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对一个人的看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同,甚至于有些人你刚认识的时候还挺讨厌的,随着认识的深入,你可能会改变最初对他的态度。我们可以理解为,个体是发展的,而其他人对他的看法也是发展的。类似的,教育在发展,不同时期的人们对教育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种认识和看法的总结,就构成了那个阶段教育学的内容以及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往往会出现一些典型人物,他们的观点(通常体现在他们的著作当中)成为他们所在历史阶段教育思想的代表性理论。在上一节我们谈到了教育这项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以及前后的继承关系,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一节内容会谈到教育学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体会到某些教育思想的演变和传承,甚至在很早期的一些人物观点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值得今天去思考和践行的地方,这对于将来的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也会有所启示。
一、教育学的产生(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基础学科。
(一)教育现象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二)教育问题
问题是研究的核心,一切研究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二、教育学的发展
(一)萌芽阶段(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
1.萌芽阶段的特点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所以这个阶段还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著作。
2.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可以从中国和西方两方面分别说明。
▲中国的情况
《学记》:传说是乐正克所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从应试来看,有些地方需留意,比如引号部分是常常出现在题干当中的原文内容,另外,此处涉及“第一”著作类的知识点,为常考内容。
主张:
(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它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的意思是:建设国家,管理公众事务,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事情。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此处也是选择题常考点,在第三节会具体提到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真题演练】
【答案】B
石头考试经
(4)“学不躐等”意思为:学习不能超越次第。“不陵节而施”意思为:不能超过人的接受范围而施教。它们共同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性特点,在后面的内容会提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一条即为顺序性,该规律启示教育者只有遵循人的身心发展顺序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模块三教学原则中,“循序渐进原则”与该处相对应。
(5)“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意思为: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藏息相辅”:“藏”为通假字,通内脏的“脏”,“息”是指呼吸的气息,人自身的内脏和大气相配合,才能呼吸自如,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们共同强调教学中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主张。
石头讲故事
孔子的主张: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的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映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学说主张以“仁”为核心的最高的道德标准;他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这一观点也是目前教学中特别倡导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原则中也有“因材施教原则”,孔子认为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在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去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反映了孔子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上文谈到《学记》时,也有体现启发性教学的内容,你还记得吗?
【真题演练】
【答案】A
石头考试经
▲西方的情况
(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助产术”)。苏格拉底常年教授学生,从不一味地说教,采取完全不同于当时的教学方法,通过向弟子们提出问题,让他们一步一步地发现真理,这是启发性教学的典范。他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法也就是苏格拉底启发性教学的具体体现,它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是定义,在问答过程中归纳;第三步是“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他的启发性教学思想可以同《学记》《论语》中的论述对比记忆。题外话:据说苏格拉底长得非常难看,大肚子、秃头、鼻子扁平、嘴唇厚实,甚至他的朋友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他长得像个色情狂;但人不可貌相,他为人谦恭、待人礼貌、对己克制,即使在喝酒的时候,也能控制自己,保持头脑清醒。
(2)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因为在20岁那年意外地听到了苏格拉底的公众演讲而决定投身他门下,柏拉图跟随苏格拉底学习了八年,他专心致志,不苟言笑。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注意了,这个知识点归属于“最早”的观点类的内容。除此以外,我们大多数人对他的熟悉源于“柏拉图式的爱情”,这源自柏拉图关于肉体和灵魂的观点,他认为,肉体是腐朽和堕落的,灵魂才是不可玷污的,纯洁的。
(3)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这个知识点依然归属于“最早”的观点类,该观点在之后也被其他教育家提出来,比如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可见其重要性。
(4)古罗马的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注意,这里提到了两个“第一”,它归属于“第一”的著作类知识点当中,前面提过《学记》的地位,可以对比学习。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二)创立阶段(17世纪到18世纪)
见下表。
石头考试经
【真题演练】
【答案】C
【答案】A
【答案】D
(三)分化阶段
1.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东方)
(1)苏联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和主要思想。
①克鲁普斯卡娅著有《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一书,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此人为列宁的老婆,老公每天在研究马克思理论,老婆也不甘落后,但名字确实难记,考的较少,有印象即可。
②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构建了新的教育学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这本书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体系的国际公认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著作。
此处为“第一”著作类的知识点,是个常考点,另外一个考点就是这本书对我们国家的历史影响,我们都知道建国之后苏联各个方面都对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教育学影响最大的就是这本书。
③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童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关注这个人,他在后面讲述的教育原则和班级管理原则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比较容易考查到。
④加里宁著有《论共产主义教育》。
(2)我国教育家及主要思想。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这本著作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批判了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此处涉及“第一”著作类的内容,作为我国教育学的贡献者,考试中还是比较喜欢考查的。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西方)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
石头考试经
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理论: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他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之所以是“活的”,是因为作者的著作是他17年中学校长经历的提炼,引号部分需注意。
布鲁姆著有《教学目标分类学》等著作,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