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能做什么
目前,我国的国家统计局已经将大数据应用到了政府统计工作中,统计科研所基于大数据的房地产价格指数预测、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监测、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的品牌口碑综合评价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金融投资领域,金融机构在做中小企业小微贷款时,往往会在贷款方没有厂房做抵押的情况下,考虑该企业的信用体系是不是值得贷款机构放出贷款,这些都是需要靠数据进行评估的。社会化研究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有很多社会化课题完全可以采用来自互联网或其他数据源的方式来实现数据采集和研究。而将大数据应用到管理决策时,最先受益的就是政府和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大数据能帮助领导者更有效地进行管理,让每一位领导者都可以拥有创新管理和决策模式的优势,并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大数据是一个促进社会全面融合的生态圈,不能简单理解为数据或者产业,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与大数据产生交集。
通过预测模型对特定用户进行动态的营销活动是大数据应用的场景之一。欧洲的博彩业、香港马会可以使用软件分析数十亿计的交易以及客户特性来指导下注和预测结果。海尔集团已经与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大数据研究实验室(首页大数据)达成合作,共建智能家电大数据实验室。通过其售后服务平台和质量投诉平台收集所有用户对海尔产品的投诉和反馈数据,然后对内外部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对其系列产品进行更全面的数据监控,并进行主动的维护以降低整体能耗、提升用户满意度、提升品牌口碑;同时更好地实现以服务促发展,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用户的偏好、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从而指导企业进行动态的客户维护与目标营销。
基于地震预测算法对犯罪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预测犯罪发生的概率是大数据应用的又一个场景。在美国洛杉矶运用该算法的地区,盗窃罪和暴力犯罪发生概率明显下降。在中国,首页大数据尝试采用预测算法,对影响社会安全的感知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预测防范社会风险以及评估各个地区的安全感水平。四川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已经将该类数据集应用于当地的安全感调查研究,使群众感受更具体、精准,也让社会风险管理的线索更加清晰,这个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大数据还能够通过视频分析自动调整等候时间或者显示内容。北京、上海等超大型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严重影响了百姓的出行和城市生活体验,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视频分析十字路口等候过街的行人队伍长度及车辆长度,然后自动变化红绿灯等候时长来疏导交通,如果无人在过马路,而车又在等红灯,则可以自动切换为绿灯,保证车辆顺利通行,减少车辆拥堵。另外,快餐店可以根据点餐人数排队的长度进行识别和分析,以自动显示电子菜单内容。如果队列较长,则显示可以快速供给的食物;如果队列较短,则显示那些利润较高但准备时间相对长的食品。[1]
中国海关的“电子口岸”整合了工商、税务、海关、外贸、外汇、银行、公安、交通、铁路、民航和国检等十几个部门的数据。数据之间实时的联网分析,使“电子口岸”在加快报关速度、高效打击不法分子的同时,更成为中国经济的“气象预报台”,能够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提供非常精细、全面的决策支持。[2]
互联网催生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又成就了大数据时代。2004年起,以Facebook、Twitter、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相继问世,开启了互联网的崭新时代。在此之前,互联网的主要作用是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是网站,但网站是静态的。进入互联网新时代之后,网络开始成为人们实时互动交流的载体,世界变得扁平化。2011年8月23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发生5.9级地震,纽约市居民首先在Twitter上看到了这个消息,几秒钟之后,人们才感觉到地震波传来。社交媒体把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带入了比地震波还要快的时代。[3]
现在,浏览器也早已经不是访问互联网的唯一方式。以前访问互联网要靠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现在几乎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以及GPS导航等各种智能电子设备也都成了访问互联网的方式。反过来说,这些访问也成了数据产生的方式和来源,每个人的数据通过这些途径产生并被收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概念相继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全球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要素,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有助于企业在技术和创新经营模式上更加贴近消费者,从而改善企业经营水平,提升效率,这将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今,世界各地时刻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永远不停息,海量的数据不断地被收集、交换、管理、分析和整合,成为全球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这其中,企业是应用大数据产生价值最直接的受益者。大数据时代,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不仅要掌握更多更优质的数据,还要有足够的决策领导力和科学的管理体系。
大数据所积蓄的价值掀起了一场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面对“大数据”的挑战,人们必须顺势而为。
注释
[1]赵婀娜.寻找新的文化传播路径[N].人民日报,2014—08—21.
[2]杜小勇,冯启娜.“数据治国”的三个关键理念——从互联网思维到未来治理图景[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下:49—61.
[3]涂子沛.大数据及其成因[J].科学与社会,2014,4(1):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