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物化[北京大学2014研]
答:物化是庄子的重要用语,其义含混多变。①指变幻。《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蓬蓬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谓物化。”②指事物的发展变化。《庄子·则阳》:“曰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时时顺应万物变化的人,便能守一而不化。③指人的死亡。《庄子·刻意》:“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2卮言[中山大学2014研]
答:“卮言”又称“巵言”,语出《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卮言”具体是指无主观成见而能随时变化之言,是没有固定解释的模糊之言,是不偏不倚的中正之言,是酒后圆滑清谈之言。
3精气
答:精气是指最细微的气,是《管子》中的概念。《管子》中的《内业》《白心》《心术上》《心术下》等四篇较早并较为详细地对精气进行阐释。《管子·内业》指出:“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管子》认为,下至五谷,上至列星,万事万物都是由精气所构成:“凡物之精,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又曰:“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人的出现是由得之于天的“精气”和得之于地的“形气”结合而成的,且人的精神作用也来自于精气。但是《管子》认为人的精神作用是由于天地间的精气驻留在胸中,没有把精神视为形体之作用,体现了理论的不彻底性。
4大一与小一
答:大一与小一是指真正大的东西是无限大,真正小的东西是无限小。惠施“历物十事”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意即真正大的东西无所不包,没有边际,应为“无外”;真正小的东西不能再分割,应为“无内”。“大一”是指宏观世界的整体性与无限性,“小一”是指微观世界的整体性与无限性。在《管子·心术上》中形容“道”的无限性时,也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二、简答题
1庄子的“心斋”精神修养[南开大学2015研]
答:“心斋”是庄子提出的特殊的精神修养方法,在庄子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1)“心斋”的提出
“心斋”是庄子通过假托孔子与其弟子颜回的对话来阐发的。《庄子·人间世》篇云:“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以耳来听,可能执定于耳闻,不如用心去体会;用心去体会,期待与心境相符,尽管提高了一层,仍不如用气去感应。气无处不在,广大流通,虚而无碍,应而不藏。所以,心志专一,以气来感应,就能达到空明的心境,自然合于道妙。
(2)“心斋”的内涵
①“心斋”是中国战国时期庄子的哲学用语。字面意思是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心斋”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其修养历程是由外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
②“心斋”是中国最早的主体自我意识理论,这是一个经过从“生理”到“意识”再到“无意识”三个不同层次的自我反省系统。庄子的“心斋”,是一种精神上的斋戒,是摒除感官杂念,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使心境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心斋”除去了思虑知识,使心虚而“同于大通”,在此情形中所有之经验,即纯粹经验。
2简述老子与庄子思想的差异。[中国人民大学2012研]
答:同属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虽然有一定的相同之处,但由于社会背景、生产力及经济基础等的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也是各具特点的。
(1)哲学观的不同
①老子
老子的哲学思想偏于宇宙学。
a.老子的哲学观是为其政治观和历史观服务的。面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在老子辩证法上的直接反映是世界万物都包含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b.老子认识到对立面的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肯定了事物无不向其对立面转化。同时,老子的对立面转化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的无尽过程,而无视对立面转化的条件,认为推动这一转化的来源便是“道”。
c.“道”是万物的“始基”,世间的一切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是由“道”来支配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d.老子捕捉到事物的矛盾性,通常会被转化为人生处世的一种智巧。他认为只有首先处于矛盾的被动、次要、柔弱的一方,最终才能转为矛盾的主动、主导、刚强的一方,这就是智巧。
②庄子
庄子的哲学思想偏于人类学。
a.庄子对老子对立面转化的思想进行了发展,却把这种思想引向了相对主义。他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用相对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的一切事物,否定相对之中有绝对。
