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3.1 复习笔记
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素养的内涵
1.素养
素,有“向来”之意。“素养”,是指平时的修养和训练,也指学识、造诣、技艺、才能、品格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就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
1.具体内容
(1)课程标准的规定
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热爱祖国语文——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表现。
②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言语行为负责的态度。
③丰富的语文知识。
④扎实的语文能力。
⑤较强的语感。
⑥发展思维能力。
⑦良好的个性。
⑧健全的人格。
(2)心理学角度的理解
关于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理解:
①言语信息:课文内容知识,即文章中的“道”;语文知识;课文背景知识。
②语文智慧技能:即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述自己思想的技能,包括:字词学习、句子学习、篇章学习。
③语文认知策略:确定重要内容策略;概括信息策略;推理信息策略;质疑释疑策略;监控理解策略;激活原有知识策略等。
④语文动作技能:发音技能、书写技能等。
⑤语文情感与态度: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
2.结构特点
(1)语文素养是分层次成系统的整体装置
各要素之间不是并列、平行的,而是分层次成系统的整体装置,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级:
①操作层:听、说、读、写——形诸于外的显性言语行为;
②实施层: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支配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
③动力层: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
④基础层: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以及具体的语言环境——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
(2)语文素养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
大致划分为“启动——执行——操作”三个阶段:
①启动阶段:当言语主体面临一项具体的语文任务时,主体对这项任务是否具有积极的态度和热烈的情感。
②执行阶段:在投入这项任务时,能否调动起既有的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操作阶段:在碰到意料之外的困难时,能不能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完成任务等。
(3)语文素养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
(4)语文素养的各要素之间相互浸润、互为营养
(5)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将伴随人的终身学习过程;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动力,将在人的终身学习中发挥作用。
(三)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的内涵及启示
1.语文素养“冰山模型”的内涵
“冰山模型”是指假如有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隐匿于水面之下的不可见部分(占冰山总体的80%~90%)才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是指要倡导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关注“冰山”隐匿于水中的部分,树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
2.“冰山模型”的启示
(1)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实质在于倡导语文教学应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①要求语文教师不能只看到语文教学浮出水面的表层行为,而应当指导学生深入广泛地打好隐匿在水下的基础,练好支配言语行为的“内功”;
②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倾向,强调在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育,是语文教学的分内之事,是多种因素综合、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④将使语文教师关注的对象升华到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语文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
(2)语文素养的“冰山模型”必然促进语文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深入改革
①要求语文课程的内容能够提出基于生活真实情境的语文问题;
②能够提供需要解决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语文任务,并以此启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的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③要求语文教学应该设计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④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
⑤提供机会并支撑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
(3)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各个学段的语文教师协同一致,连续贯一的努力
(四)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发展
1.学生角度
在完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学习之后,高中生具备了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知识基础
①口语、书面语语感已得到提高;
②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积累和思想文化修养;
③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已基本形成;
④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把握,已从感性认知走向成熟的理性思考。
(2)心理基础
①自主意识明显增强,懂得更加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命运,思考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②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风格和思维习惯,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③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实践能力逐步增强,初步具备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2.课程标准角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提高语文素养提出如下要求: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3)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4)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一)语文教育的特点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人文性与学生反应的多元性相结合
(1)具体内容
①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a.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它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b.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感情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这些材料本身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
②学生反应的多元性
学生反应的多元性是指,由于个人的知识背景、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2)教学启示
①要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
②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③尊重个人的独特体验。
2.语文课程实践性与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统一
(1)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①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语文课堂应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
②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而广阔的实践机会,在师生共同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2)学生言语实践能力
①学生语文实践是在其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
②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尤其要重视和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境性。
3.是对母语学习的感性把握
(1)母语学习
①学习任务
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要在原有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并同时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②学习条件
a.是以其在学前生活中就已经获得的母语口语语感为基础;
b.具备一定的语言心理机制,熟悉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背景,身处母语环境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大量的实践机会。
(2)教学启示
①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
②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培养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4.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深远影响
(1)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①汉字特点
a.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其结构分为笔画、偏旁和字三级;
b.汉字是音、形、义的综合体;
c.汉字是一种文化的符号。
②汉语语法特点
a.语法系统缺乏严整的规则;
b.是一种真正从人的思维与表达需要出发的以人为本的语言。
(2)对语文教育的影响
①由于汉语言文字具有形象性、隐喻性、会意性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仅要进行理性分析,更要重视整体感悟;
②不应照搬印欧语法的条条框框,也不应该像他们那样重语法教学,而应该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渐染,提倡多读多写;
③不应照搬西方的分析思维方式,要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二)高中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发展
高中阶段语文能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1)具体要求
高中学生应该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2)实施建议
①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包括当前的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基本需要;
②要注重课程设计并开展应用性强的语文实践活动;
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2.审美能力
(1)具体要求
语文课程是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渠道,提高审美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实施建议
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味语言美、书写艺术美、作品中的形象美和情感美等。
②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帮助他们时时注意把实用目标、科学规律和审美要求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
③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鉴赏能力,增强追求美的意识,提高发现美的能力,学会识别和抵制低劣丑恶的文化产品和现象,学会表现美和创造美。
3.探究能力
(1)培养探究能力的必要性
