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济学的基本概况
1. 什么是经济学?
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首先需要知道经济学是什么?它主要研究什么?其基本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就如同认识一个人,首先要知道他(或她)叫什么名字,他(或她)来自哪里,他(或她)是干什么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如果要进一步交流的话,还要知道他(或她)的过往经历及性格特征。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认识一个人,也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这个人是否值得交往。同样,对于认识和了解一门学科也是一样,需要从多个层面对其概念、历史和发展等进行把握。
经济学,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经济的学问。那么,何为“经济”呢?是不是正如我们在购买东西时经常所说的既经济又实惠的“经济”呢?还是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财经新闻、股票买卖、GDP增长率等之类的内容呢?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首先来看一下,经济学家们是怎么认识和理解经济学的。
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年)在《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一书中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马歇尔对经济学研究范围的界定是较为宽泛的,只要是“人类一般生活事务”,都涵盖在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那么,什么是“人类一般生活事务”?卡尔·马克思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即包含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可以说,马歇尔对经济学的定义是简约而不简单的,留给了世人很多想象空间和延伸余地。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1]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一方面,萨缪尔森对马歇尔的经济学定义进行了解读,将“一般生活事务”拓展为“生产”和“分配”,这种解读虽然没有马克思解读得那么全面,但也基本包括了人类大体的活动。另一方面,萨缪尔森也指出了经济学研究的本质内容,即“稀缺的资源”和“有价值的商品”,前者意指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稀缺资源,如果资源不是稀缺的,就没有研究的必要,这也是经济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后者则进一步界定了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即“有价值的商品”。没有价值的商品不值得研究,也没有必要研究,因为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毫无益处。
上述是两位国外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理解,下面再看看我国经济学家或学者是如何认识经济学的。在林毅夫[2]看来,“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是经济学家为了解释发生在一定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和限制条件下的个人选择行为,从而构建起的逻辑体系,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知道,经济学是一套不断变化的逻辑体系,主要用来解释一定情境下的个人选择行为。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解释”,二是“选择”。“解释”意指学习经济学的主要功能在于解释经济现象,而非预测经济活动,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有很多机构或学者喜欢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预测,如预测经济增长率、预测股市走向等,可是预测准确的却寥寥无几;“选择”指出了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即相较于物理学、化学等以实验为主,社会学以调查为主,历史以考据为主等,经济学则以研究人类行为为主,经济学的这一学科特点也决定了经济学很难准确预测人类行为,因为人类行为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很难整齐划一。之所以会产生“选择”,主要是因为:一是资源是稀缺的,人们不能够按需索取或是无节制地使用;二是人类行为总是趋利避害的,喜欢占用更多的有用资源,因而必须要在“稀缺”和“占有”之间进行权衡(trade off),从而就产生了“好钢用在刀刃上”“杀鸡焉用牛刀”等选择问题。
张维迎[3]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理性决策的科学”。这里也有两个关键词,即“理性”和“科学”。什么是理性(rationality)?显然,它是针对感性(sensibility)而言的。所谓理性,应是指做任何事情都不莽撞,能够精打细算,考虑再三,并尽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可以说,“理性”界定了经济学所要研究的主体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任何学科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假设。另外一个关键词是“科学”(science),经济学是否属于“科学”?很多学者对此莫衷一是,各执一词。在回答该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科学”。所谓“科学”,就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用定量的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经济学主要研究人类的选择行为,以人为研究对象,这与物理学和化学以物为研究对象有着本质的区别。由于人类选择行为受主观能动性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经济学并不能像物理学和化学那样可以用定量的方法进行规范的分析和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学应该算不上是科学。然而,伴随着科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如大数据(big data)方法的运用以及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神经元经济学等的兴起,人类错综复杂和千变万化的行为正在逐渐被解构、模拟和刻画,从而使得复杂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内在规律也逐渐被挖掘出来。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经济学又是科学。不管如何,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特征、发掘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梁小民[4]则指出:“经济学本来就是解释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并帮助人们作出理性决策的。”从梁小民的观点可以看出,他认为经济学更具综合性,把学习经济学的目的表述得非常清晰,即解释经济现象和作出理性决策。这里再一次强调了经济学的主要功能在于解释而非预测,是研究理性行为而非感性决策。
