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小的课堂四声(人大附小七彩教育成果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倾听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

郭春秀

郑校长提出附小的课堂上要有四声,即“掌声、笑声、质疑声、辩论声”。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在自己的课堂上积极践行这一理念,在培养学生课堂四声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感悟。

一、培养倾听的习惯是培养课堂四声的基础

以我执教“你想我猜”这节课为例,这节课要顺利地进行下去,就需要学生在第一环节“理解游戏规则”时能认真倾听,明白规则是什么。游戏规则是:

(1)从1,2,3,4,5,6,7,8,9这9个数字中,任意选取两个数字;

(2)用这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两个两位数,用大数减去小数;

(3)将竖式写在白纸上;

(4)根据你得到的答案去表中找出这个答案所对应的图案,将图案记在心里。

这4条规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有点多,但这也正是对学生倾听习惯的一个检验。从课堂实施效果来看,全班34人,只有2人没有理解游戏规则。

只有学生认真倾听了,才能明白发言者的意思,才能进行补充和提问,才能在课堂上出现“质疑声和辩论声”。

在学期初的课堂上,我就给孩子们提出关于倾听的要求。

第一层次的倾听:在别人发言时用眼睛看着发言者,不干其他事情,能够重复发言者的话或对与自己相同的想法表示肯定。

第二层次的倾听:在别人发言后可以把别人的话加入自己的理解变成自己的话;如果别人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不同,就要举手示意并表述自己的观点。

第三层次的倾听:如果没听明白,就要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如果从别人的发言中又想到了新的东西,就要及时进行补充。

二、大胆表达是学生思辨的起点

学生发言是课堂上尤为重要的环节,能够促进课堂四声的连续,是学生质疑、辩论的起点。

我对学生的发言提出的要求是:

第一层次的发言:声音洪亮,说话要完整。

第二层次的发言:到前面操作或讲解时要侧着身子,不要挡着题目。

第三层次的发言:发言完毕要问同学,如: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你们有不同意见吗?谁有问题吗?

关于发言的培养其实每节课、每一道题都可以进行,只要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一种习惯。以我执教“你想我猜”这节课为例,在第二环节中,第一次的游戏过后,有一部分同学所记录的图形与我所给的答案不同,于是我说:“我没猜中谁的,就请谁把自己的纸贴到黑板上。”之后我又问:“谁能说说老师为什么猜不中这几位同学的?”这时就有同学举手到前面用教鞭指着,声音洪亮地说:“请大家看这里,我觉得郭老师之所以没有猜对他的,是因为他没有按照游戏规则进行,老师让选取两个数字,他前面选了65,应该减去56,而他减去35,就变成选3个数字了。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还有什么补充或问题吗?”这时,下面的同学就举手说:“我同意你的观点,我还想补充说一说我的观点,我觉得老师没有猜到旁边那位同学的,是因为他计算出错了。大家同意我的说法吗?还有什么补充或问题吗?”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把课堂连续起来了,不需要老师去问“谁还有补充”。

三、质疑和辩论是课堂的主旋律

质疑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学生之间争论的地方,也恰恰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这就离不开学生的倾听,同时老师还应该提供可供学生质疑辩论的素材,并留给学生质疑、辩论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要打破老师的“一言堂”。

以我执教“淘气的作息时间”一课为例,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地介绍自己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有数线的方法,有分段计算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这时又有同学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补充。

生1:我是这样计算从8:30到9:40经过了多长时间的,40分减30分是10分,9时减8时是1小时,所以合起来就是1小时10分。

(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掌声,对她的方法表示肯定。)

生2:我对你的方法有质疑,用你的方法能算8:30到9:10经过了多长时间吗?10减30没法减呀?

(下面的同学似乎也恍然大悟,“就是呀!怎么减?”这时,生1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我趴在她的耳边对她说:“你想一想我们做减法时,不够减怎么办?”她立即领悟到了,自信地站到黑板前面对质疑进行解答。)

生1:请大家看我这里,我们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减法,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作10,现在10分没办法减30分,我们也可以从9时中借1时,换成60分,这样70分减30分就能减了。

(她边板书边讲解,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特别是提出质疑的同学。)

生2:你这样讲我就听明白了。

(教室里再次响起了掌声。我对两位同学也给予了附小币的奖励。)

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孩子在课堂上只要认真倾听了,真正思考了,敢于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质疑声”。也许他们的质疑还有些幼稚,但是我相信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一定会留下一颗敢于质疑的种子。理越辩越明,只有在质疑、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也才能打破老师的“一言堂”。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出勇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学生。

当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的时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老师是否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发言,有效地对课堂进行调控,老师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对老师而言也是极大的考验。因此老师在备课时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预设,否则难以抓住课堂,学生不信服,影响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