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新中国文学史》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小说(下)

2.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一)阶段特征

1.“文革”结束后,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新中国文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80年代中期,回归“现实主义”,表现时代和国家重大政治主题的小说创作逐渐成为主流。“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是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景观。

3.1985年之后,当代小说在各个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相继出现了“寻根小说”、“新潮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等。

4.20世纪90年代中期,“个人化”写作逐渐成为创作潮流,“新生代”与“70后”小说家逐渐崛起,小说创作呈现出商业性、娱乐性、多元化趋势。

5.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空前繁荣,是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黄金季节。

(二)宽松的时代语境

1.内部环境

(1)开展思想解放运动,文学复苏呈现不可阻挡的势头。

(2)召开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为文学发展提供政治支持和政策保证。

(3)相继开展文学讨论,推动新时期小说日益走向成熟和繁荣、丰富和繁复。

2.外来影响

(1)为中国小说发展提供多样的艺术理念和创作经验,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

(2)西风东渐,国外现代派文学涌入,为作家创作提供艺术参照和艺术泉源。

(3)作家们普遍表现出“现代”情结和现代小说文体实验。

3.作家创作

(1)历史特征

新人辈出、创作景观多元化。

(2)主要创作力量

“复出作家”或“归来作家”,如汪曾祺、王蒙、张贤亮、高晓声、陆文夫、邓友梅、从维熙、刘绍棠、李国文等,他们的创作,代表了新时期初期的文学实绩。

知青作家群,如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王安忆、郑义、张辛欣、梁晓声、孔捷生、陈建功、张抗抗、阿城、李杭育、李锐、何立伟、叶辛等,知青作家在小说潮流更迭演变中扮演重要角色。

新锐作家,崛起于80年代中后期,如莫言、残雪、马原、格非、余华、孙甘露、贾平凹、张炜、池莉、方方、刘震云等众多流派的作家。

“女性写作”的女作家,如张洁、徐小斌、赵玫、蒋子丹、铁凝、陈染、林白、徐坤、迟子建等,多数出生于50年代或60年代初期,今天仍是文坛的中坚力量。

“新生代”和“70后”小说家,90年代后,以毕飞宇、韩东、朱文、李洱和卫慧、棉棉、朱文颖、魏薇等为代表,使20世纪末的文学图景丰富多姿。

“80后”写作,21世纪以来,文学创作持续低龄化,成为文坛关注的热点。

(三)多元的小说景观

小说发展从单一走向多元,形成多元美学形态并存的格局,而文学的艺术品格和人文精神的操守问题却一直处于突出位置。

1.创作简介

(1)“伤痕”小说

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作品控诉了“四人帮”的流毒及其对青少年心灵的戕害,拉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帷幕。

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揭露了“文革”对于正常人性的扭曲和对个体精神所造成的伤害。

此后,大量涌现对“文革”以及“四人帮”的罪行进行揭露、控诉和批判的小说。

以这两篇小说的出现为标志,新时期文学迎来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小说创作潮流——“伤痕”小说。

(2)“意识流”小说

1979年,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通过党群关系的演变,发掘现实灾难,思考个人化历史。作家较早地使用以人物心理活动为线索来结构作品的方式。

新时期具有类似创作倾向的小说还有王蒙的《风筝飘带》、《布礼》等。

80年代以后,这类作品明显增多,谌容的《人到中年》、王蒙的《蝴蝶》和《春之声》、宗璞的《三生石》、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

(3)“反思小说”

文学反思现实的深度开始加大。

清理和批判历史,代表作品有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李国文的《月食》、古华的《爬满青藤的木屋》等。

“反思小说”是对现实主义的深化,有些作品在写作技巧表层的意义上借鉴“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其描写对象主要是社会历史。

(4)改革小说

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转移工作重心,表现改革内容的小说应运而生。

代表作品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水运宪的《祸起萧墙》、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陆文夫的《围墙》、柯云路的《新星》等。

改革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早期充满理想主义的精神和乐观主义的情绪;后期更多地表现改革的艰难、复杂和迫切性,并将思索的目光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理乃至集体无意识层面。

1986年张炜的《古船》和1987年贾平凹的《浮躁》,既是改革文学走向深化的两部力作,同时是新艺术转换的标志。

(5)寻根小说

流派简介

a.1985年,文学“方法年”,“寻根”小说、“现代派”小说和新潮小说相继登场,小说艺术进入大规模的实验探索时期。

b.1985年4月,韩少功发表《文学的“根”》,正式打出了“寻根”旗号,主张向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进军,以图民族文化的更新与重塑。

c.阿城、李杭育、郑义、郑万隆、贾平凹、扎西达娃、莫言等人从理论和创作上呼应,共同掀起一股文化寻根热潮。

艺术特征

a.在艺术形态上,“寻根”小说既表现出传统现实主义的写实特征,又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具有现代派和“魔幻现实主义”的某些风格特点。

b.寻根文学是新时期小说由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的过渡,它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艺术与现实的距离。它在艺术上的革新与探索为随后的现代小说艺术实验做好了前期准备。

(6)“现代派”小说

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中国式的现代派”。

作家作品

a.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等“现代派”小说。

b.残雪的《山上的小屋》、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的探索小说。

c.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和扎西达娃的魔幻小说。

艺术特征

马原在形式实验上具有首创之功,其小说第一次将叙述置于小说的本体位置,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艺术规约进行了大胆的突破,使小说呈现出“元小说”的“暴露虚构”的叙事特征。

(7)先锋小说

流派简介

a.1987年,由格非、余华、苏童、孙甘露、叶兆言、洪峰等作家,将小说的先锋艺术实验继续向前推进。

b.先锋小说的出现,得益于80年代后期日益开放的文学环境,同时也与外来文学艺术的影响和刺激直接相关。

c.直到进入90年代后,先锋作家在叙事方式上的探索才出现了停歇和平缓的趋势。

作家作品

a.洪峰,受马原影响最大,作品《奔丧》、《瀚海》、《极地之侧》、《重返家园》等,都致力于营造扑朔迷离的叙事效果,努力探寻生命本体的奥秘。

b.苏童,早期作品表现出对叙事形式和语言的兴趣,如《桑园留念》、《伤心的舞蹈》、《井中男孩》等。其“枫杨树故乡”系列,依托历史来探讨人类的命运主题,特别关注女性命运。

艺术特征

作品在叙述上表现出向传统写实方式的回归,但在主题上依然保持先锋的姿态,艺术上也不乏探索的色彩。

(8)“新历史小说”

流派简介

先锋小说的一个重要的艺术走向。

作家作品

a.80年代后期

叶兆言的《状元境》、《追月楼》、《枣树的故事》,格非的《迷舟》、《青黄》,余华的《古典爱情》、《鲜血梅花》等。

b.90年代初期

格非的《敌人》、《边缘》,余华的《活着》等。

艺术特征

a.在内容上,多假托历史背景,探讨民族和人类某些共同的命运和主题。

b.在艺术上,多采取以“历史的元素”为基础进行大胆虚构的方式。

c.在历史观上,不需要依据特定的历史题材,也不遵循历史题材传统的创作方法。

(9)“新写实小说”

流派简介

a.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写实小说”悄然兴起。

b.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刘震云的《塔铺》、《新兵连》、《一地鸡毛》,刘恒的《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等等。

c名字来源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所推出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艺术特征

a.突破传统现实主义,多以日常生活的琐细叙事来替代传统现实主义的宏大叙事,以貌似冷静、客观的“零度情感”来取代传统叙事中的主体倾向性。

b.是对先锋小说趋于极端的文体实验的某种纠偏。在特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将“新的”和“写实的”结合起来,在探索意图上获得比先锋小说更大的合法性。

c.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文学向90年代文学的过渡,拥有庞大的作家阵容,取得比较丰富的创作成果。

d.“新写实”和“先锋小说”在形式和陌生化程度上有所区分,但有着相似的哲学基础,有着同样认识论背景,对人生与社会的荒谬性的理解也是接近的。

(10)“现实主义冲击波”

前期

a.具有问题意识和传统式的“现实关怀”。

b.小说的兴起,与市场经济改革进程和体制的根本矛盾、与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实际生存状况、与作家们对现实所取的价值判断立场有关。

c.谈歌的《大厂》、刘醒龙的《分享艰难》、关仁山的《大雪无乡》、李佩甫的《学习微笑》等,表现出对现实的特定关怀,但其价值立场却值得商榷。

d.艺术上,“冲击波”小说采用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方法,但有些肤浅、粗糙。

后期

a.蜕变为一种商业化色彩的“官场小说”。

b.作家作品

张平的《抉择》、王跃文的《国画》、李佩甫的《羊的门》、阎真的《沧浪之水》。

c.传达出特别的官场人生体验,对现代社会官场的运作机制、官人的内心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

(11)军旅小说

军旅小说的巨大变化:

新型英雄形象的塑造。徐怀中的《西线轶事》、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为军旅文学推出了崭新的英雄人物形象,真实且具有“人性化”气息,揭示了英雄丰富而复杂本相。

题材领域的拓展。代表性作品有周而复的《长城万里图》、李尔重的《新战争与和平》、乔良的《灵旗》、黎汝清的《皖南事变》等。

和平年代军人的表现。朱苏进、阎连科等作家表现了和平年代军人的世俗性和庸常化,但同时也对军旅题材小说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问题。

(12)历史小说

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是新时期以来历史题材小说中的重头戏。

最活跃的清史题材的作品,凌力的“百年辉煌”系列,二月河的“清宫帝王系列”,均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

唐浩明的《曾国藩》、杨书案的《孔子》、刘斯奋的《白门柳》、吴因易的“唐宫八部”、穆陶的《林则徐》等也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13)女性小说

总体特征

新时期以来,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标志着新中国女性文学的渐趋成熟。

代表作家

a.80年代

以张洁、铁凝、王安忆等为代表的“社会公共性”的女性写作,其作品表现了从政治话语向性别话语的演变,对男权政治中女性命运的主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b.90年代

以陈染、林白等人为代表的“私人写作”或“个人化写作”,成为女性写作的标志。

c.20世纪末

以卫慧、棉棉等人的女性“私人写作”,放逐精神追求,徒具感官刺激。

(14)少数民族文学

边地风俗小说

东北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一个猎人的恳求》、《七岔犄角的公鹿》等作品,为文坛带来了奇特的边地生活经验。

寻根文学

a.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西藏,隐秘岁月》、《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等作品,书写了藏民族的宗教、历史、文化,表现了现代文明对古老的藏文化的冲击,以及藏民族在迈向现代文明过程中艰难曲折的历程。

b.回族作家张承志,张扬理想主义。中篇小说《黑骏马》和《北方的河》,长篇小说《金牧场》和《心灵史》等,都堪称动人心魄之作。

c.90年代,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总体特征

(1)新时期小说创作内容和形式的互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交织,最终形成了多元美学形态并存的格局。

(2)从内容看,呈现出由主流的宏大叙事逐渐向微观的琐细生活描写迁移。

(3)从形式看,向往和迷恋西方现代小说艺术,推动了文学发展,但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矛盾,制约作家们的现代小说艺术实验。

(4)从发展看,90年代后,艺术探索逐渐减弱,消费文学特征越来越明显。

(四)消费时代的小说写作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1)总体特征

市场化进程逐渐改变文学生态格局,呈现纯文学边缘化的趋势。

展开关于市场经济形态和与其相适应的市民化意识形态的“人文精神之争”。

(2)“人文精神之争”

以王朔和王蒙等人为代表

a.主张欢迎市场社会,解构传统文学中的启蒙精神和理想主义。

b.王朔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姿态,颠覆和反叛传统的文学观念和价值准则,以《顽主》、《玩的就是心跳》、《一点正经没有》、《我是你爸爸》等作品为代表。提升文学的世俗价值,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也招致了广泛的批评。

