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哲学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名辩思潮与后期墨家

7.1 考点归纳

宇宙论属于存在论范畴,名辩思潮关切认识论问题。

一、名家和“辩者”

1名家

先秦称“名家”为“辩者”。名家往往说一些似非而是的话,在与人辩论中,往往对别人否定的加以肯定,而对别人肯定的又加以否定,以此而著名。名家的代表性人物有:公孙龙、惠施和桓团。

2辩者

(1)“辩者”源自诉讼专家,邓析便是其中最早的人物。但他只是分析“名”“实”问题的一个先驱,在哲学上的贡献不大,真正创立名家哲学的是惠施和公孙龙。

(2)惠施和公孙龙代表了名家的两种不同倾向:惠施强调现实事物的不断变化和相对性;公孙龙则强调“名”是不变的、绝对的。

二、惠施的“合同异”辨析

1惠施

惠施(约公元前370~前318年),针对六国纷争的政局,惠施曾提出过“去尊”(针对强秦)“偃兵”(反战)的主张。

2“散于万物而不厌”的求知精神

(1)惠施能够不假思索地回答黄缭的追问,表明他平时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2)《庄子·天下》篇批评惠施“弱于德,强于物”,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惠施热衷于研究自然现象。

(3)惠施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远远超前于时代,其名学背后有一个原始自然科学的依托。

(4)中国文化偏重于人文精神,自然科学知识与作为认识工具的逻辑学等研究均相对匮乏,惠施这种“强于物”的精神就显得尤为可贵。

3“历物十事”的认识意义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大到极点,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在它外面,就叫大一;小到极点,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在它里面,就叫小一。”

表明一切有限的东西,其大小都是相对的;“至大”虽然大到不能再大,“至小”虽然小到不能再小,但它们在都具有无限性这点上却是同一的。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同一事物,由于观察角度不同,既可以是有,又可以是无。因此,有无并不必然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关系,它们可以结合在同一事物之中。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依常识,天在上,地在下,二者相隔遥远;山是高的,泽是低的,山和泽并不处于同一平面上。但常识之所以为常识,就在于它是约定俗成的产物。

换一个角度来看,地之上的空间即谓天,天地本来就是毗连在一起的。山就是地面形成的高耸部分,其顶部是山,底部也是山,从山的底部看,它和泽就处于同一个水平面。

惠施的这一命题意在说明,事物在空间位置上的差异是相对的,远近高低依观察视角而别,人们不应当把各种差异绝对化。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惠施把时间理解为绵延之流,其中,“中”与“睨”、“生”与“死”属于一个不能分割的连续体,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确定不变的界限。

(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小同异”

“小同异”是指世俗或常识的观点,坚持在事物中间区别异同。此物与彼物,或同或异。

“大同异”

从天地一体来看,万物只是一物,此之谓“毕同”;从万物的差别看,万物各是一物,此之谓“毕异”。

(6)“南方无穷而有穷。”

如果已知地球是圆的,那么从地球的任一点向南行,都可以无限地循环下去,是谓“南方无穷”;当绕行一周时,可以回到出发点,是谓“南方有穷”。

(7)“今日适越而昔来。”

对于同一事件,由于空间位置的差异,所经历的时间可有不同的估量。“到越国去,是一连续性的动作,站在出发地的立场看,是今天发生的事儿,站在越国的立场看,则昨天就已起程。

(8)“连环可解也。”

难与易具有相对性。

(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古代中国人常常认为,燕之南、越之北是天下的中心。但是,如果已知地球是圆的,那么在地表上就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中心,燕之北、越之南同样可以说是天下的中央。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天地万物本无严格的彼此之分,本来都是一体的。个人作为这个一体中的一员,也不应当妄分彼此,而应当对万物施以普遍的爱。

4评价

这十条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即强调事物的存在和人的认知、认知所使用的概念和范畴的相对性,反对把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差异绝对化。这种精神使惠施的思想充满辩证的气息。

三、公孙龙的“离坚白”论难

1公孙龙

公孙龙是当时积极回应惠施问题的著名辩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为《白马论》《指物论》《通变论》《坚白论》和《名实论》。

2“白马非马”之说

(1)对“白马非马”的论证

从概念的内涵上进行论证

“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从概念的外延上进行论证

“马”的外延广,包括一切马;“白马”外延狭,只包括白马。“马”对于颜色没有限定,“白马”对颜色有限定,对于颜色有限定与对于颜色没有限定是不一样的,因此,“白马非马”。

(2)评价

公孙龙注意到概念在内涵与外延的区别问题,这在逻辑发展史上是甚有贡献的。

3“离坚白”之论

“白”和“坚”是石头的两种属性,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块石头的基本特质。即“坚白相盈”或“坚白不相外”。但公孙龙认为“坚”和“白”并不是“相盈”的,而是相离的。