综上可知,相较于其他学科,经济学有其独特的假设前提、分析对象和研究目的,即在资源是稀缺的假定下,研究理性人的选择行为,以此解释这些行为的内在特征,并探寻这些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发展规律,为后续类似的选择行为提供分析镜像和借鉴启示。
2. 经济学的构成
(1)总体介绍
上述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定义,下面将对经济学的构成,也即经济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作简要说明。
可以说,经济学在我国算是“舶来品”(exotic product)。因而,一开始将经济学引入我国时,还要冠以“西方经济学”(western economics),即来自西方的经济学,显然,这主要是研究西方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学问。那么,既然有“西方经济学”,那么有没有“东方经济学”“北方经济学”或“南方经济学”呢?如果不加以严格定性的话,还真可以把经济学再分为“东方经济学”“北方经济学”和“南方经济学”。即,“东方经济学”相对于西方经济学而言,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研究内容;“北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可以称之为增长经济学(growth economics);而“南方经济学”则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又可称之为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
我国古人也提出了关于推进经济发展的丰富的真知灼见和理论思想。例如,一提到“经济”,很多人就可能会联想到“经邦济世”“经世济民”等宏大的治国战略和理想。从中也可以看出,古人对“经济”的理解更多的是从国家使命与民族担当的视角来阐释的,即国富民强。相较而言,西方国家对经济学的理解更多的是把其看作“管理家庭事务的一般学问”,更偏重于从个人或家庭的角度来支配、增进和管理财富。[5]从微观的个体角度来探究财富来源问题,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之相对应,从国家层面来探究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问题,则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因而,从这里可以看出,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学可以划分为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这也是当前比较主流的划分经济学学科的方式,即高等院校如果要开设经济学课程,一般都会开设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课程。
(2)构成说明
经济学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体系构成。这两个体系看似是相互隔离的,即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个体和组织的行为决策,以及个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所以又称为个体经济学(individual economics);而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总量或经济体系的总体演进(增长)或变化,所以又称为总量经济学(aggregate economics)。其实,从本质来看,这两者之间是血脉相通的:微观经济学要为宏观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宏观经济学要为微观经济学提供分析视野,它们都是为解释经济现象和发现经济规律服务的。在图1-1“经济学学科的基本演变”中,大致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交互融合的发展脉络,有种“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发展特征。
图1-1 经济学学科的基本演变
从图1-1中可以看出,在经济学诞生之初,并没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分,两者是融合在一起的,所以亚当·斯密[6]的《国富论》或是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等著作,均没有微观和宏观之分,整本书都是将两者杂糅在一起。一直到保罗·萨缪尔森根据当时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通过综合性的方法将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即新古典综合派,也就是当前普遍采用和接受的划分方法。[7]
此处,既然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那么有没有中观经济学呢?此处如果不加以严格界定的话,产业经济学(industry economics)即研究产业发展特征和运行规律的学科,可以看作是从中观视角来研究经济现象的中观经济学。
在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进行总体性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研究领域,又可以将经济学划分出很多门类,具体如表1-1所示。从表1-1中可以看出,以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基础,再加上特定的研究领域,如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工程、教育等,均可以形成一门独具特色的经济学课程。这种“+经济学”(plus economics)的方式,有种“经济学帝国主义”(economic imperialism)的感觉,即经济学可以渗透到大多数学科中,并为它们提供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基础。
