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在灵魂深处:80年代之北大记忆(上、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爱好者合唱团”始末

刘楠祺[19]

39年前的未名湖真是个心中有梦、脚下追梦的地方,一群风华正茂、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作为恢复高考后首批迈进燕园的天之骄子,为了追梦、为了歌唱而走到一起,发起了一个名为“爱好者”的合唱团。他们为梦而唱,为唱而唱,就像波德莱尔在《远行》中吟唱的那样:

为走而走,才是真正的旅人;

心灵似气球一般,轻松无比,

对宿命,他们绝不忌讳逃避,

不问为何,总会说:走出去!

平心而论,“爱好者”在燕园里的存在不过区区两年左右时光。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当年的少年如今俱已白头,但“爱好者”曾经的辉煌,足令参与其中的每一位爱好者都终生难忘。

一、缘起(1979.7.11)

创建“爱好者合唱团”的动议,最初是四位77级同学提出来的,他们是图书馆学系的张婷、中文系的牟子宁、历史系的陈燕妮、西语系的刘楠祺,时间是1979年7月11日。

那时,“文革”刚过,国门渐开。我们每个走进北大的学子都如饥似渴地汲取着一切有用的知识。学习之外,最令我们开心的就是音乐了。当时广播电台刚刚开设了调频节目,每晚固定时段都会播放西方古典音乐。我们手头的设备虽然只是一台有调频波段的小收音机,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收听热情。每天我们都会交换信息:今晚几点会播出哪些曲目,乐团及指挥……我们也常常带着小收音机来到未名湖畔,在月光下欣赏音乐。音质虽然差些,但美妙的旋律让我们的心伴随着未名湖的波声融化。

大概是1979年春,美国杨百翰大学学生歌舞团来华演出,演出节目中,一首气势磅礴的混声合唱——岳飞的《满江红》——极大地震撼了我们。我们不知道词牌竟可以这样唱,也不知曲谱何来,谱曲者谁,更不知是谁改编的合唱版。踌躇数月后,陈燕妮同学竟神奇地联系上了杨百翰大学,校方回了信,并寄附了《满江红》的四部混声合唱谱。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首我们从小熟知的宋词,如果不是一个美国大学的歌舞团来华并演唱,我们竟丝毫不知道有这样一首歌的存在,这对我们的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这既让我们感喟,又给我们以启发:我们要搞一个自己的合唱队、一个属于北大学生的合唱队,要唱我们自己喜欢的歌。

1979年7月11日,在三角地学四食堂吃过简陋的晚饭后,张婷、牟子宁、陈燕妮、我四个人去办公楼礼堂听一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回宿舍的路上,大家边走边聊,越聊越兴奋,走到南北阁附近时,我们停下脚步,四个人把手相互摞在一起,决定成立一个合唱队。

“爱好者”就这样诞生了。

二、初创(1979.7—1980.5)

从1979年7月11日动议成立合唱队,经过一个暑假的招兵买马,到当年10月18日,第一批爱好者约十五、六人开始了第一次活动,并陆续发展到三十多人:邹亮、陈东、王红宇、薛文琼、陈小山、柳元、李水城、杨阳、黄力平、陈韧、黄蓓佳、朱玫怡、刘茂、赵立平、李三元、岳志明、阮丹青、杨元珊、张美青、张全全、伍英、龚继遂、马元鹤、赵跃兵、刘一民、项燕、郭丽萍、齐小中、赵素平、侯建平、赵豫生、吴鹏、尹岭等同学,都是在初创时期加入的,他们日后成为“爱好者合唱团”的脊梁和中坚。其间有个脍炙人口且在“爱好者”历史中久盛不衰的传奇:一天午饭后我正在校园散步,忽被附近花丛中悦耳的歌声打动停下了脚步,近前一看,原来是两位风华正茂的女同学在那里忘情歌唱——物理系78级的王红宇和薛文琼两位同学就这样被我拉进了“爱好者”。后来她俩又推荐了物理系79级的师弟越涛——越涛的加入,使“爱好者”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钢琴伴奏。

记得为给合唱团起个什么名字,大家曾讨论过一段时间。我曾提议叫“湖畔”,但牟子宁、张婷和陈燕妮都认为太“酸”,被否决了。后来有人建议:既然是因为爱唱歌而走到一起的,索性就叫“爱好者”吧。

最初,“爱好者”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四处打游击,有时在宿舍,有时在读书会的小教室(读书会也是由各系志同道合的同学自发组织起来的读书、讨论和自我教育的民间社团,“爱好者”中有不少同学同时也是读书会的成员)。后来,我们的老大哥、读研究生的朱伟灵同学告诉我们说有个他常去练琴的地方,在43楼2层,一个很大的房间,有一架钢琴(有同学记得是英达、邹亮住在那里,也有的同学说是其他人的宿舍,而我自己则全无记忆。谨录下存疑)。从此,那里便成了“爱好者”的排练场。

在那个排练场,我们唱歌、舞会、餐叙、联欢……最难忘的就是哲学系78级同学龚继遂的婚礼了。老龚(我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老熊”)是李三元同学的哥哥,他和陈东一样是老三届高中生,是“爱好者”中的老大哥级人物。他的婚礼邀请了诗人芒克等“今天”的同仁出席,令我们这些“今天”的追随者们兴奋不已。

