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论道纪
只有无私,才有可能得“道”。这一章又来谈“道”,说“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头三句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看不见的是消失了东西,听不到的是静寂的声音,摸不着的是微乎其微的质量。这三句翻译并不难:
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道”的三个特点。第四句说:“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三个特点是不可以分别问为什么的,合起来看,无色,无声,无形的就是“道”。这句也不难翻译:
“不可致诘”有人说是“不可下定义的”,那是回答“什么”的问题;有人说是“深不可测的”,那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可能更有深度。下面就来回答问题:“其上不皦,其下不昧。”从文字上看来,是说从上面看“道”,“道”并不是明白如昼的;从下面来看,“道”也不是一片黑暗的。其实不必分开,合起来看,就是说“道”无论上下内外,一眼看来,既不是容易明白,也不是糊里糊涂的。这既不下定义,也不说出原因,而是描写说明。既不回答“道”是什么(What),也不解释为什么有“道”(Why),而是说明“道”是怎么样的(How)。这是中国哲学的艺术性和西方科学性的不同之处。译文可有两种:
这是抽象的描写,下面更具体一点说:“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古代结绳记事,但是无论多少绳子,也记不清楚什么是“道”,因为“道”不是物。这句可以翻译如下:
接着又详细地描写“道”说:“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这就是说,“道”的形状就是没有形状,“道”的形象就是空无一物,恍恍惚惚,如有如无,翻译“惚恍”,可以利用莎士比亚的名句:
下面又从空间上来描写“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迎面看“道”,看不见它的面目,紧紧跟随,也看不清它的背影。译文是:
最后从时间上来描写“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把古代的道理应用到今天的现实上,就可以博古通今,这就是应用“道”的规律(方法)。结论可以翻译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