表1-1 经济学的基本划分方法
(3)微观经济学的地位
综上,在所有经济学课程中,微观经济学是最为基础的一门课程,是学习其他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科“最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同时,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也会发现经济学中会运用很多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来说明一些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在中高级经济学中,这种现象会愈发普遍。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数学和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数学是分析经济问题和现象的工具,决不能因为数学难而恐惧学经济学,同时也不能因为痴迷于数学而忘了学经济学的原本要义,即解释经济现象、分析经济问题、挖掘经济规律。总的来说,数学和经济学,前者是工具,后者是内容,前者要为后者服务,同时,后者也为前者提供用武之地,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非彼此替代或非此即彼的。
3. 经济学的基础假定
在初步认识经济学的基本构成后,需要了解并掌握经济学的基础假定(assumption),因为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从假定开始的。
一般而言,经济学有三个基础假定,即资源稀缺(scarcity)假定、经济人(economic man)假定与信息充分或对称(complete information)假定。由于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特有的假定,也是经济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假定,正确理解该假定,对于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笔者先简要介绍资源稀缺和信息对称假定,之后再着重分析经济人假定。
首先,关于资源是稀缺的,笔者在第一部分“什么是经济学?”中已有所探讨,即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随心所欲地获得想要的资源,才会产生选择(choose),并在此基础上需要权衡(trade off)哪种资源是急需的或是能带来最大收益的(payoff)。可以说,资源稀缺是人们作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其次,关于信息是充分的,该假定意味着参与经济活动的每个人都是透明的(transparent),卖家知道买家的所有信息,如想买什么、买多少、有多少钱等,同时,买家也知道卖家的所有信息,如所卖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库存有多少、价格是多少等。有人可能会有疑问,这个假定是不是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了,或者是太牵强了,因为人们无法知道彼此的所有信息,也正如即使“知人知面”,也是“人心隔肚皮,不知心”。
如果考虑现实情形,那么信息充分的假定太牵强,脱离现实,但是这并不妨碍或影响理论学习和研究,尤其是刚刚接触经济学时,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基本都会从最简单的情形开始,之后再逐步放开假设,如从信息充分转变为信息不充分、从完全理性转变为有限理性等。这也正如学习物理学一样,从真空世界或者光滑平面开始,之后再逐步研究具有空气摩擦或者粗糙平面的状况。因而,信息充分是分析问题的一个基准(benchmark),它会随着理论学习和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深化。
以下,笔者将着重探讨经济人假定。该假定也称为理性人(rational man)假定,是区分经济学与其他所有学科最为显著的一个假定。所谓的经济人,是指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自利的或利己的,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简言之,经济人等同于自利(利己)人或理性人,是“精明的”“会算计的”“自私自利”的人,这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是微观经济学中最为基本的假定之一。
鉴于“经济人”这一假定对于学好经济学的重要性,笔者再多用一些篇幅对此概念进行解释。虽然从道义上来讲,“经济人”给人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感觉,但是这种“利己”绝不是建立在“损人”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基础之上的,而是应该合乎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利己”。同时,从目的上来看,“经济人”主要是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取最大的利益,有种“以小博大”的精明心态。要透彻理解“经济人”,可以通过几个小实验来细细体会。
实验一:你会如何选择?
实验情境:现在摆在你眼前有两种投资选择,选择A是100%赚30000元,选择B则有两种可能性,即有20%的可能性是你将一无所获,同时有80%的可能性是你将获得40000元。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式,是A还是B?
如果按照直觉来判断,A是无风险的、保本的,而B具有一定风险,即如果落入20%的可能性,你将一无所获。因此,如果从风险规避或者损失最小化的角度来分析,作为一个理性人,第一反应应该选择A,而且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也应该会选择这个选项。
然而,如果按照严密的逻辑思维来进行推断,即一看到百分比、数值以及可能性,第一反应就是求期望值,并通过比较期望值大小来判断哪个选择更加合理。那么,按此思路进行,求解可得:选择A的期望收益为30000×100%=30000(元);选择B的期望收益为40000×80%+0×20%=32000(元)。根据期望值大小,可以得出,应该选择B。然而,这个答案与上述根据第一反应所选择的A矛盾,这是不是意味着上述按照理性人思路选择A是不合理的呢?
答案并不是。对于该实验来说,不论是A选项还是B选项,所得的期望收益都是正的,即处于收益状态。那么,处于收益状态时,大多数人会小心翼翼,害怕失去已有的收益,即会选择不冒风险的收益,这被称为“确定效应”。如同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如果按照分数,填报重点大学A是肯定被录取的,但是如果填报名牌大学B时则有80%的希望会被录取,也就是说还有20%的可能性将被普通大学录取(这里名牌大学B要好于重点大学A)。作为理性人的学生,在确定性的好处和“赌一把”之间抉择时,往往会“见好就收”,选择肯定能被录取的重点大学A。因而,正是这种“确定效应”的存在,使得这种看似不理性的选择行为从实质上看才是最符合理性的。
实验二:你又会如何选择?