b.庄子认为事物的性质不是由该事物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认识者观察该事物时的主观偏见所决定的,它不是作为本源的实存论意义上的“道”,而是形上境界之“道”。
c.与老子的“道”是一种客观的精神实体不同,庄子认为“道”是一种主观的精神实体,人可以通过自身修养而得“道”,继而与“道”同体,我就是“道”,“道”就是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d.庄子暴露事物的矛盾是为了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引出“万物一齐”的“齐物”之论。
③功用
老子的哲学观是用来为其政治观和历史观服务的,而庄子的哲学观则是落寞的奴隶主阶级用来逃避现实的。
(2)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同
①老子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庄子主张“物我为一”,否定人在自然界的地位。
②老子主张杜绝圣人的假仁假义,树立朴实的风尚。因而,他要求人们“少思寡欲”,做到内心和外表的纯美。其主张看似“无为”,实际上为“治”,处世态度是积极的。
而庄子强调“无己、无功、无名”的处世态度。主观上认为事物之间是没有矛盾的,以实现主观精神上的平衡。庄子的这一理想是一种空想,其人生观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消极的。
③老子主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强调人格及品德修养;庄子强调“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放松了人格塑造与修养。这是他们在人格修养方面的根本区别,老子强调应该加强个人修养,提高人的素质;庄子则更多强调的是“物我为一”,提倡并重视个人利益。
3“道通为一”[北京大学2015研]
答:“道通为一”是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的哲学思想。庄子借“道通为一”的途径建构自己的形上学的。庄子称:“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庄子与老子都以“道”为形而上的最高范畴。
(1)含义
①道即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有物即有道,故道“无所不在”也。
②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故“自本自根”,无始无终而永存,天地万物皆依之生生不已也。
③道之作用,亦系自然的。
④道即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此原理即表现于万物之中。
⑤道非事物,故可称为“无”。泰初有“无”,无即道也。
(2)“道”的缘由
①源自于“道通为一”。“道通为一”者,即在“道”的层面上,在“道”的审视下,万物在经验世界、经验事物范围内的分判都是没有本真意义和正确价值的。庄子认为把它们的分判化去,将它们看作是齐同、齐一的,就合于“道”,进达于“道”。
②万物在经验世界层面上的差别,包括有在性质、功能、时间、空间和价值上的种种差别。“道”由化解这种种差别而获得。“为”“形”“可见”“高”“深”“先”“后”等概念,都是用以描述经验事物的性质和功能。庄子认为,“道”没有这些特性,不能用这些概念来描述。“道”既不能用这些知性概念来描述,显得神秘。然而它越被置于神秘的地位,越凸显了它对经验事物在性质和功能上的差别的化解功能。
③“道”既然化去、超越经验事物的种种区分,不再具有经验事物的种种特质,那么,从经验的立场看“道”,“道”可被视为“无”“无有”。
(3)庄子“道”的生成
①借化去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对待性及由对待性引发的种种差别与区分而建立。
②借拒斥作为宇宙本源本始的实存性而生成。
存在界的种种差别,其实即出自人认知上的分判,是人的认知加给世界的。因而,消解经验知识凸显的“道”,实即以未落入经验分判之前的一种自然、本然性的存在状况为“道”。这种道纯属于一种精神境界。可见,庄子的“道”不是作为本源的实存论意义上的“道”,而是形上境界之道。
4谈谈庄子“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论。
答:(1)以明静之心去观照
庄子在《齐物论》中主张“莫若以明”的认识方法,反对师心自用,批评人们因固执地坚持一偏之见而带来的各种纷争。“莫若以明”意即不如以明静之心去观照。他指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人们坚持偏见和小成,靠浮华的言辞去辩说,因此遮蔽大道,儒墨两家的争论在于此。庄子提出“明”的认知方法,意即彼此都要跳出各自的藩篱,消除己见,以客观平常的心来理解对方。
(2)把握“道枢”“天钧”
庄子还指出更为根本的体认绝对真理的方法——把握“道枢”“天钧”。庄子认为,是非类似彼此,都是同时并存、相待而生的。统合是非彼此的枢纽就是天地自然大道。“莫若以明”就是听任于超越客观的“天”“道”,也是指庄子所说的“和以天倪”“休乎天钧”,任物之自然,则万物自是其是,自可其可,而诸家“物论”的是非可以休矣。庄子反对人们各执一偏,以其所是而非人之所是,主张从道的角度来观察物之所可与所然,把人从自我所固执的遮蔽状态中解放出来。在这里,“莫若以明”类似于“去蔽”。
(3)缘督以为经
庄子并非“不可知论”者,他肯定言、知、闻、见和它们的作用,但宇宙间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以个体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是不可取的。在“知”的方法论上,庄子主张学习养生的“缘督以为经”,即遵循中虚之常道,顺任自然之至理。以此方式来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要辨别对现象世界的认知和对本体世界的体悟,从“物观”上升到“道观”,把握“道枢”和“天钧”。
5何谓“静因之道”?
