疗有时会造成A药→ADR A→B药→ADR B瀑布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4)药物变态反应的抢救:当发生药物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此药,并及时抢救。在使用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时,应注意做好急救准备。对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最常用的急救药物是肾上腺素,还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并给予保持气道通畅、吸氧等措施。对皮肤黏膜等变态反应,可口服氯苯那敏、异丙嗪、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还可视病情和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皮肤局部治疗等。如继发感染,可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在使用抗感染药物时,要考虑到患者可能处于高敏状态,原发反应可能就是由于抗生素引起或可能发生交叉变态反应,应注意选择患者不会过敏的药物谨慎试用,并密切观察;所用的药物种类不宜过多,也不要随便增加或调换药物,以免出现新的不良反应导致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