实验情境:假设你与别人比大小,一局定胜负。一局下来,你输了30000元,此时,你有两种选择,即A是认栽,就此收手,默默离开;B是不服输,再向朋友借10000元,希望能够凭此翻本,当然这种情形下就会出现两种可能性,即要么10000元也输了,连同上述的30000元,共输了40000元,要么以10000元实现翻本,共羸回40000元。然而,按照大数定律来说,这10000元输的可能性比较大,概率赋值为90%,而实现翻本即把40000元赢回来的可能性比较小,概率赋值为10%。那么,此时你又会作何种选择呢?
对于这种处境,大部分人可能都会选择B,其实事实上也是如此。经济学家通过多次实验表明,只有少数人情愿选择A,多数人会愿意再搏一把,目的是把40000元赢回来。
然而,如果按照严谨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即用求期望值的方法来计算,则得出:
A选项:-30000×100%=-30000(元)
B选项:-30000+(-10000×90%)+40000×10%=-35000(元)
通过比较A选项与B选项可知:作为“理性人”,应该选择A选项。然而,事实却是大多数人选择了B选项。逻辑推理与事实检验又出现了相悖的状况,难道该假定又有问题了吗?
答案并不是。这主要在于,此处所设定的情境是一个人面对两种都是损失的抉择,与上述“实验一”中两种都处在收益的选择不同,此时会激起他本能的冒险精神,即在确定的坏处(或损失)和“放手一搏”之间抉择时,多数人会选择“放手一搏”,这叫“反射效应”。
这在我国有很多典故,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背城借一、济河焚舟等,即在面临不利的情境作选择时,多数人还是会放手一搏,与命运抗争一下,说不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有“赌徒心态”,即放手一搏不成,却还要继续,长此以往,愈陷愈深,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正是这种“反射效应”使得看起来不是那么理性的选择才是真正符合理性人的理性选择。
实验三:你还会如何选择?
实验情境:假设你在马路边捡到100元,但是在你捡的过程中被旁边的路人甲发现了,此时,路人甲要求与你共同分配这100元。由于这100元是你先发现的,所以具体分配比例的决定权由你掌控,如“三七开”“四六开”或是“二八开”等,只要确保两者相加,总数等于100元即可;而对于路人甲来说,他有否决权,即如果他不同意你的分配方案,这100元就会被交给警察,此时你将一分钱都得不到。
请问:作为理性人,你将如何分配这100元?同时,如果换位思考的话,你觉得路人甲是否会同意你的分配方案?
这个游戏在博弈论(game theory)中被称为“最后通牒游戏”(ultimatum game)。作为理性的你来说,原本肯定是想独占这100元,但是此时却冒出一个“程咬金”,要与你共同分享这100元。那么,你在作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且还要顾及路人甲的利益。如果他不同意的话,那么你就一分钱也得不到,接下来应该怎么分?
同样,对于路人甲来说,他在作决策时就可以紧紧抓住你所顾虑的“一分钱也得不到”这个弱点,尽可能多地给自己谋“福利”。然而,路人甲也不会狮子大开口,因为他也要想到,如果他要得太多,比如,他要99元钱,才留给你1元钱,那么此时的你很有可能会选择交公,宁可交给警察,也不委曲求全。
因而,从这个实验中,需要明确两点:一是,你和路人甲都是理性人,都想从这次博弈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即分得更多的钱;二是,你和路人甲在作决策时,并不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还要站在他人立场来考虑自己的决策是否可行,即“如果我这么做了,他会怎么做”,这种相互(mutual)决策的思想,其实就是博弈论的核心思想。
在明确上述这两点之后,就可以知道,这个“最后通牒游戏”的均衡解就是你和路人甲平等分配这100元钱,即每人各拿50元。这样相安无事,对彼此来说都是公平合理的。从这个游戏可以得出,虽然最后所形成的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8]貌似并没有遵循“最大化”的理性假设,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均是在现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决策,即如果单人决策,即你在捡这100元时旁边没有任何一个人,那么你完全可以独享这100元,但问题是出现了路人甲,而且他还有否决权,所以你在作决策时要考虑他对你的决策的影响,是持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同时,你还要想到,他所持的态度给你带来的后果,即如果他不同意的话,你将一无所有。面对这种情境,你有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如要利己(selfishness),需先要利他(altruism)。因而,此时,作为理性人的你会更倾向于“合作”与“互惠”,秉着“一碗水端平”的原则,实现大家都不吃亏、心理都平衡的目标,因为人们有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意愿,而这种“公平与正义”正是自己理性的最好反映。因而,这个实验也没有违背理性人假定。
通过上述三个小实验,可以对理性人有一个较为立体的认识,即理性人并非是一个只会按照数学公式,即“利润=收入—成本”,进行计算的冷冰冰的“机器人”,而是一个知道“见好就收”“绝地反击”和善于考虑他人利益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对此,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中对理性人作了生动的诠释,即“我们的晚餐不是来自屠夫、酿酒的商人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利益特别关注”。显然,对于“屠夫、酿酒的商人或面包师傅”,他们要生存下来,这是最理性的选择,那么他首先要给别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从中获取应得的收益,进而再去购买他所需要的东西。这种先考虑他人需求,之后再满足自己需求的动机,在斯密看来就是交易的本质,即“请给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也体现了理性人的核心要义,即利他是为了更好地利己,这也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而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这种“理性”中所蕴含的“利他”与“利己”的辩证思维,可以使人们更为深入地理解“理性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做好事,有时可能难以理解这些人做好事的动机,因为做好事的人可能会在损害自己利益的基础上去帮助他人,像很多人民教师,真的做到了“燃烧自己,点亮别人”,因而,有人会觉得这些人很“傻”。其实,真正“傻”的是这些旁观者。做好事对于那些喜欢做和爱做的人来说是种理性选择,因为如果他不做的话,他心里可能会非常难受和懊悔,甚至会忏悔;而如果他做的话,他就会觉得心里特别舒坦和开心,并有可能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因而,“理性”绝非是“损人利己”。
