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所谓文化精神,是指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尊崇的思想观念或优良传统。因为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文化精神常被人们当作行为准则和思想准绳。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指中华各族人民所尊崇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既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髓,也是其他各种文化样式紧紧围绕和着力体现的思想。

一、中国文化精神的几个亮点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指中国文化中那些长期受到人们尊崇、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促使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成为人们行动指南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传统。换句话说,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民众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源泉,是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人们通过对各种中国文化元素的研究,以中国文化典籍为思想基础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中国文化的思想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折射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总的来看,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伦理道德思想

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伦理道德思想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从中国哲学的“天命靡常”,“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尚书·周书·蔡仲之命》),和中国古代史学的“寓褒贬、别善恶”,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以载道”和中国古代教育的“教之道,德为先”,中国传统文化处处闪耀着伦理道德思想的光芒。

中国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思想,主要强调做人的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这些,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于道德修养,中国文化强调“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中国文化是对道德问题阐述最全面、最透彻的人类文化,其思想涉及人类道德的方方面面。首先,强调做人要想成大器,必须虚怀若谷。关于这一点,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子说:“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庄子的《秋水》将谦虚的美德阐述得更加透彻。其次,强调立志。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再次,倡导博爱精神。从孔子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第四,倡导“节欲”“制欲”,克制自己的欲望。关于人的物欲与情欲,古代先哲们有比较多、比较深透的论述。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荀子认为,人性“生而好利”,因为好利而不可避免地要争斗,“争则乱,乱则穷”(《礼论》)。这就需要节欲,无欲则刚。孔子提倡的安贫乐道就是典型的“节欲”思想。

关于为人处世,中国文化论述得更为深透。首先,强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即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在孔子看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其次,强调换位思考,倡导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会爱己及人。“仁者爱人”是社会稳定、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而换位思考是实现“仁者爱人”的催化剂。

伦理道德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因此,人们常常以“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所谓“仁”,就是以慈善之心对待他人。其核心是关爱、呵护与尊重。所谓“义”,主要是指人的行为要合乎道义。古人讲“舍生取义”是指为了道义可以献出生命。如关羽的“义薄云天”就是“义”的最好解释。所谓“礼”是指对别人的尊重,以及人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所谓“智”是指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才能,也就是知。所谓“信”是指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这五个方面是对人在德才方面的基本要求。

(二)忧患意识与发奋图强的精神

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从来不乏忧患意识。正是强烈的忧患意识,凝成了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精神。从上古人们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到20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精神,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论是与天地抗争,还是与外敌斗争,中国人民从来不屈服,总是顽强地抗争。

《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

(三)重稳定,求和谐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在中国文化中,和谐的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概括来讲,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可分为四个层次: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代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指出人的行为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第一层次;强调人与人的和谐,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这是第二层次;强调家庭和睦,其乐融融,这是第三层次;强调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大气沉稳,宠辱不惊,这是第四层次。

就第一个层次来讲,道家的“道法自然”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其要意在于,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换句话说,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就第二个层次来讲,中国文化一直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人们成就事业的重大意义。关于这一点,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个最好的概括;“孟母三迁”“千金买宅,万金买邻”“远亲不如近邻”这些历代人们心口相传的熟语从邻里和谐融洽的角度强调了人际和谐的重要性。就第三个层次来讲,在国人的意识中“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就第四个层次来讲,中国文化倡导“知足常乐”,强调“心静”,以期达到身心和谐、安泰的境界。

二、中国文化精神的几个主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以其聪明才智,创造、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对于这些文化精神的践行,铸就了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一)贵和持中

贵“和”持“中”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使得中国人崇尚和谐,做事不走极端;求大同而存小异,使人们相处得更为融洽。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贵和持中是东方文明的精髓,它对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的意识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处理内外关系的行动准则。“家和万事兴”“夫妻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这些理念不仅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而且成为人们维系家庭关系的准则。从历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和亲政策,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足以说明中华民族对和平与安宁的崇尚与追求。

“和合”二字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源远流长。“和”指和谐、和睦、祥和;“合”指合作、融合。“和谐”是“和合”的核心,“平和”与“仁和”是其重要内涵。