以张炜、张承志等人为代表

a.主张精神清理与抵抗90年代物欲泛滥的现实,以一种激进的文化姿态,坚守理想主义的信念,捍卫着文学的纯净与尊严。

b.张炜的《九月寓言》、《柏慧》等表达知识分子对精神家园的坚定守望,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则在人生哲学的冥思中,表现灵魂的救赎以及对生命苦难和虚无困境的超越。

2.90年代

(1)总体特征

整个社会经历着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型。

90年代,文学形成“众声喧哗”的多元局面。

“新生代”与“70后”的新锐作家活跃在文坛中心。

呈现出斑驳杂陈的艺术风貌。主题共同指向,对现代都市的生活体验,对欲望主题的表达,对边缘化日常体验的叙述,在写作方式上则呈现为个人化的写作立场。

(2)作家作品

朱文的《我爱美元》直接表达了对金钱的无保留的欲望。

邱华栋的《环境戏剧人》传达了独特的城市生存体验和对城市本质的认识。

卫慧的《上海宝贝》、棉棉的《糖》,弃绝了对生命深度把握及意义追寻,公然展示现代生活的纯粹欲望。

二、现实主义的复归

(一)社会背景

1.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时期

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过度的观念化、公式化窒息了小说的创作活力。

2.“文革”期间

极“左”话语全面遮蔽小说写作,现实主义成为空洞的口号。

3.“文革”结束后

响应时代要求,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逐步回归,并在文学潮流的演进中逐步深化和发展。

(二)“文革”创伤的集体言说

1.“文化大革命”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伤痕”文学

(1)概念界定

“文革”结束后,揭露、控诉和声讨“文革”罪行的,书写“文革”造成创伤,成为时代的主题。

反映“文革”苦难,揭示“文革”给人们肉体和精神造成严重创伤的“伤痕”文学,拉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帷幕。

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短篇小说《伤痕》,通常认为,这部作品的标题与“伤痕”文学的命名,有着某种直接的关系。

(2)代表作品

《班主任》

1977年11月,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誉为新时期小说和“伤痕”文学的发轫之作。

a.作品内容

《班主任》通过宋宝琦和谢慧敏两个类为她的“阶级觉悟”而一次次石沉大海。最后当她获知母亲的问题根本就是强加的不实之词、急切地回家探望的时候,母亲却早已与世长辞,从而留下了永远难以弥合的精神伤痕。

b.社会影响

这篇型不同、但又同样深受“文革”毒害的中学生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动乱对青少年心灵的扭曲,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震动。

《伤痕》

小说《伤痕》讲述了主动与“叛徒”母亲决裂的王晓华,下放农村自我改造。但无论她怎样努力,都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

b.艺术成就

作品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心理刻画上不无幼稚矫情之处,但模式比较典型,对极“左”政治对人的摧残伤害的揭露非常符合当时的政治环境,也非常适合同类叙事的需要。

3.作家作品

(1)揭露“文革”创伤,控诉“文革”罪行小说。

(2)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陈世旭的《小镇上的将军》、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宗璞的《弦上的梦》、陆文夫的《献身》、孔捷生的《姻缘》、陈国凯的《我应该怎么办》、张弦的《记忆》、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和《啊!》、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和《第十个弹孔》、郑义的《枫》、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竹林的《生活的路》、中杰英的《罗浮山血泪祭》、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和老鬼的长篇《血色黄昏》等。

4.艺术特征

(1)统称为“伤痕”小说,共同言说刚刚过去的“历史苦难记忆”,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主题。小说揭露和批判“文革”,反映了时代要求与民众心声,同时也附和并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大潮,社会反响强烈。

(2)“伤痕”小说对“文革”创伤记忆的集体言说,促成了新时期文学现实主义品格的回归。继承了“问题小说”的传统,体现干预现实的精神。

(3)“伤痕”小说顺利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仅从“问题”意识出发,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不但限于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表象,而且忽略小说本体上的艺术建构,显得直白和粗糙。

5.创作主体

(1)“归来”的作家

代表作家

a.王蒙、从维熙、张贤亮、高晓声、刘绍棠、李国文、陆文夫等,其中以王蒙的影响最大。

从维熙

a.其“大墙文学”产生较大社会反响,代表作《大墙下的红玉兰》和《第十个弹孔》等,揭示“文革”期间受迫害的领导干部在监狱和劳改农场所受的非人迫害。

b.《大墙下的红玉兰》,描写共产党员干部葛翎,因在监狱中悼念周恩来总理而被枪杀的惨烈悲剧。

c.作品缺少将眼光投向历史悲剧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原因的自觉和能力。

后来,作家有意识地探讨“文革伤痕”的历史渊源,成为“反思小说”的创作主体。

(2)知青作家群

作家简介

a.由此形成新时期的重要文学现象——知青文学。

b.有着“文革”经历的作家,如冯骥才、周克芹等,独到深刻的揭露和控诉“文革”,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代表作家

a.冯骥才的中篇小说《啊!》(1979)

小说是一部类似于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的戏剧性的作品,讲述历史学家吴仲义在“文革”中受到批判,胆战心惊于学生时代的激进言论,给哥哥写信商议订立“攻守同盟”。因信丢失而恐惧,只好主动坦白。在被处理且劳动改造后的被释放日才发现,那封信竟然原封未动沾在他脸盆底上,不由地发出了一声“啊”长长的惊叹。

b.周克芹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1979)

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在所有“伤痕”小说中最有生活厚度。小说刻画了一系列的农民形象,见证新中国成立当代农民所走过的坎坷之路的农民形象许茂;饱受政治运动的磨难冲击、坚持正直淳朴做人原则的农民形象;郑百如式的当代农村政治流氓的形象,以此来反映当代农村曲折的进步历程,反映极“左”路线带来的灾难。而其相对朴素的现实主义笔法,却勾画出一幅阴霾暗淡和凄凉破败的乡村图画。

(三)知青经验的历史回顾

1.“知青作家”

(1)“文革”期间的特殊现象。

(2)为响应毛泽东的号召,大约从1968年起,大批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劳动锻炼。

(3)运动持续近十年,波及两千多万知识青年,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了“知青”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独特的经历成就了一批有知青身份的青年作家。

2.知青经验的历史回顾

(1)第一阶段(1977年~1979年):知青“伤痕”小说

阶段简介

a.主要作品有卢新华的《伤痕》、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陈建功的《萱草的眼泪》、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竹林的《生活的路》等。

b.知青“伤痕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新时期文学的先声。通过对“文革”苦难的集体言说,促进了当代文学和社会意识的变革。

代表作家

a.郑义的《枫》(1979)

讲述的是青年恋人卢丹枫和李红钢,“文革”中派系不同,在“全面内战”的血腥武斗中,不得不置对方于死地的爱情悲剧。作品通过“文革”中这一近乎荒诞的悲剧,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文革”期间的武斗场面,更揭示了一代青年所受的精神欺骗与愚弄。

b.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1979)

写“文革”期间一对由相知到相爱的知青,竟是失散多年的姐弟。通过命运悲剧性的偶然巧合,控诉了政治运动对人命运的捉弄和对正常生活的破坏。

艺术缺陷

a.艺术上幼稚粗糙,难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b.缺少对作为历史主体的自我的审视,无力触及“伤痕”背后的社会、历史与人性根源。

(2)第二阶段(1979~1984):知青“反思小说”

阶段简介

a.在思想和艺术上,开始走向冷静深沉,感情倾诉的成分减少,理性思辨的色彩增浓。

b.在表现内容上,不再局限于对“文革伤痕”的简单展示,在表现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较大拓展。

c.在艺术审美上,小说文体意识开始觉醒。

d.主要作品有朱晓平的《桑树坪纪事》、陈建功的《飘逝的花头巾》和《轱辘把胡同9号》、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孔捷生的《南方的岸》、张承志的《绿夜》、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今夜有暴风雪》等。

代表作家

a.陈建功(1949~   )

视点独到,善于从人的主观角度进行反思。

《飘逝的花头巾》写一位曾经奋进过的女知识青年“文革”后的沉沦悲剧。作品从人生观的角度,探讨“文革”后相当多的知识青年沉沦的主观原因。

《轱辘把胡同9号》则从“国民性”的角度来反思“文革”,承续了鲁迅“国民劣根性批判”的遗风。作品塑造一个在文革及文革结束后地位不同的韩德来,通过对韩德来阿Q式的精神心理的剖析与批判,反思“文革”灾难的原因,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心理深度。

b.梁晓声(1949~   )

着重表现对知青理想和价值的浪漫肯定与重申。

以北大荒为背景,英雄主义的浪漫乐章。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1982)和《今夜有暴风雪》(1983)等小说中,对知青们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给予了热烈的赞美,风格崇高悲壮。

(3)第三个阶段(1984~1979):“寻根小说”的先河

阶段标志

1984年7月,知青出身的作家阿城(1949~   )发表中篇小说《棋王》,标志着知青文学进入第三个阶段,开启“寻根小说”的先河。

阶段特征

a.从内容上看,这是一个多样化的时期。知青生活题材大量存在,但探求的主题则完全超出了知青作家的命运本身。

b.从体裁上看,知青小说主要以长篇为主,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厚度上明显增强。代表作有张抗抗的《隐形伴侣》、陆天明的《桑那高地的太阳》、梁晓声的《雪城》等。

(四)当代历史的纵深反思

1.阶段简介

(1)1979年,茹志鹃发表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标志着新时期小说进入“反思小说”阶段。

(2)恢复名誉的“归来”作家群是最主要的创作力量。

2.艺术特征

(1)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含量。反思小说回溯到“文革”之前的历次政治运动,从历史发展、社会矛盾、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来展开对灾难与挫折的分析、认识。

(2)理性思考和精神探求的色彩浓厚。反思小说多以冷静而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悲剧,着眼于塑造性格较为复杂的人物,对其在特定历史处境中的精神与心灵世界进行挖掘。

(3)文体意识增强,叙事方式趋于复杂化。一部分作品运用“意识流”的结构手法,推动了新时期最早的现代主义小说艺术实验。

3.作家作品

(1)短篇小说,方之的《内奸》、古华的《爬满青藤的木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和《“漏斗户”主》、李国文的《月食》等。

(2)中篇小说,王蒙的《布礼》和《蝴蝶》、宗璞的《三生石》、张贤亮的《灵与肉》和《绿化树》、谌容的《人到中年》等。

(3)长篇小说,古华的《芙蓉镇》等。

4.代表作家

(1)王蒙

作家简介

王蒙是新时期之初艺术感觉最敏锐、探索最为广泛的一位作家。超越“伤痕”文学,进入到对造成“文革”灾难的社会、历史与人性根源的反思。

创作分期

a.复出后,反映历史创伤记忆的作品有《最宝贵的》、《布礼》、《蝴蝶》、《杂色》、《春之声》、《海的梦》、《相见时难》等。

b.80年代前期到中期,寓言哲理式作品如《名医梁有志传奇》、《冬天的话题》、《选择的历程》、《来劲》等。

c.90年代以来,“季节系列”如《恋爱的季节》、《踌躇的季节》、《失态的季节》、《狂欢的季节》等,探索和批判当代历史与文化心理。

创作特征

a.内心情感的境遇折射。小说淡化历史创伤记忆,更多地关注历史灾难过程中人物的心灵现实,展示人物在特定境遇中的内心情感。

b.特有的理性思辨色彩。从历史主客体双方解剖拷问人的精神世界,找到彼此可以谅解的地方,着意于揭示历史灾难背后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和教训。

c.强烈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是其自身人生磨难经历的独特反映。

d.“东方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借鉴西方“意识流”的方法、技巧,来表现“社会历史场景”的主题内容。

