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小说(上)
1.1 复习笔记
一、概述
(一)两大历史时期
1.第一个时期(1949年10月~1976年10月)
(1)界限:包括前17年文学和“文革”时期文学在内的前27年。
(2)总趋势:沿着“讲话”的方向和解放区文艺业已形成的特点向前延续。
(3)特征:与政治意识形态联系紧密,强调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和民族形式的继承,保持相对丰富的审美内蕴和艺术价值。
2.第二个时期(新时期开始)
(1)总趋势:不断变革创新,逐步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2)成就: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
(二)社会背景
1.历史背景
现代革命使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局面命运得以改变。
2.文化背景
(1)出于革命与现代性的“二元命题”,当代作家致力于精神塑造和身份认同。
(2)在认同新社会、新生活和新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获取自身的写作动力、道德源泉以及内在的人文性质。
(3)当代小说尽其所能地去践行使新政权合法化、使新的社会生活审美化、使革命历史与新制度下的人物道德化、英雄化的使命。
(4)当代作家们探求人性意味和艺术精神,执著于反映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批评社会不良现象。
(三)曲折的历程
1.1949年以后
(1)创作目的
寻找新的叙事资源,讴歌时代,诠释现实和历史,自觉置身于新的政治文化格局中。
(2)制约因素
政治文化从体制和思想两个方面对作家加以改造,通过框定、规范、剔除,进行妥协、磨合、合作和分裂。
(3)总体趋势
在波折中逐渐上升,之后迅速跌落。
2.1949年~1955年
(1)创作特征
解放区小说传统的自然延续。
(2)作家构成
①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延安解放区来的作家;
②其次是从“国统区”“被解放”的作家;
③海外归来的一派,居于少数,处境微妙。
(3)来自解放区作家
①问题
需要接受思想改造。
②创作心态
召开“第一次文代会”,对“革命的需要”、“人民的希望”,感到新鲜和惶惑。
③创作态势
a.找不到合适的写作资源、合适的形式和路径,或处于观望之中。
b.现代以来的成名作家,要么改行、停笔,要么做官,作品不多。但一批年轻人,很快适应这一切。
④创作特征
a.“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多元特性发生微妙变化。
b.民间性因素正在减少。
c.小说写作的主题和意识宽度变得狭窄。
(4)创作成就
①主要表现在中短篇小说领域
a.长篇小说:刘白羽的《火光在前》、孔厥和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草明的《火车头》、柳青的《铜墙铁壁》、孙犁的《风云初记》、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赵树理的《三里湾》等。
b.中短篇小说代表作家:赵树理、孙犁、路翎、马烽、康濯、峻青、王愿坚、艾芜、西戎、李準等。
②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活跃
其原因在于:
a.农村生活作为一种文学资源,为多数作家所熟悉。
b.关于知识分子生活的日常生活叙事,需要考虑“合法性”问题。
③“红色历史小说”创作出现较热局面
a.原因
第一,以胜利者的姿态叙述历史,是确立政治与现实的合法基础所迫切要求的;
第二,认同胜利,是作家取得自身历史与现实合法地位的先决条件;
第三,历史想象与战争景观,是“史诗”与宏大叙事所必需的载体、诗意能够彰显的基础。
b.代表作品
刘白羽的《火光在前》,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柳青的《铜墙铁壁》,孙犁的《风云初记》,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知侠的《铁道游击队》。
3.1956年~1962年
(1)创作现象
①短暂的勃兴
a.时间
从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到1957年下半年“反右”运动之前。
b.表现
“干预生活”和探求人情、人性的热流。
c.代表作品
陆文夫的《小巷深处》、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的《改选》、李易的《办公厅主任》、李準的《灰色的篷帆》、刘绍棠的《田野落霞》和《西苑草》、耿龙祥的《明镜台》、丰村的《美丽》、宗璞的《红豆》、邓友梅的《在悬崖上》等。
②长篇小说大量涌现
a.代表作品
第一,红色历史题材
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德英的《苦菜花》、刘流的《烈火金刚》、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雪克的《战斗的青春》、欧阳山的《三家巷》、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等。
第二,乡村题材叙事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上下篇)、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浩然的《艳阳天》(第一部)等。
第三,工业题材或城市生活
艾芜的《百炼成钢》、草明的《乘风破浪》、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前两卷)等。
b.创作特征
第一,小说肩负“国家政治生活审美化”的时代使命,主题观念上更加契合国家意识形态的要求,成就革命历史与现实政治生活的经典性想象和记录;结构上规模宏大,有意识地追求“三部曲”、“多部曲”结构。
第二,作品隐含中国传统与民间叙事的若干模型,接续古典小说叙事状物、塑造人物的方法与风神,强化小说的民族文化特点与民间审美属性。
c.文学评价
第一,长篇小说在文体和美学上达到比较“成熟”的境地,对历史和现实的想象方式趋向定型化,产生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叙述和修辞的方法,形成一种中国当代特有的“革命小说美学”。
第二,通过对“史诤性”的追求、主要人物形象的“成长”属性、传奇的故事,以及在胜利或者阶段性胜利处结尾的书写方式,展现红色叙事宏大而壮美的总体风格。
4.1963年~1976年
(1)创作面貌
关于文艺的“两个批示”的发表后,文艺界的极“左”思潮迅速蔓延。
(2)总体趋势
中国当代小说进入停顿时期
(四)走向大一统
1.总体趋势
单一化与丰富性并存,体现知识分子意识。
2.原因
(1)原有的五四文学传统和“新文化的方向”,影响作家创作。有意识地继承和发扬鲁迅文学传统,追求“主观战斗精神”。
(2)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兼容“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众的”文化性质,蕴涵人文的、传统的和民间的各种文化因素,继承文化观念,留下思想空间。
3.创作特征
(1)探讨人性与道德、感情与理性、战争主题与生命主题等之间的冲突,展现历史与人性内涵。
(2)在作家无意识的创作中,显示传统和民间因素的渗透力。
(3)高度政治化的文学叙事中,包藏多元的叙事要素与结构类型。
(4)作家凭借着艺术良知和敏感,带着积极或忧患的知识分子情怀,进行多方面的探求。
3.表现形式
(1)模式化的“革命美学”
①热烈追求宏大叙事与“史诗”气派。
②叙事线索采取党史的结构模型,在结构上追求“断裂性”和“阶段性”,以凸显关键性历史事件的标志性作用,彰显“革命美学”的“壮剧”效果。
③采用二元对立式的矛盾格局,将政治主题予以道德化处理。造就矛盾不可调和,情节庄严紧张,“革命叙事”的“紧张美”。
(2)文艺观念的简单化和片面化
①在艺术上强调“现实主义”“典型塑造”,写出“社会的本质”,使小说艺术变成了社会形态的简单描摹。基于文学工具论的片面化理解,极大地抑制了作家的创作力。
②在人物塑造尤其是“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标准单一,缺少个性和血肉,导致前17年小说总体内容上的干瘪和贫乏。
(3)题材的简单化和表面化
①在社会学意义上理解创作资源,把社会生活简单地分为“农村题材”、“工业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用“工业题材”,覆盖和遮蔽“城市生活”和“都市文化”的普遍存在。
②周而复表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规定下,城市民间的社会生活情态被极度压抑乃至被删除。
③艺术世界单调而缺少生趣。
(4)批评的简单化和粗暴化
①人为地划定种种禁区,用打“棍子”、扣“帽子”的方式来批判作家。
②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反现实主义”的概念,否定有人性探求与情感实验的作品。
③艺术创作走向概念化、公式化,走向萧条和沉寂。
4.总体评价
(1)小说创作在政治化文学思潮的引领下,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了重大的社会作用,激发了人们的公民热情,调动了人们建设新中国的巨大能量。
