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834经济学(宏观、微观)考研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34经济学(宏观、微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微观经济学(共100分)

一、辨别分析题(本题分6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24分。请对下列说法正确、错误或不确定做出判断。并作简要解释,没有解释不得分)。

1设某消费者A仅消费两种产品。他的无差异曲线是定义良好的凸函数。我们观测到A的两组消费束(1,4)和(9,2)均落在A的无差异曲线上。那么与这两组消费束相比,A肯定更偏好消费束(4,3)。

【答案】×

【解析】由于某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线是定义良好的凸函数,且A的两组消费束(1,4)和(9,2)均落在A的无差异曲线上,所以消费者一定更偏好位于这两点连线上的消费束,但消费束(4,3)位于这两点连线上内,所以不能确定A更偏好(4,3)。

2设消费者A仅消费玉米和土豆这两种商品。设土豆是一种吉芬商品。如果土豆的价格上升,玉米的价格保持不变,那么消费者A对玉米的需求下降。

【答案】

【解析】吉芬商品是指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商品,因此,当土豆价格上升,其需求量必然上升,因此,消费者用于土豆的支出必然增加。在收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用于玉米的消费支出减少,因此,当玉米的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A对玉米的需求下降。

3设某企业的固定成本为零,且边际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一直呈上升的态势。那么,该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一定位于边际成本曲线的下方。

【答案】×

【解析】U形的平均成本AC曲线与U形的边际成本M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在AC曲线的下降阶段,MC曲线在AC曲线的下方;在AC曲线的上升阶段,MC曲线在AC曲线的上方。而在边际成本曲线的上升阶段,平均成本可能位于边际成本曲线的上方,也可能位于边际成本曲线的下方。

4设某人A刚刚从公司获得一笔10000元的年终奖金。A决定使用其中的5000元购买中石油的股票。然而,A不确定将剩下的5000块钱存入银行,还是用于购买另外一支股票。如果A是一个风险厌恶者,那么A会决定再购买一支股票,利用投资组合的方法降低他的投资风险。

【答案】×

【解析】风险厌恶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财富量的效用量大于在风险条件下股票的期望的效用。因此,如果A是风险厌恶者,则他将把剩下的5000元存入银行获取固定收益。因为5000元存入银行是一笔确定性的财富,而5000元买股票显然是有风险的。

5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均衡价格永远高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价格。

【答案】×

【解析】一般情况下,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对于非完全竞争市场,其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下方,市场均衡价格水平高于厂商的边际成本,因此,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均衡价格会高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价格。但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均衡价格并不会永远高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价格,由于政府管制等原因,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市场均衡价格可能等于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价格。

6价格歧视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答案】

【解析】在垄断市场中,垄断厂商具有垄断势力,可以影响产品的价格。对同种商品收取不同的价格就是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每一个消费者都收取其商品的保留价格就是一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就是二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就是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实行价格歧视比不实行价格歧视产量更高,且价格歧视越完全,产量也就越接近于完全竞争的水平。因此,价格歧视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二、简单计算题(本题分3个小题,共14分。请写明题目的计算过程或者分析过程,没有过程不得分)。

1设消费者A仅消费两种产品x1和x2,且根据自身的预算约束p1x1+p2x2=m,最大化效用函数U(x1,x2)。设此时A的最优选择为(x1*,x2*)。如果两种产品的价格p1和p2变为p1′和p2′,A的收入m保持不变,A对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重新进行选择后决定消费(x1′,x2′)。此时他发现自己比产品价格变动之前变得更好。那么A更偏好(x1*,x2*)还是(x1′,x2′)?为什么在两种情况下消费者的选择不同?(5分)

解:(1)当收入保持不变时,p1′x1′+p2′x2′=m,因此,消费者A在(x1*,x2*)和(x1′,x2′)都能够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了(x1′,x2′),根据显示偏好公理可得,A更偏好(x1′,x2′),即在此消费束下有:

U(x1′,x2′)>U(x1*,x2*

(2)由两种商品价格变动后,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发生改变,新的预算约束为p1′x1′+p2′x2′=m,从而消费者均衡条件MU1/MU2=p1/p2发生改变。因为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得到的(x1,x2)消费束不同,所以两种情况下消费者的选择不同。

2设6年前某人大学之后进行创业。他花费了600000元购买一个商店。假设运营该商店的可变成本为0。在6年中这个商店每年的利润额为100000元。但是该商店在今年的时候毁于一场大火。你认为这次创业是赚钱、亏本还是不赚不赔?为什么?(4分)