代表作品

a.中篇小说《布礼》

可以看作是王蒙的精神自叙。一个几乎与王蒙经历一样的钟亦诚,由“右派”、下放到平反的经历。展示其痛苦裂变的心灵历程,表现他对这段历史的深切反思,同时表达了主人公对革命事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忠诚。

b.中篇小说《蝴蝶》

经历数次身份变迁的张思远,产生对自我的迷失感,通过对历史、对自我、甚至于对语言的反思开始自我寻找。最后在山村淳朴的人情人性环境中,在过去的“我”——老张头身上,找到自己。暗示出其自我迷失的原因在于脱离了群众,具有现实针对性,深含对历史的哲理思考。

c.短篇《春之声》

小说通过主人公乘车回乡探亲过程中的意识联想,将过去与现在、国外与国内、城市与乡村结合起来,透示出社会生活的深刻转机和欣欣向荣的春天气息。

d.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

作品通过塑造中国式的“多余人”,一位出身中国传统家庭、却又接受过西方教育而怀抱着矛盾的生活观念的现代知识分子倪吾诚的形象,来揭示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知识分子的身心困境。对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叙事,上升到了文化反思与批判的层面,使小说创作获得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大的思想深度。但艺术结构与叙述方式略粗糙,历史与人的命运的描写缺乏戏剧性。

(2)张贤亮(1936~   )

作家介绍

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重返文坛。复出后作品,表现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如长篇《男人的风格》,中篇《龙种》、《河的子孙》等;与“文革”历史的创伤记忆有关,如《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土牢情话》、《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中短篇,长篇《习惯死亡》,长篇《我的菩提树》等。因表现人性、人道主义、知识分子等敏感话题,赞美苦难的宗教意识、探索性与潜意识问题等,备受关注。

代表作品

a.《绿化树》

采用传统的写实手法,通过劳改获释分子章永璘和兼有“圣母”和“妖女”双重色彩的马缨花之间动人而不无荒诞的爱情故事,展现在动乱年代里主人公忍受的非人折磨和复杂而根深蒂固的知识者的心路历程。在这里意识形态化的“苦难叙述”逐渐有了传统的美学含义,古老的无意识结构开始以合法的形式浮出水面。

b.《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作品借助马缨花和黄香久,从生理方面表现了主人公的“自我超越”,同时借助对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读,从精神方面表现了主人公的“自我超越”,但精神上的提升却造成了双方之间分手的悲剧。

(五)时代主题的感应与张扬

1.改革小说

(1)概念界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号召,中国迅速掀起社会改革的浪潮,同时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命题,一批反映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及其所引起的社会生活变动的作品应运而生,即“改革小说”的兴起。

(2)阶段简介

第一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

a.阶段特征

主要表现旧有的政治经济体制、极“左”的思想遗存与社会改革要求之间的矛盾冲突。作者对改革事业的前途充满希望,坚信改革必将得以顺利进行,作品格调明朗乐观。而缺陷在于作家对改革的理解过于简单化和理想化,在写作上也表现出模式化的取向,如“开拓者家族”的出现。

b.作家作品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和《开拓者》、水运宪的《祸起萧墙》、张锲的《改革者》、柯云路的《三千万》等。

第二阶段:自1981年年底《沉重的翅膀》问世后

a.阶段特征

作家们开始认识到改革的复杂与艰难,注意到改革所引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特别是人的思想、道德、伦理意识的变化,作品格调趋于复杂深沉,但仍具有着理想主义的色彩。

b.作家作品

长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等。

中篇:路遥的《人生》、矫健的《老人仓》、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张炜的《秋天的愤怒》、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第三阶段:1985年后

a.阶段特征

改革小说潮流基本平息,但仍不乏具有“改革主题”的小说。作品从现实或历史文化的角度,透视影响和制约改革的深层因素,充满理想激情和悲剧意识。

b.作家作品

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

2.代表作家

(1)蒋子龙(1941~   )

作家简介

1979年,发表新时期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乔厂长上任记》。之后,创作了其他反映改革的作品,如《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赤橙黄绿青蓝紫》、《拜年》、《燕赵悲歌》等。其作品风格粗犷豪放,感情热烈。但在艺术上往往失之粗糙,美感不足,并且由于过分黏着于现实和理想化而导致有时说教色彩较重。

代表作品: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

小说通过两条线索来展开,一条是现代的企业开拓者乔光朴,大刀阔斧对濒临倒闭的电机厂进行改革,同时力图清除“文革”所遗留下来的混乱而愚昧的思想,最终使企业重获生机。另一条是主人公与一位女工程师童贞之间的爱情线索,构造出“改革加恋爱”的套路。

(2)高晓声(1928~1999)

作家简介

这是一位专注于表现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变革的作家,创作出一系列表现农民命运和性格的作品,主要有《“漏斗户”主》、《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

创作特色

a.通过农民的命运来表达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思——即集体制度与小生产者生产方式之间的冲突着力表现且最具特色的是对历史变革时期农民文化心理和性格特征的剖析。

b.“苦涩幽默”的艺术风格。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善于描写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形成了独特的作品风格。

代表作品:《陈奂生上城》(1980)

这篇小说是“陈奂生系列”中最为精彩的一篇,也是高晓声的代表作。作品塑造了在农村经济改革中摘掉了“漏斗户”帽子初步摆脱贫困的农民形象陈奂生,通过其上城里卖油绳买帽子,因生病而付出五元钱的代价后,“精神胜利法”般自我安慰的诙谐故事。

b.人物形象

小说放大式的集中描写了陈奂生“精神胜利法”的行动和心理过程,突出其作为一个农民的典型的性格特征:既纯朴善良通情达理,又自私狭隘自欺自慰。而其性格心理,凝聚着丰富的现实内容和深厚的历史内涵。在此,人们看到了中国农民是怎样背负着传统的重负蹒跚在新生活的门口,进而思考物质上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如何才能在精神上也变得富裕。作者对陈奂生既同情又不乏温婉的批评,作品轻松幽默又发人深思。

(3)路遥(1949~1992)

主要作品: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创作特征

a.在主题内容上,作品以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和敏锐感受而著称。多以城乡交叉地带为背景,抒写农村题材,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动所引起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及矛盾。

b.在艺术观念上,路遥遵奉现实主义的方法,并对现实主义持有一种开放性的认识。

c.在人物形象上,作家擅长刻画那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甘平庸、执意进取的农村青年的形象,并为这些形象注入更多的社会思想文化意蕴。孙少平与高加林,都是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中有理想、有抱负、力图把握自己命运而不能的悲剧性青年典型。

d.在语言艺术上,细腻中透着凝重,但有时又失之琐碎。

代表作品

a.《人生》(1982)

作品塑造了高加林、刘巧珍两个悲剧性的人物形象,通过农村青年高加林踌躇满志地离开农村,最后又以忏悔的心情回到农村的奋斗历程,以及交织其间的两个爱情故事,表现变革时期农村青年在选择人生道路上矛盾痛苦的复杂心理,相当程度的揭示了当时城乡两界的社会风尚和道德意识。

b.《平凡的世界》(1986~1989)

这是一部三卷本的长篇小说,具有“史诗”般的品格,通过塑造普通的农村创业者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两个抗争命运、追求理想信念、坚守崇高人格的感人形象,以一种恢弘的气势对变革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现实作了全景式的艺术描绘。

三、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审视

(一)创作概貌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小说的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与当下现实紧密结合的主流形态,注重小说的现实社会功能;另一种是回归传统和民间的边缘形态,力求避开文学的现实政治层面,回到小说表现日常生活常态的“风俗文化小说”。

2.80年代中期

总体而言,风俗文化小说的作家与现实和主流政治保持了距离,其呈现出多领域与多主题的特点。

(1)早期:l984年以前

乡土文化小说:以古华、刘绍棠、汪曾祺、何立伟、林斤澜、贾平凹等为代表。

市井文化小说:以陆文夫、邓友梅、冯骥才等为代表。

(2)后期:l984年之后

“文化寻根小说”:以韩少功、阿城、李杭育、扎西达娃、郑义、李锐等为代表。

(二)乡土民风的追忆

1.乡土文化小说

作家们主体意识觉醒,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小说中的乡土风俗描写,以对民族本土文化的亲和态度,修复乡土小说中的文化与美学传统。

2.代表作家

(1)古华(1942~   )

作家简介

新时期以来以写风俗著称的作家。代表作有《爬满青藤的木屋》和长篇小说《芙蓉镇》等。

创作特色

a.既擅长写风景,又擅长表现民情风俗,作品呈现出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b.他善于将乡土风俗描写与时代政治风云相结合,从风俗文化中看取时代政治风云。

c.只着眼于小说的政治、历史与社会学主题,仅把乡土风俗描写当作一种方法和补充,乡土风俗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

代表作品:《芙蓉镇》(1981)

作品“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芙蓉镇·后记》)。作者以芙蓉镇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的近30年间民情风俗的变化为背景,写出了女主人公“芙蓉姐”胡玉音在政治生活和爱情中曲折坎坷的人生命运。

(2)汪曾祺

作家简介

乡土文化小说的集大成者,其创作横跨40年代和80年代两个时代。新时期以来,其小说以一种相当成熟的超前姿态,令人耳目一新。其主要作品有《受戒》、《异秉》、《大淖纪事》、《陈小手》等。

创作特色

a.在其作品中,风俗上升到小说本体的位置,具有独立的审美内涵。作为特定生活内容的风俗,张扬了生命情调与审美精神。其乡土文化写作摆脱了现实的功利色彩,呈现为自然、自足的艺术存在。

b.注重小说的文体建构,诗意隽永的风格体现出浓郁的文人气,曾自诩为“文体家”,毕生致力于短篇小说创作,对新时期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代表作品:《受戒》

小说在大胆描写淳朴的小和尚明海与天真的船家女小英子间的友谊与爱情;同时又以细腻淡雅的笔法,描写了荸荠庵和尚们没有清规戒律的世俗生活场景,以及小英子一家男耕女织、和谐自足的田园生活,由此张扬了健康自然的人性,古朴淳厚的民风民俗。小说情节单纯,语言清新,明丽如画的水乡风光,少男少女纯洁朦胧的爱情,淳朴和谐的生活情趣,自由舒展的人情人性,构成了一幅生命与自然和谐的风俗画。

(3)贾平凹

作家简介

在乡土文化写作方面用力最勤、成就显著的作家。中篇小说《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确立了其写作风格。其长篇小说写作数量之巨,在当代作家中屈指可数。《商州》、《浮躁》、《妊娠》、《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秦腔》等在当代文学史上都产生过影响。

“商州系列”

a.表现商州地区人情民风的作品,主要有《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商州初录》、《野山远情》、《天狗》、《黑氏》和长篇小说《商州》、《浮躁》等。

b.小说以商州为背景,一方面表现了商州地区古朴的民风民俗、美好的人情人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商州地区传统的文化、伦理和道德意识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的蜕变。

c.作者对商州地区传统的乡土文化表达了充分的欣赏和留恋,对于这种文化的时代蜕变和未来走向也表达了某种担忧。而这种“反现代”的文化取向,导致他对于乡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缺少理性的甄别和批判性的审视。

作品简介

a.《商州初录》(1984)

这是带“笔记”意味的散文化小说。作品叙述了山外游客在山民家夜宿时应遵守扁担、喝凉水的规矩和老郎中因狼报恩使无辜孩子丧命而跳山自尽等几个互不相关的故事,风俗化和想象性地描述了山里人生活和性情的淳朴。

b.《腊月.正月》

小说客观呈现了一个具有浓厚传统色调的乡村知识分子韩玄子,在对待儿女婚事、土地承包、农村改革等大事小情方面,表现出困惑、反对和抗拒,并由此生出反对新事物、喜欢虚荣面子的乖违逻辑,含蓄地揭示出在当代中国乡村社会进行改革的文化负累,以及所必然要经历的漫长里程。

(三)市井风情的艺术传达

1.市井文化小说

通过描绘城镇社会的市井风俗、民情世态,来传达作家的文化思考与传统美学趣味。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主要有陆文夫的姑苏风味小说、邓友梅的京味小说、冯骥才的津门文化小说系列等、刘心武的“京味都市小说”的系列等。

2.代表作家

(1)陆文夫

作家简介

“归来”作家之一。1956年,因发表短篇小说《小巷深处》而成名。复出后,他接连发表了《小贩世家》、《围墙》、《美食家》、《井》等作品,实现向风俗文化小说的过渡。其作品风格清幽淡远,但也不乏讽刺幽默的智慧和散漫超脱的喜剧色调。