(2)就小说创作本身的角度来看,政治因素介入提高了部分作家理性审视、概括生活的能力,为他们成功之作带来思想艺术上的深度和魅力。
(3)“革命美学”的原则逐渐成为机械的模式被定为一尊,在独断论的立场上挑战差异、挞伐“异己”,表现出其内在局限性。
(4)紧跟现实政治和政策的创作观,“重大轻小”的写作取向,关闭小说艺术与社会现实、与实际人生、与个体生命的联系,文学创作产生困顿由此而生。
(五)显流和潜流
1.社会背景
10年“文革”给中国的小说艺术也带来一场“浩劫”。大部分作家被赶进了“牛棚”或发配至边远地区进行劳动改造。作品遭到批判和封杀,捣乱文化生产体系。
2.创作特征
一整套以“根本任务论”、“主题先行论”、“三突出”、“三陪衬”为主要内容,以“三结合”、“三过硬”为基本原则和方法文艺律条。
3.代表作品
(1)“样板小说”
①发端
始于冯牧评金敬迈的长篇小说《欧阳海之歌》(1965)。
②创作目标
创造“突出政治”的经典性文本
③表达方式
a.实现“政治的美学化”,对政治进行形象化的宣谕。
b.创作不是对现实的艺术反映,而是对政治的图解。
④代表作家及作品
浩然的《金光大道》、《西沙儿女》、《三把火》等,在遵循“文革文艺规范、突出政治化色彩的同时,保留艺术的成分,使其成为当时名气最大的作家。此外,代表作品还包括长篇小说《虹南作战史》(署名为上海县《虹南作战史》写作组)、署名南哨的《牛田洋》;短篇小说《初春的早晨》、《金钟长鸣》、《第一课》等。
⑤创作特征
a.主题政治化,人物类型化,结构模式化,严重脱离现实。
b.在内容和艺术上,缺乏应有价值。
c.在文学史上,只能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和畸形的历史个案而存在。
(2)改革文学
①创作特征
a.与政治规范并不完全合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和现实。
b.在表现革命历史或现实政治内容时,没有完全堕入概念化的窠臼,刻画人物形象,流露出对改革现实的渴望。
c.作家创作,开拓了“样板小说”之外的艺术表现空间。
②作家作品
李心田的《闪闪的红星》、黎汝清的《万山红遍》、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改革文学”的先声)。
4.存在状态
“文革”期间小说有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公开出版或发表的作品,另一种是未公开发表而以手抄本形式在民间流传的作品,即地下小说。
(1)地下小说
①创作主体
主要是知青。
②创作背景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批的城市中学毕业生或自愿、或被迫下放到农村或军队的生产建设兵团,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劳动锻炼。
③表现
“地下小说”,知青小说的早期状态,在新时期知青小说成为一种真正的思潮和公开的现象。
④作家作品
甘铁生的《第二次慰问》、史铁生的《没有阳光的角落》、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毕汝协的《九级浪》、赵振开的《波动》、靳凡的《公开的情书》、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等都是这一时期非常优秀的作品,其中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第二次握手》是一部近似于“红色幻想”的通俗文学作品,被蒙以浓重的政治色彩。
小说塑造了充满爱国主义理想精神的知识分子丁洁琼、苏冠兰和叶玉菡的形象。为了与苏冠兰的爱情,丁洁琼冲破阻挠回到祖国,但苏冠兰已与叶玉菡结婚。周恩来挽留欲重回美国的丁洁琼。最后,她战胜个人感情,为中国的核物理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b.作品评价
内部结构是三角恋爱的老套路,采用革命年代典型的大众叙事,因作者所蒙受的传奇性的政治遭遇,而具有“地下文学”的性质。
(2)表现性爱的小说
①存在状态
完全在私人隐秘空间里传抄。
②代表作品
《曼娜回忆录》、《少女之心》。
③艺术特征
是一种“地下消费”产品,传达人们在禁欲主义道德环境下的性想象,传播较广,但总体上比较粗糙。
5.总体评价
少数知识青年的地下写作,继承五四文学传统,传达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成为开启下一个文学时代的精神先驱。
二、社会变革的现实表达
(一)概述
1.写作任务
将新的社会现实和政治生活转化为“审美化的想象”,并且成为幸福生活的图景。
2.创作主题
(1)偏重于在宏大的政治构架与主流意识形态视野中,书写乡村世界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柳青、李辈、王汶石等。
(2)在书写民间文化、农民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勾画乡村生活的风情画,并由此最终展示政治生活的巨变,如赵树理、孙犁、周立波等。
(3)少量的“工业题材”或城市生活的描写。作家缺乏对城市生活想象力,境地尴尬,作品相对匮乏。
(4)更为稀少的知识分子题材的写作,作品因为人物的特殊性和性格的复杂性而带有探索意味,且大都命途多舛。
3.创作特征
对新生活的描写首先出现在乡村。乡村世界中蕴涵的民间文化,是使这类小说在主流政治主题之外呈现活力的重要原因。但由于意识形态观念与民间文化此消彼长,建国后的乡村题材小说已不尽相同。
(二)主调在民间世界的变奏
1.“山西作家群”
“山西作家群”和“陕西作家群”代表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两个主要流向。“山西作家群”以赵树理为代表,他们书写新生活,表现更多的现实批判精神,文学观念大体上是从生活到创作,立足于农村现实生活的,其思想、观点和认识主要来源于生活体验。
2.代表作家
(1)赵树理(1906~1970)
①创作经历
40年代主要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建国后主要有中篇小说《登记》、《求雨》、《“锻炼锻炼”》、《老定额》、《套不住的手》、《杨老太爷》、《张来兴》、《互作鉴定》、《卖烟叶》。长篇小说《三里湾》、《灵泉洞》(上)。
②艺术特征
第一,延续民间化、通俗化的创作思路,注重小说的艺术讽喻功能,体现强烈的问题意识。
第二,自觉地“配合当前政治宣传任务”,不断揭示“新问题”,自觉描绘中国乡村社会的历史性变化以及中国农民所创造出来的“新经验”,彰显现实使命感。
第三,创作越来越受到政治化文学思潮的规约,作品中的民间文化因素业呈递减趋势。
第四,小说艺术魅力与情趣,来自其对各种民间人物性格的描绘,来自对历史变动所带来的社会风习、伦理道德和农民心理的变化的成功表现。
③《三里湾》(1955)
小说围绕三里湾合作社秋收、扩社、整社、开渠等事件,以几个农民家庭之间交错的社会联系、婚恋纠葛为纽结,通过富有戏剧性的人物、情节和场景,反映出了新农村的新变化。
b.作品评价
第一,是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不仅有首事之功,而且在表现社会变革给农村政治经济和农民思想精神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方面具有相当的深度。
第二,家庭内部矛盾、党内思想斗争、社会伦理道德斗争,以及情感观念斗争纠结于一起,展现一幅色彩丰富的农村生活图景。
第三,小说细腻地书写了这些力量的彼此消长,试图揭示出中国农村由合作化运动所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这一历史变化过程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第四,首先尝试塑造了一系列“新人”形象,寄寓作家对于新生活的理解和想象。但人物略显单薄,缺乏深层的性格内涵与美感力量。
c.艺术成就
第一,在人物刻画方面,赵树理最擅长对中间人物和落后人物的塑造。从作者熟悉的农村底层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塑造得血肉丰满,真实可信。
第二,从艺术手法上看,《三里湾》延续了赵树理以人物描写推进故事情节的写法,在稍显散漫的故事线索中,着力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力图展示人物转变、社会进步,弱势人物的“革命”和落后形象的转变,显得急促和缺乏深层铺垫。
④《登记》(1950)
为配合宣传新的婚姻法而作,注重揭示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残余对新事物的压制。通过母女两代人在婚姻问题上的不同命运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b.作品评价
第一,从人物刻画来看,《登记》中塑造得最鲜活生动的,仍然是那些民间式的人物“小飞蛾”、张木匠、燕燕等,其中“小飞蛾”的形象刻画得尤为成功。
第二,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依旧用戏剧性的小故事来予以呈现和凸显,既交代了人物的身份、背景、性格,又使之融入并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进展。
⑤《“锻炼锻炼”》(1958)
a.创作主题
创作于“大跃进”的极“左”氛围中。在表层主题的背后,隐藏了作家对农村现实的隐忧,对这些弱势人物的恻隐之心,流露出某些不便说出的、超出了小说表层主题的内容。
b.作品评价
