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的分析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的问题

正如上一节所指出的,本书从现实问题出发——技能短缺背景下,我国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技能培养动力缘何不足?不同国家、不同企业与高职院校在不同专业领域的产学合作为何存在差异?

如将上述现实问题上升到理论角度,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产学合作的问题可从如下两个层面展开讨论。

第一,在个体选择层面,如何解释既定制度约束下专用技能形成主体——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各参与方在产学合作活动中的行为差异。

这一层面要回答的问题是:在既定制度框架条件下,如何解释不同的企业、高职院校乃至学生个体在产学合作活动中的行为差异?如果说,企业与研究性大学产学合作的主要动机是技术需求,那么企业与技术研发处于弱势的高职院校合作的主要动机显然是技能需求。如果是出于技能需求,企业与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在理论上能否看作企业以“或有雇佣”为关系契约的专用技能人力资本投资?如果是,那么企业在何种条件下投资?

第二,在集体选择层面,如何解释不同技能制度环境下的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治理机制。

在集体选择层面,一般研究的是如何解释不同制度环境下的产学关系,它关注的是政策、传统、法律等制度性因素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关系的影响。在这一层面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何不同社会的高职教育机构与企业形成了不同水平的产学合作关系?为何在有些国家(比如德国)企业与高职教育机构形成了高水平的产学合作,而在有些国家(比如英国和美国)企业与高职教育机构的产学合作关系反而不那么紧密?为何有些国家(比如韩国)高职领域的产学合作关系主要来自政府的引导?产学合作关系因何变迁?

综上所述,本书研究的问题是:以产学合作培养技能人才为现实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以专用技能人力资本为理论视角,分析不同技能制度下的高职产学关系和既有技能制度下企业与高职院校(在不同专业领域的)的产学合作水平差异。

1.2.2 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技能人力资本形成、投资及激励机制的研究与人力资本理论、新制度经济学、技能形成理论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人力资本研究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

在技能形成领域,经济学家传统上倾向于将从学校获得的技能与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区分开来。进入21世纪,立足于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自利行动者如何克服市场中的集体行动困境方面,即“以行动者为中心”的讨论更加活跃。

传统的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本主要通过教育、培训、健康、引进、“干中学”等方式获取,一般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引进(自购)和培训(自制)这两种投资方式。本书以产学合作为专用技能人力资本研究的新领域,这对于加强技能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及其激励机制的研究,对于补充、完善和发展人力资本理论,拓宽人力资本理论中技能专用人力资本投资框架的应用范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产学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2.现实意义

在实践中,产学合作培养技能人才往往认为只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机构的一种教育模式,是高校、职业院校组织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或一种方法,没有将它放入技能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职业院校为更好地完成培养技能人才的目标,理应主动与企业合作。这种静态、割裂的实践认识使产学合作、工学结合陷入了“院校热,企业冷”的困局。基于此,学界亟须通过理论研究实现实践上的突破,走出固有框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答案。提出“技能专用化”这一概念,目的在于将产学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统合到技能型专用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中,从专用技能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的角度重新认识和解释企业等利益相关体参与产学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动力。

综上所述,本书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教育管理政策层面,还是院校产学合作培养技能实践层面都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