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的精神追求
5.1 考点归纳
一、《太一生水》所展现的宇宙生成过程
1道家思想的走向
(1)一种是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关切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内在精神生命追求,以杨朱、庄周为代表。
(2)一种是以社会政治为中心,最终落实为君人南面之术,属外在事功建构,主要指稷下学派的一批人物。
2“太一生水”说对老子宇宙论的展开
(1)宇宙生成过程
①“太一”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太一”最先产生出水。
②水生成后又反过来辅助“太一”,产生了天。
③天生成后反过来辅助太一,从而产生了地。
④天地形成之后,情况有所变化,被辅助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太一”,而是天地自身。结果由天地的相互辅助,便一步步地生成了神明、阴阳、四时、寒热、湿燥,最后完成了一个岁时的周期。
(2)“太一”的内涵
①“太一”是万物的本源(“母”)。
②“太一”也是万物运动变化所依据的准则或规律(“经”)。
(3)《太一生水》对本源与万物关系的看法深受老子的影响
①《太一生水》认为“太一”生成水和万物之后,就内在于水和万物之中(“藏”),这正是老子“道生之,德畜之”所表达的意思。
②《太一生水》说“太一”“周而又始”,老子同样认为,“道”“周行不殆”。
③《太一生水》把“太一”称作“万物之母”,老子则说“道”“可以为天下母”。
④《太一生水》还沿袭了老子的“天道贵弱”“削成者以益生者”“功成而身不伤”“道亦其字也”等观念。
3“太一生水”说与老子宇宙论的差别
(1)《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论更具体、更系统
老子曾经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太一生水》对“太一”到万物之间各个生成环节有了细致的说明。
(2)《太一生水》提出“尚水”说
老子讲“水”只是为了比喻道,《太一生水》则把“水”当成了宇宙演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3)《太一生水》的宇宙论有一个术数的背景
《太一生水》描述的是一种宇宙生成图式,但又和当时的一些技术性知识有关。“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即是后来术数中“太一行九宫”的雏形。
(4)《太一生水》的宇宙论
①主张生成物对本源有一种“反辅”的作用,认为人虽是天地的造物,但只要按至诚的要求去做,就可以反过来帮助天地化育万物。
②非常强调天地、神明、阴阳、四时、寒热、湿燥等许多对范畴之间的相反相成。
(5)对《太一生水》的看法
在道家发展史中,《太一生水》代表了一种努力方向,那就是把老子学说与民间信仰和民间数术结合起来。这种尝试虽游离于先秦道家的主流,但却成了后来道教的思想源头之一。
二、庄子的“齐物论”
1庄子
(1)庄子,名周,他把老子思想发展成以个人本我、本真与自由为价值取向的一种内在精神生命的追求,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人的心理性格产生了重大影响。
(2)《庄子》一书,是庄周学派的著作总集,在内、外、杂三部分中,最有可能出于庄周之手的是内七篇。
2经验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辩证
(1)庄子与老子的比较
①相同之处
a.庄子如老子一样,以“道”为最高范畴。
b.庄子如老子一样,大量地接触到经验世界、经验事物存在的矛盾性问题。
②不同之处
a.老子捕捉到事物的矛盾性,许多时候会被转化为人生处世的一种智巧。
b.庄子暴露事物的矛盾,是为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引出“万物一齐”的“齐物”之论。
(2)事物及其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从此物看,对方为“彼”;然而从彼物自己一方面看,它即是“此”。此即表明,物与物之间这种彼与此的区分,是极其相对的、极不确定的。
(3)经验事物的“齐同”“齐一”
经验事物在性质、功能上的种种区分,都是在相与对待的情况下才出现的,是极不确定与极可变动的,所以,在本然的意义上,在未落入对待的情况下,它们实际上是“齐同”“齐一”的。
3经验知识的人为性、主观性判认
(1)庄子“齐物论”的目的
①致力于暴露经验事物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以引出“齐物”之论。
②更致力于暴露经验知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而引出齐同种种之“物论”。
(2)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的原因
①由不同认知主体所引发的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
②同一认知主体由于主观诉求上的原因亦会引发出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
(3)经验知识的人为性、主观性判认
在庄子看来,人们惯常认定的经验世界、经验事物在性质、功能、价值上的种种差别,实际上都来自于人的认知上的判定,都是人的心智强加给外界的。
(4)庄子强调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的原因
从社会变动的角度看,人们以往拥有的知识、特别是价值性的认知判定,不得不失去事实的依据。庄子由此出发而暴露人的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这是他的洞见。
(5)庄子对认知的一般特点、一般功能的揭露
庄子对认知的这种一般特点、一般功能的揭露,是十分睿智的。不过,庄子对主观的、人为的东西取否弃态度,却表现了他的独特的立场、独特的人生态度。
三、庄子的“道通为一”说
1“道”从消解经验事物的分判而确立
(1)“道”从何给出
从“道通为一”中给出,即在“道”的层面和审视上,万物在经验世界、经验事物范围内的分判都是没有本真意义、没有真确价值的,都可以化去。
(2)庄子“道”的生成
①借化去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对待性及由对待性引发的种种差别与区分而建立。
②借拒斥作为宇宙本源本始的实存性而证成。
2“道”借剥离经验知识的不真而凸显
(1)超越经验知识分判而建立的“道”
