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直接融资[深圳大学2009研]
答:直接融资,是“间接融资”的对称,亦称“直接金融”。没有金融中介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在这种融资方式下,在一定时期内,资金盈余单位通过直接与资金需求单位协议,或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资金需求单位所发行的有价证券,将货币资金提供给需求单位使用。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均属于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资金直供方式,与间接金融相比,投融资双方都有较多的选择自由。而且,对投资者来说收益较高,对筹资者来说成本却又比较低。但由于筹资人资信程度很不一样,造成了债权入承担的风险程度很不相同,且部分直接金融资金具有不可逆性。
2.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北京工商大学2006研]
答: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指出口信贷的两种主要形式。出口信贷是出口国政府通过银行对出口贸易提供的信贷,目的在于支持和扩大本国出口,主要用于出口贸易中金额较大,付款期较长的交易。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方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商业信贷,一般限于合同金额的85%。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方的商业信贷,也即出口商向国外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信贷方式。这两种信贷方式都属于政策性贷款,政府予以补贴,利率较低,条件较优惠。但出于便于控制考虑,银行更愿意采用卖方信贷形式。
3.商业票据[人行2001研]
答:商业票指以商业交易为条件签发的,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信用工具。它有三个特性:抽象性、不可争辩性和无担保性。同时以法律规定的严密格式对金额、日期、票据关系人等事项进行明确和全面的记载。商业票据是一种书面契约,分为本票和汇票。本票是出票人承诺自己在约定期限内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支付承诺书;汇票是出票人命令付款人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书。商业票据一般由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大型工商企业在公开市场上发行,期限最短30天,最长不超过270天,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融资工具。
4.消费信用[北师大2000研;南京理工大学2002研;中南财大2005研;东北财大2006研]
答: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授信对象和授信目的有所不同。从授信对象来看,消费信用的债务人是消费者,即使用生活资料的个人和家庭。从信用目的来看,是为了满足和扩大消费者对消费资料的需求。
消费信用有两种基本方式: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分期付款是消费者在购买耐用消费品时,按规定比例支付一部分货款,其余部分要在一定时间内分期偿还,在货款付清之前,消费品的所有权仍属于卖方。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一般是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住房以及支付旅游费用等。
5.汇票与本票
答:汇票与本票是商业票据的两种基本形式。本票是出票人承诺自己在约定期限内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支付承诺书。它涉及到两个关系人,即出票人和受票人。汇票是出票人命令付款人在见票或约定的期限内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书。它涉及到三个关系人,即出票人、付款人和持票人。二者均可背书转让,被背书人对前手拥有追索权,但汇票需经过承兑方能生效,其中经银行承兑的票据信用较高,更容易流通。
6.贴现
答:贴现指票据持有人为取得现金,用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的行为。银行按一定的贴现率扣除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支付给贴现人。票据到期时,银行持有票据向出票人、背书人或承兑银行兑取款项。若贴现息为R,票面额为P,贴现率为r,时间长度为n,则。贴现是发达国家常用的融资方式之一,需要发达的商业票据市场作为基础,在我国尚需进一步发展。
7.国际信用
答: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间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授信国通过借贷资本推动商品输出,而受信国则利用外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等等。国际信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是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形式之一。
8.信用工具
答:信用工具指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反映了各种信用关系并为其服务。其特点为:(1)偿还性,即大多数信用工具必须到期偿付债务。(2)可转让性,即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转让,有较强流动性。(3)本金的安全性,即债权人到期可安全收回本金。(4)收益性,即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带来收益。主要信用工具有:商业票据,支票,银行票据,股票,债券等。其中前三者是短期信用工具,而后两者是长期信用工具。
9.支票
答:支票指出票人命令办理支票存款的银行在约定期限内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支付承诺书。按记名与否可以分为记名支票和不记名支票。前者必须经背书才能转让,而后者仅凭票即可转让。按收款方式可以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又叫划线支票)。支票经银行保付成为保付支票后信用大大提高,有利于流通。
二、选择题
1.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中央财大2010研]
A.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B.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答案】B
