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
郭延庆
今天我要讲的是“家长如何做,孩子的问题少”。我讲的这些东西实际上都来自于临床一线。我是儿童精神科医生,在日常的门诊,主要与孩子或患儿家长打交道,应对各种各样的关于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在门诊碰到的孩子除了0~3岁的孤独症患儿之外,往往都是10岁以上的孩子。但是10岁以上孩子的行为问题,最大的根源在0~10岁这段时间内。所以我今天的主题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家长如何做才能够预防孩子将来出现各种各样比较严重的问题行为。
一、问题与问题行为管理
谈到这个话题,我要先跟大家分享一下问题行为和管理之间的关系。只要有孩子就免不了对孩子的管理,也许每个家长只要孩子在眼前,就有管理的行为。可是我们对孩子的管理是基于什么标准?当时你因为什么管他?
在座的好多都是家长,家里有0~10岁孩子的也不少。在我们临床上有个经验,0~10岁应该尽早管理,10岁以上应该越管越少,如果你正好反过来了,0~10岁没怎么管,10岁以后天天管,那么这个孩子是有可能会出问题的。那么,不管孩子多大,我们去管孩子是因为什么?现在大家思考一下,你这两天曾经管过孩子什么?为什么管他?
你管的原因是你觉得这个时候看到孩子的一个问题,就是他看见人家手里有他喜欢的东西就直接抢,人家要是不给还有攻击的行为。而我们希望他跟别人借取或者交换。也就是说,看到孩子此时此刻的表现,我们脑子里实际上还有自己所希望看到的孩子的行为。但是,我们没有看到那些希望中的行为,而是看到了孩子的一堆问题。这个问题你可以贴上很多标签,但不管这个标签是什么,你之所以介入去管理孩子,是因为你看到了这个问题。
我觉得给正在难受的孩子做工作,让他开心点,这是很困难的。“大方”不是马上就能学会的,他眼前不见得就能开心起来,开导是没用的。实际上,我们应该去支持孩子一把,教他用礼貌的方式拒绝别人,这会让他敢于拒绝。而且如果对方被拒绝之后有攻击行为,你就要制止那个孩子对他的攻击行为,同时也要维护你的孩子拒绝别人的权利。一般来讲,我们这个时候不要劝孩子装大方,好多孩子生闷气都是因为装大方。
0~3岁的小孩儿基本上没这个现象,你带他到哪儿,他都愿意跟着你,甚至他希望你带着他出去。等孩子再长大一点,你就会发现这个孩子不怎么愿意跟你玩了。比如说今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好几次提议带我儿子到植物园、圆明园,他都觉得没意思,不愿意跟我去。但是我相信学校要是组织一下,他肯定很愿意跟着去。这是一个阶段。有的时候我们说一家人一起活动,你不去不好,让不想去的孩子变得很被动。过去带孩子出去,他对车窗外的东西很感兴趣;现在带着孩子出去,他只对眼前的屏幕感兴趣。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也算是一个问题。这个时候你的脑子里是不是也有另外一个孩子,他就像你希望的那样,对你感兴趣的东西表示同样很感兴趣?你没看到自己期待看到的现象,你看到的是另一个景象,这个景象对于你来讲构成了一个问题,你就想改变它。
二、管理兴于问题而止于问题行为
我们对于孩子的管理是基于什么?当然可以说是基于爱,但是爱太抽象了。实际上你对孩子的管理是基于你所发现的问题。如果你没发现任何问题,可能就没有管理的欲望。
爱孩子是没有问题的,时时刻刻都可以爱孩子。但是,真正管理孩子的时候就是你看到他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所对应的是你脑子里面有另一个孩子的形象,你希望那个理想行为出现,不希望眼前的行为出现。家长督促孩子写作业,是因为看到他写作业的行为,还是因为看到他玩游戏、看电视?你看到的是他做别的事情,而那些事情都是你不希望他花很长时间做的。你希望他自觉写作业,你忍了10分钟,他还不去写,你再忍15分钟的时候是不是就想去提醒他了?你看到了问题,就是你觉得他应该自觉地写作业,但是他没有。
我们对孩子的管理往往始于我们发现孩子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可大可小,性质也不一样。比如说,有攻击行为就显得严重一点,孩子不会拒绝别人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大。但总而言之,都是因为这些问题,我们才启动了对孩子的管理。
但话又说回来,当你启动这个管理之后,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你半途而废?按照我们脑中好孩子的形象,家长不说他就去写作业了。但是,现实中的孩子没做到,我们就去提醒他。家长心里面还有一个孩子会说:“好,你怎么不早提醒我,我的作业都快写不完了。”即使孩子不这么说,只要他去写作业了,我们就说:“哇,你今天太听话了,不用写作业了,回来再玩会儿。”这就是半途而废。家长几乎不会因为孩子听话就让他再玩一会儿,家长会把这个管理进行到底,不会半途而废。只要孩子配合你,依从你,你就会把管理进行到底,就是胜利的管理。