解:这次创业是亏本的。原因在于: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总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六年来总收益为600000元,大火造成的损失,即显性成本为600000元,隐性成本不仅包括他6年时间放弃的从事其他行业获得的最高收入(假定为a),还包括他将600000万元投入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收益(如存在银行可获得的利息b),则该大学生的会计利润为:100000×6-600000=0,经济利润为100000×6-600000-a-b=-a-b<0。由于经济利润为负,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次创业是亏本的。

此外,从通货膨胀的角度看,6年前的600000元比今天的600000元要更加值钱,若将6年前的600000存入银行获取利息,那么6年后的现值会大于600000元,因此,这次创业是亏本的。

3某校学生A住在校外。每天早上A上学时可以选择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到学校。由于每天早高峰的路况不同,所以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到达学校的时间也不同。假设如果A乘坐公交车,那么他有25%的可能性在5分钟内到达学校,有75%的可能性在20分钟内到达。如果选择乘坐地铁,那么他有50%的可能性在7分钟内到达学校,有50%的可能性在12分钟内到达学校。学生A认为自己的时间每分钟价值为0.25元。并假设该生对风险的偏好为风险中性,且仅仅试图最小化自己花在路上的时间,那么他更倾向于乘坐哪种交通工具出行?假设他每天可以购买一份能准确预测高峰状况的报纸,通过这份报纸他可以准确的判断他搭乘地铁和公交车到达学校的时间,那么他能接受这份报纸的最高价格是多少?(5分)

解:(1)若A仅仅要求时间最小化,则A更倾向乘地铁。

由于消费者为风险中性,学生A选择乘坐公交车的期望时间为:25%×5+75%×20=16.25(分钟);选择乘坐地铁的期望时间为:50%×7+50%×12=9.5(分钟)。

由于9.5<16.75,所以学生A更倾向于乘坐地铁出行。

(2)若学生A购买一份能够准确预测高峰状态的报纸,当报纸预测为高峰状态时,A会选择乘坐地铁,花费12分钟;当报纸预测为非高峰状态时,A会选择乘坐公交车,花费时间为5分钟;由于报纸预测是否高峰的概率各为50%,因此花费的期望时间为:50%×12+50%×5=8.5(分钟)。

由0.25×(9.5-8.5)=0.25(元),因此,他能接受这份报纸的最高价格是0.25元。

三、计算题(本题共62分。请写明题目的计算过程或者分析过程,没有过程的不得分。画图时请标明坐标轴所代表的变量名称)。

1设某大学教授A需要雇佣一名研究助理来协助你完成某项科研项目。研究助理的科研产出和他的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是Q=12L-L2。教授A认为该研究助理每小时科研产出价值为10元。

(1)科研助理的边际收入产品(Marginal Product Revenue)是多少?在坐标系中画出边际收入产品函数。(6分)

(2)设该大学中有100名和教授A一样的教授需要雇佣研究助理。那么这个大学对研究助理的总需求是多少?(4分)

(3)设研究助理的总供给曲线为Ls=15w。w为研究助理的工资。那么该学校研究助理市场的均衡工资是多少?(6分)

(4)在均衡工资水平下,教授A需要他的研究助理为他工作多少小时?(4分)

解:(1)边际收入产品是指由于使用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它等于投入的边际产品乘以厂商的边际收益。

由已知有边际产出为:MPL=dQ/dL=12-2L,边际收益为MR=10,则科研助理的边际收入产品为:

MRP=MPL×MR=(12-2L)×10=120-20L

如图1所示:

图1 边际收入产品

(2)教授雇佣研究助理的原则是w=MRP,因此,单个教授的研究助理需求为:w=120-20L,即:L=6-w/20。从而这个大学对研究助理的总需求是:Ld=100L=600-5w。

(3)该学校研究助理市场的均衡时,研究助理的需求等于供给,即有:600-5w=15w,解得:w=30。即该学校研究助理市场的均衡工资是30元。

(4)当w=30时,L=6-w/20=4.5,故教授A需要他的研究助理为他工作4.5小时。

2设A是一个足球迷。设A的财富值为w,且效用函数u(w)=lnw。现在你去看一场球赛,A认为他最喜欢的足球队AA获胜的概率为p,并花了x元钱赌球队AA获胜。假设A的初始财富值为w0,那么A所下的赌注x和球队AA赢球的概率p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什么?(6分)

解:由球迷A的效用函数u(w)=lnw可得:u′=1/w>0,u″=-1/w2<0,因此,球迷A为风险厌恶者。

因此,球迷A下赌注后,球队AA获胜时A的财富变为w0+x,球队输球时A的财富为w0-x,则有:

u(w0)>pu(w0+x)+(1-p)u(w0-x)

lnw0>pln(w0+x)+(1-p)ln(w0-x)