褊狭的政治文化思潮,压制民间艺术趣味,丢掉落后的或者“中间”式的农民人物,民间文化失去附着的对象和载体。
⑥文学影响
a.赵树理的后期创作,多渲染老一辈农民身上的传统美德,几近沦为“先进人物特写”。
b.其创作影响了一批山西作家,形成一个具有近似风格的地域性作家群,批评界称之为“山药蛋派”。
c.文风质朴,追求喜剧风格,地域性浓厚。
d.坚持从生活到创作,强调问题意识,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精神。
e.擅长写民间意味浓厚的“中间人物”,重视民俗内容的描写,追求大众化的语言风格,注重民间艺术形式的吸取,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喜剧化和通俗化的艺术风格。
(2)马烽(1922)
①作家简介
马烽早年投身抗战,参加八路军,与西戎合著章回体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建国初期,根据他创作的文学剧本拍摄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曾轰动一时。短篇小说《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是其影响最大的作品。其小说常以农民中小生产者思想意识浓厚的人物为表现对象。
②代表作品
a.《三年早知道》(1958)
主要描写落后思想性格的农民形象赵满囤从狡黠自私到热爱集体、顾全大局的转变过程。人物生动鲜活、充满喜剧意味与幽默感,在发展变化中改变性格。
b.《我的第一个上级》(1959)
刻画基层干部“老田”,其外表的普通以及“怪”和“慢”的行为习惯,与他内心里的果敢智慧、危急时刻的英雄本色构成鲜明对比。
(3)西戎(1922--2001)
①作家简介
抗战时期投奔延安和边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回到山西。
②代表作品
50年代后期的《宋老大进城》,宋老大幽默和爱管闲事。60年代初期的《赖大嫂》,赖大嫂撒泼、“无利不起早”、性格自私。
3.总体评价
受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一批山西作家,如马烽、西戎、孙谦、束为等人,形成了一个具有近似风格的地域性作家群,批评界曾称之为“山药蛋派”。“山药蛋派”作家在艺术上的不足是风格比较单一,有时过分停留于“问题意识”,使小说素材的社会广度和作家自己的艺术创造力都受到了制约。
(三)观念主导下的乡村叙事
1.“陕西作家群”
以柳青为代表的“陕西作家群”,其艺术倾向接近于从观念到创作。依据意识形态的观念,在把握农村文件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的艺术虚构。
2.代表作家
(1)柳青(1916~1978)
①作家简介
自青年时代投身进步学生运动,1938年到延安。194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1951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铜墙铁壁》。1952年开始,离开北京,到陕西长安,为写作《创业史》作准备。但14年的“体验生活”,写出了一部概念化的长篇小说。
②《创业史》
a.作品简介
原计划写四部:第一部写互助组,第二部写初级社,第三部写两个初级社,第四部写两个初级社的联合,即高级社。作品试图以“史诗”的规模来书写当代农村社会的历史,但敏感的现实题材不得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的规定来设计情节的发展,造成了其难以为继的困境。1959年第一部,之后进展缓慢,直至“文革”结束后,才出版了第二部的上卷,以及在《延河》杂志上发表了下卷的前四章。1978年,柳青去世,写作计划终未完成。
b.夭折原因
政治情境的急剧变化,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式终结了小说的政治生命。
c.创作意图
“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通过一个村庄的各个阶级人物在合作化运动中的行为、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来。
d.作品构思
作者试图以陕西渭河平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为背景,通过下堡乡蛤蟆滩互助组建立的过程,来展示这场运动的历史必然性,并借以表现各个阶级阶层人物的心理反应与思想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斗争。
e.作品评价
作者不是通过历史变化过程中人性与道德冲突的内容来表现,而是按照社会学和阶级论的概念去理解和书写,尽管构造了相当宏阔的历史画卷,却没有、也不可能写出真正的历史复杂性。
《创业史》第一部(1959)的情节是通过一系列事件如度春荒、活跃借贷、买稻种和分稻种、进山割竹子、新法栽稻等来组织的。作者将各种复杂的阶级力量分成两个基本的对立的阵营,一方是以梁生宝、高增富等贫雇农为代表的坚决走集体化道路的进步力量,另一方则代表落后乃至反动的力量,有村长郭振山,有富裕中农郭世富,有富农姚士杰等。而处在双方夹缝中的,则是像梁三老汉这样摇摆不定的旧式农民。
g.人物形象
第一,梁生宝是作者所要着力刻画的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形象,在其身上既有勤劳节俭、朴实忠厚等中国农民的传统美德,又初步具备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胸怀开阔、大公无私、富于自我牺牲精神。
第二,梁三老汉是描写得最为真实和成功的旧式农民。勤劳耿直又思想守旧、充满了小生产者弱点,既对梁生宝的合作社及其一心为公的思想行为充满本能的反感,又因为自己过去惨痛的人生经历而对社会的变革怀着某种向往和希冀。人物形象相对复杂和丰满。
h.作品评价
第一,小说虽然在局部也有很细腻精彩的描写,总体上比较苍白和平面化,缺乏内在的丰富性、深度和应有的艺术魅力。
第二,《创业史》在当代文学史中是一个值得记取的悲剧性例证,它表明体制化的文艺生产不仅不能催生出更多的成功的艺术作品,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窒息作家的艺术能力。
(2)王汶石(1921~1999)
①创作经历
王汶石创作数量不多,出版于1959年的短篇小说集《风雪之夜》,收入17篇小说,此外还有中篇小说《黑凤》。比较有影响的是短篇小说《风雪之夜》、《大木匠》、《新结识的伙伴》等。
②创作特征
其创作与农村的政治运动、经济变革紧密配合,表现新风尚新道德,塑造社会主义农村的“新人”,宣扬新的价值观念,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政治色彩。
③《新结识的伙伴》(1958)
小说描写“大跃进”时期两个农村妇女张腊月和吴淑兰之间的劳动竞赛,塑造了两个性格不同的农村劳动妇女形象。。两个有对比色彩的人物结成竞赛对手,戏剧性地描写了集体劳动生活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妇女从经济、政治上的翻身到精神解放的历史进程。张腊月心中洋溢着的自豪感与吴淑兰在日常生活中的悄然变化,折射出集体劳动中特有的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及较强的时代精神。
(3)李準(1928~2000)
①创作经历
李準创作数量相对较多,除了出版有《不能走那条路》、《芦花放白的时候》、《夜走骆驼岭》等短篇小说集之外,还写有《老兵新传》、《李双双》、《龙马精神》、《大河奔流》等有影响的电影剧本。
②创作特征
善于配合农村政治运动和图解农村时事政策,具有明显的政治宣谕的创作动机。但由于家乡豫西农村生活、民情风俗有着较为丰富的感受和理解,其小说还是显示出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受到读者喜爱。
③《不能走那条路》(1953)。
本作是李準的成名作,作品意在表现“土改”之后农村发展道路上的一个现实问题:农民宋老定出于其小生产者的观念,一心想要买地,而他的儿子、共产党员东山则坚决反对。
④《李双双小传》(1960)
a.作品评价
第一,给李準带来了很大声誉
第二,在中国社会经济因为极“左”思潮而遭受重大挫折、农村遭受严重饥荒的灾难性年代里,却具有浓厚的喜剧色彩,似乎带有虚假的性质。
第三,因写1958年农村“大跃进”和“公社化”运动,不可避免的带有局限性。
第四,劳动妇女翻身和“成长”的主题值得肯定。李双双在一定程度上使作品的内容超越单一的政治视角,具有特殊的审美文化内涵。
b.作品争论
第一,有人曾对其中的“民间隐形结构”作过分析,认为其表现的是“男女调情模式”,并认为这一结构“实际上冲淡了前者的政治说教”。
第二,还有人认为,李双双虽然在男女斗争中占了上风,但不过是将从“夫权”那里索回的“权力份额”,再交给了另一个政治权威,“妇女到底还是没能赎回自身”,这类小说具有“小真实、大虚假”的性质。
3.“山西作家群”和“陕西作家群”的不同之处
(1)不同点
①塑造人物不同
赵树理等人善于表现农村的“中间人物”,在赞颂新生活的同时,对其落后意识和负面因素也进行讥讽和批判;而柳青等则致力于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力求达到对于时代精神和历史方向的“本质的认识”。
②视角不同
与赵树理等人小说的民间性视角不同,柳青等人的创作则表现出主流知识分子的理性眼光,从现行政治的高度俯视和指引着笔下的农村生活,将繁复的现实生活理念化。
③侧重点不同
