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统一台湾
时间:1683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并以此作为明朝的最后一处基地来对抗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出征台湾,郑克请降。至此,清政府统一了台湾。
施琅投清征台湾
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他原是郑成功的一员部将,史书上说他精习兵法,但为人偏狭;而郑成功则用法极严,不稍宽假。两个人在性格上就有分歧,虽然有从属关系,但其实是各带一支部队,属于合作的关系。有一次,施琅帐下的一员亲兵改投到了郑成功的军营里,施琅为此很恼火,就把这名亲兵抓回来处斩了。这件事造成了郑、施两个人关系的彻底决裂。郑成功要问施琅的罪,施琅就带领一些部下投降清政府。郑成功大怒,下令杀死了施琅没有带走的父亲和弟弟。
清军以骑兵作战为主,军队中没有几个懂海战的将领,施琅的归顺让清政府大喜过望,立刻任命他为副将。康熙元年(1662),施琅又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康熙四年(1665)官至靖海将军。施琅曾咬牙切齿地发誓为报父仇定要“踏平台澎,族灭郑氏”。康熙三年(1664),施琅率领官兵船只向台湾进发,遇风而还。第二年五月,施琅又率领众将出征台湾,舰船行驶到澎湖一带,又遇到狂风暴雨。两次进攻都无功而返,攻取台湾的计划就此搁置不提。清政府转而对郑氏政权采取招抚的方针,但在几次招抚中,均因种种原因没有达成协议。
南怀仁铸的“威远将军”铜炮
此时,郑成功已经去世,他的儿子郑经继承了延平郡王的爵位,继续抗清。清康熙十三年(1674),发生了“三藩之乱”,郑经也企图趁机占据大陆沿海,图谋复明。数年中,清政府和郑氏双方在战场反复交手,展开了长达5年打打谈谈的拉锯战。“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后,消灭台湾割据政权的事宜再次被康熙帝提到日程上来了。
象牙雕瑞兽水月观音·清
圆雕异兽跪伏,背负月轮,月中镂雕人物云朵,月上云台观音结跏趺坐,双手合十,面容安详。器物造型独特,雕琢精细。
攻取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郑经病死,他的儿子郑克即位,内部腐败,争权夺利。施琅认为,这是收复台湾的最好时机,就上书朝廷,请旨出兵。朝中的大臣认为施琅是降将,不能重用,可康熙帝力排众议,让施琅“相机自行进剿”,给了施琅自由发挥的空间。
施琅感恩戴德,既为了报效国家,也为了平息家恨,他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四日,率战船300余艘,水师2万余人,发兵进攻台湾。二十二日在澎湖大败郑军,击沉和俘获郑军大小船只近200艘,杀死郑军将领头目300余名,士兵12000余名,另有165员将领和4800名郑军士兵全部倒戈投降。清军阵亡官兵只有329人,负伤1800余人,船只则损失轻微。
郑氏集团原本就因为内讧而实力大减,这一场惨败更是元气大伤。郑克派人到澎湖施琅军前谈判,提出隔海而治,纳贡称臣,施琅拒绝了他的条件。郑克在无奈之下向施琅递送了正式的降书,并交出了延平郡王的官印。八月,清军胜利进驻台湾,施琅亲往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至此,中国又恢复了一统的局面。
粉彩象驮宝瓶瓷塑·清
台湾不可弃
台湾收复后,清政府对于是否要在台湾设立地方政府有过一场争论。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能征收的赋税很低,如果设立政府,还要靠朝廷供养,要是派兵驻守的话,只是浪费粮饷。他们主张守澎湖,迁徙台湾人民到大陆居住,放弃台湾岛。但施琅和当时的闽浙总督姚启圣等人则反对上述主张,他们认为如果放弃台湾,一定会被海盗或者外国殖民势力所占据,到时候反而会反复劳师动众。康熙帝自己也拿不定主意,正在犹豫的时候,施琅给康熙帝上了一个《陈台湾弃留利害疏》。
在这封奏折里面,施琅详细讲述了台湾与东南海防的重要关系,对主张弃守的种种论点一一加以有力的驳斥。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就不得安宁;台湾有丰富的物产和资源,弃而不守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台湾虽然是边远的岛屿,其实是沿海四省的要害所在。“勿论彼中耕种,尤能少资兵食,固当议留;即为不毛荒壤,必借内地挽转运输,亦断断乎其不可弃!”(不用说在这里耕种,其实可以自筹粮饷;就算这里是不毛之地,钱粮要靠内地接济,也决不能放弃掉!)
康熙帝看到这封奏折,决定采纳施琅的建议。康熙二十二年(1683)四月,清廷决定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即郑氏集团的承天府),隶福建省,下设台湾总兵和台湾府知府,统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此外,清廷还根据施琅的建议,派兵1万驻守台湾澎湖地区,以防外患。台湾此时成为福建省的一个府,直到光绪十三年(1887)始分立为台湾省。从此,台湾在清政府统一的全国政权管辖之下,台湾人民和全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联系更加密切。
台南孔庙
始建于1665年,由郑成功之子郑经所建,是台湾最早的孔庙,所以有“全台首学”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