同时,“理性”也要依托一定的情境,即在所能选择的范围内作出最好的选择(the best choice),如前面所讲的三个实验,离开了情境也就脱离了“理性”所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经济现象或剖析经济问题时,首先要刻画清楚该故事发生的情境,之后再来作理性决策分析。如当你在进行股票投资时,虽然是为了投资收益最大化,但是行情好时和行情不好时的决策是不一样的。行情好时,会选择持仓或买入,而行情不好时,则会减仓或是观望。这种“行情好”与“行情不好”,就是具体的情境。在此前提下,确保收益最大化是终极目标,即所谓的“本体”。因而,在分析错综复杂和千变万化的经济现象和问题时,要始终抓住“理性人”这一根基,即现象和问题再怎么复杂多变,“理性人”始终是“常无”世界中的“本体”,万变不离其宗。
4. 经济学的重要概念
在明确了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之后,笔者将对在学习经济学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概念作一介绍,这也是构建、培养经济学思维和直觉的重要基础。
(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即,当一个人面临很多选择时,他无法全部兼顾,只能选取其中一个,此时在他所放弃的其他所有选择中,那个最好的选择就是他当前选择的机会成本。比如,在高考时,一名学生所考的分数可以上任何一所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此时,如果这名学生选择了北京大学,那么清华大学就成为一名学生的机会成本,因为清华大学从某种程度上说要好于剩下的任何一所学校。可见,机会成本是选择带来的潜在后果,其中的原因也主要在于我们无法什么都得到,即所谓“有得必有失”。那么,请思考一下:① 选择坐在这个教室的机会成本是多少?② 选择坐在这个教室里睡觉的机会成本是多少?③ 选择毕业后读研的机会成本又是多少?等等。现实中还有很多例子和现象,只要涉及“选择”,基本上都可以运用机会成本来分析你所作出的选择是否理性或适宜。可以说,掌握和运用机会成本,是彰显经济学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
(2)基本分析方法
经济学中有两个分析方法,即实证(positive)研究和规范(normative)研究。前者主要回答的是“是什么”(what it is)的问题,即通过定量化的分析方法,得出客观的不掺杂任何主观结论的方法;后者主要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what it should be)的问题,即针对某一经济现象或问题,从个人经验或理论出发,给出应该如何看待或怎样解决该经济问题的相关观点或对策。这两个分析方法是研究和分析经济问题时必不可少的方法,尤其是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更是经常用到。如对一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来说,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其中,前两部分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即要客观地展现所要研究的经济问题的本质和变量之间的真实关系,将经济问题的表象及原因展现出来;第三部分则通常运用规范分析法,即根据前两部分研究得到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给出相应的如何优化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相关对策或建议。
如果说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那么从具体的课程来看,微观经济学运用的主要方法包括最优化法、边际分析法和均衡分析法等。由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消费者(consumer)和厂商(manufacturer),因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其最为关心的是从消费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最大化,即所谓的效用(utility)最大化;而对于厂商来说,其最为关心的是怎样把产品销售出去进而使利润(profit)最大化,或者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如何节省生产商品的成本,即成本(cost)最小化。因而,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是最优化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体现。
同时,微观经济学还关注多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或产品给消费者或厂商所带来的收益或成本的增加量。例如,消费者多购买一个同样的商品,他从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肯定要低于购买第一个该种商品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而对于厂商来说,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他多生产一个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和所支付的成本就会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即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MR)会逐渐减少,而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MC)会不断增长,直至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时,厂商才会决定最优生产决策。这就是边际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
此外,微观经济学还非常注重均衡分析法。从字面上来看,均衡分析法是指两股力量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与物理学中的“静止”概念比较相似,即作用于同一个物体的两股力量,方向相反,力度相同,此时物体就会处于相对静止(包括匀速)的状态。同样,在微观经济学看来,决定一个商品价格的力量也有两股,一股是供给,另外一股是需求。当商品在市场上达到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时,也即买卖双方谈妥具体的交易量时,所形成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即买卖双方所能接受的价格。