柳青等侧重于新的价值观念的灌输;而赵树理等则注重发掘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因素。
④艺术渊源不同
柳青更多的是接受俄苏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和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某些艺术方法;而赵树理更多的则是吸收古代“话本”、民间“说话”等传统艺术资源。
⑤立足点不同
赵树理等是立足于农村现实生活的,其思想、观点和认识主要来源于生活体验;而柳青等主要是依据意识形态的观念,在把握农村文件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的艺术虚构。
(四)间隙中的民间风情书写
1.创作特征
(1)通过对细小的风俗文化与民间风情的关注而实现民间风情的书写。
(2)看似意外的自觉努力,是审美自觉意识与艺术追求在特定条件下的体现,在主流政治间隙的刻意逸出。
(3)在国家叙事的宏伟修辞之中、政治的框定之下,民间人物、民间习俗与风情的描写,使作品获得了有限而有效的审美载体。
(4)关注政治主题的宏大叙事可能已无关紧要,但其中的民间风情的描写和民间人物的刻画,却还葆有艺术意味和审美价值。
2.代表作家
(1)周立波(1908~1979)
①创作经历
他于1948年出版的《暴风骤雨》,由于其浓郁的东北地域风情和民间文化气质而获得成功。他于50年代初获得了“斯大林文艺奖”。1951年,他到北京石景山钢铁厂“体验生活”,于1954年出版了工业题材小说《铁水奔流》。受了好评,但艺术上并不成功。1955年,回到家乡湖南益阳体验乡村生活,并开始构思创作长篇小说《山乡巨变》。1958年小说完成,1960年又写作了续篇。出版后产生较大反响。
②《山乡巨变》
作品同样把人物分成敌我两个阵营,围绕合作化问题,表现这些人物之间的较量。在“中间人物”的刻画上,有效地融合了不少民间文化的因素。按照时事政策来图解生活,在人物塑造和情节编排上落入了既定的套路。对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山乡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农民生活的描写可圈可点。。具有地域特色的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把严肃的阶级问题戏谑化。独特的语言和场景,很自然地削弱了小说本来严肃的政治色彩。
(2)孙犁(1913~2002)
①作家简介
孙犁是一位富有特色的描写乡村风俗人情与历史变迁的作家。作为典型的“革命作家”,他于1944年投奔延安,随后发表了他的成名作《荷花淀》,其中的诗情画意显然盖过了对于战争的概念化描写。这时孙犁的风格已经基本形成。20世纪50年代,他出版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第一、二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小说与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等。
②代表作品
a.《白洋淀纪事》(1958)
《白洋淀纪事》是最能代表孙犁风格和小说成就的作品集。作品大部分取材自战争时期,但许多篇章却富有优美的乡村风情与乡间人物描写,特别是女性人物的刻画,更具有风情画的意味。
b.《铁木前传》(1956)
从题目看,小说主要表现的是“铁”、“木”两个家庭之间的恩怨情缘,通过两个家庭的变化书写解放和“土改”给农村带来的新生活。犁将小满儿当作一个神奇的带有幻美和灵异色彩的人物,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欢。《铁木前传》变成了一部富有民间风情、神奇意境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五)丰富而贫弱的城市想象
1.概述
(1)文学表现
①现代以来逐渐成熟的以“上海书写”为代表的都市生活叙事基本消失。
①“工业题材”作为一个概念化的领域将城市社会的民间性架空,使作家的想象力在这一个空间变得更加贫弱和枯窘。
②表现城市民间文化空间的传统面临着合法性的问题,关于城市和“工业题材”的小说,出现了一种“丰富而贫弱”的奇怪现象。
③工业题材的作品显得要相对次要和稀少。
④关于都市生活的描写被覆盖到了“工业战线”这样的概念里。
(2)作家作品
草明的《火车头》和《乘风破浪》、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艾芜的《百炼成钢》等。艾芜的短篇集《夜归》、杜鹏程的中篇《在和平的日子里》和短篇《夜走灵官峡》、陆文夫的《葛师傅》、《介绍》等小说。
2.代表作家
(1)草明(1913~2002)
草明是当代最早关注“工业题材”写作的作家。1948年,她发表了我国第一部反映工业题材的中篇小说《原动力》。50年代,她又以铁路和矿山建设为题材,先后写下了长篇小说《火车头》、《乘风破浪》以及短篇小说集《新夫妇》等。其首创之功在于开创了意识形态化的当代工业叙事,尝试塑造一批工人和厂矿干部的形象,但她同时也将故事与人物描写模式化,使之变成围绕某一事件的两条道路的斗争。
(2)艾芜(1904~1992)
①作家简介
艾芜是位善于营造意境的作家,尤其善于表现南国风情,其早期作品《南行记》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解放后,他的描写重心已经转向了人物对于当代生活和建设图景的强烈而欣喜的感受,如《夜归》等短篇小说。
②《百炼成钢》(1957)
这部作品用了宏伟的叙述笔法,描画了一个工业时代的景观,增加了作品的新奇感,激发了那个时代读者的关于工业时代的神话般的想象。作品没有刻意去描写所谓的阶级对立和路线斗争,只是将大公无私的工人典型秦德贵、自私虚荣的个人主义典型张福全这样的人物,进行了对照式的刻画。在表现人物性格时,比较注重细节描写,通过事件而不是概念化的表现方式。小说富有生活气息,插入了大量的日常生活和婚姻恋爱的描写。
(3)周而复与《上海的早晨》
①作品介绍
共分四卷,第一、二卷出版于1958年和1962年(1976年再版时作者作了修改),第三、四卷则出版于1980年,创作时间前后历时20多年。更接近“都市生活题材”,通过表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命题,拉近了它和上海人日常生活的距离,小说的文化内涵与艺术情致也就由此增加。小说依据毛泽东关于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理论,表现了“改造民族资本家”这样一个政策性很强的敏感主题。
②艺术特征
a.周而复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政策分寸,比较形象地反映出改造民族资本家的过程以及50年代初期的上海城市生活。
b.小说对资本家的形象刻画,是丰富细致和性格各异的,这与乡村叙事中对地主反面人物的刻画相比,难度要大得多。
c.独异的人物系列,在某种意义上唤起了人们关于旧上海的想象,是这部作品作为当代罕见的城市生活小说最有独到意味的地方,比起小说政治化的主题来,反而要有价值和有吸引力得多。
三、红色历史的多元叙述
(一)概述
1.抒写革命历史的原因
(1)现实当中有许多政治盲点,需要作家凭借自己的政治嗅觉去甄别和判断,有很大风险的;而“革命”本身却是可歌可泣的,革命者的历史既是感人的又是壮美的,不存在合法性解释的问题。
(2)历史的空间更适合展开“革命浪漫主义”的想象,可以使叙事更富有虚构的张力和创作的自由度,这要比“现实主义”在现实语境中去编织当代社会生活相对容易得多。
(3)作家更容易使自己的描写融入文化风俗、地域民情、三教九流、各色人物的内容成分,那些民间性的元素、隐形的叙事结构、艺术的传统可以更多地融入其间,增加小说的文化审美含量。
2.创作类型
1949年以后的“革命历史叙事”是取得最大创作实绩的领域,其主要的文学形态有:
(1)具有宏大场景的最靠近意识形态本身的“类史诗叙事”;
(2)带有传统或者民间叙事趣味的“类传奇叙事”;
(3)以个人成长为叙述线索的“类成长叙事”;
(4)具有别样视角与抒情意味的“类抒情叙事”。
3.“红色历史叙事”
(1)作品中有许多是以突出“红色”的革命颜色来标识和命名的;
(2)命名是对其美学性质与风格的涵盖,作品大都突出革命的美学理念,突出了战争、胜利、牺牲、青春、成长、锻炼等主题,呈现出强烈的情感性、倾向性与色彩感。
4.作家作品
(1)长篇小说
柳青的《铜墙铁壁》、孙犁的《风云初记》、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德英的《苦菜花》、刘流的《烈火金刚》、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雪克的《战斗的青春》、欧阳山的《三家巷》、罗广斌和杨益言的《红岩》等。
(2)中短篇小说
重要作家有刘白羽、孙犁、峻青、王愿坚、茹志鹃等。
(二)类史诗叙事
1.概念界定
(1)作品的美学风格具有特别宏大和壮美的特点,注重宏大场景和英雄人物的刻画,叙述格局开阔恢弘;
(2)小说历史线索的系统性和大的时间跨度。
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来叙述红色历史,既是一种现实的使命,又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课题,需要在艺术上摸索出其特殊的写法和规律。
(3)参照俄苏文学中大量的作品,但对“史诗”和“史诗性’的美学概念,多数作家却只有比较片面和粗浅的认识。
(4)称之为“类史诗叙事”,虽具有史诗性作品的外形,但在艺术质地上尚有较多欠缺。
2.代表作品
(1)《红旗谱》(1957)
①创作经历
梁斌(1914~1996)曾以20世纪30年代河北高蠡一带发生的农民暴动为题材,写过三篇小说和一个剧本,其中的主要人物朱老忠的形象在当时业已基本成形。