1980年5月12日,“爱好者”的三首合唱与历史系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俄狄浦斯王》一同在办公楼礼堂首演:第一首是根据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改编的混声合唱《念故乡》;第二首是日本歌曲《海滨之歌》,由男中音邹亮领唱;最后一首是歌剧《茶花女》中的合唱《饮酒歌》,由女高音王红宇(饰薇奥莉塔)和男高音陈小山(饰阿尔弗莱德)领唱。许多老先生如罗念生、邓广铭等都前来光临观赏。

演出获得了极大成功。5月15日再次演出。

5月22日,“爱好者”在圆明园聚会庆祝演出成功,留下了数帧珍贵的照片。遗憾的是,有数位“爱好者”的元老(如柳元、李水城、黄力平等)来晚了,没赶上合影。

“爱好者”迎来了成立后的第一波高潮。

三、壮大(1980.6—1980.12)

首演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我们,1980年6月“爱好者”开始新一轮招兵买马,报名者络绎不绝。扩招后的“爱好者”总人数达到了50人左右。从这一时期开始,“爱好者”邀请作曲家罗忠镕先生的夫人、中央乐团合唱队的李雅美老师开始指导我们进行每两周一次的有计划的专业训练。

我还记得招兵买马过程中的一则趣闻:

1980年6月5日,“爱好者”在三角地贴出广告:“‘爱好者’求爱好者”。当天,就有调皮的北大学生将最后两个字“好者”撕去,于是这则广告变成了:“‘爱好者’求爱”……

1980年下半年,牟子宁的中文系同学、时任校学生会文化部部长的孟晓苏找到我(我当时任校学生会文化部副部长),告知北京市计划年底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二·九运动”45周年纪念大会,北京的五所大学包括北大、清华、人大、中央音乐学院和钢院的学生合唱团将组建成首都大学生合唱团,在纪念大会上表演大合唱,鉴于当时北大还没有正式的学生合唱团,学校希望“爱好者”能代表北大参演。

为了北大的荣誉,“爱好者”接受了这项任务,以北大学生合唱团的身份加入了首都大学生合唱团并参加演出。也就是从这时起,“爱好者”便具有了双重身份:对内,“爱好者”依旧是非官方的学生社团,高度自治;对外,“爱好者”作为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与另外四所大学的学生合唱团友好协作。

为搞好参演活动,学校提供了班车,定时接送我们外出排练和演出;我还冒失地闯到办公楼,找张龙翔副校长,为“爱好者”争取补贴。谦谦长者的张校长并未对我这个不速之客的不情之请打官腔,他立刻叫来办事人员落实,答应每次外出排练每人补助若干,好像每次是两角钱,记不太清楚了。拿到补贴后,我就根据每位同学参加排练的次数,在排练班车上发放,每人一元多或两元多不等。钱虽不多,但同学们都很高兴,要知道当时两元多钱足够校食堂三天的膳食费了。

1980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45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在杨鸿年先生指挥和刘诗昆先生钢琴伴奏下,首都大学生合唱团演唱了《五月的鲜花》《黄水谣》《保卫黄河》等多首歌曲,我们都被自己的歌声陶醉了。

这是“爱好者”成立后的第二波高潮。

四、收编(1981年下半年)

进入1981年,“爱好者”有序运行,并借中央乐团来北大举办合唱音乐会的契机,与中央乐团合唱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全体团员受邀去中央乐团做客,著名指挥家严良堃、著名作曲家瞿希贤和合唱队全体成员接待了来自北大的爱好者们,并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无伴奏合唱。之后,我和合唱队的男高音领唱左文龙还因此成了好朋友——每个周末我去和平里的中央乐团宿舍,他教我指挥,我教他法语,直到我毕业后去非洲工作。

由于“爱好者”在人民大会堂的出色表现为北大争了光,也由于“爱好者”在校内口碑极佳,校团委和学生会早就想把“爱好者”纳入麾下,故频频向“爱好者”传递口信;而“爱好者”因面临77、78两级同学毕业在即,忙于毕业论文、考研或办理出国留学等情况,也在考虑“爱好者”的未来。在这种背景下,“爱好者”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为了“爱好者”和爱好者们的未来,大家委派陈燕妮同学代表“爱好者”,就“爱好者”进入学生社团的正式序列及相应的条件和建议等,与校团委、学生会进行磋商。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爱好者”的所有要求均得到重视和满足。“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由此诞生,走向前台,继续着“爱好者”的合唱事业;“爱好者”也由此走入了北大的历史……

“爱好者”离开我们36年了。当年的爱好者中,有些同学如张婷、李三元、张美青、张全全等已与我们天人永隔,也有一些同学如薛文琼、陈东、吴鹏等依旧活跃在国内外各大合唱团体里,更有当年“爱好者”的钢琴伴奏越涛同学,如今已和他的夫人王慧成为蜚声北大的“涛慧组合”……但作为“文革”后首个北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合唱团和“北京大学学生合唱团”的前身,“爱好者”的身影会永远徜徉在未名湖畔,它的歌声也会永远回响在爱好者们的心中。

201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