我们管理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顿挫,不一定是半途而废。所谓顿挫是什么意思?就是孩子各种各样的不听话行为。
最轻的一种不听话就是不理你,当作没听见。比如你让孩子写作业,但是孩子半分钟之后都没有行动,你没有看见希望的行为出现。“没行动”这个结果意味着你允许他没有行动。虽然你仍然坚持要求他去写作业,但实际上你是允许他不写作业的,至少允许了半分钟。这就叫顿挫。顿挫是在管理中孩子的一些不依从的行为、反抗的行为。
所以,很多对于孩子的管理是兴于我们对问题的发现。如果孩子言听计从,你就胜利了。当然你管理得顺利就意味着你管理成功了,但你并没有终止管理。什么时候才会半途而废,甚至不管了?往往就在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的时候。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管理兴于问题而止于问题行为。这个启示在临床上的意义是:孩子的很多问题行为源自我们对他的管理。所以你要是不管或者少管一点,你就会发现因为管理带来的这些问题行为会少很多。
三、自然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家长很难做到不管。比如说我在诊室里经常看到家长管孩子。七八岁甚至十来岁的孩子跑到诊室里,他很好奇,对所有的东西都想摸一摸、碰一碰。家长坐在这儿就会管孩子,绝大多数孩子都当没听见。这样在外人面前你会觉得没面子,情绪很容易就上来了:“听见了吗?!我再说一遍,你要是再动,今天就不带你吃肯德基了。”但是这个孩子仍然在那儿,一点儿反应都没有。所以我有时候就会提醒家长,这是管不过来的事,就别管了,如果他动得太过分,我会制止他。实际上,这就是每个家长自然的管理。而且你刚才威胁说要是动就不让吃肯德基了,这孩子甚至有可能越受威胁动得越厉害。当他觉得反正吃不上了而破釜沉舟的时候,你会否定自己:“快回来,回来还带你吃,你要不回来真不带你吃。”孩子怎么从被威胁得不到肯德基又变成得到了?是因为他做得太好了吗?还是他动得更厉害了?
我们往往希望孩子依从,我们管什么他听什么。所谓“眼见心动嘴来管,冀望小儿不厌烦,鸡毛蒜皮本量轻,不见脾气不划算”。如果孩子跟你哭闹、撞脑袋,甚至打自己或者咬人,出现这样的行为的时候,你又觉得跑一跑也无所谓了,动一动也没关系了。这就是问题。
很多问题行为源自我们对孩子的管理,而我们对孩子的管理又源自对问题的发现。要想减少对孩子的管理,就应该少看到问题,或者不把问题当问题。
比如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你要是看到另外一个孩子进来动动,你就不觉得是问题。但要是自己的孩子动,你就觉得是问题。为什么?是家长太敏感了。你不把这当问题,孩子就不会去碰。你越去管他,就越是提醒他,“如果不抓紧时间,就有可能动不成了,就有可能被父亲拽回来了”。
我们家长发现的问题实际上是很主观的,没有客观标准。比如一家人在一起时,大家不会在同一个时间点异口同声地说孩子该写作业了。往往总有一个人先发现问题,总有一个人比别人先觉得这是个问题,然后启动了对孩子的管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关系很近的两个人,也不会同时认定一个现象是问题。我们因为问题而管理孩子,但我们发现问题的标准是主观的。既然这样,作为管理者,有必要少看到一些问题,不要觉得处处都是问题,跟孩子相处分分秒秒都在管孩子,这样就很麻烦,而且这样的管理往往都是无效的。
即使是你自己,也不会用同一个标准去管理孩子。比方说,同样是孩子玩了半个小时游戏还不去写作业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孩子刚回来告诉你数学考试又没及格之后,你肯定批评他一顿,让他以后注意好好学习,他说行,不由自主又去玩游戏了,你平常觉得玩30分钟是问题,今天玩20分钟你可能就觉得是问题了。假如他今天跟你说,“妈妈我数学考了第一”,你平时可能要求他只能玩30分钟,这个时候玩40分钟了,你是不是也觉得没事儿?这是因为孩子的状态不同。还有就是受你自己状态的影响。例如你今天涨工资了,这时候儿子跟你提出来说要吃肯德基,你会像平常一样拒绝他吗?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尽量少看到孩子的问题,或者再等等,也许我不管了,另外一个人就会觉得是问题,就会出来管。
其实如果你真的能够少看到问题,不去管理孩子,还是有好处的。而且不管也是一种管理。为什么?