【解析】信用在经济范畴里是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2.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表现为( )。[中央财大2010研]
A.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
B.银行信用推动商业信用的完善
C.两者相互促进
D.银行信用因优越于商业信用可以取而代之
E.在一定条件下,商业信用可以转化为银行信用
【答案】ABCE
【解析】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银行信用这种形式里是不存在的。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假如没有银行信用存在,一个企业是否提供商业信用,必然要考虑在没有货款收入的情况下自己的企业能否继续周转;有了银行信用,则会考虑可否依据延期付款的承诺从银行取得贷款,如果可能,商业信用即可提供。
三、简答题
1.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浙江财经学院2011金融硕士)
答:在再生产过程中,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有两种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1)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像是以商品提供信用,其实不然。在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实际包括两个同时发生的经济行为: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这种信用形式存在于工商企业之间,所以它的规模大小是以产业资本的规模为度;其最大作用是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是其严格的方向性。比如说,纺织印染厂可向服装厂提供商业信用,而服装厂则不能向纺织印染厂提供商业信用,因为纺织印染厂的生产不是以服装为材料。一般地说,是上游产品企业向下游产品企业提供信用,是工业向商业提供信用,因而有些企业很难从这种形式取得必要的信用支持。
(2)具备如下两个特点的信用是银行信用:一是以金融机构作为媒介,这里所说的金融机构主要是指银行,同时也包括经营类似银行业务的其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二是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本。
(3)在银行信用中,由于借贷的是作为一般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而且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所以前面说到的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银行信用这种形式里是不存在的。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假如没有银行信用存在,一个企业是否提供商业信用,必然要考虑在没有货款收入的情况下自己的企业能否继续周转;有了银行信用,则会考虑可否依据延期付款的承诺从银行取得贷款,如果可能,商业信用即可提供。事实上,商业票据贴现和抵押贷款,就是银行发展过程中首先扩展的主要业务。具体来说,两者的关系如下:
①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历史上商业信用产生在先,它直接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相关联,直接为生产和交换服务。企业在购销过程中,彼此之间如果能够通过商业信用直接融通所需资金,就不一定依赖于银行。
②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银行信用。资本主义的银行信用体系,正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的。
③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因为商业信用工具、商业票据都有一定期限,当商业票据未到期而持票人又急需现金时,持票人可到银行办理票据贴现,及时取得急需的现金,商业信用就转化为银行信用。由于银行办理的以商业票据为对象的贷款业务,如商业票据贴现、票据抵押贷款等,使商业票据及时兑现,商业信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不存在互相取代的问题。应该充分利用这两种信用形式促进经济发展。
2.简述民间信用的作用及影响。[首都经贸大学2005研]
答:民间信用,亦称“民间借贷”或“个人信用”。民间信用指相对于国家之外的一切信用,包括商业银行信用。在我国,民间信用主要指居民个人之间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贷。民间信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私人之间直接的货币借贷。②私人之间通过中介人进行的间接货币借贷。③通过一定组织程序的货币“合会”、“标会”等进行的货币借贷。④以实物作为抵押的“典当”形式的货币借贷。
(1)民间信用是我国最古老的信用,在历史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曾经起了重要的作用。
①弥补正规金融和信用的不足,发挥了灵活性的特点。
②可以聚集民间闲散资金,灵活、迅速地运用于金融业务,并促进经济发展。
③民间信用由于受地利、风俗等的影响,相当稳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互帮互助的优点。
(2)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对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
②民间信用的非正规性,冲击了正规金融,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民间信用容易引发金融风险,扰乱金融秩序,破坏社会信用环境。这是民间信用的主要负面影响之一。若没有发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性金融风波,民间信用活动一般难以自我控制。
③民间信用的自发性,干扰了中央银行对一定时期社会信用和社会资金的总量监测,增加了资金的“体外循环”,特别是加大了现金投放,影响国家金融调控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另外,民间信用的盲目性,不利于信贷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容易造成不合理的社会资金投向和资金配置。
④民间信用约束机制中的法律治理执行力弱,容易滋生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3.什么是国家信用?我国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对外经贸大学2005研]
