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与本书主编郑朝卿老师相识是在若干年前,当时我担任清华大学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从事教育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作为清华大学天津招生组成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参与清华大学的招生宣传等工作。因此,在偶然读到郑朝卿老师主编的一本招考研究刊物后,就写信给该刊编辑部索求几册阅读学习。不久,郑朝卿主编亲笔写来回信,并从此将每期刊物赠寄给我,使我获益匪浅。

正是从这一本本刊物中,我了解到以郑朝卿为理事长的重庆招生考试研究会多年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研究,先后举办了党的兴国强国战略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论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成果经验交流会,编辑出版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专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成果与经验》等文集。2014年底,我应邀出席重庆招生考试研究会在云南昆明举办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论坛暨新形势下社会助学改革发展研讨会,并作为主讲嘉宾之一在论坛上发言。就在这次会议上,郑朝卿老师告诉我,准备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课题研究系统深化,并出版一本专著。今天,经过20余名研究者近两年辛勤耕耘而完成的这部近30万字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新论》终于呈现在读者面前,确实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在世界发展、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人从来都是决定性的因素。党的十六大上首次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分析概括我们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历史经验和未来需求的基础上,明确了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层次结构。正如研究者在本书绪论中阐述的,拔尖创新人才处于总体人才队伍“金字塔”的“塔尖”位置。切实选拔和培养好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保证。由此可见,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无论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以至整个社会教育,都担负着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责任。而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具有高端引领的地位和作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拔尖创新人才要经过学校教育正规而系统的培养。所以,深入研究不同阶段学校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经验、规律,对我国整体人才队伍的建设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本书的主体内容正是系统地探究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中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至继续教育等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的教育层次、不同的教育机构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的各自职责与教育规律,还特别探讨了教育考试制度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关系,以及新形势下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内容丰富而全面。这就形成了本书的一个特点——系统性。

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实践性。这一特点来源于本书的作者大都是高校和中学的教学、研究、管理骨干,他们中有多位硕士、博士,自身就经历了学校教育各个阶段的培养,很多人在多年从事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工作实践和教育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优异成绩。郑朝卿主编曾在中学教学一线和基层管理岗位工作近二十年,而后一直在重庆教育考试管理部门担负各级领导工作,此后又担任重庆招生考试研究会理事长十余年,获得了重庆市教育工作终身贡献奖。在郑朝卿主编的组织领导下,本书各个章节的编写者不仅深入研究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理论问题,更是回顾总结、归纳提炼了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历史和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探究总结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

从哲学上讲,创新是能体现人类主体性的高度自觉的行为,是对客观世界有价值的认识、实践和改造。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关键是要营造促进创新的文化氛围。这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谐性的文化。在这样一种文化的熏陶感染下选拔与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创新的内在动力,保持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发扬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勤奋学习,终身学习,重视实践,勇于实践。这样的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军者和骨干中坚力量。

一本书的序言大多由名人或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因此,当郑朝卿老师要我为他主编的这本新著作序时,我感到诚惶诚恐、难以胜任,而且前年我改任清华大学校史馆馆长、档案馆馆长,虽然仍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参与指导研究生等工作,但主要关注的研究问题已由教育政策转到校史档案等领域。可是,郑朝卿老师一再坚邀,并于2016年3月亲自到清华大学参观指导并送来书稿,详细介绍相关课题研究和本书编写出版工作的进展。我只能把完成这一任务当成又一次学习的机会,在主持两个新部门工作比较繁忙的情况下,利用经常出差乘飞机的时间,认真阅读了全部书稿,并完成了这篇文字,作为对本书先睹为快的读书体会。相信教育界和各方面的读者们也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教益,受到启发,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经验,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7年3月

定稿于北京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