第一,预防问题行为。很多问题行为源自于我们对孩子的管理,你不管他,这个问题行为就有可能得到避免。
比如,你带着孩子去外面,孩子提出想吃冰淇淋,你的管理是说他太胖,不能吃。如果孩子接受了,你的管理就成功了。如果孩子坚持要吃,不买就不走,甚至扑到地上哭喊,周围的人都在围观,你就因为拒绝孩子、管理孩子而让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这个问题行为让你感到很麻烦,就很有可能给自己找台阶下,只要孩子不哭不闹了,就给他买冰淇淋。孩子是因为不哭不闹得到冰淇淋吗?不是,而是因为他哭闹才得到。你觉得好像既满足了他,又管理了他,但实际上是你放弃了管理。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小胖子跟着他爸爸去商店,爸爸同意他吃冰淇淋,然后父子俩就在那儿痛快地吃冰淇淋,你会觉得这个孩子被惯坏了吗?如果是一个小瘦子说要吃冰淇淋,爸爸说不行,但孩子坚持要吃,还打他爸爸,爸爸烦得没招儿了,就让他吃冰淇淋了,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小瘦子才是被惯坏的孩子。所以,胖或瘦本身不代表任何问题,孩子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才是。
第二,储备管理权威。如果能够做到少管或者不管,你还可以储备管理权威。
孩子三五岁、七八岁,喜欢到处乱跑、上课爱说话等,是这个年龄阶段必然会出现的。这种现象还不如不管,或者能拖一会儿管就拖一会儿管,能过10分钟管的就先不管,尽量做到少管。但是如果你管了,比如要求孩子在座位上坐好,实际上,如果孩子判断你能很快抓到他,他就会回来,如果他判断你抓不住他,他就不会回来。那你就是通过这种没有结果的管理在教孩子不用听父母的。孩子不是因为觉得这个事儿应该这样做才听话,而是看父母的脸色和情绪,如果发觉你快要失控了他才会乖乖听话。所以通过情绪化去管理孩子,教给孩子只看家长的情绪,而不看这个事情本身该不该做,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难管理。在家里,越是那种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去管别人的人,往往越没有管理权威,他的权威只在于最后要发脾气了,别人为了逃避这场脾气而听他的话。所以,动不动就管孩子有可能丧失管理权威,而不管则可以储备管理权威。
第三,增加自律或者他律的机会。什么叫自律?一个三岁的孩子,他是因为听妈妈说了“到了幼儿园要听老师的话,不能下座位,不能乱说话”才做到的吗?不是。你会发现真正能让孩子坐下来的是这个环境,周围的小朋友都坐好了,这个环境就在教孩子在这个场合应该怎么做。所以你只要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学习自律,去约束自己,他就自然而然地不乱下座位、不乱说话了。有时候我会到小学里跟老师讲,怎么样能让一个孩子逐渐地遵守纪律。你不要因为他每一次违反纪律就提醒他、批评他,让他出去罚站,甚至跟他的家长说你不要带这个孩子来了。如果家长不带这个孩子来了,教室确实安静了,但是这个孩子并没有学会在教室里应该怎么做。他要想学会遵守教室的纪律,就要在教室这个环境里面获得自律或他律。再比方说,我做家长培训,有时家长会带孩子来,孩子有可能乱说话、下座位。如果说孩子一下座位你就管,叫他“回来!不许跑了!”实际上是你的管理比他下座位更干扰老师讲课。而且孩子次次下座位,你管来管去,别人就会看你,看到最后你忍不住了,就带着孩子出去了。这肯定是孩子愿意看到的结果,因为他不愿意在这儿听课,是家长想坐在这儿听。他的实现方法就是不断地跑,让你管,管烦了,你就带他出去了。
为什么说不管会增加他律的机会?比如,在家里你老是发现问题,你要做到不管,就要尽量看到问题后先等一等,看是不是别人也能看到这个问题。其实你只要等下去,就会发现别人也能看到这个问题,只是时间往后一点。那些老发现孩子问题的人,如果不给别人管理孩子的机会,就很有可能让别人跟孩子形成统一战线,让他们觉得孩子玩不是问题,而你管理孩子才是个问题。你要等到别人都觉得确实不能再玩了,出手去管,这样的管理往往会有效,因为他们平时看到孩子的问题少,参与无效管理的机会少,储备的管理权威就比较多。所以,你要给别人管理孩子的机会,自己少管理。
