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华等你来(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砥砺前行,大道自成

何雨轩

▼ 专业:建筑学(含城乡规划)

何雨轩,毕业于宁夏银川一中,在清华大学领军人才选拔中,获得降至一本线录取的最高加分认定,最终以宁夏2015年理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就读。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成绩应该不是我高中的生活重心。”回顾高三漫漫征程之时,何雨轩首先想到的,却是这句话。紧接着,他又补了一句:“学习才是。”

在何雨轩看来,学习和成绩其实是两回事,为了好成绩去学习会给自己徒然增添不必要的负担。他坦言,在高中的时候,虽然也憧憬过清华的风光,却并未执著地放在心上。清华从来都像是一个可望而又可及的梦境,但他能够做到的,只是埋头走好脚下的路而已。

“我特别感慨于一句话,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们当下学习的意义,应当是在于自身,而并不在于学出好成绩。然而,当你拥有一个专注于学习的心态时,成绩的提高却往往相伴而来。”

最高学府的荣誉,在他看来,是对他勤奋学习的褒奖。他认为,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就够了。至于结果如何,却已经不重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只不过是且行当下,莫问前程。

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对于高中母校银川一中而言,何雨轩怀有颇为真挚的感激之情。这个讲究素质教育的地方,是他的一片乐土,使他能不拘泥于考试,去发展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何雨轩套用了一句时兴的话进行解释,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考题,还有除此之外的广袤天地。作为一名理科生,他却是个非典型者,爱好并探索着文史音等等方面的广阔天地。

他喜欢弹琴,在晚上做题做得头晕脑胀的时候,就去弹几首陈奕迅的小调,算作深夜做题难得的安慰。他自嘲地表示,左邻右舍的邻居们倒是可能有些不胜其烦了。

信奉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原则,他不甘也不愿做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他曾参加模拟联合国协会,去探讨似乎不着边际的国际形势与政局动向,却真切地认为,这种参知政事的修养应当是公民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

何雨轩笑称“平生最爱,非书而何”。他称看张岱“茶淫橘虐,书蠹诗魔”,深以之为平生一大快事。他也曾经在作业做不完的时候,仍然在学校图书馆看书看到闭馆,当时深以闭馆太早为恨。纵然高三辛苦,读书却也从来没有间断过。他最推崇雨果的作品,也认为拉美文学爆炸的东西也格调不俗。何雨轩着实强调了一句,理科生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百年清华,人文日新。清华如此,他亦如是。

挖掘可能,生不设限

来到清华之后,何雨轩也开始忙碌于大学的学业。他笑着吐槽说,谁说上大学就解放了,明明比高中时期更为辛苦了。不过熬夜做模型、制图还是建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经历。

在何雨轩看来,大学带给他最大的震撼,就是大学的精神更为宽广、包容。高中的体系,再怎么进行素质教育,最终却还是落在了高考上。然而到了大学,人生展现出了它的丰富性。何雨轩觉得大学展现给他无尽的可能。他曾参加过校园马拉松十公里赛程,也曾在跨年夜在建馆专教和离乡在外的同学们一起守候元旦的钟声。在大学,你可以选择充实却繁杂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宁净却专一的方式。一切,都在你的身上。

他慨叹清华确实是一个有灵性的地方。虽然是理工科云集的校园,然而理工生爆发出的创新与灵光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他参与过挑战杯的展览,说最开始听到“挑战是一种信仰”的时候,还不能十分理解。然而等到展览当天,看到清华的学子们用自己的一腔热情,试图在各个实用领域做出一点改变时,他能感受到一件件作品中的灵光以及清华莘莘学子的家国情怀。

在领军人才选拔面试时,被问到对于清华精神的理解。当时的何雨轩,选择了以校训作答。入校半年多,再也没什么人跟他提过校训了;时至今日,校训却自然而然地从他心底流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不是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她并不希求着每个学子都走向人生巅峰——虽然很多学子确实做到了——她培养出的是真正的君子。

顺风顺水也自强不息,落拓也当厚德载物。何雨轩笑言:“陪伴了我高三一年的话,这时候又重新拾起了。”然而现在的感触,比之当年,却又不知深刻了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