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营养师(基础知识)过关必做习题集(含历年真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营养学基础

第1节 营养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营养

答: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的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和防病保健的过程。

2.营养素

答: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供给人体能量、组成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等的化学成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共五大类。这些营养素中一部分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另一部分营养素可以在体内由其他食物成分转换生成,不一定需要由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非必需营养素”。

3.营养学

答:营养学是研究膳食、营养素及其他食物成分对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营养素及其他膳食成分在人体中消化、吸收、利用与排泄的过程及其对人体健康、疾病的作用,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营养素需要量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营养缺乏病和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预防和营养治疗,特殊人群和特殊环境下的营养,食物的营养素保存和营养素强化,植物化学物与保健食品,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教育,食物营养政策和营养法规等。

4.宏量营养素

答:宏量营养素是指人体需要量较大,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二、填空题

1.公共营养的特点包括:、、和多科学性。[湖北省2010年5月三级真题]

【答案】实践性、宏观性、社会性

【考点】公共营养的特点

2.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约增加。[湖北省2010年5月三级真题]

【答案】13%

【考点】基础代谢影响因素

【解析】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为基础代谢率。当人体发热时,基础代谢率将升高。一般来说,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将升高13%左右。

三、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在括号内)

1.以下对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的解释,哪项是错误的?(  )[江苏省2015年11月三级真题]

A.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

B.这一摄入水平对一般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

C.是健康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

D.当摄入量超过UL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

【答案】C

【考点】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解析】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一摄入水平对一般人群的几乎所有个体都不至于损害健康,但并不表示可能是有益的,当摄入量超过UL时,就有可能对某些个体造成危害,而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有些营养素过量摄入的后果比较严重,而且有些后果是不可逆的。

2.下面关于基础代谢的问题,哪一个说法正确(  )。[湖北省2010年5月三级真题]

A.欧洲人比亚洲人低,所以欧洲人肥胖者居多

B.疾病使基础代谢增高

C.同样年龄、身高、健康的男性基础代谢一定比女性高

D.一般地,肥胖者的基础代谢小于瘦长者

【答案】D

【考点】基础代谢

3.临床营养第二次革命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是指(  )。[湖北省2010年5月三级真题]

A.临床营养引起全面的重视

B.推动了静脉高营养的发展

C.临床营养师加入治疗小组

D.尽量采取自然途径摄取食物补充营养

【答案】D

【考点】临床营养学基础

4.当老年人某种营养素摄取量达到EAR水平,那就意味着(  )。[辽宁省2009年11月三级真题]

A.他缺乏这种营养素的概率是0.5

B.他缺乏这种营养素的概率是1.0

C.他缺乏这种营养素的概率是0

D.都不对

【答案】A

【考点】老年人营养

【解析】平均需要量(EAR),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计算得到的。EAR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半数个体的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能够满足该群体中50%的成员的需要,不能满足另外50%的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一个随机个体摄入量达到平均需要量(EAR)水平时,他缺乏该营养素的概率为0.5,即有50%的机会缺乏该营养素。

5.测定人体基础代谢率时需选在(  )。[河北省2008年9月三级真题]

A.饭后2~4小时

B.饭后6~8小时

C.饭后8~12小时

D.饭后12~14小时

【答案】D

【考点】基础代谢率的测量条件

【解析】基础代谢的测量一般都在清晨未进餐以前进行,距离前一天晚餐12~14h,而且测量前的最后一次进餐不要吃得太饱,膳食中的脂肪量也不要太多,这样可以排除食物热效应作用的影响。测量前不应做费力的劳动或运动,而且必须静卧半小时以上,测量时采取平卧姿势,并使全身肌肉尽量松弛,以排除肌肉活动的影响。测量时的室温应保持在20~25℃,以排除环境温度的影响。

6.RNI是以下列哪项为基础制定的(  )。[辽宁省2007年11月四级真题]

A.AI

B.UL

C.RAI

D.EAR

【答案】D

【考点】RNI

【解析】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如果已知EAR的标准差,则RNI定为EAR加两个标准差,即RNI=EAR+2SD。

7.安全摄入范围位于(  )。

A.EAR和UL之间

B.EAR和AI之间

C.RNI和UL之间

D.RNI和AI之间

【答案】C

【考点】安全摄入范围

四、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5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号填在括号内)

1.营养素吸收利用障碍因素包括(  )。[湖北省2010年5月三级真题]

A.饮食喜好

B.药物影响

C.胃肠道功能

D.食物因素

【答案】BCD

【考点】影响营养素吸收的因素

【解析】不同食物的营养吸收率不一样。人体的胃肠功能也影响食物营养素的吸收。有些药物在体内与食物相互作用,也影响营养素的吸收。饮食喜好不影响营养素吸收。

2.平衡膳食是指(  )。[辽宁省2009年11月三级真题]

A.使膳食者在能量和营养素上达到了生理需要量的膳食

B.全面达到了营养供给量的膳食

C.避免临床上出现明显缺乏或不足症的膳食

D.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平衡膳食

E.三大能量来源的三种生能营养素消耗比例大致相同

【答案】ABCD

【考点】膳食营养指导和管理概论

3.DRIs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河北省2008年9月三级真题]

A.推荐营养素供给量(RNI)

B.适宜摄入量(AI)

C.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UL)

D.平均需要量(EAR)

【答案】ABCD

【考点】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解析】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是在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四项内容,即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4.微量营养素包括(  )。

A.蛋白质

B.脂类

C.碳水化合物

D.矿物质

E.维生素

【答案】DE

【考点】微量营养素组成

【解析】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量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小,称为微量营养素。

五、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打“√”,错误的打“×”)

1.营养素的功能主要指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的修复、调节生理功能三项。(  )[江苏省2016年5月二级真题]

【答案】

【考点】营养素的功能

【解析】营养素的功能主要指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的修复、调节生理功能三项。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2.AI是通过研究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求出来的,不是通过对健康人群摄入量的观察或实验获得的。(  )[湖北省2010年5月三级真题]

【答案】×

【考点】适宜摄入量的概念

【解析】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AI),当某种营养素的个体需要量研究资料不足,没有办法计算出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适宜摄入量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3.五谷宜为充,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养,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主,力求多无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切勿使过。(  )[湖北省2010年5月三级真题]

【答案】×

【考点】中国古代的营养学原则

【解析】《黄帝内经》中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原则。题中提到“五果当为主,力求多无数”显然与原则中提倡的“五果为助”相悖。

4.年龄越小,蛋白质脂肪供能占的比例相应减少。(  )[河北省2008年9月三级真题]

【答案】×

【考点】营养学基础

【解析】年龄小,蛋白质及脂肪供能占的比例应适当增加。成人脂肪摄入量一般不宜超过总能量的30%。

5.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一些需要的物质。(  )

【答案】

【考点】营养素的定义

6.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共四大类。(  )

【答案】×

【考点】人体所需营养素

【解析】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共五大类。

7.维生素的日常摄入量若保持在安全摄入范围内,则发生缺乏和中毒的危险性都很小。(  )

【答案】

【考点】安全摄入范围的意义

【解析】安全摄入范围是指推荐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之间的一个范围,维生素的日常摄入量若保持在安全摄入范围内,则发生缺乏和中毒的危险性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