前文只是对微观经济学中的三种基本方法作了大致介绍,在后面的学习中,笔者还会对此进行多次讲解和深化。
(3)经济理论和经济变量
上述论述涉及了分析方法,笔者将在以下部分介绍经济理论和经济变量。可以说,前者是方法运用的基础或前提,后者是方法运用的体现或深化。所谓经济理论(economic theory),是在对现实的经济现象和问题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系统性的描述,它是对现实经济规律的归纳总结和真实反映。经济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因而为了具体化经济理论,需要通过经济模型来解析和支撑。所谓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和形式表现。一般来说,经济模型有很多种类,如有纯数学符号体现的数理模型、有数学符号和数字相结合的计量模型、有以图表展现的状态模型等。不论形式如何,经济模型主要是为直观而又生动地展现经济理论所服务的,使经济学研究者和学习者能有共同的载体和媒介进行交流和学习。
经济模型是由具体的变量(variable)构成的,变量是刻画经济分析对象的载体。没有变量,很难清晰地厘清或廓清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的本质。如在分析企业经营决策的目的时,利润是一个绕不开的变量;还有在研究经济增长时,国民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er Capita GDP)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具体而言,根据变量研究的内在关系,变量可以分为因变量(被解释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或explained variable)和自变量(解释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或explanatory variable)。前者是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通常是放在表示经济模型的公式或方程的左边,后者是决定或影响因变量的相关变量,通常是放在表示经济模型的公式或方程的右边。例如,现有经济模型:y=ax+b,其中y是因变量,x即为自变量,a和b是具体的参数。所谓参数,是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即在经济模型处于不同状态或情形时,该参数的数值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另外,根据变量是否由经济模型本身所决定,可以将变量分为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和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所谓内生变量,是指经济模型本身所要决定的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而外生变量是指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它们是经济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如上述所讲的参数也是属于外生变量。为更好地理解和区分这两类变量的不同之处,可以举一例加以说明。如在探讨戴眼镜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时,一般认为戴眼镜的同学大多是因为看书太投入或做作业太多等导致的,因而这些同学的学习成绩也相对较好。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否符合上述推断,就需要确保所分析的同学在家庭收入、营养状况、年级分布等方面一致,这样才能“干净”地刻画出戴眼镜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像以上这些要确保不变的变量,即可以称为外生变量,它们是由经济模型之外的其他因素所决定的,并非是经济模型本身所要说明的。
可以说,正确区分变量属于何种类型,对于学习和研究经济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在于界定和厘清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规律。
(4)基于变量相互作用的相关分析方法
在明确构建经济模型的变量种类之后,笔者将进一步介绍经济学的相关分析方法。根据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影响程度不同,可以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分为静态分析法(static analysis)、比较静态分析法(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和动态分析法(dynamic analysis)。
所谓静态分析法,是指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如上述所探讨的学生戴眼镜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即可看作是在家庭收入、营养状况、年级分布等因素既定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探究,并没有涉及时间维度的变化,突显的是某一时点的分析。
所谓比较静态分析法,是指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或是分析比较不同状态下的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作用情况,是考察当既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之间的区别。如上述研究的是在家庭收入、营养状况、年级分布等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学生戴眼镜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能会得出学生戴眼镜确实能够说明学习成绩好的结论。现在,改变其中的一个外生变量,如家庭收入状况,再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是贫困家庭,另一组是富裕家庭,对比一下这两种家庭收入状况下,学生戴眼镜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得出,贫困家庭的学生戴眼镜是能促进学习成绩的,而富裕家庭的学生戴眼镜可能对学习成绩的提升作用并不大,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贫穷家庭出生的孩子戴眼镜确实是学习所致,而富裕家庭的孩子戴眼镜可能是因为玩游戏、玩手机或者看电视等导致的。通过这种比较静态分析,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更为丰富而又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得出更加有趣的结论。
