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原始的居住形式
我国古老的《易经》的《系辞》中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礼记》一书中也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这两段记载反映了原始人类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下,受兽洞、鸟巢的启发,采用两种最简单的构造方式建造住屋,即“穴居”和“巢居”。而后丰富而神奇的建筑术正是在这种简朴的构造形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巢居是以一根或多根树木为基干,上面搭接架木、棚屋而成,人类居住在上面,以木梯上下,可防猛兽的侵袭。至今在农田或果园中的看守人小屋尚采用类似巢居的构造。为了适应渔猎及农牧生产的需要,人类的居住点不能只依附于树木,必须在生产活动附近自由地选择居住点。为此,创造了类似巢居的“干阑”式建筑。干阑是一种由木柱架起的木构房屋。居住生活在上层,以避免土地潮湿及虫兽的侵扰。而下层木柱间不作生活空间使用,或仅作饲养牲畜之处。在我国西南各省农村中,干阑式建筑仍在普遍应用。许多太平洋沿岸的国家,也广泛建造干阑式房屋,说明该种建筑构造有世界共通性。20世纪70年代,在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渡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除了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石器以外,尚发现大量带有榫卯的木构件,以及栽入地下的桩木(图11)。根据遗址地势湿,居住范围内没有发现坚硬的居住地面,而大量散布着橡子壳、菱角壳、鱼骨、兽骨等食余弃物,遗址地段的桩木附近尚遗存有梁柱构件等情况分析,这处遗址可能为干阑式的建筑。即是说这类建筑在6000年前已出现在我国长江流域了。
图11: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木构件
穴居是通行于我国北方干旱寒冷地区的一种古老居住方式。最早出现的应该是依靠陡崖土壁挖掘出的横向的水平穴,即横穴。至今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地通行的窑洞建筑,正是横穴的继承和发展。原始人类为了摆脱横穴必须依靠陡崖才能挖掘的局限,开始在平地上经营竖穴,向地下挖深数尺,口小底大,形如袋状,又称“袋穴”,穴上口以树枝编织成顶盖以御风雨(图12),实为没有独立墙体的空间。由于出入不便和地面比较潮湿等原因,竖穴逐渐变浅,成为具有明显屋顶的有半截墙体的半穴居,最后演变成为完全建立在地面上,具有台基、墙壁、屋顶形式的房屋。
图12:河南偃师汤泉沟新石器时期穴居遗址复原图(《考古学报》75年1期)
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穴居、巢居这两种原始居住形式分别是我国北方、南方的地区形式,并有着各自的结构和构造方法。由穴居演进而形成的屋架构造多用绑扎方法,并据此发展成为通行于北方的柱梁顶托、层梁叠置的抬梁式结构形式;而由巢居演变形成的建筑,除在个别竹构房屋中使用绑扎方法外,大部木构已经使用简单榫卯技术,并演进成为通行于南方各地的穿斗式结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