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儿杂病第九方一百二十一首 灸法十三首
治小儿脐中生疮方
桑汁敷乳上,使儿饮之。
又方 饮羖羊乳及血。
治小儿风脐 ④,遂作恶疮,历年不瘥方 取东壁上土敷之,大佳。若汁不止,烧苍耳子粉之。
④ 风脐 即脐风。详见卷五上•初生出腹第二“脐风”条注释。
又方 干蛴螬虫末,粉之,不过三四度瘥。
治小儿脐不合方
大车辖脂烧灰,日一敷之。
又方 烧蜂房灰末,敷之。
治小儿脐中生疮方
烧甑带灰,和膏敷之。
治小儿脐赤肿方
杏仁 半两 猪颊车髓 十八铢
上二味,先研杏仁如脂,和髓敷脐中肿上。
治小儿脐汁出不止,兼赤肿,白石脂散方 以白石脂细研,熬令微暖,以粉脐疮,日三四度。
治小儿鹅口,不能饮乳方 鹅屎汁沥儿口中。
又方 黍米汁涂之。
又方 取小儿父母乱发净洗,缠桃枝,沾取井花水,东向向日,以发拭口中,得口中白乳以置水中。七过沥洗,三朝作之。
治小儿心热,口为生疮,重舌鹅口方 柘根剉五升,无根弓材亦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更煎取五合,细细敷之,数数为之,良。
治口疮白漫漫方
取桑汁,先以父发拭口,以桑汁涂之。
治重舌舌强 ①,不能收唾方 ② 鹿角末如大豆许安舌下,日三四度,亦治小儿不能乳。
① 舌强 孙本作“舌肿”。
② 不能收唾方 “收”原作“放”,据孙本、元本、道藏本、四库本改。
又方 取蛇蜕烧末,以鸡毛蘸醇醋展药,掠舌下,愈。
治小儿重舌方
田中蜂房烧灰,酒和涂喉下,愈。
又方 衣鱼涂舌上。
又方 灶月下黄土末,苦酒和涂舌上。
又方 三家屠肉,切令如指大,摩舌上,儿立能啼。
又方 赤小豆末,醋和涂舌上。
又方 烧簸箕灰,敷舌上。
又方 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良。
重舌 灸行间随年壮,穴在足大指歧中。
又 灸两足外踝上三壮。
治小儿舌上疮方
蜂房烧灰,屋间尘各等分,和匀傅之。
又方 桑白汁涂乳,与儿饮之。
又方 羊蹄骨中生髓和胡粉敷之。
治舌肿强满方
满口含糖醋,良。
又方 饮羖羊乳即瘥。
治小儿口疮,不得吮乳方
大青 十八铢 黄连 十二铢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一服一合,日再夜一。
又方 腊月猪脂 一斤 蜜 二升 甘草 如指大三寸
上三味合煎相得,含如枣大,稍稍咽之,日三。
又方 矾石如鸡子大,置醋中,涂儿足下二七遍,愈。
治小儿燕口 ①,两吻生疮方 烧发灰和猪脂敷之。
① 燕口 病证名,即燕口疮。因脾胃客热而致,症见口角生疮干裂,燥痛异常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燕口生疮候。
治小儿口下黄肌疮 ②方
取羖羊髭烧作灰,和腊月猪脂敷之,角亦可用。
② 黄肌疮 病名,即羊胡疮。因脾胃湿热,复感风邪而致,症见下唇及颏部生疮,初起小如粟米,或如黄豆,焮热痛痒,继则溃流黄水,浸淫成片等。详参《华佗神医秘传》卷五•华佗治羊胡疮神方。
治口旁恶疮方
乱发灰 故絮灰 黄连 干姜
上四味等分为散,以粉疮上,不过三遍。
治口噤,赤者心噤,白者肺噤方鸡屎白枣大,绵裹,以水一合煮二沸,分再服。
治小儿口噤方
鹿角粉 大豆末
上二味等分,和乳猪乳上,饮儿。
又方 驴乳 猪乳 各一升
上二味合煎,得一升五合,服如杏仁许,三四服瘥。
雀屎丸
主小儿卒中风口噤,不下一物方。雀屎如麻子丸之,饮下即愈,大良。鸡屎白亦佳。
治小儿口中涎出方
以白羊屎纳口中。
又方 以东行牛口中沫,涂口中及颐上。
又方 桑白汁涂之瘥。
治小儿卒毒肿著喉颈,壮热妨乳方
升麻 射干 大黄 各一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一升五合煮取八合。一岁儿分五服,以滓薄肿上,冷更暖以薄,大儿以意加之。
升麻汤
治小儿喉痛,若毒气盛,便咽塞,并主大人咽喉不利方
