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实操十一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5 招聘策略

了解目标人才群的应聘诉求后,就要有的放矢地制定招聘策略了。虽然不同群体的诉求重点不同,但薪资一般都是排在靠前位置的,所以薪资策略很重要,薪资有无竞争力会直接影响招聘效果。

3.5.1 如何在不增加人工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招聘薪资竞争力?

有人担心,提高薪酬竞争力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是对薪酬竞争力概念的一种误解。薪酬竞争力并不等于高工资。

我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企业开出的工资是底薪4000元/月+10万元年终奖,另一个企业是底薪8000元/月+3万元年终奖。你会选择哪一家企业呢?

我相信,多数人会选择第二家。第一家的总年薪是15万元,第二家是13万元,大家为什么要舍高取低呢?原因就在于人都是有风险规避倾向的,虽然第一家的年薪更高,但底薪不足5万元,余下10万元年终奖是风险收入,不确定性太大;第二家虽然年薪少2万元,但底薪就有近10万元,保障性高。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薪酬竞争力并不取决于总薪资水平,而取决于薪资中与业绩无关的那部分薪资水平,即所谓固定工资水平。这就为招聘中薪酬策略的设计打开了思路,要提高招聘效果,就要在薪酬结构上动脑筋。

有的企业舍不得松开底薪的口子,结果门可罗雀,没人来,招聘就玩不转。与其如此,不妨放手一搏,把固定工资抬上去,浮动薪酬降下来,工资总额不变,但薪酬竞争力上去了。能吸引应聘者,才能盘活招聘的第一步棋。

俗话说:“招之能来”,如果招之不来,没人搭理,招聘第一步就成了死棋,底薪定得低又怎样呢?

3-9:某企业的招聘奇招

在快速发展期,某企业每年招聘达数千人,如此大体量的招聘,如何完成呢?他们祭出了竞争性薪酬策略的大旗。但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新员工,如果工资太高,人工成本压力就会太大,怎么兼顾?只能从薪资结构上做文章了:对于本科生,同行业的平均底薪为2000元,他们开出3000元;对于硕士生,同行业平均底薪为3000元,他们开出5000元。这样的薪资结构很有煽动性,很多学生冲着高底薪就过去了,但他们从来没问过年底奖金是多少。到年底他们才发现年终奖并没有多少,这样掰着手指头算算,底薪加上年终奖实际上并不比其他企业高多少。

3.5.2 竞争性薪酬必须辅以强淘汰机制

现在的问题来了,如果开出很高的底薪,结果却招来一群不能胜任的人,那老板还受得了吗?开出高底薪是为了吸引能人而不是庸人。

问题是,一开始我们很难百分之百准确地识别出一个人到底是能人还是庸人,这要留出足够的容错空间,通过某种机制迅速识别出员工的适应能力与胜任力,再辅以强淘汰机制将不合格员工过滤掉。

比如,通过新员工培训来迅速识别他们的胜任力。近乎苛刻的军训、高强度的产品知识学习、团队活动、脏累苦危的工作分配是惯用手段,经不住考验的就启动淘汰程序。

这是一个残酷的游戏,但十分有效,因为没有最优选择只有次优选择。如果上帝能在一开始就告诉老板谁合适谁不合适,就不需要走这些弯路,既然不能,就只能靠摸索和试错。

这里秉承的是“非0即1的薪资理念”,而不是“0.5的薪资理念”,胜任者直接拿以1为代表的高底薪;不胜任者被淘汰,底薪直接降为0,而不是凑合着拿0.5。

有些企业正好相反:一方面,开较低的底薪;另一方面,出于补偿的心理,放低对员工的要求,即使发现员工不胜任,也凑合着用,员工干得差也心安理得,“反正就拿这么点钱”。这种恶性循环使员工丧失了战斗力。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有一个著名的效率工资理论,意思是:当企业开出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工资时,能力强的人蜂拥而至,虎视眈眈,现有员工必须努力胜任工作,否则迅即被取代。对企业来讲,开出这样的高工资是值得的,因为它带来了效率。

思考3-4:如何解决电销员的招聘难题?

某快消品电销公司2017年计划招聘1000名电话销售员,但大半年过去了,只招到寥寥几十人,照此趋势,年内是根本不可能完成招聘任务的,老板犯愁。该公司在武汉,按理说,在这样的中心城市应该不缺销售人才,关键还是工资。电销员的工资一般都是底薪+提成的模式,底薪与其他公司一样,基本都在2000元/月左右的水平,但因为利润率较低,该公司的提成点要低于其他行业。招聘经理认为,这是公司的天然劣势决定的,也是招不来人的关键所在,这很难改变。您同意这个观点吗?该企业的目标人才群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有哪些特殊的应聘诉求?针对这些诉求,有什么好的办法来改善招聘效果?

答疑参见封底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