①使学生从小就养成探究意识,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要能赢得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必须依靠群体的创新能力,群体的创新能力来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个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需要大批的创新人才。
②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人在接受教育、接受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完全有可能而且也应当发展自我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创造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文化,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文明人。
(2)培养探究能力的可能性
高中学生具备了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发展探究能力的条件。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①在生理和心理上已相对成熟,自我意识和创造欲望增强;
②具有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最基本的认识;
③具有一定的语言积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
(3)实施建议
①要转变观念,改变长期以来单纯接受学习的方式,大力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增强探究兴趣,养成探究习惯;
②要学生了解探究学习,逐步熟悉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中,体验探究过程,摸索探究方法,最终提高探究能力。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必然性和可能性
1.必然性
(1)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强调要重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②语文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更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新的确认;
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局限于具体的学习行为过程中,也贯穿在学习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到学习成果的评价的全过程。
(2)学习方式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
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是自主探究的主体,合作体现了现代创新实践活动的特点。因此,从学习方式的内在逻辑来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学习的革命,是学习理念的根本性转变。
2.可能性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可能性,主要指它具有一定的伦理基础。具体表现有两方面:
(1)创新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渴望,创新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必然要求;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构成部分,是国家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实施建议
1.课程管理体制
(1)教师和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课程的开发,把“学什么”的权利还给学生;
(2)学校和教师应有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
(3)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
(4)学生与课程文本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
2.教学观念
(1)教师应切实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2)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对话的主体,其中,教师是平等对话的引导者。
3.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应吸纳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与思路;
(3)应允许教学内容存在“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
4.教学方法
(1)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心智水平确定教学方法;
(2)教师应摒弃刻板、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多采用讨论式、研究式、探讨式的方法,少采用独白式、讲解式、陈述式的方法。
5.教学评价
(1)评价方式上,应是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客观性评价与主观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的结合。
(2)评价内容上,要充分考虑语文课程本身的综合性、复杂性、人文性特点,强调评价的发展功能。
(三)具体内涵
1.自主学习
(1)内涵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2)实施建议
①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学习能力;
②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③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2.合作学习
(1)内涵
合作学习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2)实施建议
①开展合作学习,要给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每个学生根据任务积极承担个体责任;
②引导他们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
③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
④能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3)注意事项
①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学会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②要关注合作学习中的多向交流和平等参与;
③要珍视教师的共同成长。
3.探究学习
(1)内涵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法。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特征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①问题性
探究性学习是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学习。只有这样,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的究竟,成为学习的主人。
②实践性
a.语文能力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强调让学生在直接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去获得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
b.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查阅作家作品知识和读物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文化常识;
c.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d.鼓励学生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名著等。
③参与性
a.语文教学是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b.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科书编者、教师、学生是学习共同体,平等地参与和文本作者的对话,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④开放性
a.探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b.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同的方法途径探索问题,从而寻求不同的答案。
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1.内涵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这样一种课程:它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归,把教科书与生活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注重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
2.特点
(1)课程形态
①语文课程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多元的;
②语文课程不仅存在于教科书和局限于教室、校园,而且与家庭、社会相通;
③语文课程存在于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它包括一个人的完整的生活世界。
(2)教材选文
教材选文应该文质兼美,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包容民族和世界的先进文化。
(3)课程内容
①要贴近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
②要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
(4)课程资源
应该具有大语文观,广开社会教育资源。
(5)课程功能
①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②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和发展;
③是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在内的综合体。
(6)课程实施
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重建。
(7)课程管理
强调民主管理,国家、地方、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课程的决策与管理。
(二)建构语文课程的基本途径
1.通过多元选择的语文课程形态
(1)语文课程形态的内涵
语文课程的形态,是为达到国家语文科“课程目标”而研制的具有动态形成性的课程具体样式,包括语文课程结构的方式与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及组织等方面。
(2)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化
①新课标倡导开放、理解、宽容的精神和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新课标的理念要求;
②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性必须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在内容和组织结构上,必须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2.通过语文教材“多样化”的格局
(1)语文教材“多样化”格局产生的原因
①语文课程形态多元选择带来的必然结果;
②固有的“教科书”概念已被打破,新课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竭力提倡;
③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材,应考虑不同的使用对象。这种适用面的分化,会带来语文教材的“多样化”。
(2)语文教材“多样化”的类别
①基于不同课程形态的多样化;
②同一种课程形态,使用不同的“课程资源”、采用不同的教材编撰策略而形成的“多样化”。
3.通过确立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等专业准则
确立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等专业准则,是建构语文课程的基本途径之一。原因有两点:
(1)语文教学形态,逻辑地蕴涵着教师参与课程内容研制、用教材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等理念;
(2)语文教学内容,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既定教材内容的“重构”,本身就具有“生产”的本性。这种“生产”的本性,使语文教师天然地具有研制和开发课程内容的职责和潜能。
(三)高中语文课程的建构
1.原则
(1)坚持“共同性”和“基础性”
坚持“共同性”和“基础性”就是要有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完成所规定的学习内容,达到所规定的课程目标。
(2)坚持“多样性”和“选择性”
①我们应该正视学生的差异,支持学生有差异地发展;
②针对具有不同兴趣、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为其发展创造条件。
2.要求
(1)注意地域差异,保持学校特色;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共享课程资源;
(4)课程实施中的开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