化简可得:p<[lnw0-ln(w0-x)]/[ln(w0+x)-ln(w0-x)]。

此即为A所下的赌注x和球队AA赢球的概率p之间的函数关系。

3假设某农业学校为北京郊区的A村农民开办了一个生产技能培训学校。设开办技能培训学校每周的固定成本为1000元,可变成本为0元。学校设置常规班和特别班。常规班规定接受培训的农民每周定时接受培训。而特别班则弹性较大,农民可以随来随听。设报名参加常规班的农民和特别班的农民各有100人。单个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可以用以下函数来表示:日常班学员对培训的需求:qd=10-P;特别班学员对培训的需求:qd=5-P/2。其中,qd为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可以使用农民对培训小时数的需求来表示,P表示每接受一小时培训所需缴纳的费用。

(1)如果这个培训学校为这一地区唯一的技能培训学校且校方在培训定价时可以实行价格歧视,那么两个班的价格为多少?学校每周的利润为多少?(6分)

(2)如果不能实行价格歧视,校方的收费标准是多少?校方的利润是多少?(6分)

解:(1)由已知可得常规班学员队培训的总需求为:Q1=100qd=1000-100P1从而可得P1=10-0.01Q1,则技能培训学校对于常规班市场的边际收益为:MR1=10-0.02Q1

同理有特别班学员的总反需求函数为:P2=10-0.02Q2,该市场的边际收益为:MR2=10-0.04Q2

培训学校实行价格歧视,此时培训学校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为:MR1=MR2=MC=0,则有:

10-0.02Q1=10-0.04Q2=0

解得:Q1=500,Q2=250。

从而P1=10-0.01Q1=5,P2=10-0.02Q2=5。故两个班的价格都为5元。

从而每周培训学校的利润为:π=P1Q1+P2Q2-TC=5×500+250×5-1000=2750(元)。

(2)若不能实行价格歧视,P1=P2,则市场总需求为:Q=Q1+Q2=1500-150P,即有:P=10-Q/150,从而校方的利润函数为:π=PQ-TC=(10-Q/150)Q-1000。

校方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π/dQ=10-Q/75=0;

解得:Q=750。

从而市场价格为:P=10-Q/150=5;

此时校方的利润为:π=PQ-TC=5×750-1000=2750(元)。

4设某国农业每年的利润每亩为π元。该国农业主管部门最新出台一项农业保护价格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当市场价格低于收购价格时,农户可以每亩获得s元的补贴。该政策推行不久后,农业部门发现,保护价补贴政策所带来的实惠基本都被大农户拿走,而小农户并没有得到实惠。于是农业主管部门出台新的规定,种植面积大于100亩的大农户不能向政府提出补贴申请。如果你是大农户,你会如何应对这个限定面积领取补贴的政策?通过这个政策你每亩可获得多少利润?(6分)

解:假定大农户的可种植面积为n亩(n>100),农业主管部门出台新规定后,大农户有两个选择:

(1)只种植100亩,多余面积n-100亩不种植,此时总利润为100(π+s)-(n-100)π=200π-nπ+100s,每亩利润为(200π-nπ+100s)/n=100(2π+s)/n-π。需要注意的是,多余面积n-100亩不种植的成本不是零,而是机会成本(n-100)π。

(2)种植n亩的总利润为nπ,每亩利润为π。

解200π-nπ+100s≥nπ,可得n≤100+50s/π。

因此,当大农户所拥有土地面积小于100+50s/π时,他将选择只种植100亩,多余面积n-100亩不种植,此时每亩利润为100(2π+s)/n-π;当大农户所拥有土地面积大于100+50s/π时,他将选择种植n亩,此时每亩利润为π;当大农户所拥有土地面积恰好等于100+50s/π时,两种选择都有可能,此时每亩利润为π。

5农业公司A在某村承租了100亩土地种植大豆,并在当地招募农民在该公司租种的农田进行种植,公司承诺雇佣农民的工资为每小时10元。设该村的农民B自己拥有一个小农场种植大豆,且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仅仅需要租用设备C和自己的劳动力。设备租金为每小时10元。农民B的生产函数为,其中K表示租用设备的总时间,L表示在种植过程中所耗费的劳动时间,q为生产大豆的数量。

(1)设农民B生产了10000吨大豆,他需要租用多少小时的设备?需要投入多少小时的劳动力?(6分)

(2)设农民B在短期内计划租用设备10000小时,那么他的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函数分别是什么?请在一个二维坐标系中画出三个函数的图像。(6分)