预防问题行为,要尽量做到不管或者少管。当然这个说得比较抽象,因为看到问题太容易了。我给大家举一个我的亲身经历。有一次我陪儿子去上课外辅导班,我发现,我不陪他的时候觉得儿子挺好,我陪他的时候,抬起头就发现他一堆问题。因为我在陪他听的时候,就会判断某些内容讲得很关键,应该认真听。这时我就不由自主地往我儿子身上看,看到他在那儿抠鼻子、发呆、玩铅笔,我就觉得他好像没在听。这样是不是就会有很强的冲动想要提醒他,影响别人都在所不惜?实际上他确实在听,而且听的效果还不错。有时候听课不一定得聚精会神、两眼盯着老师,好像心不在焉的时候也听到了。你如果真的在课堂上提醒孩子很多次,你就成了他的一个分心因素了,无论孩子在没在听课,他都会回头注意你。
那么,具体到什么样的事情可以不管?我给大家提几个原则:
第一,管不过来的事少管。什么样的事是管不过来的?一个是孩子的生理还不够成熟的时候,比如动动东西、往外跑、坐不住等,七岁之前基本上都这样。你就让他跑、让他玩吧,这没什么大不了。而且你会发现管也管不住。孩子往马路上跑,你就会觉得如果不管他就可能会遇到危险、被汽车撞了。这样的情况其实很少,只有当你管他的时候,因为他只想着逃避你的管理,反而注意不到汽车了。
第二,如果你真的想管他,不要发声,不要有任何言语的提示,紧走几步,在他不注意的时候把他带到安全的地方。你带他这个行为本身就告诉他,不允许往马路上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假如你的孩子在楼下玩捉迷藏,玩得很兴奋,看到葡萄就用脏兮兮的手抓起来吃。你说洗了手才能吃,但是他已经把一个葡萄吃进去了。你在管理他不让他吃,但是他只要在吃,你就是在耗损你的管理权威。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你要比他还快,把这个葡萄保护好,让他吃不到,告诉他洗了手再吃。或者你甚至都不用说这句话,保护好葡萄,领着他去洗手,一句话也不用说。你做几次之后,他会了解只有洗了手才能吃到葡萄。有的时候语言的作用非常微弱,尤其是对于规则的建立,不要靠语言,而要靠行为。
第一招是家长自己主动不看到问题、少看到问题,减少对孩子的管理,主动避免问题行为的发生。第二招是从孩子的角度。孩子跟你表达愿望,我建议大家应该主动满足。什么叫主动满足?有几个标准:
(1)心理标准。你要想满足孩子,是按照孩子的要求满足他,还是按照你觉得合适的方式满足他?如果孩子的要求正好是我们觉得合适的,那就没问题。但是经常会发生错位,孩子想要的我们不一定觉得合适。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如果你觉得性价比不高,或者你承受不起,或者你不希望满足他,你是可以拒绝的,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想答应孩子,想满足孩子,你就一定要满足他想要的,而不是你认为合适的。要以孩子的心理标准为标准。因为孩子表达那些愿望或要求时,很多都是从他的个人兴趣甚至个人需要出发的。这就相当于我们对某个东西感兴趣的时候,是不考虑性价比的。比如,有段时间我发现我儿子对一些拼插的小东西感兴趣,那个时候日本进口的要二三十元甚至五六十元一件,官园批发的只要两元一件,模样差不多,看起来官园批发的那个性价比高。有一天儿子对我说:“爸爸,你看这两个看起来一样,但是组装一下,那个手感、质量、质地,摸起来就是不一样。”所以我们要从爱好的角度来满足孩子的愿望,如果你能满足,尽量满足他感兴趣的、他需要的、他想得到的。甚至颜色我们也要迁就孩子。比如他就非得要个绿的,你觉得颜色好像没什么关系,但对他来讲就是天大的区别。可是绿的要再跑一个商店才能买到,你已经很累了,那应该怎么办?如果是我,我就陪孩子再跑一个商店,给他找到一个绿的。
