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小的课堂四声(人大附小七彩教育成果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比”中发现“异”,“异”中提出“疑”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教学案例

李化玲

一、课堂教学片段

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测量”这一单元的“教室有多长”一课时,学生分小组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教师对学生的测量过程进行了录像,并在测量完成后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进行交流。

展示第一种测量方法:利用数学书、“数伴”和英语书等相同长度的书本从头铺到尾进行测量。

(学生看完视频后没有提出质疑或建议。我预想学生会质疑这种方法太麻烦,但学生没有任何反应,于是我心有不甘地问:“谁有什么想说的吗?”依然没有学生回答。我想,学生没有质疑就说明认同这种方法,如果我继续追问,即使出现了质疑那也是“被逼出来的”,而非主动质疑。)

展示第二种测量方法:用不同长度的书(数学书、课外书等)从头铺到尾。

(有学生提出了质疑,展开了辩论。)

生1:我质疑这种方法!你用的书都不一样长,怎么量啊?

生2:为什么要一样长?

生1:因为一样长了,你才能说是几本书。你这样量,是说几本数学书那么长,还是几本课外书那么长呢?

生2:那第一组的书也不是一样的啊?

生1:但是它们都一样大啊。(意思是一样长)

有的学生赶紧进行比较:真的啊,它们是一样长的。

教师小结:也就是说,我们的测量工具要一样长。(板书:一样长)

(将两种测量方法对比展示,学生发现了问题并自主质疑,明确了测量工具可以不同,但是要长度相同。)

展示第三种测量方法:用3个长度一样的铅笔袋进行测量。边播放视频,学生边讲解。

生3:我们是用铅笔袋测量的,把后一个铅笔袋挪到前面去,再把后一个挪到前面去,就这样,我们用3个铅笔袋就够了。刚才他们那两种方法太麻烦了。

生4:我同意他的说法。从前面铺到后面,铺了一地,要是让你量更长的东西,书不够了,你咋办啊?

生5:我有不同意见。前两种方法也有好处,那就是你知道摆得直不直,你只用了3个铅笔袋,摆着摆着可能就不直了,就不准确了。

生6:我质疑。可以拿尺子去比着啊,不就摆直了。

生7:我补充。还可以靠墙摆啊。

(出示第三种测量方法,无须老师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和前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了不同。学生还在质疑中明晰了测量的注意事项。)

二、分析与思考

在本节课学习中,学生质疑热情高涨,在质疑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总结出测量方法以及测量中的注意事项等。归因分析,主要在于:

一是视听觉的共同参与,直观形象支撑了学生的思维。本节课教学时,我用手机录下了学生测量的过程,将各小组的动态测量过程呈现给学生看,同时调动学生的视听觉,为学生的理解提供直观形象的支撑。如果只是让学生单纯地用语言进行介绍,只有听觉的参与,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会难以理解,或想象不出测量的画面,也不容易发现测量中的问题。视听觉的共同参与,避免了因语言表述不清或者理解不到位而导致的不能质疑。

二是对比中发现不同,自主质疑。出示完第一种测量方法,即使老师暗示:“谁有什么想说的吗?”也没有学生主动提出质疑,而当展示第二种测量方法时,学生便开始有了疑问。因为两种方法的前后呈现,形成了直观对比,学生从中发现了不同,进而引发了质疑。第三种测量方法与前两种测量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在质疑中自主优化了测量方法,总结出测量中的注意事项等。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要“对症下药”,低年级学生无论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较弱,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支撑,为学生提出质疑扫除思维和理解上的障碍。疑也源于“异”,发现了不同,自然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不一样?”“哪种是对的?”而提供对比,是发现异同的最好途径。将二者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对比,在对比中发现“不同”,从而打开学生思考的闸门,激起学生质疑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