②作品介绍
《红旗谱》具有“类史诗性”。这是一部完全按“党史模式”来构建故事与情节发展进程的小说。它可以说是对党史的形象阐释,是按照毛泽东的土地改革与“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对中国现代革命所做出的系统而完整的叙述。它不光在风格上具有壮美的气质,而且还具有较大的和“阶段性”的时间跨度。其中的三卷分别对应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由于党的中心任务不同,党在农村斗争的内容和策略也就随之不同,斗争的性质和方式也有所变化。
③内容介绍
两个农民家庭、三代人的革命与反抗的历史。
a.第一代以朱老巩为代表,他凭着个人的耿介和侠义来维护公道,同霸占穷人土地的地主冯老兰进行了斗争。这是农民的“自发反抗”,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b.第二代反抗者是朱老巩的儿子朱老忠,在关东闯荡数十年,一心要回到家乡复仇。在结识贾湘农后,他结束了自己自发反抗的历史,开始成长为自觉的阶级战士。
c.第三代革命者有朱家的大贵、二贵,严家的运涛、江涛。其中江涛是中心人物,小说的主角已经换成了年轻一代,人物活动空间也由农村换到了城市和学校。
④艺术特征
a.从结构上看,小说似乎不够统一,但出于政治的需要,体现中国革命在乡村的历史进程,其安排是必要的。
b.从人物形象来看,第二代农民形象朱老忠构成了革命的基本主体。其具有“成长”属性,由“传奇”色彩,进入到性格发展的质变和升华阶段。是一个比较丰满的农民形象,但在思想和性格上的飞跃上,难免有人为造作的痕迹。
c.《红旗谱》的“类史诗性”还表现在革命的“阶段性”描写上,三卷内容分别对应着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三代农民人物则构成了革命家庭的“谱系”。
(2)《保卫延安》(1949~1954)
①作家简介
杜鹏程(1921~1991)1938年奔赴延安,1947年到西北野战军工作,亲身经历了解放大西北战争的全过程。于1949年年底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保卫延安》,历时五载,九易其稿。
②作品介绍
《保卫延安》(1954)是建国后较早出现的描写战争题材的长篇力作之一。小说取材于1947年3月至9月的延安保卫战,以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的运动战和沙家店歼灭战等战斗为线索,正面构造了战争的宏大场景。冯雪峰曾称赞说,“真正可以称得上是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
③艺术特征
a.宏大战争场景的描写在当代文学中没有先例,其场面的宏大首先构成了其类史诗的壮阔景观。
b.众多的英雄人物,是《保卫延安》“类史诗性”的另一体现。从高级将领到基层指挥员、从普通战士到根据地的支前模范,小说都有涉猎。连长周大勇是小说叙事线索的核心,其次还有战士王老虎、马全有等。
c.小说塑造真实的历史人物彭德怀,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写入历史,这对于“红色历史叙事”的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e.叙事策略模糊了艺术虚构和历史真实之间的界限。
(3)《红日》(1957)
①内容介绍
小说描写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运动战中歼灭国民党王牌军七十四师的过程。小说以涟水、莱芜、孟良崮三大战役为主线,构造了一幅颇为宏大的战争画面。
②艺术特色
a.采取宏大的结构与全景式的描写,通常被认为具备“史诗”的性质。
b.宏大的结构、胜利即将来临的前景描绘,全景式的场面描写,是这部小说在叙事上的主要特点。
c.“运动战”的战争方式,大跨度的空间转换,小说展示了相当开阔的场景,以及迥异的风俗人情。
d.小说中的人物众多,既有高级将领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也有基层干部团长刘胜和连长石东根,人物的性格既有概念化的色彩,也有其鲜明之处。
e.小说在总体上追求崇高的美学风格,在书写战争与死亡场景的时候,总是突出“乐观主义”情绪。
③评价
“前二十七年”的战争小说和革命历史叙事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以胜利的结局来弥合一切,而从未直接面对过个体的生命处境,革命者在很大程度上被符号化,其内心世界和人性局限往往被遮蔽。
(4)《红岩》(1961)
①作品简介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是小说所述事件的亲历者,国民党政府垮台前对被监押的共产党人的集体屠杀中的幸存者。因此,这是一部在口述历史的基础上经由体制介入、集体加工而产生的作品,因其独特而真实的艺术表现,在出版后获得了“史诗”的称誉。
②艺术特征
a.《红岩》是革命文艺生产的典范之作。它所描写的是监狱中的生活,都是极为特殊的阅读经验。新的主题,却使用了“旧”的结构与描写方法。
b.小说采用了非常传统的形式类似《水浒传》的“折扇式”或者“串珠式”的结构法,以人物刻画为核心,通过事件与空间场景的转换,来转移人物描写的单元,最终形成了“英雄群像”的形式。小说刻画了众多正面人物形象,加强作品的思想和美学深度,催人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用“传奇式”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正反人物塑造得各有特色。
C.“类史诗性”最主要体现在小说当中的群像效果、恐怖气氛,以及献身与牺牲的神圣色彩。
(三)类传奇叙事
1.概念界定
(1)中国传统小说常用超越世俗常规的传奇事件、传奇人物来构想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存在的景观。
(2)当代“类传奇小说”,在形式上与传统有颇多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却是以“胜利”和“成长”为主题的喜剧性和壮剧性的叙事。
2.作家作品
(1)40年代“解放区文艺”时期
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等,运用传统的章回体形式。
(2)50年代
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曲波的《林海雪原》、刘流的《烈火金刚》、冯至的《敌后武工队》、赵树理的《灵泉洞》等。
3.代表作品
(1)《林海雪原》(1957)
①作家简介
曲波(1923~2002)亲身经历过东北林区的剿匪战斗,有真实的经验积累,其本人虽只有小学文化,自称“文字水平很低”,小说极畅销,一是因为意识形态的某些规定性影响,二是得益于其叙事上典型的“类传奇性”。
②“类传奇性”
a.作品内容上的传奇性质:小说中关于“土匪”、“匪类”生活的想象,迥异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有效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作品形式上的传奇性质:就其结构和情节而言,小说大致描写了四大战斗,形式不同,内容各异,但归根结底又是在重复使用着相同的结构性元素,是典型的传奇式的结构与叙述方式。在人物刻画上,正反人物,分界线分明,处理得自然得体。
c.小说对神秘迷人的自然环境的描述很有特色。险象环生,气候变化莫测自然环境描写,加上林海传说、民间歌谣、山中奇人,更加强化了小说的传奇色彩和氛围。
③其他著作
描写抗日题材的小说《烈火金刚》和《铁道游击队》
(2)《烈火金刚》(1958)
①作品介绍
一部用评书形式写成的长篇,也是一部在叙事特征上看起来最像中国传统叙事的小说,其中甚至保留了说书人的角色和口吻,章回之间还留有“包袱”和“诗日”等形式,在民间和读者中一度流传甚广。
②艺术特征
a.《烈火金刚》最显著的特色是人物描写。塑造一系列抗日英雄人物,因具备了典型的传奇性质而有了生命力。它突出人物的类型化特征,致使其性格非常鲜明;人物突破了脸谱化的描写。
b.小说在客观上最大限度地消解了小说的政治概念化的色彩,最大限度地放大了小说的消费功能。
(3)《铁道游击队》(1954)
描写的是山东枣庄一带活跃在津浦铁路两侧的抗日游击武装的故事。在叙事方面借鉴了古典小说与话本小说的讲述方式,通过一个个戏剧性的或惊险刺激的单元性故事的串联来结构情节,具有了极大的“娱乐性”。 在人物性格的描写上,作品也喜欢按照中国传统小说的塑造模式去设计,深受广大工农兵读者的喜爱。
(四)类成长小说
1.概念界定
(1)“成长小说”这一概念最初为俄国理论家巴赫金所提出,革命历史小说的理念与巴赫金所说的“成长小说”之间具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2)小说主人公处于成长过程之中,由最初的幼稚状态到最终成长为坚定成熟的组织当中的一分子。没有“历史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物的成长”,历史的发展是人物成长的推动力,而历史的发展是由党来组织和代表的。
(3)两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在政治上的要求,解释出历史运动的“真正规律”和“本质真实”。
(4)大部分红色叙事中的人物都具有某种“成长性”,但是真正典型和纯粹的“成长小说”却寥寥可数。
2.代表作品
(1)《青春之歌》(1958)
①作家简介
