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五章 论识道
第十五章第一句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古之善为道者(士者,上者)”到底哪个好呢?下面接着说:“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微”是精细入微,“妙”是意外地好,“玄”是深奥莫名,“通”是贯穿时空。这几个字形容“道”更合适,但从全句看来,说是得“道”的知识分子或领导人,也无不可,现在看看译文:
若从译文来看,还是“为道”更好。下面接着说:“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说正因为不好理解,所以勉强来形容一下。因此还是指“道”比指人更合理。从译文来看,也是如此:
译文在“可识”前加上”客观”,在“容”前加上“主观”,可能更好理解。以下七句都是主观描写:“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看来似乎是先描写人,后描写“道”。先说寻“道”的人犹豫不决,好像冬天要过结冰的河,或者处在四面包围之中,或者拘谨不安,像陌生的客人。接着就写寻“道”人的心情像冰一样慢慢化开,自然也可以用冰化水来象征“道”为人所理解。“道”像没有雕琢的玉石一样纯朴,像万物生长的山谷一样无边无际,像兼容并包的河水一样若清若浊。这些和西方哲学大不相同的艺术描写可以翻译如下:
译文不能既说是人,又说是“道”,只能全说是人。这也可以看出西方文字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和中国文字的艺术性和灵活性大不相同。既然“道”是兼容并包,若清若浊的,能不能化浊为清呢?原文接着问道:“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谁能使浊水变清呢?那要慢慢地来。谁能使死水流动呢?也要慢慢起死回生。这两句可以翻译如下:
最后的结论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夫惟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几句话似乎是说:得道不能自满,也不能走极端,才能去旧立新。这个理解没有把握,只能试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