(1)“坚”“白”相离

同一种视觉活动,对一块石头的两种属性却有“见”,有“不见”,这说明“坚”和“白”并不同时共存于一事物中,而是相互分离的,即“一二不相盈”。

“自藏”即事物的属性可以与事物本身相分离。这样,不仅坚、白不相盈,坚、白和石头也是不相盈的。一切属性皆可离物而自存,这就是公孙龙之“离坚白”。

(2)评价

公孙龙的独到处在于追求概念内涵的确定性与精确性。

公孙龙的局限性在于颠倒了名言与存在的关系。

(3)惠施与公孙龙对名实关系的比较

惠施是借存在物的相对性、复杂多变性,怀疑讲求确定性的名词概念把握存在界的可靠性。

公孙龙为求名词概念的确定不变性而拒斥复杂多变的实存物,怀疑它们的存在性。

4公孙龙与惠施的不同

(1)惠施重视事物的同一性,强调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公孙龙则重视事物的差异性,坚持认为事物及其属性是静止不变的。

(2)惠施对名言的世界不太信任,处处强调概念和范畴的相对性,公孙龙对辩言正辞则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一直致力于分析概念间的细微差异。

(3)惠施的学说以“合”为主,公孙龙的学说则以“离”为主。“合同异”“离坚白”准确地把两家的精神实质勾勒了出来。

四、后期墨家的知识论与逻辑学

1后期墨家

后期墨家是指活跃于战国中、后期的一批墨者。著有《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和《小取》。这6篇文章在《墨子》一书中自成一体,哲学史上通常把它们合称为《墨经》或《墨辩》。

2从墨子到后期墨家

(1)《墨经》与《墨子》的比较

《墨子》

《墨子》一书讨论的主要是政治、伦理问题,目的在提供一套救世的哲学。

《墨经》

《墨经》6篇却很少涉及政治、伦理问题,大量的内容都是属于逻辑和科学的范畴。

(2)后期墨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

几何学方面,提出了平、中、圆、方、厚等概念的定义,并讨论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穷无穷问题,点、线、面以及形体之间的相交相切、相比等重要问题。

光学方面,讨论了投影、重影针孔成像、反射以及球面镜成像原理等问题。其中,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是后期墨家最杰出的发现,他们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成像实验。

力学方面,讨论了时空概念、运动和时空的关系、力的定义、杠杆原理、滑轮和斜面的作用等问题。

(3)后期墨家在科学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

墨者大多来自社会下层特别是手工业者,有从事具体技术活动的经验。

墨家是一个半军事化的学术团体,有时需要替弱小国家执行守城、防御等任务。守城防御就必须掌握一些筑城和制造军械方面的技术,这有助于科学理论的发现。

最重要的是墨辩知识论和逻辑学为后期墨家研究科学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

后期墨家精研思维形式以及推理的规则,为他们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提供了思维的工具。

3后期墨家的知识论

(1)后期墨家知识论的性质

后期墨家站在常识的立场上,首先肯定外部自然世界的存在,然后把知识规定为对这个外部自然世界的反映,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知识论中的其他重要问题。

(2)知识的本质

知识是对“物”的摹写和反映。在《墨辩》中,独立存在的外部世界被通称为“物”。“物”是达名,是一切存在物的总称。

(3)知识的构成

辩是知识的一种形式,本身又包括名、辞、说三种思维形式。说由辞构成,辞由名构成,名则直接“举实”。实即“摹万物之然”中的万物的本然状况,亦即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

(4)认识过程的构成要素

“知,材也”

“知,材也”的“知”是指人的认识能力。

“虑,求也”

“虑,求也”的“虑”是指认识能力求知的状态,也可看作认识活动的基本动力。

“知,接也”

“知,接也”的“知”是指一种知觉,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知,明也”

“知,明也”的“知”是指一种心智的作用,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

(5)知识的分类

根据来源对知识的分类

a.“闻知”是由传闻或传授得来的知识,略相当于现在所说的间接知识。

b.“说知”是由推理得到的知识,它主要借助于已有的经验进行比方类推,属于间接知识的一种。

c.“亲知”是通过自己感觉经验得来的知识,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直接经验。

根据内容对知识的分类

a.“名知”是对名词或概念的知识。

b.“实知”是对具体事物的知识。

c.“合知”是把名实正确地配合起来的知识。

d.“为知”是关于行为的知识,它告诉人们做的目的(“志”)以及究竟怎么做(“行”)。“为知”是一切认知的最终目的。

4后期墨家的逻辑学

(1)关于辩的作用和目的

《小取》篇云:“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别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

明是非

“辩”就是判定争论双方真假对错的一种手段。后期墨家认为,只有通过辩才能发现谁的说法与事实相符,谁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才能判定真假。