杨沫(1914~1995),早年在北平读书,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
②作品介绍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1958),从1950年开始创作,出版以前多次修改。作为一部最成功的“成长小说”,《青春之歌》按照既成的政治观念,形象地书写了一个青年知识女性的精神成长历程。按照巴赫金的说法,它既是“自传型”的,又是“在历史中成长型”的,同时又不无“训谕”意味,几种因素在作品中结合得相当成功。
③政治主题
a.表性层面
以1931年9·18事变到1935年12·9运动之间的社会政治风云为背景,通过一位年轻的知识女性林道静的成长道路,表明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同党领导的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崇高事业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出路,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种典型的“与历史一同进步”、与时代一并前行的成长过程。
b.隐性层面
《青春之歌》是一个蕴涵复杂的文本。它的成功和它在红色意识形态的装裹下,成功地植入了多种不同的传统叙事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极大地满足了那个特殊年代里读者们的无意识的心理期待。
④内容介绍
这是一个典型的旧式“才子佳人”叙事。小说描写了林道静与另一个革命青年江华之间的爱情。
⑤艺术特征
a.尽管三场爱情戏才是小说叙事结构的主干,但作者巧妙地把一个“小资叙事”、一个带有“自传性的个人叙事”、一个常态的“人性叙事”,变成了一个“革命叙事”。
b.作为一个常态的叙事,它包裹了一个不安分于现实和命运的知识女性在情感生活上的一段追求、波折和遭遇。用革命意识形态的观念,回答了“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
c.作为一个近似“女性主义”的叙事,小说以女性为核心的结构,以“一个女人与多个男性之间的悲欢离合”故事为线索,书写了女主人公的一段情感轨迹与心路历程。
d.小说不但内部有丰富的“隐形结构”,而且还成功地在其中掩藏了现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叙事”的若干主题,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和底蕴。
总而言之,这部小说是当代文学中罕见的一个复杂而多重的叙事现象,成为长久以来常读常新的一个奇特文本。
2.《三家巷》
(1)作家简介
欧阳山(1908~2000),早年在广州参加过北伐军,30年代参加“左联”,1941年到达延安,其创作活动始于20年代。
(2)作品简介
小说是作者所构造的宏伟的“五部曲”《一代风流》中的第一卷。第二卷《苦斗》1962年,后三卷《柳暗花明》、《圣地》、《万年春》陆续至1985年出齐。1997年作者将全书删改后,总名定为《三家巷》,分为四卷。
(3)内容介绍
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为背景,主要描写了城市背景下,小手工业者家庭出身的、与城市资产阶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青年周炳的个人成长道路。小说在三个家族之间复杂而富有戏剧性的关系中产生出强劲的推进力。社会变化、伦理牵连、情感纠葛、利益冲突,成为小说复杂主题得以展开的丰富载体。
(4)艺术特征
①人物形象刻画,性格饱满。主人公周炳刚直勇敢又软弱无力,诚实质朴又不无虚荣,充满了反抗精神。
②在主题理念的框定下,作者不可能按照主人公自身的性格逻辑去描写他的成长。
③小说安排了过多的政治背景,人物“成长”的意图过于裸露。
④在安排故事情节发展时,许多人物参与其中,总是突出政治分野和观点的对立。损害了小说的真实感和艺术品质。
(五)中短篇小说中的诗意书写
1.概述
少数作家能在意识形态的主题下,自觉地寻找着诗意的叙述。峻青、王愿坚、孙犁、茹志鹃等人的中短篇小说,各具特色地记录下战争年代的人情与人性,以及生命的美好与牺牲。不少作品具有相对久远的艺术品质, 值得人们回味。
2.代表作家
(1)峻青(1922~1991)
①创作经历
其文学创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从1954年起,陆续发表《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党员登记表》等中短篇小说。作品后来结集为《胶东纪事》等小说集出版,影响较广。小说还有《马石山上》、《地下交通站》、《最后的报告》等。
②创造艺术
a.作品具有悲壮惨烈的意境与风格,善于营造生死关头的紧张氛围,追求强烈的紧迫感和悬念感,把尖锐的矛盾冲突急速推向高潮,达到传奇性叙述和崇高主题之间的统一。
b.悲壮的牺牲、献祭般的神圣情怀,是峻青小说不可缺少的感人因素。
c.他很好地掌握了革命叙事的规则,运用了中短篇小说的形式,写出革命小说中罕见的“残酷的诗意”。
d.人物形象有时显得过于“舞台化”和戏剧化,缺少性格的弹性和变化。
③《黎明的河边》(1955)
小说描写的是八路军战士小陈为到潍河河东开辟工作的干部老杨和“我”带路,通过还乡团严密控制的地区,小陈一家为掩护干部过河而牺牲的故事。作者使用戏剧化的高度集中凝练的情节设计,书写小陈一家惨烈的牺牲;巧妙地将紧张压抑的故事情节与大自然的环境结合起来,产生出浓烈的悲壮的诗意。
④《党员登记表》(1954)
小说描写了黄淑英为保存全区共产党员的登记表,在被叛徒出卖的情况下,忍受了敌人的酷刑折磨,宁死不屈牺牲在屠刀下的惨烈故事。
⑤《马石山上》(1955)
这篇小说写了十多位八路军战士,在搭救被日伪军围困的群众时,因弹尽粮绝,用最后一颗手榴弹集体殉国,至为悲壮感人。
(2)王愿坚(1929~1991)
①作家简介
他是一位擅长用中短篇小说形式讲述红色历史的作家。40年代参加八路军,一直从事宣传工作。1954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党费》。之后相继发表《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三人行》、《亲人》、《支队政委》等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党费》等出版。作品多选材于红军时期。
②代表作品
a.《党费》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和共产党员黄新,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艰苦的条件下,用组织群众腌制咸菜的方式,作为特殊的“党费”送给山上缺盐的游击队,并为此献出生命。
b.《粮食的故事》(1956)
共产党员郝吉标为了给游击队积攒粮食,自己一家人忍饥挨饿,在送粮途中,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巡逻队,为保住粮食,毅然让儿子引开敌人,儿子为此而牺牲。
c.《七根火柴》(1958)
老红军牺牲前艰难地从怀里掏出火柴。
③创作艺术
a.比较注重细节描写,借以呈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b.比较注重心理刻画,力图体现英雄人物在艰难困苦之中或生死关头,作为普通人的心理活动。
c.小说突出了共产党人的牺牲精神,并因此具有了比较感人的力量。
(3)茹志鹃(1925~1998)
①创作经历
1954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关大妈》,在《鱼圩边》、《黎明前的故事》、《百合花》等作品中,通过普通的人和事来反映农村变化的抒情风格开始显现。此后陆续发表的作品结集为《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两个小说集,1978年又编选出版了小说集《百合花》。
②创作分类
a.写战争题材的作品,如《百合花》、《关大妈》、《澄河边上》、《三走严庄》等;
b.关注着当代城乡妇女的生活与命运,《如愿》、《春暖时节》、《里程》、《静静的产院》。
③创作特色
其战争生活小说,多选取一个典型片断展开叙述,短小精致的结构与细腻温婉的情感互相交融,“仿佛随意拈来,其实却经过细心安排”,“由于艺术构思精巧,剪裁组织严密,能把平凡的事件处理得枝叶扶疏,灿然可观”。
④《百合花》(1958)
a.作品介绍
它是茹志鹃的代表作,被作者称为“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是当代革命小说中最富于人性书写的作品。。小说描写了1946年一场国共之间大战役间隙的一个小插曲,这个插曲分为三个场景,由三个主要人物来演绎:“我”——女文工团员,“通讯员”——一位年轻的战士,“新媳妇”——一位刚结婚的农村妇女。
第一个场景是在大战前夕,通讯员小战士护送文工团员“我”到前线包扎所去帮助工作。
第二个场景是小通讯员到老乡家借棉被吃闭门羹。
第三个场景,牺牲了的小通讯员被民工抬到了包扎所,新媳妇拿出百合花的新被,含泪缝衣。
c.艺术特色
第一,反常规叙述,故意用轻描淡写的手法、反衬式的描写,塑造了一个英雄作为普通人的本质。人物性格与牺牲行动的对比,引起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怜悯,使小说意境上升到了美学体验的高度。
第二,感情的描写,在这部小说中也升华到了意想不到的境界。情感和行动的纠葛,以最日常的方式,使三个人物之间加深了彼此交往的印记。含泪缝衣,唤起了人们对生命深深的怜悯,对人性美好情愫的由衷叹息和赞美。
