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消毒隔离制度
1. 护理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戴好帽子、口罩,执行七步洗手法。
2. 保持治疗室清洁。
3. 定期做空气培养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检测结果存档保留。
4. 病室基本消毒隔离措施
(1)病室各房间应每日定时通风2~3次。晨晚间护理用湿布套扫床,一床一套,统一使用一次性扫床套,用后扔至医用垃圾中;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小桌布使用后送洗衣房集中清洗消毒。
(2)每周至少更换1次被服,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脏被服应放在污衣桶中,禁止放在地面、楼道的扶手上等。隔离患者用过的被服单独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并注明“隔离”字样。
(3)对转科、出院及死亡患者的床单位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5. 公共护理用具消毒
(1)采集血标本时,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一持针器,使用过的棉签、棉球集中回收处理,以免污染环境。用过的止血带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体温表(腋温表)一人一支,专用盒保存浸泡体温表:白色——“已消毒”、黄色——“未消毒”、蓝色——“浸泡体温表”。使用后的体温表浸泡于盛有75%酒精的蓝色盒中,浸泡半小时后捞出并擦拭干净,放于白色盒内备用。浸泡体温表的酒精每日更换,盒子每周用酒精擦拭清洁。专人负责体温表检测校对并登记。
(3)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每周清洁消毒1次。血压计袖带若被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手电筒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酒精擦拭消毒。
(4)发放临时口服药时使用一次性口服药袋或药杯;服用水剂患者采取专人专用药杯。
(5)氧气湿化瓶一人一瓶,氧气表头用后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酒精擦拭消毒。统一使用一次性湿化瓶,用后扔至医疗垃圾桶。
(6)呼吸气囊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球囊内有可疑污染时应拆开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金属气管套管、牙垫、舌钳、开口器、压舌板等应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备用。
(7)便器保持清洁,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处理。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要进行终末消毒。
(8)公共餐具为一次性使用。
(9)可重复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经初步处理,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处理。
(10)墩布要有标记,按规定在不同区域内使用。用后消毒、洗净、悬挂晾干备用。
6. 单位隔离措施
(1)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或相对独立区域,床头或床尾张贴隔离标识。
(2)隔离单位必须备一次性医用手套、速干手消毒剂,加强手卫生。
(3)隔离患者专用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不能专用的器具,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30分钟浸泡消毒或擦拭消毒处理。
(4)隔离患者使用一次性药杯、餐具和便器,使用后集中回收处理。
(5)若使用重复性器械,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注明“隔离”字样,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
(6)隔离的被服单独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并注明“隔离”字样,由洗衣房统一处理。
(7)对转出、出院或死亡的传染病患者进行床单位终末消毒。
7. 医用垃圾处理规定
(1)医用垃圾必须放置在黄色垃圾桶或袋内。
(2)废弃的注射器针头、输液(血)器针头、各种穿刺针、采血针、玻片、安瓿及带血的注射器等均放入锐器盒内。
(3)使用后的输液(血)器管道、注射器、尿袋、一次性引流袋、引流管、一次性吸痰管、手套、肛袋、窥具、敷料、绷带、棉球、棉棍、纱条、压舌板等,均放入黄色垃圾袋内统一回收处理。
(4)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弃物,放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后结扎开口处,袋外标注“隔离”二字,统一回收处理。
(5)使用呼吸机治疗时,气道湿化必须使用灭菌注射用水或灭菌蒸馏水。
8. 各种内镜使用后必须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认真清洗并彻底消毒。对乙肝患者应固定内镜,用后进行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