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我与胡兴文副教授2004年相识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当时都在上外读硕士,同住虹口区东体育会路411号3号楼研究生宿舍。后来我在上外读国际关系博士,他则师从张健教授攻读外宣翻译博士,一直保持联系至今。
我长期从事外交话语翻译研究,与胡博士的外宣翻译研究领域非常接近,常就共同关注的翻译问题与他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胡兴文副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即将出版之际,专嘱我为其写一篇序言,作为校友、老乡、朋友,我深感荣幸,欣然应允。
外宣翻译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路径和关键环节,在塑造我国大国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胡博士在外宣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蒙娜·贝克(Mona Baker)认为,“叙事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日常故事”。胡兴文博士第一次用“泛叙事观”(pan-narrativity)将叙事学引入外宣翻译研究领域,提出用国际社会乐于接受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外宣翻译本质上也是一种叙事,而且是一种跨国家、跨语言、跨文化的再叙事(re-narration)。胡博士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译前叙事选材、译中叙事建构和译后叙事接受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外宣翻译的叙事特色和机制:在译前的叙事选材中,外宣译者应在我国外宣叙事框架(narrative framing)下,兼顾叙事赞助人的意识形态、叙事接受者的接受需求和对外传播规律,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在译中的叙事建构中,外宣译者应从微观的文本层面(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进行叙事交流(narrative communication),从宏观的意识形态层面(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参与人的再定位)设置藩篱,进行叙事竞争(narrative competition),即达到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再叙事建构和协调;在译后的叙事接受部分,外宣译者应根据叙事接受者的差异性原则和外宣翻译的双重属性,采取“归化”“异化”二元并存的翻译策略,适度使用“中国英语”,并采用删减、增添和重构等“编译”方法,切实提高外宣翻译的叙事效果,让我国的对外宣传能够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中华文化真正走出去、走进去、走得更远。
胡博士以叙事学框架研究外宣翻译,视角新颖,方法独特,兼顾了外宣翻译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既有理论价值,也有实践意义。胡博士积极构建的“叙事翻译学”不仅揭示了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本质和规律,拓展了外宣翻译的研究视野和空间,也助推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外宣翻译研究专著。今后如能将叙事学与翻译学进行进一步融合,将在翻译界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
祝愿胡博士在外宣翻译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杨明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郑州大学中国外交话语研究中心主任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8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