答:国家信用指国家或其附属机构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机构发行债券或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它以国家为主体,主要用于弥补财政开支不足和进行生产性投资。国家信用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按期限可以分为国库券、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按发行方式可以分为公开征募和银行承销。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
我国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比较单一。最主要的国家信用是中央政府债券,即国债。由于我国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债券,政府从法律上也不能担保债券,因此直接的国家信用比较单一。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央行票据也是国家信用的形式之一,我国从2003年开始发行了大量的央行票据,弥补了没有一年期以下国债的缺陷。
4.简述信用的主要形式,并说明加快发展我国消费信用的意义。[华中科技大学2002研]
答:(1)信用指未来偿还商品赊销或商品借贷的一种承诺,是关于债权债务关系的约定。它以商品货币的使用权为交易标的,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以信任为基础,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目前主要形式有:
①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赊销、赊购、分期付款等。是严格单向的信用方式,规模上有局限性。
②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间接信用,克服了前者的方向上和规模上的局限性。
③国家信用。指国家或其附属机构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机构发行债券或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以国家为主体。它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按期限可分为国库券、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按发行方式可分为公开征募和银行承销。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
④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形式。它出现于商品经济发展之后,包括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主要形式有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
⑤租赁信用。指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收回出租物的一种信用形式,实际上是实物信用的一种。主要有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和服务性租赁三种不同形式。
⑥国际信用。指国与国间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方式之一。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等等。国际信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是国家经济合作的必要形式之一。
(2)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方式,对经济的各个领域的作用是令人瞩目的。其基本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促进经济增长。消费信贷向目前尚不具备消费能力的人提供信用,使其消费愿望变为现实,增加了即期的有效消费,扩大了总需求,从而刺激了生产。在需求不足时,通过乘数作用,数倍作用于经济总量,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②引导消费方向。消费信用一般针对耐用消费品,这类商品价值较高,能够一次性购买的人较少。而在消费信用形式下,能够创造更多的需求,使消费者易于接受这类商品。
③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商业银行的优质企业客户逐渐转向资本市场,为了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银行必须更加重视消费信贷的推广。加之消费信贷本身业务分散,可以使风险分散,不失为银行改善资产质量,提升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之一。
④另外,消费信贷对产品的更新换代、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推广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但要注意,如果过度发展消费信用,可能使经济过热,形成泡沫,引发通货膨胀,并在经济中积聚过多风险。一旦发生信用链断裂,对经济伤害很大。
(3)在我国消费信用开始较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在现阶段加快发展消费信贷也表现出其特别的积极意义。
①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目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遇到了一定困难,表现在物价指数上是相当一段时期的持平甚至负增长。加之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不佳,出口难以有太大作为,因此必须扩大内需。而在短期内收入无法有大的增长,消费信贷便成了重要手段之一。
②启动新的消费热点,改善人民生活。目前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已经基本满足,但又难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对汽车住房等奢侈品的消费。因此必须借助消费信贷,形成消费能力,加快启动消费热点,提前进入下一个消费阶段,提高生活水平。
③配合各项改革顺利进行。当前我国陆续出台许多改革措施,对个人生活形成冲击。例如住房改革取消了实物分房;教育产业化要求每个享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必须交纳学费等。商业银行适时推出的住房贷款和教育贷款起到了很好效果。如果没有消费信贷作为各项改革的润滑剂,改革就很难平稳进行。
④促进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脱媒”现象的威胁,对企业贷款业务逐渐萎缩,尤其是我国商业银行坏账增多,银行不得不惜贷。消费信贷成为商业银行又一个利润增长点,有利于资产多元化,分散风险。