第三,“百合花”是作品不可缺少的美好意象,一个使小说产生深层心理内涵的绝妙隐喻。它延伸出“一个关于身体的想象”,使小说中的三个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第四,情感变化是伟大的母性之爱和温婉的女性之爱的复杂集合,是小说之所以在感人至深的同时、又令人回味深长的真正原因。
第五,在意识形态化中,可以视为是“军民鱼水情”,但在深层心理中,却有着体味不尽的绵长而圣洁的隐秘情愫。
(4)孙犁
①作家简介
他是一位自觉地针对革命历史做出诗意描写的作家,艺术素养深厚。轻描淡写,侧笔介入,注重意境,点染人物是他的一贯笔法。20世纪50年代,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短篇小说《吴召儿》、《山地回忆》、《小胜儿》、《正月》、《铁木前传》等,小说与散文的合集《白洋淀纪事》。
②创作特征
a.战争题材小说中,常常有一个“我”或者身份比较模糊的“干部”形象,他以亲历者或者目击者的身份来叙事。
b.几乎从不涉及重大的场景与事件,主要是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或者是通过带有民间色调的人物,来书写与革命“相关”的人和事。
③《山地回忆》(1950)
以第一人称回忆了在阜平山区的经历:“我”在河边与一个农家少女“妞儿”相遇,发生了一场“唇枪舌剑”的口角。作者着眼于日常生活小事的描摹,营造出简朴生活中绵长的诗意,让人有一种难忘的温馨回味。描写战争年代的温馨,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不分年代。
④艺术特征
a.孙犁的小说擅长描写农村的青年女性形象,其笔下的乡村女子,或淳朴美丽,或有另类的浪漫,充满乐观和昂扬的生命气息。甚至有些看似异类或“非正面”的女性人物,描写得更为流光溢彩、得心应手。
b.孙犁小说在文学传统的承袭流脉上,显然有来自中国传统“笔记小说”的影响。其小说在行文上的简练、人物的白描或点染的手法、神奇和浪漫意境的刻意营造等等都是佐证。
c.散文化的笔法,单纯明净的叙述风格,旁枝逸出的情致,也是其影响的内在表现。
d.深厚的传统文学修养和文人气质,在以意识形态规则为方向指导的当代红色叙事的作家中,几乎是一种特例。
五、命途多舛的探求之路
(一)概述
1.20世纪50年代后
(1)小说写作面临合法性的问题,渐行渐深地步入困境。
(2)在政治樊篱和意识形态律条的限制下,作家艺术探索的空间日见逼仄,在选材、内容和手法上的自由度日益减少,创作能力趋于衰退。
(3)艺术凸起
①50年代初,各种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律条尚未成型之前,中短篇小说的写作曾出现过一个短暂的上升期,对人性内容有所触及。以萧也牧、路翎为代表。
②1956年前后,随着“双百方针”的提出,文艺界出现了一个写人情、写人性和“干预生活”的集体性的写作热流。以王蒙、李国文、耿简等为代表。
2.60年代初
(1)国家的政治气候有所调整,作家们不敢再对现实发言,转而从历史中寻找寄托。
(2)试图在历史领域寻找素材或灵感,书写历史人物或事件,曲折地表达了对于现实的忧患。
(3)新编戏曲历史剧,如《海瑞罢官》、《李慧娘》等,形成了一股不大不小“历史题材热”。
3.“文革”时期
(1)小说已基本上蜕变成了意识形态的工具。
(2)不愿意从事“主流写作”的作家,沦为“地下”或者“潜流”状态中的写作者。
(3)以张扬、赵振开、礼平、靳凡为代表的青年人,书写独立思考现实、表达内心情感的作品。
(4)作品大都以民间传抄的形式传播,“文革”结束后,一部分作品才得以公开发表。
(二)人性空间的留守
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身份转换作家,延续原有的写作习惯,其对人性内容的自觉探索,是一种习惯意义上的“留守”,是写作的常态留给他们的惯性。
1.代表作家及作品
(1)萧也牧(1918~1970):《我们夫妇之间》
①作品介绍
这部作品写于1949年秋,1950年发表于《人民文学》。小说描写了从“真的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典型”,到生活中的嫌弃和矛盾,到最后,夫妻灯下畅谈,找回爱情,以变形的曲笔和言不由衷的自我批评,表明了一种嫌弃糟糠之妻的“不良”的情感取向。
②艺术特征
《我们夫妇之间》可以作为一个时代所产生的“虚伪的作品”的典型例证来剖析,研究时代对文艺生产的致命影响,虽然其结尾在逻辑上存在欠缺,但并不影响其研究价值。。
(2)路翎(1923~1994)
①创作经历
建国后至1955年以前,除了小说,还涉猎戏剧创作,出版了话剧剧本《迎着明天》、《人民万岁》、《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等。1952年赴朝鲜采访,接连发表《战士的心》、《初雪》、《你的永远忠实的同志》、《洼地上的“战役”》等取材抗美援朝战争的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战争,为了和平》,因1955年作家被捕而中断,留下近40万字的未完稿。
②作品简介
《洼地上的“战役”》(1954)是路翎引起最大争议的作品。这是一篇感人的小说,它超越一般战争题材的描写,触及到情与理冲突的复杂的人性主题。小说主要设置了三个人物:志愿军战士王应洪、班长王顺、朝鲜姑娘金圣姬。作品中的战斗和生活场景也相当丰富,但故事的主干则是一场爱情纠葛。
③艺术特征
a.《洼地上的“战役”》是一篇真正的战争小说。
b.它对英雄的理解最深刻,同时还真正阐释了战争与和平的哲理,并对个人爱情、个体利益与国家政治和战争政治之间的冲突,在不经意的细节中做了富有悲剧内蕴的诠释。
c.小说受到批判,无知的“误读”和时代无法容许的理念是小说描写得最好和最见深度的部分。
(3)朱定:《关连长》(1950)
它是建国之初较具人性探索倾向的作品。情节简单,主要写了解放军攻打上海,守敌挟制孩子做人质,关连长为了保护这群孩子,采用迂回的战术,结果造成进攻延迟,自己也牺牲在阵地上。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关连长所遵从的是一种军人的基本伦理,也是“英雄”概念中的应有之义。
(三)干预生活的尝试
1.概述
(1)背景
①政治背景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思想界和文学界出现短暂的活跃局面。
②文化背景
受苏联文学界“解冻”思潮的影响,“干预生活”开始成为中国写作界的共识。
(2)文学活动
①从1956年~1957年上半年,文学界掀起一股“干预生活”的创作潮流。
②创作大量文学作品
a.刊于《人民文学》
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耿简的《爬在旗杆顶上的人》、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荔青的《马端的堕落》、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李国文的《改选》等;
b.刊于其他刊物
丰村的《一个离婚案件》、耿龙祥的《入党》、刘绍棠的《田野落霞》、李準的《灰色的篷帆》、南丁的《科长》、秦兆阳的《沉默》、李易的《办公厅主任》等。
(3)创造倾向
①作品体现现行体制下的理想主义者的情绪,在避免触犯重大政治禁忌的前提下,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生活局部问题的有限的干预性和批判性。
②“他们在革命中获得一种政治信仰和生活理想,也接受了一种有关未来社会的美好图景的许诺”。
③逐渐觉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并在新的思想形态和社会制度中看到裂痕和污垢。
④表达惶惑、痛苦的复杂体验,创作带有理想青年特有的视觉和感应,惶惑、忧郁的情绪也掩盖不了明锐的朝气。
2.代表作家
(1)王蒙(1934~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①作品简介
该作是“干预生活”写作潮流中的代表作。小说描写厂长王清泉工作错误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对机关和党内的官僚主义作风、消极现象进行了有锐气的批判和质疑。
潜隐的深层主题是通过林震形象的刻画,及其与赵慧文、刘世吾的相互联系来完成。
②人物形象
a.刘世吾是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复杂人物。写出了他在一定程度上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细微之处,是其人性之善“瞬间流露”的具体表现。
b.林震的形象虽有失简单,但也浸透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通过对工作和爱情的追求来表现。
c.林震、赵慧文、刘世吾三个人物连成一线,传递作品的深层意蕴。
(2)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
主要写“宣传工作”中的问题。由抢收庄稼,引出李震和耿开山之间的观念差异,突出主题反对突出个人,反对形式主义。小说在强烈对比中批判了弄虚作假的行为和沽名钓誉的风气。
(3)李国文(1930~ ):《改选》
以某厂工会换届“改选”为背景,刻画工会老干部郝魁山一生为群众办实事平凡而高尚的形象,同时批评了工厂某些部门的虚假作风。
②艺术特征
a.悲剧故事留给人们太多的思索:工作成绩越来越突出的老郝,职位却越来越下滑;而现任的工会主席,善于看领导脸色眼色行事,弄虚作假,职位却一路上扬。
b.发人深思,不禁会提出疑问,我们的社会组织到底在哪里出了问题?如何去改变这些弊端?