在中国,以“和合”为基础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所谓“先王之道”,主要是指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为代表的圣君明主在治理国家时,十分重礼重节,追求社会和谐。孔子认为,先王们的美德就在于他们不论大小事情,都依“礼”而行,使得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认为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调和,“和”是万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和生存的基础。

“和合”思想体现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例如:中国传统医学所强调的“阴阳平衡”“阴阳互补”等;中国古代美学所强调的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等。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为人处世的准则,它在儒家思想体系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同时,他又说:“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由孔子的论述可知,所谓中庸,主要是指做事要注意尺度,不走极端。中庸之道的真谛在于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而无不及。

在“中庸”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有了一种独特的内涵——和而不同。其基本精神是讲究和谐相处,但不强求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古代思想界一直呈现着百家争鸣的美好景象。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可谓至理名言:在认识事物的问题上,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方显君子气度。即使志不同、道不合,能够和谐相处者可谓真正的君子。反过来,即使志同道合,以我为尊,对别人过分苛求,也很难和谐相处。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主要强调这么几层意思:一是凡事追求一种至善的状态;二是寻求事物之间最和谐的关系;三是要允许处于同一群体中的不同事物保持其原有的个性,而不必苛求舍弃个性。中庸的和而不同,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保留了每一种事物的个别属性,使得世界丰富多彩。

中庸之道强调做人处世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自高自大。正如老子所说,大海之所以能吸纳百川之水,具有蓬勃不息的生命,是因为处在下位的缘故。做人做事也是同理。要把握度,要中和,要讲中庸。“中庸”绝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中庸是合理地把握规律,掌握度,是一种处世为人的哲学。

中庸之道另一个含义是遇事心平气和——心平,则气和;气和,则人和、事和。

关于贵和持中,儒家提出的“中和”是最好的概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受贵和持中思想的影响,“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万事和为贵”等“和谐”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不仅如此,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等处处体现着“中和”精神——中国文艺作品颇多“大团圆”的结局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要体现为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天时,努力做到天不违人,人不违天,即天人和谐。庄子说:“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达生》)这段话强调远离俗事困扰,不要苛求人生的轰轰烈烈,一切顺其自然,这样就会身心清爽,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境界。《周易·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段话意在说明真正大智之人能够感天应地,他们不仅能借天地之气养其德,而且能掌握天变地化的规律,对天道运行规律把握得十分准确;面对着各种突如其来的自然现象,他们能从容应对。

从另一个角度讲,“天人合一”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中国文化中的“天”是人格化的,不仅是道德与正义的化身,而且是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强大力量。如《尚书·洪范》云:“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这句话是说天把九类大法赐给禹,使禹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在这里,天是具有法力的人格神,具有帮助人们实现道德理想的伟大力量。《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这段话旨在说明,天是依礼而行的,地是依义而动的,人们做事必须顺乎天理,合于地义。在这里,天是道德的化身,是人们行动的楷模,人们做事必须取法于天。

到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学说虽不乏相异之处,但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同基本上是一致的。《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句话强调天道与人性相通,尊重人性就是顺应天道。《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无以人灭天”(《秋水篇》)。这里说,天与人本质上统一于气,均由气构成,其实质与孟子所强调的“天道与人性相通”基本上是相同的。

到宋代,“天人合一”发展为具有主导地位的文化思潮。张载《正蒙·乾称》:“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这两段话中,张载明确提出人性与天道相通,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人们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强调通过重人道而实现天道。

从辩证的角度看,“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强调人类行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显示了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其积极意义在于:遵循“天人合一”思想能够得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中影响力巨大的一种思想。如中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天人相应”的命题,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与天地如一。天人同构,人体的小宇宙与天地的大宇宙相对应。书中列举了诸如“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等。

(三)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做人做事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做事时,首先必须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要关爱人的生命,维护人的尊严,解放人的本能,发挥人的创造力,保护人的生存环境,积极改善人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的幸福指数等。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人行为,而且适用于国家行为。

以人为本思想是一个具有集合意义的思想,也可以说是一个小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强调人在一切事物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人是世界的主宰。二是强调人的作用,肯定人是一切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三是重视人心和人生问题,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四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以安民、富民为根本原则。

