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练习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

1.教材是师生实施“课标”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

A.教学材料

B.学习工具

C.课程资源

D.教学内容

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

B.疏导式提问

C.质疑式提问

D.探究式提问

3.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A.随时测试

B.阶段测试

C.选拔测试

D.综合测试

4.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

A.阅读法

B.讲授法

C.议论法

D.练习法

5.阅读某老师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台阶》的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在七年级下册已经安排了一个写杰出人物的单元,让学生领略了世界杰出人物的风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的五篇课文都是写普通人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人世间亿万普通人民有更深刻的认识。《台阶》与本单元其他四篇不同(其他四篇主要是散文),是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对这篇小说,教师可以提出三个问题: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这三个问题来把握全文。全文中有个文眼:“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引导学生抓住这个文眼,就抓住了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就容易理解父亲的思想性格。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这样的农民在我国农村何止千万。不妨引导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看看自己的父亲,看看同学的父亲,看看周围的父亲,联系实际来加深对小说主人公的感受和理解。

下面对这段教材分析,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案例确定课文教学重点时,着眼于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之间的关联,从单元分析出发,将重点落在对普通人物的理解上。

B.该案例确定课文教学重点时,从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的角度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将重点落在小说的教学上。

C.该案例在确定课文教学重点时,从抓文眼的角度出发,将重点落在引导学生梳理情节、理解人物上。

D.该案例在确定课文教学重点时,着重考虑农村孩子的感受,将重点落在联系实际拓展延伸上。

6.语文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中有这样一段话:“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事理性说明文,分别介绍了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把握作者所说明的事理,理清文章结构安排的逻辑顺序,并进一步掌握不同的说明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特点。”

如果要你从中概括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下列不符合的一项是()。

A.从文章内容上看,要把握作者所说明的事理,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

B.从说明顺序上看,要通过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事理性说明文常用的逻辑顺序。

C.从说明方法上看,要在原来事物说明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不同的说明方法。

D.从说明语言来看,要体会文章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特点。

二、案例分析题

(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与语文版七年级上册都选用了朱自清的《春》,而且都放在主题为“自然”的单元。下面是两种版本的课后练习,试比较两种版本在这道语言题的设计上的异同。

(1)人教版《春》“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想象“小草偷偷地从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2)语文版《春》“思考与练习”第四题:

课文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春天的浓浓情意。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二)以下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与课文《故乡》有关的资料。

单元导读

少年时代,是人生中难忘的诗章。在成长中,有和煦阳光,也有风霜雨雪。这个单元选编的主要是是写少年生活的小说。欣赏这些作品,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

学习这些课文,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

课文导读

回忆中的“故乡”,充满了童趣,带着梦幻的色彩。而现实的“故乡”,却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生机。理想的“故乡”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在朦胧中,寻求未来的希望。

研讨与练习

(1)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

(2)曾经是那样亲密无间的一对小伙伴,现在却变得那样“隔膜”,“我”感到“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你认为这“可悲的厚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我”不愿宏儿和水生“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他们“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而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展开想象,说说我、闰土、别人这三类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新”生活又是怎样的生活。

(4)作者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内涵。并结合社会和人生,以这句话为话题,写片段作文。

问题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课文《故乡》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