“姑苏风味小说”

这类作品主要以苏州为背景,表现苏州的市井风俗和历史沿革,具有独特的文化意味和民俗气息。善于将市井风俗与时代政治风云相结合,在风俗人情的描写中寄寓着对时代政治的思考。作品以《小贩世家》《美食家》为代表。

代表作品:《美食家》

以苏州饮食文化的风俗画卷为表现形式,通过老“吃客”朱自冶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后的人生经历,反映当代历史的某种喜剧性逻辑,隐含了作家对历史逻辑、人生况味、命运变迁与某种文化定数的感慨和参悟。

(2)邓友梅

作家简介

因1956年发表小说《在悬崖上》而成名。“文革”创作以写“京外”和“京内”为主。前者主要有《我们的军长》、《追赶队伍的女兵》、《凉山月》、《别了,濑户内海》等,后者主要有《话说陶然亭》、《寻访“画儿韩”》、《那五》、《烟壶》、《“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等。其作品的语言是经过提炼的地道的京白,从容而不拖沓呆滞,颇具特色。

“京味文化小说”

在这些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没落的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物形象,以其身份、经历、性格的独特性,联系着北京的过去和现在,飘摇于时代的风雨中,展现文化和民俗的双重意味,唱出有关传统文化的“挽歌”,表现出对其文化神韵的欣赏和留恋。以那五为代表,既彰显出文化的没落,同时又包含着对国民性致命弱点的批判。创作具有代表性,影响很大。

(3)冯骥才(1942~   )

津门文化小说系列

作品主要写清末民初天津的“闲杂人和稀奇事”,并力求写出“地道的天津味”。作品主要有《雕花烟斗》、《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炮打双灯》等,有“津味小说”之称。

艺术特征

a.取材于传统文化中已然消失的糟粕成分。

b.表现这些“文化遗迹”时,通常将它们与人物命运、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借人物或某种生活方式来表达这种“文化”。

c.在艺术上采用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以天津方言俗语为叙述语言,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意味和风俗色彩。

代表作品

《神鞭》作者以近乎游戏的笔法,表现了天津卫的市井风俗和趣闻逸事。

《三寸金莲》作品试图揭示女性缠足这一陋习产生的历史文化依据,由此透视民族文化心理的变态和病态。

(四)“根”的寻找与想象

1.背景

(1)风俗文化小说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寻根小说的出现。

(2)作家和评论家的讨论和争议,将文化寻根小说作为一种创造潮流正式推出。

(3)1985年前后中国思想界和文化界掀起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文化热”,文化寻根小说正是这种“文化热”在文学领域的反映。

(4)从文学自身来看,文化寻根小说是新时期文学艺术内部变革的必然结果。

(5)拉美作家以“魔幻现实主义”的现代手法和第一世界的语言(拉丁语)来书写本土原生文化的成功范例,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寻根之旅”是一种直接的启示。

2.评价

(1)文化寻根小说是新时期作家们的一次文化乌托邦运动。在寻根作家们的文化想象里,有着强烈的启蒙主义动机。

(2)意义追求而言,寻根文学对新时期小说的思想建构实际贡献不大。

(3)但就审美角度而言,它却促成了小说由传统的载道向现代审美艺术的转变,并且强化了说的文体意识。

3.代表作家

(1)韩少功

作家介绍

韩少功(1953~   )在寻根作家中是用力最勤的一位。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的创作主要取材于知青生活,重要作品有《月兰》、《西望茅草地》、《风吹唢呐声》等。其表现文化寻根的作品主要有1985年至1986年发表的《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蓝盖子》等中短篇小说,其中以《爸爸爸》最具代表性。

作品介绍

《爸爸爸》

a.小说以寓言化的叙述,通过湘西村落鸡头寨的历史变迁,力图再现一种原始生存的景象,并在其中找寻浪漫的文化源泉、生命的信仰和精神的力量。

b.在主角身上,反映了寻根小说家普遍的困境:试图为当代文化的重建寻找源头活水,但到头来却只是找到了一个充满着悖论性的载体。

(2)阿城

作家介绍

阿城(1949~   )表现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家式理解。他的中篇小说《棋王》被誉为寻根文学的扛鼎之作,此外还写有《树王》和《孩子王》,合称“三王”。其表现云南边陲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和自然生命存在的《遍地风流》,也备受赞誉。

作品介绍

《棋王》是从“知青小说”意外滑向了文化主题的探求。这部作品是一种中国传统人格的当代化身,在多年的政治文化压制之下,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与文化印记再次获得了生动的彰显,充分体现了道家返璞归真、淡泊自然的处世哲学。

(3)藏族作家扎西达娃

作家介绍

藏族作家扎西达娃是不应被忽视但却长期未受到应有重视的一位。扎西达娃生于川西一个汉藏通婚的家庭里,早在1985年前后就已写出了大量以西藏文化为主题的作品。代表作是两个短篇《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和《西藏,隐秘岁月》。

作品介绍

《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深刻地解说了藏文化与藏传佛教同现代文明之间的分野,暗示出其存在的前提是“前文明”式的思维、生存信念与原始的生存方式。其中扎西达娃所理解的藏族文明将实现其现代性的转化,在危机中获得再生,贴切地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式的手法,而且非常传神地表达了作家对20世纪历史中藏族传统文化的命运的思考。

(4)除上述作家外,还有一些作家的寻根小说也曾产生过较大影响。如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莫言的《红高粱》等。

四、现代主义与文体实验

(一)现代主义艺术实验的兴盛

1.概述

(1)“新潮小说”主要指1985年至1986年的探索小说,创作主体是一批50年代出生的作家,如莫言、马原、残雪、刘索拉、徐星等。

(2)“先锋小说”主要是指1987年以后成名的一批出生于60年代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主要成员有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叶兆言等。

2.代表人物

(1)马原

作家介绍

马原(1953~   )是新潮小说的艺术起点。马原在1984年发表了《拉萨河女神》,这篇小说在叙事手法上的陌生化特点使它在该年度的小说中显得卓尔不群.因之也就成为了新潮小说的发轫之作。

“马原式”的“叙述圈套”的特点

a.作者本人作为讲述者常常介入到小说故事之中,故意模糊叙述者与被叙述者之间的界限。

b.故意把两个以上的故事切碎,以杂糅方式交叉讲述,增加阅读的障碍。

c.故意在小说叙事的时间和空间上做手脚,使故事发展与讲述本身最终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或者在证实的同时又予以证伪。

d.大量的叙事“留白”,故意不交代情节的背景与前后因果逻辑,使故事处于悬疑状态。这一切使得他的叙事具有了很大的挑战性和阅读难度,使阅读变成了一种“破解”或“猜谜”式的智性活动。

代表作品分析

《虚构》

a.《虚构》中作者刻意“暴露虚构”的叙述,使小说所讲述的马原本人亲临一个被称做“玛曲”的麻风村的故事,变得亦真亦幻。

b.这是一个典型的“元小说”,即故意暴露小说的虚构性与在叙事中故意讨论小说的写法与理论的小说。

c.这是一个梦境的隐秘再现,一个关于红色想象与色情想象的集合的梦。红色梦是关于特务的想象;色情梦是关于“我”与女麻风病患者之间发生肉体关系的想象。

评价

a.马原的小说玩弄的花样很多,他赋予了叙述以本体的位置,对促进小说文体意识的觉醒无疑有着突出的贡献。

b.马原过于膨胀的个性化和技术化的叙述,也增加了读者理解的困难。

(2)莫言

作家介绍

莫言(1956~   )在新潮小说家中最有代表性,成就也最为突出。1985年,他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接着又以《红高粱》等系列小说而成为寻根文学运动的总结性作家。在这之后,又以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而成为新历史小说的开启者。

代表作品介绍

《透明的红萝卜》

讲述了一个带有“超感官”色彩的故事,深受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如果不懂得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不大可能理解这个小说的内部理念的。但是无论是否进入,从感觉和想象的角度,这都是一篇朦胧而美丽、奇幻而感伤的寓言。莫言以他非凡的才情和想象力,将人物心理刻画得十分细腻,使小说的意境具有了超现实的色彩和意味。

评价

莫言的小说一开始就具有了非常丰富的现代主义内涵,无意识世界的开掘、大自然的灵异景观的描画,超感官的运用,都使其成为新潮小说运动的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3)残雪

作家介绍

残雪(1953~   )是因其新潮之作而在1985年一举成名的。残雪涉猎的范围却广及西方多种哲学文化思潮,所以她的小说极具陌生化意味,在使人迷惑费解的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

艺术特征

a.潜意识场景是其表现的主要内容。残雪习惯于以一种类似精神分裂症者的语言,以反逻辑的叙述,营造出一个个虚幻荒诞、阴暗病态的超现实世界。

b.残雪在描述这个心理世界时,使用的是一种平静的、不带任何情感的客观的叙述语调。一切的丑恶在她的笔下都以一种类似自然主义的方式得以呈现,既非讽刺,也非揭露,这是残雪小说的特色。

代表作品

残雪的作品主要是中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80年代中期的《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公牛》、《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情》、《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黄泥街》、《天堂里的对话》等,以及90年代的《饲养毒蛇的小孩》、《迷惘》、《窒息》和长篇小说《突围表演》等。

评价

a.残雪的冷漠、客观的叙述语调带来了寓言般的叙事效果,达到对人类生存处境的普遍反映。这一点使她的小说在主题上更具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叙事特征。

b.残雪对人性的发掘毕竟是有限度的,这使她的作品在主题表达上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某种单一性和重复性。

(4)刘索拉

作家介绍

刘索拉(1955~   )的作品对新时期文坛所造成的影响和冲击不可小视。她的作品对传统的小说艺术进行了大胆的反叛,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

代表作品介绍

a.《你别无选择》表现的是一所音乐学院的一群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景。作品采用多维、无序的散点叙事方式,对许多具有不同性格特征和价值追求的人物予以单独表现。

b.作品的主题很明确,而且不同于西方现代派作品的阴暗、颓废、绝望,这部作品的主题很光明,有中国特色。

c.这篇小说的叙述方式和内在气质上更多的体现现代色彩。作品以片段的、零散化的和断裂的、跳跃式的叙述方式,营造出一种躁动不安而又生机勃勃的艺术氛围,传达了强烈的时代气息。

(5)徐星

作家介绍

徐星(1956~   )作品有《无主题变奏》、《城市的故事》、《无为在歧路》、《饥饿的老鼠》和《剩下的都属于你》等。

代表作品介绍

《无主题变奏》

a.写的也是城市青年的复杂心理,小说以贴近读者的第一人称方式展开叙述,表现了现代青年的迷惘和彷徨。

b.艺术表现手法

作品打破传统写实手法的局限,借助意识的流动和情绪的变化,将一个个心理的片段和生活的片段串联起来,以荒诞变形的笔法凸显人物的情绪特征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在人物塑造上,则以抽象化和符号化的方式,彰显共性抹杀个性,以示与传统人物塑造方式的不同。

评价

a.徐星的《无主题变奏》较多地接受了美国现代作家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影响,这是处于艺术摸索过程之中的中国作家必然会出现的创作现象。

b.徐星的作品普遍摈弃了外国范本当中的“黑色幽默”和非理性色彩,在内在精神上是十分认真、严肃的,表达的是一些社会化的现实主题。

(二)先锋小说实验的勃兴与收获

1.概述

先锋小说家的理论主要受20世纪的西方现代派、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特别是卡夫卡和加缪的现代哲学寓言小说、罗布·格里耶等为代表的法国“新小说”、阿根廷的博尔赫斯的“叙事迷宫”式叙事等创作和相关理论的影响。