升麻 生姜 射干 各二两 橘皮 一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
治小儿喉痹肿方
鱼胆二七枚,以和灶底土涂之,瘥止。
治小儿喉痹方
桂心 杏仁 各半两
上二味末之,以绵裹如枣大,含咽汁。
治小儿解颅方
熬蛇蜕皮末之,和猪颊车中髓敷顶上,日三四度。
又方 猪牙颊车髓敷囟上,瘥。
治小儿脑长解颅不合,羸瘦色黄,至四五岁不能行, 半夏熨方
半夏 生姜 芎 各一升 细辛 三两 桂心 一尺 乌头 十枚
上六味 咀,以淳苦酒五升渍之晬时 ①,煮三沸,绞去滓,以绵一片浸药中,适寒温以熨囟上,冷更温之,复熨如前,朝暮各三四熨乃止,二十日愈。
① 晬时 一周时。《灵枢经•寿夭刚柔》:“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
治小儿解颅, 生蟹足敷方
生蟹足 白敛 各半两
上二味捣末,以乳汁和敷颅上,立愈。
治小儿解颅, 三物细辛敷方
细辛 桂心 各半两 干姜 十八铢
上末之,以乳汁和敷颅上,干复敷之,儿面赤即愈。
治小儿囟开不合方
防风 一两半 柏子仁 白及 各一两
上三味末之,以乳和敷囟上,十日知,二十日愈,日一。
又方 取猪牙车骨煎取髓,敷囟上,愈。
小儿囟陷 ② 灸脐上下各半寸,及鸠尾骨端,又足太阴,各一壮。
② 囟陷 病证名。因肾气不足或中气下陷而致,症见小儿囟门下陷如坑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囟陷候。
治小儿狐疝,伤损生 ①方
① 病名。因啼哭气机下迫,阴寒凝聚而致,症见阴囊肿大,伴恶寒,腰背挛急,骨节沉重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 瘘候及卷五十•病 候。
桂心 十八铢 地肤子 二两半 白术 一两十八铢
上三味末之,以蜜和丸。白酒服如小豆七丸,日三。亦治大人。
又方 ② 芍药 茯苓 十八铢 防葵 一作防风 大黄 各半两 半夏 桂心 蜀椒 各六铢
② 又方 《千金翼方》卷十一•小儿杂治有干姜,为八味。
上七味末之,蜜和。服如大豆一丸,日五服,可加至三丸。
五等丸
治小儿阴偏大,又卵核坚 方黄檗 香豉 牡丹 防风 桂心 各二两上五味末之,蜜丸如大豆。儿三岁饮服五丸,加至十丸;儿小,以意酌量,著乳头上服之。
治小儿卵肿方
取鸡翅六茎,烧作灰服之。随卵左右取翮 ③。《 古今录验》 云: 治阴大如斗。
③ 翮(hé 和) 鸟羽茎下端中空部分。《尔雅•释器》:“羽本谓之翮。”郭璞注:“鸟羽根也。”《说文解字•羽部》:“翮,羽茎也。”
治小儿 方
蜥蜴一枚烧末,酒服之。
治小儿气 方
土瓜根 芍药 当归
上三味各一两 咀,以水二升煎取一升,服五合,日二。
又方 三月上除日,取白头翁根捣之,随偏处敷之,一宿作疮,二十日愈。
气 灸足厥阴大敦,左灸右,右灸左,各一壮。
治小儿阴疮 ④方
以人屎灰敷之。又狗屎灰敷之。又狗骨灰敷之。又马骨末敷之。
④ 阴疮 病名。因情志郁结,损伤肝脾,湿热下注而致,症见阴部肿胀,小便淋漓,甚则阴部溃烂形成溃疡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阴疮候及卷五十•阴肿成疮候。
治小儿歧股间连阴囊生疮汁出,先痒后痛,十日五日自瘥,一月或半月复发,连年不瘥者方 灸疮搔去痂,帛拭令干,以蜜敷,更溲面作烧饼,熟即以饧涂饼熨之,冷即止,再度瘥。
治小儿阴肿方
狐茎炙,捣末,酒服之。
又方 捣芜菁,薄上。
又方 猪屎五升水煮沸,布裹安肿上。
又方 捣垣衣敷之。又以衣中白鱼敷之。
又方 斫 ①桑木白汁涂之。
① 斫(zhuó 浊) 用刀斧等砍削。《说文解字•斤部》:“斫,击也。”段玉裁注:“击者,攴也。凡斫木,斫地,斫人,皆曰斫矣。”
治小儿阴疮方
取狼牙浓煮汁洗之。
又方 黄连胡粉等分,以香脂油和敷之。
治小儿核肿 ②,壮热有实方