(3)设农民B在短期内计划租用设备10000小时,大豆的市场价格为每吨100元。农民B的最优产出是多少?当市场价格为多少时农民B会在短期内选择停止生产?当市场价格为多少时农民B会在长期内选择停止生产?(6分)

解:(1)由农民B的生产函数可得:

生产者使用要素原则为:MPL/MPK=w/r,即:

从而K=L。

又因为农民B生产了10000吨大豆,即

所以K=L=10000。

即他需要租用10000小时的设备,投入10000小时的劳动力。

(2)若K=10000,则有

即L=q2/10000,从而农民B的总成本函数为:

TC=wL+rK=10×q2/10000+100000=q2/1000+100000

从而平均成本函数为:AC=TC/q=q/1000+100000/q;

边际成本函数为:MC=q/500;

则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函数如图2所示。

图2 短期成本曲线

(3)当大豆的市场价格为100元时,此时农民B的边际收益为MR=100,由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MC有:q/500=100,可得:q=50000,即农民B的最优产出为50000吨。

在短期,当产品价格低于厂商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将停止生产。由(2)可知,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函数为AVC=q/1000=10。因此,当大豆的市场价格跌至10元时,农民B将停止生产。

在长期,当产品价格低于厂商平均成本最低点时,厂商将停止生产。由(2)可知,厂商最小平均成本为20。因此,大豆市场价格低于20元时,农民B将停止生产。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学(共50分)

一、简述题(每题4分,共24分)

1简述GDP平减指数和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差别。

答: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GDP平减指数都是反映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通常差别不大,但这两个指标提供的有关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变动是有差异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因此,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的价格的上升将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而不反映在CPI上。

(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却反映在CPI上。因此,进口品价格的上升会影响本国CPI,但并不影响GDP平减指数。

(3)CPI和GDP平减指数对经济中价格加总的方法存在差异。CPI给不同产品的价格以固定的权数,而GDP平减指数给予变动的权数。换言之,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成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

2简述生命周期理论与持久收入理论的区别。

答:生命周期理论与持久收入理论的区别有:

(1)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同。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加工作,第二阶段纯消费而无收入,用第一阶段的储蓄来弥补第二阶段的消费。这样,个人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该消费者的年龄。它表明当收入相对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低)的;它同时指出总储蓄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及人口的年龄分布变量。

永久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2)理论侧重点不同。生命周期假说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以财富作为消费函数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从而提出持久性收入为消费函数变量的重要理由。

3请简单概述经济增长理论演变的过程。

答: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问题,其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

(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于1948年分别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的统称。该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

(2)索罗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建立在一个新古典生产方程体系之上,强调了在一个封闭的没有政府部门的经济中储蓄、人口增长及技术进步对增长的作用,它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即将长期增长归因于技术进步,但对于技术进步的来源并未分析,而是作为既定的假设,即经济增长外生化。索洛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长期经济增长率由技术进步的速率g唯一的决定。

(3)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也称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之后的又一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未能解释技术进步的来源,内生增长模型则超越新古典增长模型,建立了解释技术进步的模型,认为储蓄和投资可以导致经济持续增长。

4通货膨胀对于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

答: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价格和工资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对不同的收入群体有着不同的影响:

(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接受每一元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而且,由于他们的货币收入没有变化,因而他们的生活水平必然相应地降低。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这些人的货币收入会走在价格水平和生活费用上涨之前。

(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那些有闲置货币和存款在银行的人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3)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如果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

5请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逻辑与含义。

答:购买力平价是一种汇率理论,认为任何一单位通货应该能在所有国家买到等量物品,即所有货币的一单位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实际价值。如果购买力平价成立,真实汇率总是等于1。

(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逻辑

购买力平价理论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一价定律,即在所有地方同一种物品都应该按同样的价格出售,否则就有获得未被得到的利润的机会。这种逻辑可以得出购买力平价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一种通货必然在所有国家都有相同的购买力。这就是说,一美元在美国和日本能购买的物品量必然相等,而一日元在日本和美国能购买的物品量也必然相等。实际上,这种理论的名称就恰当地描述了它的内容,平价意味着平等,而购买力是指货币的价值。购买力平价认为,所有货币的一单位在每个国家都应该有相同的价值。

(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含义

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于汇率的含义是,两国通货之间的名义汇率必然反映这两个国家的物价水平。假设P是本国一篮子物品的价格,P*是一篮子外国物品的价格(用外币衡量),而e是名义汇率,有1/P=e/P*。该式可变为:1=eP/P*。式子的左边是一个常量,右边是真实汇率。因此,如果1单位本币的购买力在国内与国外总是相同的,那么,若国内与国外物品的相对价格不变,真实汇率就不会变。为了说明这种分析对名义汇率的含义,可以整理上式以解出名义汇率:e=P*/P。这种理论的关键含义是,当物价水平变动时,名义汇率也变动。