(2)操作标准。既然要给,我劝大家就大方地给,痛快地给,无附加条件地给。想给他买就给他买,该给他提要求就提要求,但是别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尤其是不要跟学习、品性、行为联系在一起。这样只有害处,没有好处。把物质奖励与学习成绩联系在一起,真正能刺激孩子学习动机的情况少之又少,刺激不了还出现一堆副作用的情况多之又多。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用物质奖励来管孩子学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3)时机标准。在满足什么、怎样满足之外,还要知道什么时候满足。我们经常错过了满足孩子的最佳时机,甚至在不能满足的时候满足。我先给大家举一个错过了最佳时机的例子。我的朋友六一儿童节带孩子买礼物,孩子很期待、很开心。走到第一个商店,孩子就两眼放光,看上一个东西。他妈妈走过去一看价格,两千块,就说这个不好。实际上这个很好,只是价格不好。这个孩子没有哭闹,但是他不开心了,已经没兴趣了,好像其他东西都是不好的了。走了一家又一家,从商店九点开门一直逛到十二点半,还没找到合适的,但孩子整个状态越来越不好。妈妈觉得管不住了,就回去买那个贵的。但是孩子已经没有第一次看见这个东西的激情了。而且这个时候即使买了,他也不会感恩,也不会觉得你很理解他。所以这个时候虽然没有问题行为,但是错过了最佳时机,他对这个东西的兴奋劲儿不如最开始那样了,他对你的感觉也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这就叫错过了最佳时机。
我建议大家千万不要犯这个错误。如果你觉得不答应他的话忍受不了他不开心、噘嘴、不理人、掉眼泪,那你就趁他高兴的时候给他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我建议大家做好两手准备。
第一手准备,如果孩子被拒绝后不开心甚至掉眼泪,你不要去讨好他、安慰他,不要去解释,给他递个纸巾让他痛快地哭,支持他、陪伴他,但是不说话。被拒绝有一种挫败感,本来是觉得有希望得到的,结果却没得到,他需要学会用时间来消化这种被拒绝的难受心情,而这个心情不可能一下就消散。他不开心是正常的、自然的反应,你要学会接受,他哭就递给他纸巾,学会用无声的动作。这样他会觉得,虽然你拒绝了我,但是你还是很关心我、很爱我的。如果你哄着他,他可能就感受不到这份爱了,还可能造成一个更大的后果,就是他可能学会一旦被别人拒绝了,只要对那个人不好、冷淡,持续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被满足。长此以往,他以后就不能接受被拒绝后的情绪,因为从小就没学会接纳这种情绪,但凡有这种情绪的时候总是被满足了。你要小心,掌握不好时机标准,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结果。他被拒绝了就让他接受,这是第一手准备。
第二手准备就是我要讲的第四个标准——排除标准。
(4)排除标准。第一个是一切不开心的表达。比如想一个人待着。有时候他越想一个人待着,家里人越紧张,怕他想不开。你越怕他想不开的时候越想满足他,他反而越有可能会生事。就让他一个人待着,待得时间长了,估计到吃饭的时候就把这个事给忘了。第二个是过分的表达。比如攻击别人、折磨自己、破坏财物,看到这些行为,坚决不能满足孩子。因为你一旦在这个时候满足了他,他就学会了通过这样的行为方式来得到满足,这样的行为会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厉害。所以这是排除标准。现在我跟大家讲,大家都觉得很明白,但是往往生活中实际遇到问题的时候就打折了。为什么孩子越闹我们越可能满足他?因为他给你一种“不满足不行,不答应不行,最好趁早答应,你不答应我闹得更厉害”的感觉。
我没有给大家出绝对的主意,答应不答应要看你个人,但如果答应了孩子就要尽量满足他想要的而不是你认为合适的,要痛快地、大方地、不附加条件地答应他,要在他有这个需求的那一刻答应他,不要等着错过了最佳时机再答应他,更不要等出现了应该排除的行为的时候答应他。做好这两个准备,掌握好这几个标准,满足孩子是不会惯坏他的。
