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历代文选(传统经典文献导读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9章 《原性》

韩愈论人性与教育

解题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作有《韩昌黎集》。他反对佛老,以儒家的“道统”来对抗佛教的“法统”,是儒家思想和传统的卫道者。从西汉董仲舒到宋明理学,韩愈的学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原性》一文承续董仲舒的人性论,主张性有上、中、下三品,上品之性是善的,下品之性是恶的,中品之性可导而上下。人性中除了性之外,还有情。情是人接触到外界事物后产生的内心反应。情与性相应,也分为上、中、下三品。决定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性,教育不可能改变人性,不可能使下品转化为中品,使中品转化为下品,只能在已定的人性品位内发挥作用。人性也决定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人性天生包含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是将这些先验的道德发扬开来,使其付诸自身的实践。

选文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663]。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

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664];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665];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666];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667]。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上焉者之于七也,动而处其中[668];中焉者之于七也,有所甚,有所亡[669],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于七也,亡与甚,直情而行者也[670]。情之于性视其品。

孟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荀子之言性,曰人之性恶;扬子之言性,曰人之性善恶混。夫始善而进[671]恶,与始恶而进善,与始也混而今也善恶,皆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叔鱼[672]之生也,其母视之,知其必以贿死;杨食我[673]之生也,叔向之母闻其号也,知必灭其宗;越椒[674]之生也,子文以为大戚,知若敖氏之鬼不食也[675]:人之性果善乎?后稷[676]之生也,其母无灾,其始匍匐也,则岐岐然,嶷嶷然[677];文王[678]之在母也,母不忧,既生也,傅不勤,既学也,师不烦:人之性果恶乎?尧之朱[679],舜之均[680],文王之管、蔡[681],习非不善也,而卒为奸;瞽叟之舜、鲧[682]之禹,习非不恶也,而卒为圣:人之性善恶果混乎?故曰:三子之言性也,举其中而遗其上下者也,得其一而失其二者也。曰:然则性之上下者,其终不可移乎?曰:上之性,就学而愈明[683];下之性,畏威而寡罪[684]。是故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其品则孔子谓不移也。

曰:今之言性者异于此,何也?曰:今之言者,杂佛老而言也。杂佛老而言也者,奚言而不异?

【出处】(唐)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