6请用公式推算平衡预算乘数,并说明其经济学含义。

答: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1)用Δy代表政府支出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则有:Δy=kgΔg+ktΔt。

定量税

设边际消费倾向为β。在定量税下,kg=1/(1-β),kt=-β/(1-β)。

由于假定Δg=Δt,因此,Δy=Δg/(1-β)-βΔg/(1-β)=Δg,平衡预算乘数为:kB=Δy/Δg=1。

比例税

设比例税税率为t,边际消费倾向为β,则kg=1/[1-β(1-t)],kt=-β(1-t)/[1-β(1-t)]。

由于假定Δg=Δt,因此,Δy=Δg/[1-β(1-t)]-β(1-t)Δg/[1-β(1-t)]=Δg,平衡预算乘数为:

kB=Δy/Δg=1

(2)无论在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均为1。根据平衡预算乘数,可以把财政政策的作用归纳为三种情况:政府在增加支出的同时减少税收将对国民收入有巨大促进作用;政府在增加(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减少)税收,保持预算平衡,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较小;政府在减少支出的同时增加税收将会抑制国民收入的增长。

二、案例分析题(共26分)

阅读材料1:货币供给速度与CPI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货币供给与CPI数据(2009年11月~2011年10月)

阅读材料2:

[温家宝]: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摘自201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2011年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94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10%。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36万人,完成全年500万人目标的8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9万人,完成全年100万人目标的139%。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二季度末持平。(摘自人保部2011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解释银行如何创造货币,并简述M0、M1和M2的差别。(4分)

(2)如何解释货币与价格总水平之间关系,并评述“通胀是货币现象”判断。(4分)

(3)根据表格中资料,结合理论知识,请简单预测2011年末和2012年初的CPI走势。(5分)

(4)请分析登记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周期性失业率之间的区别。(4分)

(5)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知识,假设登记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的情况下,请简述如何扩大就业。(5分)

(6)结合我国货币政策实际情况,简述其政策效果。(4分)

答:(1)因为中央银行采用的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则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这会使银行体系内的超额准备金变动,基础货币变动,按照货币创造理论,就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

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发放贷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使银行体系内不断进行的派生存款过程部分中止。

根据流通性不同,可将货币分为M0、M1和M2三类,三者的区别体现在:

M0为流通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2)由数量方程式MV=Py可得P=MV/y。其中,P是价格水平,M是货币供给,V为货币流通速度,y为真实GDP。一个经济的物品与服务产量y主要是由要素供给(劳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源)及可以得到的生产技术决定的,因此,y与M无关。按照弗里德曼的看法,V在长期中又是不变的常数,因此,货币数量M能影响的只是价格P以及由货币所表示的常量。在长期,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呈一一对应关系。所以说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表示的是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用来描述经济中的价格水平。由货币数量交易方程式P=MV/y可知,在长期,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增长速度。但是,不同的货币层次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完全一致。相较而言,M1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比较紧密,因此常将M1作为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用来预测CPI。原因在于M1的统计属性对应着持有货币的交易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其快速扩张主要来自于社会公众交易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的增强,因而会推动CPI上涨。

由表1可知,当M1于2010年1月达到一个历史性高点时,CPI于2010年11月也达到一个历史性高点,所以可以大致判断CPI滞后M1的时间为10个月。从2010年12月到2011年3月,M1先大幅下降,再小幅上升,因为2011年末和2012年初的CPI也将先大幅下降,再小幅上升。

(4)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登记失业率并不是实际失业率,一般情况下,登记失业率要小于实际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

周期性失业率指周期性失业占总失业人数的比例。周期性失业是短期的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也即失业率与其自然率的背离。

(5)若实际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则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权衡取舍的关系,此时菲利普斯曲线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此时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影响名义变量,对实际就业没有影响。为降低自然失业率,扩大就业,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

搭建就业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即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形成集就业登记、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社保关系转移等为一体的公众信息服务网络。将信息系统向有条件的社区和乡镇延伸,提供劳动保障的个人信息查询。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加大网络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加强就业服务载体建设。加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就业训练中心等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为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失业的公民提供职业培训,减少结构性失业。

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6)2011年,我国从2008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转向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微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同时加大对农业、保障性安居工程信贷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相对趋于稳健,货币供给增速不断放缓,但货币供给绝对量不断增加,从而使得物价水平不断攀升,但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就业扩大,失业率逐渐下降。由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性,从2009年货币供给增速开始减缓的效果,直到2011年8月份才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