我没有具体地说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要尽量做到不管。如果你忍不住要管的时候怎么办?比如,你刚打扫完卫生,孩子吃香蕉或擤鼻涕,啪的一声就扔地上了,你觉得这是问题,忍不住想管,脱口而出:“不能乱扔垃圾,把垃圾捡起来。”这是指令,发出去之后,你就要重视你这个指令,在看到垃圾被捡起来之前不再重复指令。可是不重复,他又没照着做,怎么办?用从低到高的方式来辅助他做这件事:首先,保持对他提出要求的眼神走向他,走向他就是给他一个提示,同时也给他一种要做这个事的压力;如果走到跟前他仍然没有行动,就指一下他丢的垃圾,指一下垃圾要归位的位置;0~3秒钟后,若仍然没有行动,给他一个手指头、一只手乃至双手的力量推动他一把。只要你上了手,不要再夸他。只有在你一开口发出指令他便马上执行的时候,你才夸他,因为你最希望看到这个现象。如果你费劲帮他把东西捡起来,就不要再夸他,只要说“好,现在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就够了。这就是告诉他,在你说出这个指令之后,如果他不做这件事,就没有权力去做别的。这叫“信言为美”。它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一,指令发出去之后就不要再重复;第二,用从低到高的方式辅助他完成这件事。
这里就涉及“不管是管”。你只管该管的事、不得不管的事。没有问题就没有管理,相安无事。但是如果发现了问题,启动了管理,就要让这个管理走到底。你希望看见什么样的结果,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个结果发生。你只有做到不重复指令,才有可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往往都是在重复中升级的。但是如果你每次都“信言为美”,还管得特别多,孩子就受不了你了。所以我给大家讲的策略要综合执行。如果你做不到“不管是管”,只做到“信言为美”,你在孩子眼里可能就变成法西斯了。你要是能够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那就是艺术了。其实管理是门有点科学性的艺术,要在管理过程中自己去把握、体会。
在使用“信言为美”的时候,要注意培养成功可能性,要对自己有信心,不怕孩子不合作。在你想建立管理权威的时候,他有点不合作,反而是增加你的管理权威的一个辅助途径。他不想做但又逃避不了,还得痛快做,这才叫管理权威。其实,任何一种互动都是学习。我们把孩子惯坏了,就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通过反抗来获得满足,而我们因为他的反抗放弃了管理。信心可以从管一些比较容易的事情来获得,像捡垃圾就是比较容易的,管理不爱写作业的孩子就很困难,但是你可以把作业变成几份,一段时间完成一份。假如做完作业需要一个小时,你就把它分成六份,每十分钟完成一份,就容易得多。
要逐渐培养管理的气场。在让孩子把垃圾捡起来的时候,你的眼神就要让他觉得不能逃避。你越低声下气地哄他“好孩子,乖,捡起来”,可能越没有管理权威。所以,在看到这个结果之前,一定要始终保持要求的眼神和表情。
预防问题行为,要尽量给孩子建立常规性活动。孩子越没事干,越容易找到一些我们不想让他干的事。我们不能给孩子完全的自由而不加以管理,家长要引导他、管理他,那么建立一些常规是最好的,而且常规一旦建立,管理代价就减少了。
建立常规很容易,要想建立一个常规就让他天天做这件事。什么事情能够进入常规是很重要的。这个东西往往眼前不见得对孩子有好处,但是将来一定对他有好处。而且进入常规的事情最好是孩子一辈子都受用的事,而不是眼前急需的事。但我们在管孩子的时候,往往把眼前急需的事搁到常规里去,比如报个奥数班、绘画班或者特长班什么的。其实真报一个特长班也未尝不可,但你要求常规,不是说要求他必须练多少小时、练到哪天、练到什么程度。如果带有功利性去建立常规的话,很可能这个常规就建立不起来。一辈子都受用的事,就不要急于眼前他进步了多少,只需要让他每天接触就好。比如孩子不喜欢游泳,很反抗报班,但他一般不反对接触水,你就带着孩子天天在水里扑腾,每天扑腾一次,一年下来可能就学会游泳了,或者他还不会游泳但至少不反对报班了。所以你要想引导孩子喜欢上一件事情,就引导他天天去接触,又不给任何压力,只是常规接触,只要接触就会进步。
