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制而创
1994年10月3日,《财富》刊登了斯图尔特另外一篇谈智识资本的文章,名字一目了然:《你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智识资本》。其核心观点是新经济的主要成分是智识资本的内在表现形式,即技能、知识和信息。对于新经济环境中的制造业而言,其核心资本也应该由流水线、厂房转变成知识和信息。
20世纪末,软件的兴起以及互联网的商业化,让传统制造业一度陷入增长乏力的境地。和处于不断的信息交换中的互联网产业相比,制造业让用户难以感觉到“温度”,产品的存在似乎仅仅是为了满足功能性的需求而已。加之陈旧的产业结构,越来越稀薄的利润,似乎在昭示,这里风景不再。
事实真的如此吗?在美国金融危机最危难之际,奥巴马政府打出了复兴制造业的旗号。2012年,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八次提到了“制造业”。相比之下,其前任小布什总统在八次国情咨文中,仅仅提到了一次“制造业”。奥巴马提出美国的复兴在于创新,但是其并没有把赌注压在被全球膜拜的创新圣地“硅谷”上,而是提出制造业才是创新之源。美国的“再工业化”之路并非重蹈现代化工业的传统路径,而是和IT技术紧密相连,以强大的互联网创新能力拉动制造业的创新。在大数据背景之下,GE的前CEO伊梅尔特(Jeffrey R. Immelt)甚至提出了“工业互联网革命”(industrial internet revolution)的概念。
野中郁次郎认为,制造业是各类产业知识的温床,抛弃制造业,单纯依赖软件型产业发展是不现实的。然而,重归制造业,不是要回到旧有的老路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制造业之纲的“质量管理”已经显露出了它的局限性,现在的世界正在向“创新管理”转变。以日本而言,其固然在制造业具有优势,但那毕竟是工业时代的优势,在当今知识社会的大环境下,必须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制造业要对自身进行革命,把用一条流水线将用户拒之千里的陈旧印象加以颠覆。制造业本身为什么不能成为服务业呢?“知识制造业”是一种全新的企业形态,由制造(manufacturing)到创造(making),个体的智慧被输入其中,也就是本来冷冰冰、硬邦邦的硬件设备,被赋予了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是用来为用户服务的。在服务的过程中,信息会结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内化为知识,比如用户通过可穿戴设备看到自己身体的各项数据,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机能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同时,产品内的信息于企业而言,意味着用户端的输入,经过分析处理之后,会成为新的知识,然后会运用到下一代产品之中。
美国计算机学者勒维斯在《非摩擦经济》中,将信息到知识的转化称为“学习”。他认为,人是产品的终端,企业要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把从用户那里获取的知识体现在产品里,用现在的流行词汇来说,就是要不断“迭代”。制造业不但依然重要,而且越来越重要,它扮演着用知识服务用户的角色。
天天把用户挂在嘴上的传统制造业存在一个悖论:缺少用户数据。虽然很多传统厂商都宣称自己的优势是用户资源,但这个用户资源和我们今天所强调的用户资源并不一样。传统厂商的用户资源是“死”的,一次性的。互联网时代的用户资源是具有扩散效应的,且具有低成本获取的可能性。以往,你需要用一台很棒的冰箱来捕获用户的心;现在,你只需要用一个不错的软件就能抓住用户。此外,通过对软件不断迭代,用户黏度会越来越高,用户人群会日益扩散,由此,你获取用户的边际成本会不断下降。
这是为什么在新的硬件革命中,“制造”这个概念会逐渐被弱化,我们称这个过程为“由制而创”,即manufacturing被making所取代。对公众而言,被“制造”出来的产品往往是那些没有生命体征的冰冷的产品。making则因为个体智慧的介入,更能代表活跃的生命力,以及对用户的尊重。
新时代的产品往往是被make出来的,而不是manufacture出来的。所以,新的硬件革命也被称作“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
我们正处在一场令人惊讶的变化的开始,这场变化事关我们如何打造、购买、消费和体验硬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