5.从各种信用形式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应怎样运用这些信用形式。[中央财大2001研]
答:(1)信用指未来偿还商品赊销或商品借贷的一种承诺,是关于债权债务关系的约定。它以商品货币的使用权为交易标的,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以信任为基础,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目前主要形式可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和国际信用等。
(2) 由于各种信用特点不同,有其一定的使用领域,在现阶段应该相应地综合运用各种信用方式,以促进经济发展。
①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赊销、赊购、分期付款等。是严格单向的信用方式,规模上有局限性。
②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间接信用,克服了前者的方向上和规模上的局限性。
③国家信用。指国家或其附属机构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机构发行债券或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以国家为主体。它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按期限可分为国库券、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按发行方式可分为公开征募和银行承销。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
④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形式。它出现于商品经济发展之后,包括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主要形式有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
⑤租赁信用。指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收回出租物的一种信用形式,实际上是实物信用的一种。主要有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和服务性租赁三种不同形式。
⑥国际信用。指国与国间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方式之一。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等等。国际信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是国家经济合作的必要形式之一。
6.简述战后西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央财大2000研]
答:消费信贷,又称消费贷款,是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信用开始出现。它包括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主要形式有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消费信用提前了需求,扩大了当期有效需求,增加了消费者的总效用。
消费信贷可以分为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买方信贷是指商业银行对购买消费品的消费者直接发放贷款。卖方信贷有两种:一是在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下,商业零售企业以分期付款单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二是按照银行与商业企业的合同规定,由银行贷款给商业企业,而购买者逐步代为偿付贷款。此外按用途可分为汽车贷款、住宅贷款、教育和学费贷款、小额生活贷款等。按偿还方式可分为一次性偿还贷款和分期偿付贷款两大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五十多年中西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贷款业务。主要原因有:
(1)从供给愿望看,为迎接日趋激烈的竞争并求得自身发展,金融机构急需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长期以来,由于零售业务单位成本较高,商业银行多以批发业务为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零售业务的重要性渐渐被银行认识,这时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的零售业务成为银行新型业务发展方向。
(2)从供给可能性看,成本开始下降。一方面各种资信机构日益增多,使银行可以方便地了解借款人的资信状况,保证了贷款资金的安全性,降低了信用风险的补偿成本;另一方面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每笔业务的处理成本。成本的降低使消费信贷有利可图,大力发展成为可能。
(3)从需求看,人们开始接受并乐于利用。近几十年来西方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个人收入稳步增长,人们对未来预期良好,愿意负债消费。同时长期存在的通货膨胀使消费贷款更受欢迎。
7.简述票据的功能。[厦门大学1998研]
答:(1)票据是由出票人依法发行的按一定的格式设计的债务凭证。它是一种信用工具,体现债权债务关系,要求出票人本人或委托人于见票时或指定到期日,在指定地点向持票人或收款人无条件支付载明的款项,具有流通性。它有本票、汇票和支票三种。按票据到期日的不同,可分为即期票据和定期票据。
(2)票据现已成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短期金融工具,发挥着支付、汇兑、结算、信用、融资等方面的功能:
①支付功能。票据的基本功能,最初的票据就充当了债务支付工具,完成商业交易中的延期支付,反映由商品交易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②清算功能。票据清算是指同一城市各银行对相互代收、代付的票据集中在票据交换所进行交换及资金清算的行为。各银行之间通过票据交换,不必逐笔划转款项和分头传送结算凭证,既节省费用,又缩短清算过程,加速资金周转。
③融资功能。票据可作为融资工具以取得即期可用资金。现在大量商业票据并无交易的背景,只是为了融通资金而签发,被称为融通票据。一般由资金雄厚、财务健全、信用等级较高的大公司大企业发行,以满足短期资金的需要,成本较低。
④流通功能。即票据持有人用未到期的票据作为支付手段或流通手段支付给他人。因此商业银行、企业和投资者可以在票据交易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进行短期资金融通和短期投资。