② 核肿 病名。因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而致,症见小儿睾丸肿大如核等。
甘遂 青木香 石膏 各十八铢 麝香 三铢 大黄 前胡 各一两 黄芩 半两 甘草 十八铢
上八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九合,每服三合,日四夜二。
小儿阴肿 灸大敦七壮。
鳖头丸
治小儿积冷久下,瘥后余脱肛不瘥,腹中冷,肛中疼痛,不得入者方。
死鳖头 二枚, 炙令焦 小猬皮 一枚,炙令焦 磁石 四两 桂心 三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大豆。儿三岁至五岁,服五丸至十丸,日三。儿大以意加之。
小儿脱肛 灸顶上旋毛中三壮,即入。
又 灸尾翠骨三壮。
又 灸脐中,随年壮。
治小儿疳湿疮方
铁衣著下部中,即瘥。
治小儿久痢脓,湿 ①方 艾叶五升,以水一斗煮取一升半,分为三服。
① 湿 病名。因脾胃虚弱,水湿浸渍,腹内虫动,侵蚀内脏而致,症见口唇舌牙咽喉生疮或肛门溃疡,伴食少,喜睡,头晕目眩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十八•湿 候。
治小儿疳疮方
以猪脂和胡粉敷之五六度。
又方 嚼麻子敷之,日六七度。
又方 羊胆二枚和酱汁,于下部灌之,猪脂亦佳。
治湿疮方
浓煎地榆汁洗浴,每日二度。
除热结肠丸 断小儿热,下黄赤汁沫及鱼脑杂血,肛中疮烂,坐 生虫方。
黄连 檗皮 苦参 鬼臼 独活 橘皮 芍药 阿胶 各半两
上八味末之,以蓝汁及蜜丸如小豆。日服三丸至十丸。 冬无蓝汁, 可用蓝子一合,舂蜜和丸。
小儿疳湿疮 灸第十五椎夹脊两旁七壮,未瘥,加七壮。
治小儿蛔虫方
楝木削上苍皮,以水煮取汁饮之,量大小多少,为此有小毒。
治小儿羸瘦,有蛔虫方 雚芦二两,以水一升米二合,煮取米熟,去滓,与服之。
又方 萹蓄三两水一升,煮取四合,分服之,捣汁服亦佳。
又方 东引吴茱萸根白皮 四两 桃白皮 三两
上二味 咀,以酒一升二合渍之一宿,渐与服,取瘥。
又方 取猪膏服之。 一云治蛲虫。
又方 捣槐子纳下部中,瘥为度。 一云治蛲虫。
又方 楝实一枚纳孔中。 一云治蛲虫。
治寸白虫方
东行石榴根一把,水一升煮取三合,分服。
又方 桃叶捣绞取汁服之。
治小儿三虫 ②方
② 三虫 谓长虫、赤虫、蛲虫。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三虫候。
雷丸 芎
上二味各等分为末,服一钱匕,日二。
治大便竟出血方
鳖头一枚炙令黄黑,末之,以饮下五分匕,多少量儿大小,日三服。
又方 烧车 一枚令赤,内一升水中,分二服。
又方 烧甑带末,敷乳头上,令儿饮之。
治小儿尿血方
烧鹊巢灰,井花水服之。亦治夜尿床。
又方 尿血,灸第七椎两旁各五寸,随年壮。
治小儿遗尿方
瞿麦 龙胆 皂荚 桂心 各半两 鸡肠草 ① 一两 车前子 一两六铢 石韦 半两 人参 一两
① 鸡肠草 药名,为紫草科植物附地菜的全草。性味辛苦咸,主治遗尿,赤白痢,发背热肿,手脚麻木等。
上八味末之,蜜丸。每食后服如小豆大五丸,日三,加至六七丸。
又方 小豆叶捣汁服。
又方 烧鸡肠末之,浆水服方寸匕,日三。一云面北斗服。
遗尿 灸脐下一寸半,随年壮。
又 灸大敦三壮。亦治尿血。
地肤子汤
治小儿热毒入膀胱中,忽患小便不通,欲小便则涩痛不出,出少如血,须臾复出方。
地肤子 瞿麦 知母 黄芩 枳实 升麻 葵子 猪苓 各六铢 海藻 橘皮 通草 各三铢 大黄 十八铢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日至七日儿,服一合,为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儿,一合半为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儿,二合为三服;四十日儿以此为准;五十日以上,七岁以下,以意加药益水。