别同异

“是非”是就认识方面说,“同异”则讲的是对象本身的关系。后期墨家认为要明辨是非,就必须先区分开事物的同异关系。

察名实

名即概念名称,实即概念名称反映的事物,名实关系即指概念名称和它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后期墨家认为,通过“辩”有助于重新订正名实之间的关系。

处利害

“处利害”意为具体衡量一件事物的好处和害处。后期墨家继承了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反对把辩仅仅当作单纯的区分是非同异的理论活动,而认为辩应能给人带来实际的好处。

决嫌疑

“决嫌疑”即是对疑惑不明的事理做出正确的判断。后期墨家主张把消除疑惑看成辩的一项重要作用。

审治乱

“审治乱”是辩的更重要的目的。它把范围扩展到了整个社会的治乱存亡。依此,辩不只是处理个别问题的途径,而且成了治理国家的工具。

(2)关于辩的程序和步骤

“以名举实”

a.名与实

“名”是语言构成的基本单位,它和具体事物(“实”)之间是一种摹拟和被摹拟的关系。名只是实的标记,实则是名的基础。名总是实的名,而实却不必有名。

b.名的分类

第一,“达名”是外延最大的概念,包括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第二,“类名”外延次于达名,大于私名,是包举一类对象的概念。

第三,“私名”是外延最小的概念,它所指称的仅是一个特定的个体。

c.“以名举实”作用与局限

“以名举实”为辩提供了坚实的知识论基础,但还不能说构成了知识。因为仅有名,还不足以表达思想,只有把名、辞结合在一起构成判断,然后才能把所要表达的意义表述出来。

“以辞抒意”

a.辞与名

名对应的是具体的事物(“实”),而辞对应的则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名实之间只有恰当与否的关系,辞所表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则有真假对错之别。和这种联系相符的辞才可称为真的,否则便是假的。

b.后期墨家对判断的分类

根据模态性又把判断分为正、宜、必三种。《经上》云:“合:正,宜,必。”

“以说出故”

a.“说”的含义

把一个辞所以能成立的理由和根据阐述出来的论证过程。

b.“故”的分类

按照后期墨家,任何一种现象都有产生它的原因,这些原因根据其性质和范围又可分为“大故”和“小故”两种。

名、辞、说的区分的作用

a.在后期墨家那里,名、辞、说的这种区分被看作在辩论中使自己的说法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

b.实际上后期墨家对名、辞、说的区分讨论也是知识的形成过程。

(3)关于辩的规则和方法

关于辩的规则

a.“以类取,以类予”

后期墨家非常重视类同原则,他们强调在辩论中必须严格注意辩论的对象是否同类,只有同类的才可使论辩双方共同取予,从而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正确论据,抛弃不正确的判断。异类不能相比。

b.“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

这条所强调的是,在辩论中必须坚持不矛盾律,从而保持思维的一致性。

关于辩的方法

a.“辟”

“辟”就是比喻,即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另一件事情或道理。它接近于传统逻辑中的类比推理。“名若画虎也”。

b.“侔”

“侔”是齐等的意思,就是说通过对比从一个判断推导出另一个判断,相当于传统逻辑中的直接推理。

c.“援”

“援”就是援引对方的论断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据,从而驳倒对方的立辩方法。

d.“推”

“推”即推理,就是由已知的事物推出未知的事物,其前提亦是两者必须属于同类,这样才能由已知推出未知。所以,严格地说,“推”也是类比推理的一种。

关于辩的方法可能产生的误用的讨论

a.语言的意义、推论的方式多种多样,事物的性质也是多方面的,在某一方面相同,在另一方面就不必相同,所以,具体论证的时候就不能单纯执著于个别的方面。

b.“辟”“侔”“援”“推”虽然是一些有用的推理方式,但由于以上原因,它们在实践中就会产生差异、流为诡辩,以至完全偏离了初衷。

5评后期墨家的贡献

(1)后期墨家承接墨子开创的思想路向,不但比较全面地探讨了逻辑的规则、方法、程序和作用,而且接触到了充足理由和不矛盾等逻辑规律,建立了一个初步的逻辑系统,从而对中国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2)后期墨家把《墨经》中的逻辑学理论充分应用到同其他各家各派的论战之中,这不但有助于揭露对方的错误之处,而且也促进了其他各家对逻辑和方法的重视。

(3)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古典逻辑,得以在世界思想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后期墨家功不可没。

6对先秦哲学演变至名辩学的认识

(1)把对象世界简约化与静在化

把对象世界简约化与静在化是指人们只顾及复杂世界中跟人的需要相联系的某些方面,并把这些方面设定为不变的。

知识的成立,以切断认知对象与不可名状的终极本源的联系为条件。而终极本源是作为价值信仰的终极依托而被设定的。

(2)把主观观念客观化与形式化

把主观观念客观化与形式化,即舍弃主体的价值立场与价值内容。知识论与逻辑学的发展,正是客观化、形式化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