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就与缺陷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之前,中国人一直有极强的文化自信——以文明中心自居,而称四邻异族为蛮夷戎狄(有待于教化)。自三代至汉唐,中国既有最强的“硬实力”,又有让四夷宾服的“软实力”。所谓“硬实力”就是军事实力和物质生产力,所谓“软实力”就是意识形态和文化。汉民族构成中华民族人口的绝对多数,汉族文化自然是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宋代以后,汉族或许因为其精英过于耽溺于文化和技术而疏于武备,故两度被北方少数民族征服。但汉族的文化没有被征服,汉族的技术也没有被超越。后来,统治者(蒙古人和满人)的文化也融入汉文化之中而逐渐形成了元明清及之后的中华文化。

西方历史学家说:“也许早在公元1000年,中国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就推动了整个亚欧大陆经济的发展,另外一个高峰发生在1400年后,一直延续到1800年左右。”[1]在15世纪,“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它拥有可能超过1亿的人口、生产能力巨大的农业部门、庞大而且复杂的贸易网络、在生产手段和产品质量的几乎每个方面都超过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手工业。”[2]

商周以后,中华文明已达很高水平。中华文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在于她一方面孕育出灿烂的文化(哲学、文学、艺术)和精巧的农桑、手工技术,另一方面保持了绵延不断的可持续性。这一来与地球上尚未绝迹的原始文明形成对比,一来与源自欧洲的现代工业文明形成鲜明的对比。原始文明肯定不会引起生态破坏,但其文化水平很低。现代工业文明在技术和产业方面无疑达到了无与伦比的水平,但它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科学和事实都在证明且还将继续证明它是不可持续的。中华古代文明的技术、产业和文化与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包括古希腊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等)比毫不逊色,她同时较好地保护了中华大地的美丽河山,表现了很好的生态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