⑤提供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当商业银行急需资金向央行申请再贴现时,商业票据是重要工具之一。而央行可以通过控制再贴现额度、调整再贴现率等影响商业银行可贷资金数量和市场利率,间接控制市场资金流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总之,票据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短期金融工具,它既可以充当企业的支付和融资媒介,又可以为投资者和商业银行提供一种灵活高收益的投资手段,同时还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四、论述题
从信用基本理论出发,论述在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贡献。[首都经贸大学2002研]
答:(1)信用指未来偿还商品赊销或商品借贷的一种承诺,是关于债权债务关系的约定。它以商品货币使用权为交易标的,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以信任为基础,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经历了高利贷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和社会主义信用三个阶段。
(2)最初的信用形式是高利贷,即利息过高的信用关系,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它的盛行首先是由其需求原因决定的。当时的阶级由奴隶主或封建主和农民或手工业者构成,前者借贷是为维持其统治和奢侈生活,后者为了维持正常生产生活。出于这两种需求,即使利息偏高也不得不借贷。其次,在当时自然经济下,金属货币流通,货币供给有限,而贷款需求相对较高。这种供求状况决定了较高的利率水平。
(3)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高利贷对经济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在资产阶级的斗争下,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出现,高利贷被取代。而这时出现的信用形式作为现代化的信用形式,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下发展至今。其主要形式可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资本信用和国际信用等。
①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相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赊销、赊购、分期付款等。是严格单向的信用方式,规模上有局限性。
②银行信用,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间接信用,克服了前者的方向上和规模上的局限性。
③国家信用,指国家或其附属机构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机构发行债券或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以国家为主体。它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国内信用和国外信用,按期限可分为国库券、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按发行方式可分为公开征募和银行承销。主要信用工具有中央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
④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一种信用形式。它出现于商品经济发展之后,包括实物信用和货币信用,主要形式有赊销、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
⑤租赁信用,指租赁公司或其他出租者将租赁物的使用权出租给承租人,并在租期内收取租金到期收回出租物的一种信用形式,实际上是实物信用的一种。主要有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和服务性租赁三种不同形式。
⑥资本信用即资本市场信用,指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资金借贷和转移。它分为股票信用和公司债券信用两种。前者是股份公司的筹资工具,后者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有制约性偿还义务的信用工具。
⑦国际信用,指国与国间相互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是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运动的方式之一。主要形式有出口信贷、政府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补偿贸易等。
(4)现代经济中,信用的具体形式又有一些创新。如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相结合创造出银行票据,资本信用创新出现各种衍生工具,租赁信用创造出转租赁、回租赁和杠杆租赁,银行信用与资本信用结合形成资产证券化等等。这些新的形式更加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为投融资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5)这些信用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作用,但总的来说对经济发展有以下作用:
①调节作用。信用具有调节国民经济的职能。一种是自发的:当经济繁荣时,资金需求上升,利率上升,自动抑制了信用规模和资金需求;反之,经济萧条时,资金需求下降,利率下降,自动扩张了信用规模和资金需求,是供需相配。另一方面,人们可以主动利用信用进行调节。通过信贷规模的变动,从总量上调节货币需求,保证社会总供求一致。通过差别利率和信贷投向调整,在结构上实现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②流通作用。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发挥了创造和提供流通工具的作用。一方面创造了流通工具,节约现金流通,促进货币形式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转账结算节约流通费用。现代信用工具包括了汇票、支票、本票等等。
③分配作用。信用是不改变所有权的单方面价值转移,通过改变对资源的实际占用权和使用权,可以改变资源分配,实现重新组合,达到合理运用。信用调节资金余缺,分配社会闲置资源,促进了生产消费。一方面有利于资本集中和积累,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信用的有偿性,使资金自发的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提高整个社会投资效益和生产力。此外消费信用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收入与消费的时间不一致问题,有助于提高消费总效用,发挥消费指导生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