常规有两种,一种是一辈子都受益,一直坚持做下去,还有一种就是为了眼前的需要。一旦孩子有一些常规的事去做,也是一种修养、积淀,这些事情多了,好处就慢慢地在他身上体现出来了。你会发现他现在也玩游戏,也上网,也干小朋友干的那些事,在常规的中英文阅读上花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其实就这半小时积累下来也不得了,他从这里面再吸收一些东西就更有意思了。给大家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柳州玩,游泳时摔到坝底下去了,一瘸一拐地回来,儿子见到我很关心。见到这个情况,我就跟他说了一句“身有伤,贻亲忧”,身体意外受伤、故意受伤都会让关心你的人、跟你一起生活的人担心,我现在让你担心了,就像你在外面不小心摔了腿,我会担心你一样,你现在也在担心我。他紧接着来了一句“德有伤,贻亲羞”,就对上了。
正常情况下,我们管孩子不要抓大放小,而要抓小搁大。越小的事越管,大的事、头疼的事、管不了的事放一边先不管,因为那个管理难度太大,容易失败。管理了却失败了,这个过程反而让孩子掌握了控制你的途径。如果家长管不住孩子,还让孩子管着自己,那是很糟糕的。所以要抓小搁大,建立管理权威。
平常对待孩子,要注意不要张口就去管。你的指令是有等级的,出口管孩子的时候,想想你这个管理等级是一等、二等,还是三等、四等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管孩子的时候尽量发一等、二等的指令,少发或者不发三等或四等的指令。
一等指令是不令而行,或者令出即行。如果你对孩子的指令都是能满足他的需要的,就能令出即行,比如“天太热了,买个冰淇淋吃吧,帮爸爸也买一个”,那基本上是令出即行。而建立常规性的活动往往是不令而行的,所以你要保持常规、建立常规,让他天天接触、自觉去做。只要建立常规了,基本上就没有管理代价了,不令而行。
但是多数日常管理做不到这样,也就是说做不到一等指令,因为建立常规也是需要技术的,你也不能专门挑孩子喜欢的事情发指令。很多事往往都是我们希望他做但他不见得配合的,或者是眼前他不愿意做但他又有必要做的。这种事就叫二等指令。二等指令虽然他不一定眼前就乐意做,但是如果他不做,你可以辅助他完成。比如,“把你丢的香蕉皮捡到垃圾桶里”,他不干,你可以通过“信言为美”来辅助他,这就是二等指令。这对孩子建立常规、建立规则、建立行为习惯都非常有帮助。
三等指令,初无可辅,但能转化为可辅助。有一些指令,尤其是通过言语完成的指令,你是没有办法辅助的。比如,你让孩子跟人打招呼,如果他不配合你或者不愿意做这件事,你没法辅助他说出“叔叔好”这三个字。不要以为这个指令好像不是特别难完成,实际上,这种指令是最无效、最容易带来副作用的,但是可以转化成能做到的指令。比如“跟叔叔打个招呼”,这不就是打招呼了吗?没准对方还说“真聪明,真有礼貌”,给他巧克力吃。然后,他就觉得跟人打交道是很有意思、很有好处的一件事情,没准下次就主动叫“叔叔好”了。还有,有的老师经常给学生留让家长完成的作业,比如让家长监督孩子背唐诗,这个你不能辅助他背出来,但是也可以转化。如果孩子不背,你可以让他抄两遍。如果他在抄的时候提出要背,就给他一个机会背。如果你不让他抄了,他又说不背了,你就再让他抄,而且这两遍要抄完。如果这个过程中他说他确实背了,告诉他下回再给他机会背,这次要抄完。以后他可能就不会这样偷懒了。
四等指令,既非所愿,又无可辅。你发出的这个指令他没法干,你也没有办法辅助完成。这种指令尽量不发或者少发,因为你根本控制不了。你忍不住的时候就用提醒、商量的语气。当然,要注意,如果你要用商量的语气,就要允许他拒绝你。你只是为了增加他做这件事的可能性而跟他商量,但是他也有可能不做。有的家长动不动就跟孩子商量:“咱是不是该写作业了?”孩子说:“我待会儿再写。”“不行!现在就得写!”以商量开头,当孩子拒绝你之后马上就变脸,这会让孩子学会“假商量”——一旦被拒绝了就不干了。四等指令要尽量不发,如果你在管理的过程中把一、二等指令用得很好,那这个孩子基本上都是一管就成功的,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问题了。
如果有机会让孩子选择做什么,尽量把这个选择的机会给他。比如,我觉得孩子玩游戏时间长了,我当然可以说“把游戏机关掉”,如果他不关掉,我辅助他关掉,“信言为美”就好了;我也可以说“你现在是想写作业还是到楼下跟小朋友玩?”他跟小朋友玩也行,写作业也行,但是选了之后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终止他玩游戏了。这种选择带有一点策略性质,不是真正地给他选择,但是你可以用,多一点策略总比没策略硬管好多了。