先锋小说的创作阵容主要包括格非、孙甘露、余华、苏童、叶兆言、北村、潘军等人,他们从不同方面体现了这一引人注目的小说潮流在艺术上的探索。

2.代表人物

(1)格非

作家介绍

格非(1964~   )的作品中有很强的知识分子式的写作风格。格非小说的语言,洗练优雅,多学院气息,被称为“知识分子式叙述”。

艺术特征

a.格非早期的小说创作资源多来自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哲学的启示,在此影响下形成了其特有的“新历史主义哲学”。

b.作家最关注是历史处境中个体的命运,这种命运不但受到历史这只无形之手的操控,而且还受到主人公无意识深渊的暗示。这使他的作品带有一种神秘主义的宿命感和哲学化乃至“玄学”化的意味,显得晦涩难懂。

c.格非对“现实”持有一种质疑的态度,这种态度往往使其笔下的人物和故事显得扑朔迷离。

代表作品分析

a.《迷舟》叙述了一个看似具有历史情境感的故事,小说非常强烈地暗示出这样的理念:历史中的人就像是河流上迷失的船,无法操控其方向和命运。在叙述方式上,作者故意采用了历史写真的策略,甚至还画有战役地形图.但效果却是更加凸显了小说的神秘感与寓言感。

b.《褐色鸟群》是格非的“兀叙事”实验的范本,传达了这样的哲学观念:叙述本身充满了虚构与随意性,记忆是靠不住的,历史和现实是无法呈现的,小说是可以“毁掉记忆”的。

c.中篇小说《傻瓜的诗篇》是格非运用精神分析学原理的精妙之作,其作品中有类似弗洛伊德使用催眠和暗示法来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情节,而且小说还对人类的思维方式、特别是诗歌思维与精神病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行了富有哲学色彩的探讨。

创作的阶段性特征

a.格非80年代小说的创作,局部细致清晰而整体却扑朔迷离。

b.90年代以后,他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如《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山河入梦》等,创作风格开始转变,表现出向传统写作方式的回归。

(2)余华

作家介绍

余华(1960~   )是当代中国最具先锋意识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深受川端康成、卡夫卡等人的影响,早在80年代中期,便开始了陌生化叙述的探索。

艺术特征

在叙事方法上,余华这一时期的作品也非常富有“元小说”的意味。

如《鲜血梅花》小说宛如一部缩微的戏剧,把各种武林叙事烩于一勺,非常富有形式感。

阶段性特征

a.余华80年代的作品,主题表达过于抽象,叙述上设置了过多的阅读障碍,难以为读者接受。

b.90年代以后,他逐渐转变了创作方法,表面上向比较传统的“写实”回归,但实则还是寓言化的写作。在主题上依然保持着存在之思和精神求索的特点。这使他的写作在90年代赢得了更多的读者,也保持了较高的艺术品位,如《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代表作品

a.《十八岁出门远行》通过一个少年的“道德悲剧”与精神成年的故事来颠覆以往的小说经验。

b.《一九八六年》借人物的自虐来指证当代历史的血腥本质。

c.《现实一种》中山岗、山峰兄弟间的相互仇杀,更是撕破了亲人间温情的面纱,暴露了人性的本真面目。

(3)苏童

作家介绍

苏童(1963~   )是一位富有本土气质的先锋作家,1987年因中篇小说《1934年的逃亡》而成名。

文学思想

a.他在早期虽也曾写过一些明显带有形式实验意味的作品,但就总体而言,他的小说比一般的先锋作品,更具有原创性。

b.作家似乎更注意先锋精神在本土经验中的化用,他把动人的故事传说、自由无羁的想象、传统文学的神韵、颓废而唯美的意趣、对于人性的独到省察与富于变化的叙事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为先锋文学成就了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艺术特征

a.苏童的小说擅长人物与风情的描绘。其描写童年生活为主的“香椿树街系列”,对江南城镇的生活描绘得十分细腻,对孩童视野中的70年代中国颓败与迷乱的社会情境表现得也十分传神。

b.苏童对人性的隐秘世界、对女性人物性格的描写更为独到。他长于描写人性卑贱与丑恶的一面。

c.苏童的中短篇小说成就显著,不唯数量众多,而且许多作品还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与独特的魅力。苏童也写有不少有影响的长篇作品,如《米》、《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又名《紫檀木球》)、《碧奴》等。

代表作品

a.《米》是苏童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苏童“性恶论”理念的生动写照。主人公用他的顽劣和狠毒书写了自己充满屈辱、劣迹、欲望和报复的一生。

b.《妻妾成群》称得上一部诗一般的小说,红颜少女,落难无助,饱受命运的摧折,这是苏童挽歌式书写中的一个格外凄美的文本。作家在其中还原了中国古老的家族叙事,写就了一个“现代女性的传统悲剧”。

c.其他代表作品

《舒家兄弟》、《红粉》、《神女峰》《南方的堕落》、《香街野史》、《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等。

(3)其他先锋小说家

孙甘露(1959~   )

艺术特征

a.他的小说采用极端的反小说的文体形式,阻断了小说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使小说成了对于幻象与幻境的梦呓般的艺术表达,成了“白日梦”式的写作。

b.孙甘露小说的语言,反逻辑、反常规,局部富有诗意美感,也不乏机智,但整体则显得混乱。

其代表性的作品还有《我是少年酒坛子》、《请女人猜谜》和长篇小说《呼吸》等。

五、生存意识与现实关怀

(一)“新写实”小说

1.新写实小说和传统小说的异同

(1)功能上与传统写实小说内容上的政治化承载不同,新写实小说着意表现的是世俗化的日常生活和人生。

(2)内容上不同于传统写实小说对生活“本质意义”的发掘,新写实小说表现的是“原生态”的生活真实,是对生存本相的关注。

(3)塑造人物上与传统写实小说的典型形象塑造不同,新写实小说表现的是凡俗的芸芸众生,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4)在创作态度上,与传统写实小说作家主体的融入姿态不同,新写实小说保持着一种冷静、客观的叙述语调,掩盖了叙事主体的倾向性。

2.代表作家

方方、池莉、刘恒、刘震云、叶兆言、苏童、李晓等。

(1)方方

方方的小说题材广泛,结构和语言富于变化,表现了作家在小说创作上的多方面才华。其代表作品主要有:

中篇小说《风景》全部的叙述是由一个夭折的婴儿小八子来完成的。描述了城市底层平民卑微、粗鄙、苦难的生存状况。将生存故事交由一个死者来叙述,透过死者的眼睛来观察生者的生存景象,更增添了一种冷漠与残酷的哲学意味。

表现普通人灰色生活的《白梦》、《白雾》、《白驹》等。

表现知识分子生活和精神困窘的《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等。

表现知识分子劳动改造的《乌泥湖年谱》等。

表现女性命运的《何处是我家园》、《奔跑的火光》、《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等。

(2)池莉(1957~   )

池莉,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其作品中有着浓厚的地域性色彩。她的代表作主要有:

中篇小说《烦恼人生》描写的是操作工人印加厚一天的庸常生活。作者采取横切面的表现方式,将主人公的各种活动和烦恼浓缩进一天,予以强化表现。池莉以一种贴近现实人生的平民化姿态,表现出关切、认同的态度。

作家表现武汉底层市民生活状况的作品还有《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等。

进入90年代后,池莉转向了都市言情小说的写作。这类作品中最具影响的小说有《紫陌红尘》、《小姐,你早》、《来来往往》、《水与火的缠绵》等。

池莉还创作了一些历史题材的小说,如《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和《凝眸》等,带有某种先锋探索的意味。

(3)刘恒

作家介绍

刘恒创作过程中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影响和制约人类生存的本能欲望,如食和性等。作家把人类的这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联系起来,在特定的文化时空中,侧重从生理的角度探讨人性与生存的问题。

作品分析

a.《狗日的粮食》表现出人对于“食”的关注。光在叙述上,作者采用客观化的叙述笔法。在这种类似自然主义的艺术表现中,当代中国农民的极度匮乏的物质生存状况,却得到了令人震惊的呈现。

b.《伏羲伏羲》则从原欲的角度,来探讨“性”对于人的生存、道德与命运的影响。小说的基本情节是一个通奸和乱伦的故事。作品最后以反人性的伦理道德取得胜利而告终,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艺术特征

a.在艺术表现上,小说吸纳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某些思想,注重人物的无意识心理的描写,将外在的客观叙述同人物的心理分析相结合,从容冷静却又不失文化批判的色彩。

b.刘恒的小说对人性的探讨是将他们放在极度匮乏的物质生存状况中,放在封建家族制度、传统文化对性的压抑及其所引起的心理畸变等条件下。这使他的创作具有了社会文化批判的意义,而非纯粹的对于本能的欲望描写,在人性的探讨上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代表作品

刘恒的新写实小说还有《白涡》、《连环套》、《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

(4)刘震云

作家介绍

刘震云(1958~   )的小说最关注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着力表现特定环境对人的挤压和人在这一环境中个性的被扭曲和被异化。这类作品主要有《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等。

代表作品介绍

a.《一地鸡毛》表现的是人在烦恼压迫下的个性扭曲、精神委顿、激情消退和自我丧失。作品以一种看似浅显的喜剧般的方式,表达了作者所理解的生存本相,其中不乏尖锐的讽刺和批评。

评价

刘震云的小说常以客观冷静的笔触表现生存的荒诞和人的异化,具有喜剧效果与存在主义的哲理深度。90年代后,刘震云转向长篇小说得写作,主要作品有《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一枪废话》和《手机》等。

(二)现实主义冲击波

1.背景

(1)这类小说切合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特定的社会现实。

(2)由于媒体的炒作和商业化写作环境下作冢们的趋时务实心理,这种小说创作在较短的时间内纷纷涌现,并在1996年1997年问达到高峰,出现了“现实主义冲击波”热潮。

2.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

关仁山的《九月还乡》、《大雪无乡》,何申的《年底》等。其中《分享艰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体现了这类小说创作的价值取向、成就以及缺陷。

3.评价

(1)“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表现出了直面现实的问题意识,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现实关怀与艺术良知,虽然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混乱,艺术上也显得粗糙,但仍有其现实意义,具有现实主义的品格,这类小说表现得最多的是国有企业生存的艰难。

(2)一些作家试图找到解决或克服这种艰难的办法,并且在作品中开出了自己的药方:“分享艰难”。“分享艰难”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只能说是作家们的一相情愿,是缺乏说服力的。而且,在这些作家们的笔下,“分享艰难”有时是以一种非道德、非伦理,甚至是反道德、反伦理的方式进行的。

(3)“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反映了国有企业的艰难处境和底层人民的生活窘迫,并对此表现出相当的关注和同情,其对有些体制性问题的思考也有一定的深度和曲折含蓄的表达。

(4)这些作品对现实问题采取了伦理化的“和稀泥”式的处理方式,对问题实质的触及又往往是浅尝辄止或浮光掠影的。

(三)官场人生的体验

1.“官场文学”含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乃至世纪之交,一批被称为“官场文学”的小说创作陡然兴起,官场小说是将“官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作为主人公全力应对、极尽琢磨的一个实体来表现的。官场小说是在一定的社会大环境下,对于人与政治权力之间复杂关系的艺术表达。

2.发展过程

(1)早在20世纪50年代,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就已经触及了现代官场的潜规则问题,表现了官场对人的个性的异化和耗损。

(2)80年代柯云路的《新星》等作品,已经对政治权力场中复杂微妙的关系有所揭示。

(3)在80年代后期的新写实小说潮流中,刘震云以其《官场》、《官人》、《单位》等作品,将当下官场的风貌、规则、个中滋味作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生活状态还原了出来,无意间开了新时期官场文学的先河。

(4)官场文学引起广泛关注并带动了一批相关作品的产生,但是形成一种气候的,是世纪之交张平的《抉择》、王跃文的《国画》、李佩甫的《羊的门》等小说的问世。

3.“反腐小说”

(1)含义

反腐小说是官场小说的一部分。随着90年代“反腐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出现了一批描写官场的小说。这些作品揭露腐败,警醒世人,正面反映了政府惩治腐败的决心。它们用较大的篇幅具体细致地表现了不同层次的官员腐败的内幕,深入到了官场的许多操作的细节,也深入到了不同形态的官员们复杂的内心世界。