答:(1)出处
一般认为,战国时齐稷下学士最早提出了“静因之道”,“静因之道”最早见于《管子·心术上》:“有道之君子,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2)含义
①“静”是指一种主观精神状态。
a.要做到“无知”,也就是对人或物不抱有任何成见。
b.要做到“去欲”,意即抛弃主观的喜好与厌恶。
c.要求做到不急不躁,安静自得,不能先于物而动。
②“因”是指去掉主观成见,遵循事物的真实面目去认识事物。
③《管子》主张,主体在认识过程中要抛弃主观的好恶,依据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认识一定要能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他称这种认识方法为“静因之道”。
(3)作用
“静因之道”既是稷下学士所提倡的一种认识理论与方法,又是一种统治术。它建议君主恬愉无为,静观群臣的变化与动作,以驾驭政局。君主不可轻易发表见解,也不要显示自己的爱好、能力与欲求,把事情交给臣下,随后依据臣下的办事能力给予赏罚以及确定名分,从而实现以静制动的目的。君主“不言”“无为”而因臣下之力使之自为,这就是“静因之道”。
三、论述题
1试论稷下道家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改造。[山东大学2014研]
答:(1)稷下道家的含义
稷下道家是指战国时期在齐国稷下学宫中从事学术活动而以黄老思想为旨归的学者。刘向《别录》云:“齐有稷门,齐之城门西也。外有学堂,即齐宣王所立学宫也,故称为稷下之学”。《管子》被认为是稷下学者的文集,其中《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篇,自成体系,为稷下学者中道家学者所作。
(2)产生背景
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百家争鸣”学术思潮的出现。
②当时的社会十分动荡不安,各诸侯国都在寻求富国强兵之道。
③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治需要的双重影响之下,老子的原始道家思想开始被逐步演变,便有了稷下道家思想的繁荣。
④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的需要,稷下道家将老子的道家思想改造为了黄老之学,将老子的道家思想引上了一条为社会政治服务的道路。
(3)对老子思想的继承
“道”是老子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是宇宙的本源以及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最终归宿。稷下道家继承了老子的这一观点,同样将“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将“道”作为形而上的最高存在。
(4)对老子思想的改造
稷下道家在老子“道”之外又提出了“因循”“精气”“心”等概念,对老子的“道论”思想作出了发展和改造。
①稷下道家发展了老子“道”的规律性含义,提出了“因循”概念。
②在“道”之外引入了“精气”的概念,将作为万物存在本源的“道”与构成万物物质基础的“气”区分开来,是对老子道论的一项重大发挥。
③稷下道家提出了“心”的概念,将老子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心之中,使人心有了“得道”的可能。
④稷下道家将老子的“道”落实到了社会政治层面,实现了自己治世的理想。
a.稷下道家将老子的“无为而治”发展为“君无为而臣有为”,将君主与臣下的职责区分开来,认为君主应“无为”而臣下要“有为”。
b.稷下道家在老子的道家思想之中引入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和儒家的礼义学说,以“道”为本,将“道”与“仁义礼法”融为一体,从而把老子的道家学说发展成为君主治国的政治方略。
⑤在认识论与修养论方面,稷下道家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认识论中提出了“静因之道”,又将“蓄养精气”与“心形双修”引入了修养工夫论,使得老子的认识论与修养论更加丰富。
(5)稷下道家思想的影响
稷下道家作为黄老之学在战国时期发展的最为繁盛,其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对韩非的法治理论和汉初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韩非继承了稷下道家的法治思想和权势思想,并将其融为一体,成就了他在法家中的重要地位。汉初统治者运用稷下黄老“清静无为”的思想治理国家,为汉在未来的兴盛打下了坚实基础。
2庄子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儒家与道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有何不同?
答:(1)庄子的理想人格
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论
在《逍遥游》中,庄子提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想人格论。至人、神人、圣人以及《大宗师》中的真人都是“道”的化身,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庄子的理想人格。成玄英说:“至言其体,神言其用,圣言其名,其实一也。”“无己”“无功”“无名”也就是“无待”。他们顺任万物之本性,使物物各遂其性,没有一丝丝的造作,随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物来顺应,与大化为一,即与“道”为一,这样的人无所待,指不需要凭借一定的客观条件。因其无所待,才能达到至人、神人、圣人的逍遥境界。庄子的人生至高境界,正是希望“与道同体”而解脱自在。
②“真人”之境
《大宗师》中庄子在天人关系之中把握“真人”之境。真人之境即天人合一之境,真人超越了好与不好,摆脱了人间心智的相对区别。真人守真抱朴,与天为徒;与此同时又能随俗而行,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互排斥或争胜,达到了物我、主客、天人同一境界的人,是为真人。
(2)儒家与道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不同
①儒家
在儒家的圣贤理想人格中,圣人或圣王追求内圣与外王两方面。内圣指德性修养,外王指政治实践。儒家强调的是内圣基础上的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理想人格不仅是个体善的修炼,更为强调责任感与担当意识,是济世救民,努力为国家、民族、人民建功立业,即使遭到贬谪也以深沉的忧患意识系念天下苍生。儒家也有其超越的境界,穷居陋巷也能自得其乐,但这不是最主要的。
②道家
道家庄子的真人、至人、神人、圣人的理想人格的主要特性是:独善其身,超然物外,一任自然,率真随性,与世俗社会、达官显贵以及政权架构保持距离。与儒家积极入世的现实品格比较,道家则强调的是超越与放达,以保持距离的心态来扬弃、批评、指导、超越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