管孩子要自己管,不管你多忙,都要多花点时间陪陪孩子。但除非你是个管理高手,不然全职在家陪孩子一般不好,因为全职在家看孩子很容易把管孩子当作任务和事业。比如,你在国外待半年,回来之后看孩子什么问题都没有,但你要是天天跟他生活在一起,估计看到的全都是问题了。不过一定不能把孩子交给别人管。现在有两类人把孩子交给别人管,一是农民工,他们为了生计要出去打工,觉得是在为孩子拼搏,但实际上孩子不希望他这样拼搏,孩子希望他在家里陪自己成长;二是太有钱的人,为事业拼搏,为权力拼搏,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这两种都不好。
我们在亲力亲为陪孩子的时候有两点特别需要注意:一是等待,二是倾听。学会等待,有些事你别急。比如,孩子哭了,你先别着急,先看看他为什么哭、想要表达什么,因为很可能他在经历某种学习,若你过早地干预了,就把他这种学习打断了,他就把学习转化成另一种学习了。
这种情形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很多家长可能在这个时候就会介入,有的可能做得更过分,在孩子面前拿起玩具来摔打。这样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孩子的学习途径,孩子就会从这里学到一点“这个东西我控制不了,很可怕,必须有奶奶、妈妈的帮忙,否则我处理不了”,而且可能对这个东西的恐惧记忆更深刻了。如果我们不急着去看、去管,你会发现他在经历着另外一种学习。他在寻求社会的关注,找有没有可靠的人能帮助自己,实际上这是一种学习。我为什么说在这个时间点可以不干预呢?因为他害怕的那个情境是由自己带来的,不是那个动物突然自己跑进来、叫起来,而是他操作了那个动物才出现那些变化,所以这个过程是可以不干预的。而且不干预的话,他可以验证是不是因为自己它才会这样。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探索式学习,而且这种学习不会给他带来心理伤害,甚至我认为再过十分钟他就能跟它和平共处了,就完全可以操控这个玩具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需要等一等,观察一下,不要着急地去干预。
四、行为管理策略:干预
我给大家讲了七招,这七招要完全掌握很不容易,甚至你只要掌握前四招就足够了。能做到不管,做到主动满足,做到信言为美,做到力建常规,孩子95%的问题都可以避免。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行为,尤其是我现在要讲的红线行为,也就是自杀、攻击、破坏这三种,要及时制止。记住两点,一是制而止,制不能止就变成拉扯了。比如,孩子咬手,你告诉他别咬,他还是继续咬,这就叫拉扯。制止则是他咬不成,就是我始终给孩子足够的力量让他不能做这件事情,这才能帮助孩子自控。制就要止,拉扯容易让问题更大,因为他会咬得更努力好让你觉得没办法,这样你才能满足他。这是红线行为,要及时制止。但是,你给予的制止力量应当恰好能终止这个行为就好,不要过分,不要把帮助孩子变成惩罚孩子。比如,面对孩子打算自杀,我们采用的态度应该是:“你知道自杀这个行为是不好的,对你自己也不好,你应该控制自己不要有这样的行为。但是你控制不了,我能理解,所以我给你必要的力量帮助你自控,但是我不惩罚你,我不给你过分的力量让你终止这个行为。”这是个技巧、策略。所以你要做到当问题行为发生的时候,能及时制止,但又不惩罚、拉扯,那基本上就可以坚持你的管理方向和管理原则。
当问题行为发生的时候,要进行分析,了解问题行为的功能,再依照功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个是比较专业的,我不希望大家到分析问题行为这个程度,让它消失在萌芽之中是最好的。
如果大家对行为管理感兴趣可以看看《应用行为分析与儿童行为管理》这本书,还有我的博客“时一憨”,里面有很多关于儿童行为管理的心得体会,大家在听讲座之余,还可以到这上面去交流交流。
(本文系2014年6月4日北京大学“幸福学堂”课堂实录,根据录音及讲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