1.人是万物的主宰

自先秦时代始,中国人就已经摆脱了“神”的思想束缚,树立了人为万物主宰的思想。《荀子·王制》中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汉代刘向说:“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既已得为人,是一乐也。”(《说苑·杂言》)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除在智慧和力量上具有超人的地方外,他们的情感几乎被完全性的人格化。在中国古典作品中,神和人一样,有情有义,见义勇为,是完美人格和道德的化身。如传说中的“八仙”,他们不仅乐人间之乐,食人间烟火,而且行人间正义之事;人人皆知的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七仙女完全被人格化。这些都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不是主宰一切的力量化身,而是完美人格与道德的化身。

2.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还没有人主宰一切的理念,但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尚书·皋陶谟》有“知人则哲”的说法,强调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到了孔子时代,人的价值进一步被强调。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是说天地之间的生命,人是最高贵的,突出强调了人的地位。汉代大儒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这段话不仅强调了人是万物之“本”,而且明确指出人在成就事业方面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天和地的作用。在中国文化典籍中,此类论述不胜枚举。

3.尊重人性,强调人伦

中国古代圣贤认为:“食、色,性也。”中国文化很少有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色彩,摒弃了不合理的清规戒律,肯定人正常情欲的合理性,强调对它的合理引导。

在尊重人性的同时,中国文化强调人伦,即在以“人”为核心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倡导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鲜明的伦理道德特色。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特别重视“经书”[1]的学习。通过经书的学习,使人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品质,这样一来,他就有了坚实的精神支撑,做起事来就有了目标、信心和动力。如唐太宗对其大臣的要求是“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新唐书·虞世南传》)。这一点,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4.充分肯定人的力量

虽然中国的原始宗教也比较发达,但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神权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特别是从周代及其以后,人们开始了对“神”的质疑与否定。《诗经·大雅·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上天冷酷无情,别指望它体恤百姓的疾苦。《左传·定公元年》记载,在营建周城的问题上,宋薛两国发生争端。宋人以鬼神为据,薛人以人事为据。对此,人们的看法是“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这里,充分肯定了人的作用。

(四)重礼崇德

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的精神塑造,不仅强调修心、立志,而且倡导谦和、礼让与宽容,更崇尚无私奉献。

关于人的德行,中国文化中的道家学说概括为一个“善”字,“上善若水”是中国文化中最高的道德标准。此语出自《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关于“善”的具体内涵,老子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身处卑微、与世无争是美德;胸怀博大,内心纯净是美德;以仁爱之心对人是美德;说话讲信用是美德;为官清正、廉洁是美德;做事能力强是美德;作为顺应时代潮流是美德。人有了这一系列的美德,就可以称得上“得道”,即可以称得上“完人”。

关于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道家学说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是做人要虚怀若谷。其典型的论述是“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段话告诉人们: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王”,能使百川归海,都是因为它具有可肯居人下的美德。老子认为,只有首居人下,才会最终居于人上;只有肯于退居,才会最终进前;只有肯于不争,才会无人能争。

二是强调正确地认识自己,战胜自我。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常言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人最难做到的是正确地认识自己,战胜自己的情感,因此,老子在这里讲“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也就是说,真正的强者是能够战胜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人。

三是强调知足常乐。老子说:“知足者富。”这句话旨在强调人要节欲、知足,指出知足常乐者是最富有的人。

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老子说:“强行者有志。”能够坚持力行,勤奋自勉的人是有志气的人。