(2)代表人物及作品

张平的《抉择》和《十面埋伏》、王跃文的《国画》、阎真的《沧浪之水》、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周梅森的《中国制造》、《绝对权力》,张平的《十面埋伏》、《天网》、《法撼汾西》等作品。

张平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抉择》是一部气魄宏大的作品。

a.小说揭示了三大震撼人心的现实现象:一是腐败的领导干部将导致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政权的衰亡;二是钱权交易;三是反腐斗争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b.张平的小说不仅善于从重大社会问题取材,直面严峻的社会现象,而且其思考也是相当深入而犀利的。

王跃文对于官场的批判显得更为含蓄一些,他们所细致描摹的,是个人在官场这个特殊的政治环境中的心理、表现以及荣辱沉浮的过程,传递着独特的官场人生体验。

阎真的《沧浪之水》通过一个知识分子从灵魂的不断挣扎到最终的投降,揭示了人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生存而谋官的某种必然性。

(3)评价

a.官场小说在客观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同时由于题材的尖锐性和重大性,一些作品和人物也具有震撼人心的审美魅力。

b.除了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外,这些作品将锐利的笔触深入到了“官人”的内心,可见出相当的人性深度。

c.许多官场小说作品隐含了强烈的商业诉求,这一点导致了它们在创作中的模式化倾向。

六、军旅小说的新拓展

(一)新英雄形象的塑造

1.英雄和英雄主义是军旅小说表现的主要内容

对于英雄形象的塑造是军旅小说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英雄人物的变化也折射出军旅小说的时代变迁。新时期军旅小说中的英雄形象经历了由“神化英雄”向“人化英雄”的还原。

2.代表作品

(1)《西线轶事》打破了以往单一描写战争的局限,实现了战争描写的社会化,这对后来军旅小说创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而且也更新了关于英雄和英雄主义的概念,为新军旅小说的形象塑造开辟了新途径。

(2)《高山下的花环》紧紧抓住军人性格中固有的社会因素,通过几位出身各异的军人的不同境遇和表现,将各种社会矛盾冲突集中到部队和前线上来,借部队和前线这个特殊的舞台来反观社会,反观社会风气的微妙变化,因而具有了更深的社会内涵。

3.新发展

(1)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商业大潮的兴起,英雄和英雄主义观念受到挑战这促使军旅小说不得不探索新路和转型。

(2)代表人物

邓一光

人物介绍

他的作品以对英雄和英雄主义的执著表现而独树一帜,给90年代的文坛吹来了一股英雄主义的劲风。他在小说中创造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英雄人物形象,并且进行了新的阐释,为之注入了时代活力。

艺术创作特点

a.作家更加侧重刻画和平时期的军人形象,他们既是平常的普通人,又有着常人所无法具有的精神和力量,完成着常人无法完成的事业,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境界。

b.作者还善于以思辨的笔触,表达对于战争、历史、人性和人道主义的现代反思,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某种哲理的意味。

代表作品

《父亲是个兵》、《我是太阳》、《走出西草地》、《远离稼穑》等。

(二)题材表现空间的开拓

1.背景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军旅小说的发展获得了相对宽松的写作环境

2.表现

(1)题材领域上有了明显的新拓展。

在题材领域的开拓方面,最有标志性的是正面表现国民党抗日斗争的小说的出现。

周而复的《长城万里图》(1987~1994),包括了《南京的陷落》、《长江还在奔腾》、《逆流与暗流》、《太平洋的拂晓》、《黎明前的夜色》、《雾重庆》六部,是正面表现国民党抗日战争小说中最有分量的一部巨著。

新时期战争小说题材领域拓展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对军事历史题材死角的挖掘。

在这方面,黎汝清的《皖南事变》和乔良的《灵旗》可以作为代表。

新时期军旅小说题材领域的拓展,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战俘文学”。

“战俘文学”在内容上表现的大多是为革命浴血奋战、作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在特定形势下沦为战俘的革命军人,在“战俘”帽子的重压下,历经磨难,饱尝世态炎凉,演绎出了一曲曲令人唏嘘慨叹的人生悲歌。代表作品有孟伟哉的《战俘》和《被俘者》、胡清和的《女战俘》、徐朝夫的《战俘》、赵大年的《女战俘的遭遇》、邓一光的《远离稼穑》等。

(2)在价值取向上,由原来的一元论走向了多元化。

(三)和平年代的军人风貌

1.朱苏进

(1)创作的阶段性特征

在80年代的作品主要表现和平年代军人渴望在战争中建功立业而不得、对战争既热爱又憎恶的矛盾痛苦心理。这类作品主要有《射天狼》、《引而不发》、《凝眸》、《第三只眼》等。

90年代以来,朱苏进致力于和平年代军人世俗化的精神写照,表现军人世界意志颓废、精神委顿的生存现实,这方面的写作影响更大,代表作品有长篇《炮群》和《醉太平》等。

(2)代表作品分析

《炮群》呈现了部队领导机关和高级指挥员的全景式的生活,充满了庸俗不堪的世俗生活气息。

《醉太平》对军人世俗化的表现更充分,更大胆。这部作品以极度的世俗化颠覆了既往军旅文学的崇高、庄严、神圣,表现出军人灰色、平庸的世俗状态。

(3)评价

朱苏进对军人世界世俗化的表现,既推动了军旅文学的新变,也反映了军人世界及其价值观的危机。

2.阎连科

(1)朱苏进和阎连科在创造思路上的异同

相同之处

二者都致力于和平年代军人的世俗化表现。

不同之处

朱苏进笔下出现的主要是上层人物,有着显赫的头衔和地位,孤高傲世,过着优裕的生活。而阎连科笔下则大多是下层农民军人,为改变农民身份和穷苦命运而苦苦挣扎。阎连科笔下的军人,是“农民加军人”式的结合。

(2)农民情结

作者有着强烈的农民情结。

其表现农民军人的作品主要有《和平雪》、《中士还乡》、《寻找土地》等。

这些作品中的农民厚实纯朴,他们热爱土地,但是又希望能借助从军的机会逃离土地。在他们身上,军人头上的耀眼光芒早已消退了。

阎连科是位创作上的多面手,同时拥有两幅笔墨,既写军人又写农民,但归根结底,实际上还是写农民。

3.其它类似的创造取向的作家及代表作品

(1)李斌奎的《天山深处的大兵》、刘兆林的《啊,索伦河谷的枪声》、刘亚洲的《两代风流》、海波的《铁床》等,这些作品从各个方面对和平年代的军人生活进行了描写。

(2)“新写实”热潮中刘震云的《塔铺》、《新兵连》等作品,其中有对军营世界普通士兵之间的明争暗斗和背后的现实利益纷争的表现,也刻意展示了生活中庸常无奈的一面。

4.评价

(1)军旅小说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促成了军旅小说的世俗化、平民化。

(2)一方面造成了军旅小说自身发展的危机,提出了一系列令人警醒的新问题。

七、历史经验的再现与重构

(一)农民起义的颂歌

1.代表作品及介绍

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

(1)小说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斗争,推翻明朝统治,抗击清军为主要线索,歌颂了起义军的英勇顽强,诠释了农民武装斗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规律。

(2)《李自成》力图谱写一部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小说以农民起义军与明王朝的主要矛盾为中心,同时多侧面地描绘了明末清初的民族矛盾、各路起义军之间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展现出复杂动荡的社会风貌。

(二)王朝历史的叙述

随着文学的市场化进程,帝王系列小说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

1.代表人物

(1)凌力

凌力创造了《少年天子》、《倾国倾城》和《暮鼓晨钟——少年康熙》。这三部小说着眼于百年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以史实为依据,同时借助想象的空间,在时代激流中突出人物性。《百年辉煌》聚焦于清初几代帝王励精图治,从艰难困苦中不断开辟新局面的历程。

代表作品分析

a.《少年天子》在表现顺治福临胸怀大志的政治革新时,突出了当时满汉两个民族、两种文化的冲突。作者笔下的顺治既有一国之君的雄心和果敢,又有少年的热情和薄弱,作者更赋予他深慕汉家文化的诗书气质。

b.《暮鼓晨钟——少年康熙》描述了福临死后继位的幼子康熙的成长。作品以大量生动丰富的细节,完成了康熙由孩童到皇帝的转变。

c.《倾国倾城》反映的时代最早,它集中描绘的是明清政权更替之际的山河巨变。通过明清两位君王的鲜明比照,既展现了明亡的悲剧,又揭示了清兴的必然。

艺术特征、

a.凌力的小说不仅善于以华彩乐章般的情节取胜,更能以独具韵味的人物来演绎历史,触动读者的心灵;强调历史感是凌力小说的又一追求。

b.凌力致力于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表现人的存在形式,将时代的大气候和人物的思想性情都表现得异常鲜明。

(2)二月河

二月河(1945~   )是一位以塑造清朝帝王系列而闻名的历史小说家。

代表作品

《康熙大帝》(4卷)、《雍正皇帝》(3卷)、《乾隆皇帝》(5卷)

这些作品以开阔而细腻的气势,全面再现了清初百余年的社会历史风貌以及三位帝王恢弘的政治生涯。

(3)二月河与凌力的异同

(1)不同之处

体现在人物塑造上。凌力在表现人物的雄才大略时,更有兴趣去挖掘和展现他们内心富于人性光彩的一面。二月河也把康熙、雍正、乾隆当作活生生的个人来刻画,表现他们性格的丰富与复杂,但与此同时,他更为关注的,却是康熙等人的帝王身份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帝王素质。

二月河笔下的雍正则是一位虽有性格缺陷,然而勤政、尽力而为的君王。二月河在塑造雍正时,更多的是抱着一种深切的理解的姿态,表现出帝王在威严背后的苦衷和不易。这种态度在历史小说创作中较为少见。

(2)相同之处

在创造过程中,在尊重正史的基础和充分理解人物的基础上,包含作者的合理想象和情感因素。

(三)历史观念的新变与探求

1.背景

(1)外因

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西方新的哲学文化思潮的涌人,作家们在创作中产生了大量新型的历史叙述,人们通常称之为“新历史小说”。

(2)内因

中国传统的历史小说中的历史观,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历史哲学反而有许多相通之处,比如与进化论格格不入的“循环论”历史观。新历史小说在中国的兴起,更多的又是中国传统历史意识复苏的产物。

2.代表人物及作品

(1)莫言及其主要作品

《红高粱》

莫言的《红高粱》等系列小说开创了新历史小说的先河。随后从80年代末开始,一批被称为“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的作家,也不约而同地转向了历史空间的创作。

莫言在《红高梁》等系列中篇基础上汇集而成的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历来被认为是新历史小说的滥觞之作。

a.它对历史的叙述,完全摆脱了过去意识形态化的历史观念,而以生命哲学和酒神精神重构了历史的核心结构。

b.表面上看《红高粱》仍然讲述了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历史故事,但实际已将战争还原为民间生存史和虚拟的家族史。作者让小说中的两条线索交织进行,演绎了一段浪漫的传奇,由此昭示出如北方大地一般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以及如红高粱一样热烈激荡的人性情怀。活力以及“红高粱”般充满血性的民族精神。

c.在结构上,《红高粱》采取了同一个故事通过多人来讲述的手法。通过“我”的不断的更正和补充,使高粱地里的传奇得到全方位的、不同风格和感受的展示。

d.作品还运用了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时空交错,穿插跳跃,把整个故事叙述得张扬散漫,但情节逻辑却十分清晰。

《丰乳肥臀》

这部小说对20世纪历史的书写具有深沉而恢弘的眼光,同时也最具有新历史主义色彩。它通过一个生于1900年、卒于1995年的民间母亲上官鲁氏的形象,勾勒出整整一个世纪的民族苦难历史。

《丰乳肥臀》采用的是“星空式结构”。母亲作为整部小说的核心,她众多的儿女连接起了20世纪中国所有的外部政治力量。这样,小说的结构和主题的恢弘博大完全实现了同体共存,意义与结构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壮丽璀璨的星系。