再来看看动态分析法。从字面上来看,动态分析法研究的是不同时间状态下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即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通过引入时间变量(t),研究不同时点(如t1,t2,…,tn)上因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均衡状态的变化过程。仍以学生戴眼镜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为例。为了进行动态分析,可以引入时间变量,即可以通过对比同一批学生在上高中和上大学时戴眼镜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这两种状态下的不同特征。可能会得出,在高中时,学生戴眼镜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戴眼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看更多的复习资料、做更多的题目,进而尽可能多地提升成绩;而到了大学,这两种关系会弱化,即在大学里,学生戴眼镜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好,很有可能是因为玩游戏或者看电视等其他原因导致的。
综上可以看出,学会运用不同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不仅可以从多维度的视角分析经济现象或问题,从而得出更为丰富的结论,而且还可以讲述不同的经济学故事,即在不同的情境下,通过对比分析外生变量是否影响模型前后状态的变化,进而发现更为深刻的经济规律。
5.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问一百个人,可能会有一百零一个答案。如比较大众的看法,会觉得学经济学肯定能赚大钱,因为任何事情一旦和经济学挂钩,就会显得特别“高大上”,如银行、证券、股票等,而这些行业通常来说既光鲜又体面,且收入也较高。其实,这是对经济学的一个误解。固然经济学会和货币或者财富打交道,但是经济学更多的是关注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而这种规律并不是赚钱的规律,而是抽象化了的人们的经济行为的规律,如消费者怎么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效用,厂商又需要满足何种条件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利润等。学习经济学更多的是对经济现象或问题运用经济学理论去思考和研究,从中获得对经济现象或问题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此能对相类似的经济现象或问题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和预测。
因而,也有人说,学习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要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即经济学家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会根据其所学到的经济学理论给出经济学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的观点。如果学过经济学理论,那么当经济学家在电视或者相关媒体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问题时,你就会知道他讲的是什么、讲得有没有错等。如针对当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以及“黑天鹅”事件频繁发生等现状,有些经济学家会认为此时并不适合投资,应该持仓观望;而有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尽管经济形势扑朔迷离,但是也蕴含着盈利的机会和可能,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可以“抄底”。此时,如果你学过与投资相关的经济学理论,那么就能判断这些经济学家讲得是否有道理,他们给出的投资建议是否符合经济学逻辑,有没有纰漏等。因为现实生活中,不同经济学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立场不同,如有些经济学家是自由学派,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主张政府干预,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是为某个利益集团代言,等等。因而,经济学家们的话,可谓是众说纷纭,而且乍听之还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是否合理,需要人们基于经济学理论去甄别。因而,有人戏言:“一百个经济学家里面,会有一百零一个观点”。对此,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9]就坦言:“我学经济学,就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的骗!”
由此可见,针对同一问题,经济学家会有多种观点,这种莫衷一是的状态虽然对于社会大众来说可能并不好理解,有时甚至会有“不知道应该相信谁”的感觉,但是这也说明经济学的魅力所在,即经济学当前仍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是一门充满活力和方兴未艾的学科,这也更值得人们学习和研究。
学习经济学,相当于学习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可以对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运用经济学理论加以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经济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习经济学,也相当于学习了一种新的认知语言和交流工具,可以阅读或撰写一些专业性的书籍或论文等,在看到一些经济学家的文章或者论文资料时,至少可以知道这些文章或者资料讲了哪些内容,进而提高认知水平、扩大交流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