五是强调做人要心性平和。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做人只有心性平和才能无忧无虑,健康长寿。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道家关于道德与做人的论述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关于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强调礼义廉耻。在中国文化中,“礼”的含义十分广泛,它不仅包含了忠、孝、节、义等做人准则,而且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人们视为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道德基础,甚至被看作是一切社会秩序的总括,以至于中国社会的一切秩序都用“礼”来衡量。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有其不尽完美的地方,如男女授受不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内容,但是“礼”更多地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今天人们为人处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毋庸置疑,讲礼义是人的美德。它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最好杠杆,有礼有节,大家彼此感到愉快,就是一种和谐。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讲礼义,就增加了和谐社会的分量,就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于做人,儒家重在强调自律。自律就是讲诚信、礼义、谦和、敬业、乐群、责任、兼听、宽容,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十分宝贵的是,中国文化在重礼崇德的同时,关注了人的物质需要。孔子一方面赞赏颜回那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的安贫乐道的精神,一方面又肯定了对财富的追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关于物质财富问题,孔子的论述比较多,如“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左传》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这里,正德是提高精神生活,利用、厚生是提高物质生活。《左传》中还有“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节”和“夫民,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这样的言论记录。其意是说,生活丰厚,器用便利,然后端正德行加以节制。“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比较全面的观点。

在肯定人的物质追求的同时,提倡重义轻利是中华民族“崇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闪光点。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篇第四》)这段话的意思是,追求物质、渴求富贵没有错,关键是要走正道。

(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中国文化在强调宽容、忍让、知足常乐的同时,积极倡导刚健有为和自强不息。中国文化中的刚健有为首先强调人生在世要有所作为。孔子极力主张有所作为并身体力行,他“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表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承继孔子的遗训,儒家学派的后继者们,对“有为”和“自强”的学说进一步发扬光大——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的“制天命而胜之”都是关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以天凭借刚强劲健之气周而复始,恩泽万物的精神,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此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便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

中国文化所倡导的刚健有为,其要义在于敬业和乐业,因为只有敬业和乐业才能有所作为。敬业就是要敬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勤恳恳,淡泊名利,力求做出乐趣、做出成绩。

自强不息包含着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自主和自立,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顽强的生命力和百折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使人们以积极、乐观、有为的态度对待人生,使勤劳刻苦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从而维系着民族独立,推动着民族进步。

三、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及作用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远见与卓识。仅就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找到解决的最佳答案。

假如当初人类都坚持“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还会出现今天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吗?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人合一”思想的确立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

今天世界局势动荡,冲突不断。自由竞争发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级为斗争,斗争的结果就是战争。不论冷战、热战,结果都是怨恨越积越深,报复一次比一次惨烈。消除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冲突双方需要的不是报复,而是宽恕、忍让和反省。试想,如果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经济和军事强国能够怀有中国文化贵和持中的思想,具有宽容大度精神,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世界不就一片和谐了吗?

从另一个角度讲,处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民族应相互尊重。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在访华时发表演说,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们深信你们的制度,我们同样深信我们的制度。我们在这里聚会,并不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信仰,而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我们每一方都有这样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我们人民的安全;我们每一方都有这样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不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互有分歧但互相尊重,让历史而不是让战场对他们的不同思想做出判断。”这一段话正是中国文化精神中“和而不同”思想的最好阐释。假如世界上几个大国都能够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相互包容和尊重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世界局势必定会更加稳定,各种冲突就会大大减少。

当今时代,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人们为此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中国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事实上,加强对国民,尤其是对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教育,这一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从以上所举例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人类最优秀的精神财富和最博大的思想源泉。要稳定日益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必须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寻求救世的良方。

当然,产生于中华大地的中国文化对我们这个民族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和更为强大的作用。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这样和谐、安宁的社会局面不正是世界各国人民都十分向往的吗?

纵观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我们不能不惊叹于中国文化精神的伟力。从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到万里长城的修筑,从治理黄河,到三峡工程,中华民族一直在谱写着自强不息的壮歌;从夸父逐日的神话,到愚公移山的传说,无一不显示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信念;从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再到战胜汶川特大地震,无一不表现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谁说中国文化有软骨病?谁说中国文化缺乏抗争精神?只要想一想苏武,想一想文天祥,想一想朱自清,他就会感到汗颜。一句话,中国文化不乏斗争精神,不缺少进取意识,中国人从来就不缺少气节。中国文化中刚健自强的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中国文化精神的感召下,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华夏大地上写下了华章。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李冰父子率众修筑都江堰,中华儿女向来不乏无私奉献精神;从后稷教人稼穑,到中草药的发现与利用,中华儿女自古就有济世扶危的美德。

总之,中国文化精神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尊崇和倡导中国文化精神,不论是对于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还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