治小儿淋方
车前子一升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
又方 煮冬葵子汁服之。
又方 取蜂房乱发烧灰,以水服一钱匕,日再。
治小儿小便不通方
车前草 切, 一升, 小麦 一升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煮粥服,日三四。
又方 冬葵子一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服,入滑石末六铢。
治小儿吐血方
烧蛇蜕皮末,以乳服之,并治重舌。
又方 取油三分酒一分和之,分再服。
治小儿鼻塞生瘜肉 ①方
① 瘜肉 “瘜”原作“息”,今改。按“息”,通“瘜”。《说文解字•肉部》:“腥,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段玉裁注:“息,当作瘜。《疒部》曰:息,寄肉也。”
通草 细辛 各一两
上二味捣末,取药如豆,著绵缠头,纳鼻中,日二。
治小儿鼻塞不通,浊涕出方 ②
② 浊涕出方 “浊”原作“足”,据《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小儿鼻塞方改。
杏仁 半两 蜀椒 附子 细辛 各六铢
上四味 咀,以醋五合渍药一宿,明旦以猪脂五合煎,令附子色黄,膏成去滓,待冷以涂絮,导鼻孔中,日再,兼摩顶上。
治小儿聤耳 ③方
末石硫黄,以粉耳中,日一夜一。
③ 聤耳 病证名。因肾热上冲,或肝胆火盛而致,症见发热耳痛,耳道流脓,听力减退,甚则耳聋等。详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聤耳候。
治小儿耳疮方
烧马骨灰,敷之。
又方 烧鸡屎白,筒中吹之。
治小儿齿落,久不生方 以牛屎中大豆二七枚,小开豆头以注齿根处,数度即生。
又方 取雄鼠屎三七枚,以一屎拭一齿根处,尽此止,二十一日即生,雄鼠屎头尖。
治小儿四五岁不语方
末赤小豆,酒和敷舌下。
又 灸足两踝各三壮。
治小儿数岁不行方
取葬家未开户,盗食来以哺之,日三,便起行。
治小儿不能乳方
雀屎四枚末之,著乳头饮儿。儿大十枚。
治小儿落床堕地,如有瘀血,腹中阴阴 ①,寒热,不肯乳哺,但啼哭叫唤, 蒲黄汤方
① 腹中阴阴 谓腹部隐隐作痛。按“阴阴”,深慢痛貌。《素问•咳论》王冰注:“脾气主右。故右脚胠下阴阴然,深慢痛也。”
蒲黄 大黄 黄芩 各十铢 甘草 八铢 麦门冬 十铢 芒消 七铢 黄连 十二铢
上七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芒消,分三服。消息视儿羸瘦半之,大小便血即愈,忌冷食。
治小儿食不知饥饱方
鼠屎二七枚烧为末,服之。
治小儿食土方
取肉一斤,绳系曳地行数里,勿洗,火炙与吃之。
治小儿哕方
生姜汁 牛乳 各五合
上二味煎取五合,分为二服。
又方 取牛乳一升煎取五合,分五服。
治小儿疰 ②方
灶中灰盐等分相和,熬熨之。
② 疰 又作“注”。凡病势久延,能转易他人者称“疰”。《广雅•释诂一》:“疰,病也。”王念孙疏证:“疰者,郑注《周官•疡医》云:注,读如注病之注。《释名》注:疰,一人死,一人复得,气相灌注也。”详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注候及卷二十四•诸疰候。
治小儿误吞针方
取磁石如枣核大吞之,及含之,其针立出。
治小儿误吞铁等物方
艾蒿一把剉,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服之即下。
治小儿蠼螋咬,绕腹匝 ③即死方 捣蒺藜叶敷之,无叶子亦可。
③ 绕腹匝 谓绕腹一周。按“匝”,环绕一周叫一匝。《史记•高祖本纪》:“围宛城三匝。”
又方 取燕窠中土,猪脂和敷之,干即易之。
(任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