3.总体评价
①“干预生活”的作品在当代的现实条件下再次表现了知识分子可贵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艺术社会使命的追求。
②由于政治环境的限制,这一写作潮流未来得及发育和深化,只在一些“问题”的现象层面上给社会和读者带来警示,并未产生出多少真正具有艺术深度的作品。
③“反右”运动之后,这些写作者连同他们的作品受到了打压和批判。
(四)情感世界的开掘
1.创作概貌
(1)在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间,出现一股“写人情”、“写人性”的小说潮流;
(2)主要体现在一些描写爱情的小说上;
(3)宗璞的《红豆》、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邓友梅的《在悬崖上》、丰村的《美丽》、刘绍棠的《西苑草》、方纪的《来访者》、刘真的《英雄的乐章》、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李威仑的《爱情》和阿章的《寒夜的别离》等;
(4)较多地从关注个人的命运遭际的角度,探索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在表现人性人情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方面取得程度不同的突破。
2.作家作品
(1)宗璞(1928~ ):《红豆》
①作品介绍
本作1957年发表于《人民文学》,其中对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与“爱情”关系的经典模式,进行了个人化的理解与处理,是一篇描写青年人理想与成长的小说,也是这一时期为数不多的描写爱情主题与人性探索的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了在1949年新政权建立的前夕,大学生江玫与齐虹因为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所导致的一段爱情悲剧。他们之间的爱情悲剧实在是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尖锐冲突的结果。
②艺术特征
a.小说恰当地处理这一分野,江玫和齐虹的爱情在人生总体目标上的差异与冲突,并未遮蔽他们在人性和情感上的某些一致。
b.小说将一位“女革命者”的爱情感受描绘得缠绵脆弱,让感伤温情的爱情话语,挤压了铿锵有力的革命话语。
c.理智战胜了情感,爱情让位于革命,小说在历史进步的思想逻辑中,彰显的却是个体生命体验的真实性,人类情爱的超越性,在“革命”之外拓展了人性的深度。
d.《红豆》获得了作为艺术的独立品格和心灵价值。
e.小说具有明显的抒情气质,以寄托中国文化神韵的原型意象“红豆”为引线,叙述充满着舒缓的节奏、追忆与感伤的情愫,含着淡淡的哀愁和悠远的象征意蕴。
f.在小说开篇和结束,伴随着莹莹的雪花和盈盈的泪水,首尾圆合,颇具有艺术感染力。
(2)陆文夫(1928~2005):《小巷深处》
①作品简介
发表于《萌芽》1956年第10期。主要描写的是被迫做过妓女的女主人公徐文霞和张俊之间的感情纠葛和自我的成长与斗争的故事。
②艺术评价
a.题材处理存在难度,很难实现妓女和纯洁的姑娘形象之间的统一。
b.在处理张俊和徐文霞的爱情关系上显得比较单薄,对张俊态度的转变的处理也比较简单化。
c.道德冲突与人性探索的主题,都没有在更深的层面上得以展开。
(3)邓友梅(1931~ ):《在悬崖上》
①作品介绍
本作发表于《文学月刊》1956年9月号,是一篇关于“婚外情”和“坏女人”的叙事。
②艺术特色
a.表面上看,小说对“我”和加丽亚这种不合道德的感情进行批评。在潜意识中,似乎又流露出对于这种感情的辩解和企望。显隐之间的潜在矛盾造成了小说在主题意念和叙事逻辑上牵强和含混,是其成为一个复杂而富有内蕴的文本。
b.作为“坏女人”的加丽亚,在20世纪50年代的文学中无疑是独一无二的。“坏女人”形象在中国文学里从古至今都是最具消费性的文学资源。小说内外的言论完全是“红颜祸水论”的传统男权思想在当代的复活。
(五)历史虚构中的现实影像
1.历史背景
(1)经历20世纪50年代政治运动,作家们不敢再轻易地触及现实题材、个人感情与精神生活等,文学创作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萧条。
(2)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周恩来提到艺术领域中的“民主作风”,是对小说创作的复苏起到了一定的推助作用。
(3)从1961年至1962年,文界出现了一股历史题材创作的短暂潮流。或借古喻今讽今,或借古醒今说今,以一种广义象征的方式表达对现实曲折隐晦的看法。
2.作家作品
(1)陈翔鹤(1901~1969):《陶渊明写(挽歌)》(1961)
①作品介绍
小说叙述了陶渊明晚年隐居生活中的几个片段,塑造了一个有着铮铮傲骨与赤子情怀的古代知识分子形象,表现了相当鲜明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立场。
②艺术特色
a.从人物塑造来看,小说设置了一组具有对照性质的历史人物,慧远法师、檀道济、颜延之等人。在鲜明的比照中,展示出陶渊明脱俗的隐士风骨和一个清高孤独又有着旷世悲情的灵魂。
b.从作品内容来看,小说借陶渊明写《挽歌》和《自祭文》的情节,影射知识分子的现实处境,理解生命,对现实境遇又无可奈何,渲染张扬的悲凉之中又见通达的人生观与生死观。
c.从深层意蕴来看,旷达洒脱人生态度中,隐含着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深沉的苦闷。“宁愿选择死,也不愿苟活于世”,一种孤独挣扎者的抗拒姿态,也是一种心灵苦闷的宣泄方式。
d.从象征意义上来看,作品对苦闷情绪的刻意铺展,与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实现了某种精神对接,凸显当代知识分子对自身精神传统与人格操守的寻找和认同.也以曲折隐晦的书写方式,表达内心的不满情绪和对现实的批评态度。
(2)黄秋耘(1918~2001):《杜子美还家》(1962)
①内容介绍
小说以杜甫政治上的失意开篇,叙述了唐代诗人杜甫被贬返乡的一段遭际。
②艺术特色
a.作者将杜甫的政治遭遇和他对民间百姓的关怀交织叙述,通过杜甫踌躇满志而又郁闷无为的形象塑造,间接隐晦地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心声,传达出他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讽喻与忧思。
b.小说将社会良知的现代式思想过于突兀地写进历史小说,显得说教色彩过于浓重。
c.小说打通历史与现实,在历史题材里贯注了自觉的当代意识,从而实现作者历史小说创作的目的,即“以今人的目光”来“洞察古人的心灵”。
(六)动乱年代的地下小说
1.创作简介
(1)历史背景
①“文革”时期,小说创作陷入了全面的困境。遵循“三突出”创作原则的“样板小说”,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
②社会严重失序,绝大部分文学刊物都已停刊或瘫痪,发表小说困难。
③“文革”中后期,出现了写作和“发表”都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状态的“地下小说”。
(2)“地下小说”
①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内流传,表达自己对时代、社会、人生、爱情、理想和信仰等问题的独立思考。
②“文革”期间,“地下小说”的作品主要有:毕汝协的《九级浪》、佚名的《逃亡》、甘铁生的《第二次慰问》、史铁生的《没有阳光的角落》、牟敦白的《霞与雾》、张扬的《第二次握手》、赵振开的《波动》、靳凡的《公开的情书》、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等。
2.作家作品
(1)张扬(1944~ ):《第二次握手》
①作品介绍
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是“文革”中影响最大的地下小说。作品写作始于1963年。第一稿为短篇小说,名《浪花》;第二稿,改名《香山叶正红》;第五稿成于1970年初,改名《归来》,之后小说被广为传抄;1979年,小说出版,定名为《第二次握手》。
②艺术特色
a.从小说构思来看,《第二次握手》的写作是一个戏剧性的文学事件。主人公纯粹出于想象,核物理学家的生活和爱情等情节,纯属虚构。
b.从叙事结构来看,作品采用通俗文学的模式,符合“传奇”特点。由一见钟情,到错过姻缘,到最后的变通和妥协,异于“终成眷属”的固定模式。
c.从人物关系来看,一男二女的三角关系,是一种模式化的安排。
d.从人物塑造来看,刻意神秘化女主人公的身份,成为小说的重要买点;通过对女性的刻画,彰显明显的“男权”色彩。
e.从叙事情节来看,“小人”形象、美国特务从中阻挠等情节,都是旧式“才子佳人”小说中常见的情节模式。
(2)赵振开(北岛)(1949~ ):《波动》
①作品介绍
大约写于“文革”后期,先是传抄,在《长江》1981年第1期上首次公开发表。创作手法比较新颖,带有一定的“意识流”色彩。在沉郁的氛围里展现了“上山下乡”运动时期,青年一代思想的迷惘和精神的痛苦。通过他们思想与心灵的“波动”,表现其信仰破灭、灵魂阵痛但仍不懈求索的人生。作品塑造了玩世不恭、冷漠孤独的肖凌和思想单纯、偏激任性的林媛媛两个女性形象,讲述回归正常状态的肖凌和杨讯之间的爱情,在杨讯母亲和叔叔的反对下,痛苦分手的爱情悲剧。
②艺术特色
a.从内容上看,肖凌、杨讯、林媛媛等人物形象,集中展示了一代青年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懑情绪和反抗意识。
b.从艺术形式上看,可以说是最早具有现代色彩的作品,其类似意识流和蒙太奇的技法,以及以多重视角展开的叙事,实为70年代小说所罕见。
c.总的来说,情节画面的变幻,破碎意象的闪现,应和着人物心理、情感的“波动”,内容与形式的有机融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3)靳凡:《公开的情书》
①作品介绍
本作创作于1972年,是一部中篇小说,内容由四个“知青”半年间的43封书信构成,以心灵直白的方式表现了青年人对爱情及人生的不同态度,书写了一代人的爱情追寻和生命求索。满怀理想的女主人公真真,“文革”后人生坎坷,在和石田、童汝、老久的爱情抉择中,寻找自己的伴侣,最终和与老久结合在一起。
②艺术特色
a.小说的爱情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情投意合、信仰一致、理想的人生目标高度认同,反映了一代人对爱情问题的理解与追求。
b.小说塑造了四位青年,性格各异,追求也不尽相同,且不同程度的参与爱情,但在对待爱情及人生上都具有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
c.小说采用书信体形式,以真真、老久的来往书信为主体,穿插其他四位青年的通信内容,将真真与老久的爱情发展过程,以及主要人物的心灵演变轨迹,叙写得颇为充分。
d.小说语言流畅,感情热烈深沉,融抒情与哲理于一体,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