上官金童一生的悲剧也构成了一部知识分子之书,他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苦难人生,与母亲所代表的民间世界的悲剧交相辉映,更衬托出20世纪血与火、沧海与桑田的历史图景。这部小说无论在思想深度、艺术结构的复杂性、所表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精神,以及民间性的文学伦理等各方面,都是新文学诞生以来最富成就和特色的。

《檀香刑》

《檀香刑》作品以发生在20世纪初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奇闻般的酷刑——“檀香刑”的前前后后,揭示了专制体制之下的旧中国必然衰败和灭亡的命运。这部小说更像是“启蒙历史主义”的小说。

《檀香刑》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的封建专制之所以还得以延续,其重要的基础就是酷刑,是把酷刑演变为“杀人艺术”的创造力,是民族集体无意识中对酷刑的嗜好,以及围观的冲动和激情。作品还思考了近代中国的文化冲突与民族命运。

小说采用了高密东北乡的方言和猫腔戏的语言风格来完成讲述。作品的语言风趣诙谐,充满喜剧意味,整个结构华美宏大,具有多声部交响、复调和狂欢的典型特征。

(2)“先锋小说家”

余华作为先锋小说家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迄今两部影响最大的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

a.《活着》以极致的笔法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活着》揭示了历史背面那些被掩埋的人和事,见证了被权威历史叙事所遮蔽和所妖魔化了的人的命运。

b.《活着》仍体现了余华残酷而极端的一面,在小说叙事方面具有探索极致的倾向。虽然小说的叙述表层显得浅显易懂,但从根本上说《活着》仍然不是“现实主义”的写作,而依旧是实验意味和先锋精神十足的小说。

《许三观卖血记》

a.这部小说采用喜剧的手法书写了当代底层社会人的处境与命运,从而在宏大的国家历史的背面,再现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底层人物的人生档案。

b.《许三观卖血记》在展现其主题意蕴时,有着“单纯中的丰富”的特点。这部小说创造了用最简单的笔墨、最单纯的叙述,构造出严肃的主题、深邃的哲理、音乐的节奏、生命的旋律的成功范例。

“先锋小说家”创作的特点

他们的作品更加具有“新历史”的色彩,这主要体现在:

a.在历史空间里的恣意虚构;

b.对权威意识形态规约下的历史叙事的刻意颠覆;

c.对中国传统历史叙事的修复与认同;

d.将纵向历史切碎提炼成若干“历史的元素”;

e.消解关于历史必然性、历史进步论的观念等。

(3)通过家族的兴衰变迁来反映历史嬗变的作家群体

背景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通过家族的兴衰变迁来反映历史嬗变的作品。

创作特点

这些作品都倾向于表现对近现代历史的再认知,一般都较少依赖正史的文献资料,多是根据其背景或情境来衍生事件、想象人物,通过家族或宗族史的叙述影射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变迁。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这一类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陈忠实的《白鹿原》、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李锐的《旧址》、张炜的《家族》、刘震云的“故乡”系列、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等,其中以陈忠实的《白鹿原》影响最大。

a.作品以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一系列重大社会事件为背景,以关中地区白、鹿两家盘根交错的家族矛盾为叙事主线,不仅写出了渭河平原白鹿原上长达半个世纪的家族秘史,而且写出了一部中国的民族秘史、心史和苦难史。

b.小说的时空背景宏阔,历史文化信息丰富,具有史诗般的品格。这种品格首先来自其宏大的总体架构。其次,这种品格来自其混沌而感性的历史叙述。从而使文章具有了一种苍茫凝重、雄浑大气、悲壮深沉的特有品格。

c.小说成功塑造了一批性格饱满、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如白嘉轩、鹿子霖、黑娃、田小娥、白孝文等。作品注重描写人物的复杂性,不但写出了他们的理性行为,而且探寻了他们包括性、暴力、死亡意识在内的隐秘的潜意识世界。

d.在突出人物文化性格的同时,《白鹿原》有意识地淡化了人物的阶级身份在政治倾向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所起的作用。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又往往是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

e.作家在总结和借鉴中外以往成功的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现实情节同原始文化、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融会在一起,卓有成效地营造出了一种亦真亦幻、深邃神秘、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效果,从而在总体上满足了作品对于史诗性和文化省思的文学诉求。

f.《白鹿原》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新把握、发现和认识,在90年代以来的历史叙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八、女性写作的兴起和繁盛

(一)女性意识的复萌

1.背景

新时期初期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萌动,是伴随着“人的解放”的社会思潮出现的,并未从大的人道主义母题中分离出来。

2.代表人物及作品分析

(1)戴厚英

戴厚英是在这股思潮中较早涌现出来的女作家。

其代表作《人啊,人!》这部长篇小说以“反右”运动到“文革”结束的历史为背景,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反思了当代政治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知识分子的命运悲剧。

(2)谌容

谌容的小说创作也在潜层意义上触及了女性问题。

其代表作《人到中年》描写了一位女医生陆文婷因超负荷的工作而导致心肌梗塞差点丧命的悲剧性故事。

(3)张洁

张洁最初写作中的女性意识也近乎于一种无意识的流露。

其早期的创作比较诗意、浪漫、理想、抒情。

a.《爱,是不能忘记的》揭示了女性在现实中所面临的爱情、婚姻、伦理道德的困惑,寄托了“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道德的”这一严肃但又带有理想化色彩的主题。

b.《沉重的翅膀》这部长篇体现了张洁尝试把握重大题材的写作愿望,但其中也隐隐流露了女性的情感渴望,即对理想“男子汉”的呼唤与寻找。

c.中篇小说《方舟》表现了张洁的女性独立思想和对男权意识的批判。

d.《祖母绿》是在对男权文化失望和否定基础上的自我超度,表达的是女性的独立意识。作品洋溢着浓厚的理想主义气息,是一曲理想女性的赞歌。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风格向了夸张、犀利、尖刻和冷峻,这实际上也是反抗男权文化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代表作《匕火》、《日子》、《蘑菇》、《她吸的是带薄荷味的香烟》《无字》等。

(二)性别意识与女性书写的自觉

1.背景

稍晚于张洁等人,一批年轻的女性作家逐渐登上了80年代的文坛。受到思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影响,也因其自身旺盛的生命活力,张抗抗、王安忆、铁凝等人的创作,在女性意识的自觉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敏感。

2.作家特点

以鲜明的女性立场,通过书写两性情感题材,表现女性在灵肉两个方面的性别自觉,传达其对男权社会与文化的反叛、对女性历史命运的思考、对拯救与解放途径的找寻。

3.代表人物

(1)王安忆

作家介绍

王安忆(1954~   )是其中最具持久创作活力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各种小说潮流中,她总能适时地切入且表现不凡,但又决不为潮流所累,表现出独立探求的艺术精神。

创作阶段

a.从“三恋”——《小城之恋》(1986)、《荒山之恋》(1986)、《锦绣谷之恋》(1987)开始,王安忆进入了从女性视角探讨女性命运、男权文化与性问题的自觉的女性写作阶段。

b.80年代末王安忆创作了《弟兄们》和《神圣祭坛》,更真实也更深入地探讨了女性在脱离婚姻和性关系的物质前提下,“光凭精神能支撑得多远”的问题。

c.20世纪90年代后,王安忆进入了其创作的黄金期,除《长恨歌》和《富萍》外,还先后写有《米尼》、《纪实与虚构》、《上种红菱下种藕》、《桃之天天》、《遍地枭雄》、《伤心太平洋》、《香港的情与爱》、《我爱比尔》等中篇作品。这些作品大多保持了较高的艺术品位,也奠定了作家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艺术特征

a.王安忆的作品的女性意识。她的女性叙事是源于中国女性的现实生存体验和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的,是一种本土化的、并且带有某种超性别写作色彩的女性叙事。

b.“写女性的历史”或“历史地写女性”,是王安忆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女性作家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代表作品介绍

a.《长恨歌》作品充满了女性内蕴、历史情怀和悲剧意味。它深刻而传神地揭示了历史中的女性命运,并由此将女性境遇与生存的思考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b.《富萍》通过富萍(“浮萍”)的婚事,描写了移民与上海城市文化之间的深层关系,并且着意探寻了在这样一种生存关系中女性的处境与命运问题。

(2)铁凝

作家介绍

铁凝(1957~   )的写作表现出较为单纯的风格,同时也具有更加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其主要作品,除《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秀色》等中短篇外,还有《玫瑰门》、《大浴女》、《笨花》等长篇小说。

创作阶段

a.铁凝早期的小说表现的是一种少女情怀,以少女清纯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b.从“三垛”——《麦秸垛》(1986)、《棉花垛》(1989)、《青草垛》(1995)开始,作家的创作很快表现出了明确的女性叙事意向,作品中的年轻女性们在生存压力和生命本能的驱使下,在充满原始生机和野蛮愚昧的乡村世界,演绎着她们盲目的因而也是难以自拔的性爱悲欢。

代表作品介绍

a.《玫瑰门》在表现女性命运方面具有相当的历史厚度。从小说的叙述中可以看出,铁凝既对女性生命世界、思想意识、性别观念等进行了文化反思,同时也给予了这些历史处境中的女性以深深的同情、理解和宽容。作品所表现的不同寻常的性别意识与心理深度,使之成为了这个年代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女性写作。

b.《大浴女》是铁凝的又一部长篇力作。小说叙述了女性精神忏悔、情爱救赎和生命成长的故事,表达了反思历史暴行和关注女性命运的两大主题。

(3)张抗抗

作家介绍

张抗抗的早期小说,主要是探索青年一代的情感世界,散发着淡淡的忧伤和纯净的诗意。从长篇小说《隐形伴侣》开始,作家的艺术视角日渐开阔,对社会、历史与人生表现出更多的理性思考。其90年代以来创作的《情爱画廊》和《作女》两部长篇小说,更是集中地探讨了情爱、女性及其成长等问题,显示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代表作品介绍

a.《情爱画廊》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人们在家庭、伦理和情爱观念上的时代变化。同时,作者还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发展的眼光和理解的姿态,表达了对于现代女性的家庭、婚恋、情感与贞操等问题的思考。

b.《作女》小说以世纪之交的京城为背景,塑造了一批富有挑战精神的都市“作女”形象,表现了她们不安分的生活观念与欲望追求。“作女”的出现,是对90年代社会情境下妇女世俗生活追求的肯定。

(三)女性写作的文体自觉与话语实验

1.代表人物

(1)陈染

陈染是率先将女性写作的空间拓进到无意识世界中的代表。她的无意识经验更多地侧重于女人的世界,特别是集中在那些女性所独有的领域。

代表作品

《与往事干杯》、《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凡墙都是门》、《与假想心爱者在禁中守望》、《破开》和长篇小说《私人生活》等。

艺术成就

a.小说多以梦幻般的笔法,刻意书写着女性在无意识世界里的隐秘经验。

b.陈染的经验世界与语言边界,主要是在其与“母亲”(女性自身意义上的传统)和与“父亲”(男权意义上的传统)的关系上划定的。

代表作品

a.《私人生活》是陈染的长篇处女作,同时也是她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作家借助现代主义的某些表现手法,通过对倪拗拗“病态”语言所进行的详细描述,透露了女性幽闭的精神世界以及她们不被人理解的思维方式,表现了女性内心由于极度的孤独所导致的痛苦和迷乱。

b.其他作品

《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与往事干杯》和《巫女与她的梦中之门》等。

(2)林白

林白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另一位代表性作家。林白更侧重于表现“感受着的女性”与“成长着的女性”。其主要作品有《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子弹穿过苹果》、《回廊之椅》、《致命的飞翔》等中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守望空心岁月》、《说吧,房间》、《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等长篇小说。