①《庄子》:“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②惟有说“马非马而非马是马”,才可以超越经验分判,而升进于“道”。在“道”的境界上,天地无非一指,万物无非一马,并没有彼与此、是与非之区别。
(2)消解认知分判的意义
庄子认为,存在界的种种差别,其实出自人认知上的分判,是人的认知加给世界的。因而,消解经验知识凸显的“道”,即以未落入经验分判之前的一种自然——本然性的存在状况为“道”。
(3)未落入经验分判之前的存在状况
庄子认为,未落入经验分判之前的存在状况,并不是像老子那样指称为实存性的本源,而纯属于一种精神境界。
(4)未落入经验分判之前的境界追求
庄子建构的形上学为境界形上学。庄子以未落入经验分判之前的自然本然性的存在状况为“道”,所显示的境界追求,为以回归自然为特征的一种精神追求。
四、庄子的“逍遥游”
1“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出世追求
(1)庄子“道”
庄子的“道”,首先是借化去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差别与对待而确立的,“道”作为一种精神意境也必由超越经验世界的对待关系中求取。
(2)庄子的出世
①庄子认为人一旦有己、有待,则无法摆脱有限性而求得逍遥游。
②惟有“无己”(不执著个我)、“无功”(不留恋功业)、“无名”(彻底舍弃名位)的人,才可以超出一切对待关系,与“道”冥合为一而作逍遥游。
(3)庄子的理想人格与儒家的区别
①庄子以至人、神人、圣人称谓那些得以成就逍遥游的人,显示了庄子的理想人格与儒家的重大区别。
②儒家以贤圣论人格,透显出对世间道德生活与秩序生活的关爱;庄子却以出离世间污浊为所愿,向往漂泊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
2“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游世意识
(1)庄子论“道”
庄子以齐同万物、齐同是非论“道”,庄子之“道”,讲齐同万物,齐一是非,不仅消解了物与物、人与物的对待关系,也消解了世间与出世间、闹市与山林的分割对待关系。因此,庄子实际上是以世间为出世间的。
(2)何为出世
在庄子看来,在世与世俗处,却不将世俗的是非、善恶区分当真,即可出世。
(3)庄子的游世意识
①庄子的荒诞与自嘲
a.在庄子笔下,那些得道的真人,都是形体残缺之人。这即体现为一种“自嘲”。
b.在庄子看来,人一旦视世间为荒诞,在世间,便可以通过游戏人间的方式而出世。
②庄子游戏人生的态度和意识
a.庄子“处乎才与不才、可与不可、用与不用”之间的态度,也为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
b.庄子对世间生活抱有一种浓厚的游戏意识。
3庄子的自由境界与传统中国的自由精神
(1)庄子对本真与自由的追求
庄子之游戏人生实为消解矛盾对待、消解知识理性的肢解与遮蔽而采取的一种人生策略、人生艺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相当好的修为、相当高的精神心境。
(2)庄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①影响
在中国思想史上,庄子开启的这种对自然-本然、对本真与自由追求,曾对知识精英的精神心理产生过深刻影响。在魏晋风度、明末士风中,人们更可以品味到庄子的神韵。
②影响产生的原因
人进入社会即意味着必须接受对待关系的约束并改变自己,人被文化即意味着必须受到“装饰”并被理性化。这都会使人失去自然-本然性情,丧失本真与自由。庄子所表达的,庄子影响于后人的,也许就是人类的这种困顿与迷失。
五、援道入法的稷下之学
1慎到的“弃知去己”说与重“势”观
(1)慎到的学说
①“齐万物以为首”。
②“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
③“弃知去己”“无用贤圣”。
(2)慎到的学说与老子、庄子的比较
①联系
a.慎到的学说的有些观点直接来自于老子。
b.慎到的学说的有些观点与庄子的说法相接近,如慎到对“齐万物”的解释。
②区别
a.老庄“道”论均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慎到“道”反而成了论证君主统治合理性的工具:“道”之包容万物,不加选择,转化为为君之“道”,也应兼畜下民,无所去取。
b.老庄提倡“明”“公”,提倡“去私去欲”,慎到主张公正、不阿私的目的却是为了说明礼、法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
c.老庄反智反圣贤,主要是因为提倡圣、智容易导致竞争之心,违背道家自然无为的理想;慎到反智反圣贤所顾及的是,智慧和圣贤不足以作为治国的常道。
(3)无用贤圣
慎到认为君主的智慧未必是最高的,即使是最高的也不可能把天下事全都包办。所以圣、智是靠不住的,治国的关键还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礼法。
(4)重“势”观
①君主维持自己的地位靠权势。“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
②君主一旦有了这种地位和权利,就可以居高临下地驾御臣民,而臣民无不为之慑服。
2《管子》四篇的“精气”说与“心术”论
(1)《管子》
①《管子》一书并非管子的作品,它实际上是一部杂儒、道、法、兵、阴阳等各家学说在内的论文汇编。这些论文的作者大多是寄身于齐国的稷下学者。
②《管子》一书中《白心》《内业》《心术上》和《心术下》四篇自成一体,可以相信是稷下黄老道家的作品。
(2)以“气”释“道”,系统地论证了精气说
①“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②精气即“道”
a.“道”即精气,精气即“道”,精气不仅可以流布于天地之间,生为鬼神,而且可以藏在人的胸中,成就圣人。
b.人的智慧和精神都是这种精气的产物,保存有足够的精气,人的身体和智力都会受益,人还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抟气聚精。
(2)心术论
①《管子》四篇对道家修身之法的继承与发展
道家重修身和养生,方法多与虚、静有关。《管子》四篇对此有进一步的发挥,它讲“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修身或认知,它最终是要说明虚静对于治国的重要性。
②心术论
心的作用是统领九窍,所以心静则九窍自然各司其职,心乱就会产生耳聋目盲。君臣关系也如此,君守着自己的本位,臣下就会各尽其责;君若越权妄动,臣下将不知所措。所以,明君都懂得“无为制窍”、以静制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