艺术特征

a.林白的小说善于以反常规经验的方式来规避男权文化及其叙事传统,构建出属于她自己的庞大的“女性神话谱系”。

b.“自恋”是林白笔下许多女性的共同特点,她们天生就充满了自爱与自慰的倾向,这是她们自我意识的起点。

c.“从女性的角度看女性”是林白写作的一个重要基点。

代表作品介绍

《一个人的战争》中表现了大量涉及少女到成年女性这一阶段的爱欲心理和行为,从而使整个叙述成为潜入“社会场景”之下的“个人的混沌宇宙”中的潜游与飞翔,在总体上表现出了一种惊世骇俗式的坦率和真实。

(3)徐坤

徐坤在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中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由于兼具学者和作家两重身份,她的创作更具自觉的思想深度和明显的理性色彩。徐坤的女性写作与陈染、林白不同,后者迷恋的是女性心灵的描述,而前者热衷的是对于男权文化的解构。她的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诙谐而机智的喜剧风格,故素有“女王朔”之称。

代表作品介绍

a.《游行》在无情拆解以男权文化为核心的现行精英文化的同时,也对女性的历史宿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b.《女娲》作家以“女性人类学”的眼光,叙述了一个旧中国女性李玉儿的悲剧命运,借以表达自己对女性历史与女性生存的关注。

九、精神消解与理想坚守的两端

(一)价值解构的写作

王朔

1.人物简介

王朔(1958~   )是新时期以来最早以自由撰稿人身份进行写作的作家之一。

2.艺术特性

(1)王朔小说的表层优势在于他的喜剧化和性格化的语言,但实际目标是表现类似美国20世纪中叶“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式的叛逆思想。他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批判性的锋芒,对于陈旧的意识形态和知识等级制度具有瓦解作用。

(2)从艺术风格上看,他的小说因此产生了强烈的类似“室内情景喜剧”的味道。

(3)以幽默、油滑、游戏的“京味”口语,通俗、谐谑、轻飘乃至“轻浮”的文风,构造出这个时代的文化裂变、价值分裂、社会心理冲突,以及人们对过去时代历史情景的戏剧式回忆。

(4)王朔的独特贡献在于他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边缘人或“顽主”形象。

(5)对王朔小说中的“反智”倾向是需要辩证认识的。对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文化批判、启蒙精神、理想主义、使命感、责任感等价值肆无忌惮的嘲弄,也显示了其自身的偏执、狭隘、浅薄乃至虚弱。

(3)代表作品

《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橡皮人》、《顽主》《顽主》、《轮回》、《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大喘气》、《一点正经没有》、《千万别把我当人》、《过把瘾就死》等。

(二)理想主义的精神苦旅

张承志

1.创作阶段

文学之路起步于知青小说。他的早期创作,如《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绿夜》、《黑骏马》、《北方的河》等,运用了一种富有诗意和抒情性的散文化笔法,抒写出强烈追求理想人格和崇高信念的英雄气质,因而显得风格独具。

以长篇小说《金牧场》为界,张承志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与宗教情怀的“践行期”,其作品中的思想内蕴与精神力量开始变得饱满强大起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张承志向着伊斯兰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倾斜开始凸显,他辞去公职,离开都市,深入到中国西北黄土高原最贫困的西海固地区,体验那里的回族民众的贫困与艰辛,以及他们在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依然恪守着的精神信仰。

2.艺术特征

(1)张承志是一位富有激情和思想色彩的作家。

(2)诗歌精神与悲剧性生命情绪的融入,形成了张承志小说的特有的壮美风格。

(3)张承志已成为我们时代重要的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其作品中的理想主义的诗意与激情、道义与信仰,特别是他的被誉为“20世纪的杰作”的《心灵史》,都应该是这一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3.代表作品介绍

(1)《黑骏马》隐约可以看出某种“男权”思想。

(2)《心灵史》小说结合了大量民间传说、故事和真实人物,将叙述升华到了哲学和宗教的理解体验、信仰和精神的诠释阐发的高度,表达了“牺牲即美”的理念,并以此来张扬为捍卫神圣信念与理想人格而进行的反抗和牺牲。

(三)大地田园的诗性守望

1.张炜

张炜则是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乡村大地与城市文明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存危机的寓言和对精神家园的守望。

(1)创作阶段

张炜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以其清俊的文风和对乡村自然的诗性书写而崭露头角。

稍后《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的问世,张炜的小说渐渐显露出了沉郁和严峻的一面,对乡村的自然、现实和历史的描写也逐渐具有了尖锐的思想性。

90年代以后,张炜的创作进入了持续丰收的时期,《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形或浪漫》、《刺猬歌》等长篇小说相继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当代文化语境的变迁,张炜的乡村与历史书写发生了立场上的变化:类似《古船》中的那种对农民文化的理性思索、对现代以来乡村历史的社会学批判,从《九月寓言》开始,变成了对乡土大地的悲情描写与诗意守护。这种对待乡土态度的转变,反映出作家深层思想的变化——从对现代性的期待与焦虑,变为对现代性的审视与质疑。

(2)代表作品介绍

《古船》是80年代中期最重要的长篇作品之一。它不但是“寻根”文学的深化和总结,而且还标志着长篇小说写作在文体上的深刻变化。

《九月寓言》作品显示了作家对社会语境变化的敏感把握。中国的现实矛盾不再仅仅是启蒙语境下“文明与愚昧”的冲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给中国带来的也决不仅仅是进步,与之相伴生的或许还有生态的破坏、以及为哲学家们所预言的高度技术化所带来或所可能带来的危机。

另外两部长篇《柏慧》和《家族》,可以看做是对自己知识分子立场的形象诠释及对传统人文价值的明确维护。

(3)评价

张炜像一个行走在乡村大地上的诗人,反复描绘着他的“田园之梦”。在90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中,他更加突出了主观情志,注重情绪意象的营造和思想观念的传达。大量的抒情独白、感情倾诉取代了对情节的客观叙述。

(四)生命苦难的哲学冥思

史铁生

1.创作阶段

(1)其前期作品,多以纪实和散文的笔法,书写亲身经历的“插队故事”,描写陕北独特的山野风光和生活情态,刻画陕北人憨厚朴实、善良真诚的性格,具有某种怀旧的气息。

(2)从《命若琴弦》开始,他的小说由写实逐渐转向了寓言化和哲理化的写作。

2.艺术特征

(1)“广义残疾”是史铁生观察人生的基本视角,其作品中的人物多数都与残疾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残疾寻找精神出路——走不出宿命但又不甘屈服,构成了他笔下人物的性格与行为逻辑。

(2)史铁生也关注人在当代社会境遇中的生存悲剧。

(3)代表作品分析

《命若琴弦》表现了人的普遍的生存悲剧和“人的广义残疾——即人的命运的局限”。

《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从哲学或信仰的高度,来探讨人的存在意义与生存本质的。

《务虚笔记》是中国当代哲理小说的重要收获。作品既探讨了命运的无常和偶然以及人的脆弱,又歌颂了人对于宿命的悲剧式的反抗,体现出了一种苍劲高远的境界。

十、世纪末新崛起的作家群

(一)都市体验与都市想象

1.代表人物

(1)朱文

朱文的《我爱美元》堪称欲望化叙事的范本。这篇小说中有对物欲与肉欲肆无忌惮的宣扬和描写,其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相悖的程度令人震惊。在欲望主题支配下,永恒的爱情被刻意解构乃至亵渎,精神性的一切显得空洞而虚假。

90年代中期,朱文《我爱美元》的问世是一个标志。它所刻意夸张的城市图景、消费欲望和日常生活叙事,在问世之初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激起了公众的愤怒。但很快这种愤怒便演变成了见怪不怪的时尚潮流。

(2)邱华栋

人物简介

邱华栋是“新生代”作家中书写都市经验比较突出的一位。其陆续发表于90年代中后期的小说《生活之恶》、《手上的星光》、《环境戏剧人》、《把我捆住》、《哭泣游戏》、《沙盘城市》等都是“都市文学”的重要文本。

艺术特征

a.邱华栋不仅提供了新鲜别致的传奇故事,其小说更大的穿透力还在于从人性沉浮的都市欲望中演绎出的“城市美学”——城市的恐惧与城市的甜蜜交织,城市的生存艰难与城市的美丽繁荣同在,城市对人的异化作用与人对城市的巨大欲望并存。

b.在邱华栋的小说中,也有一些作品对欲望一族的生活本身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

c.邱华栋的小说在叙事上是富有戏剧性和前卫色彩的。

代表作品

《生活之恶》通过一种游戏式的批判或批判性的游戏,向人们表明了都市生活中欲望的恶性膨胀所带来的可怕后果。其他作品还有《手上的星光》、《环境戏剧人》、《把我捆住》、《哭泣游戏》、《沙盘城市》等。

2.评价

(1)“70年代后”女作家的小说文本,同样洋溢着浓郁的都市气息。她们习惯在鲜活的都市场景与情境氛围中表达其心理感觉和生存状态。

(2)追求文化消费的小资情调和物质消费的时尚化倾向,成为“70年代后”作品的显著标志。对物质消费的体现,也是这个群体彼此指认的相同趣味,但对文学本身的建构并无多大意义。

(二)日常生活与感官欲望

“欲望化写作”即指欲望被当做文本书写的本体来看待,成为书写的主要对象与核心,作家笔下的“欲望”是一种纯粹而原始的欲望,是人生存的自然属性,不再有带传统文化色彩或道德伦理面具,写作者也不去作生存价值的拷问与终极意义的探求。

(三)文化寓言与生存探究

还有一部分作家延续着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传统,在自己的创作中表达着对于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意义追问。这一类创作的代表人物有:

1.毕飞宇

毕飞宇从80年代开始创作,90年代初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是一位注重深度意义表达的新生代作家。他的早期作品表现出对先锋小说叙事探索的兴趣,但在随后的创作中,作家越来越清晰地表明了他对于人类历史的思考和对于个体生命在社会现代转型时期的现实境遇、尤其是精神境遇的关注。其代表作品有:

(1)《是谁在深夜说话》小说以一种寓言化的方式告诉人们:真正的历史是既不可能回复、也不可能修复的;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历史”实际上是可疑的、不确定的,它不过是我们对于历史的一种想象、一种叙事而已。

(2)《雨天的棉花糖》则表达了作家对于人的精神境遇问题的现实求索。作家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富有思想深度的命题:个体人的禀赋和理想与社会文化角色的规定之间的错位,同样可以酿造出人生的悲剧。

(3)从世纪之交开始,毕飞宇的写作进入了一个比较倾向于写实的阶段,相继发表了《青衣》、《玉米》、《玉秀》、《玉秧》等小说,这些作品取材于现实情境,力图表现当代社会历史变迁中弱者的处境以及欲望与反抗本能对权力所作出的各种形式的回应。应该说同样富有历史、人性和哲理的深度。

2.刘继明

刘继明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和忧患意识的新生代作家,其在90年代的写作有“文化关怀小说”之称。在刘继明那里,历史的沉重、深刻、丰富与现实的轻浮、平庸、肤浅恰成对比,他的小说大致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主题:对于逝去历史的探求、寻觅和对于现实存在的质疑、拷问。其代表作品有:

(1)《海底村庄》表达了对于当下中国人历史健忘症的尖锐批判,同时对历史本身的真实性也发出了质疑。

(2)《前往黄村》中,他写到“我”和几个同学应黄毛邀请前往黄村聚会。故事的氛围是怀旧的,结局却因人物的空缺而产生了解构性质,充满了存在的荒诞感。

(3)《我爱麦娘》在这篇充满感伤气息的小说中,作家虚构了一个美丽女孩麦娘的传奇。麦娘虽然美丽动人,但在这里,美成为了一片废墟、一种幻想。

总体来看,刘继明的小说主要有如下艺术特征:

(1)刘继明的小说在叙述上有扑朔迷离之感,充满了寓言气息。这也使他的“文化关怀”主题有了一种强烈的哲学意味。

(2)他也表达了鲜明的文化守护的立场,表明了他对欲望化现实的不满与质疑。不过,在他的小说中往往也渗透着怀疑、悲观、感伤和虚无的情绪,这反过来又使他的作品产生了某种解构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