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西欧“早期现代化”的典型

如同把工业革命发生之前的一些农村家庭工业发展称为“工厂制度以前的工业化”或者“原初工业化”,我们在这里尝试把17世纪荷兰的发展变化看做第一次世界现代化大浪潮之前的“早期现代化”。

西班牙帝国的危机和尼德兰革命有理由被看做“欧洲世界经济体发展的转折点”。〔33〕我们知道,历史从来都不是严格按照公元纪年的“世纪”划分阶段的。历史变革不会因世纪转换而加速或者停止。“1600年”、“1900年”或者“新千年之始”对历史学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大××世纪”、“漫长的××世纪”之类的称呼。“早期现代化”大体发生在16世纪到18世纪后期(后一段跟“漫长的19世纪”部分重叠),这一时期常常被称为“大16世纪”或称“超长的16世纪”。其间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而以16世纪扩张后的危机为界。这一时期的西欧社会先有随市场扩大而来的手工业扩张和工农业新生产技术的采用,城市人口也在扩大。但随后出现了农业衰退(产出下降、地价下跌、农产品价格急剧波动)、工业不稳定、贸易萧条以及人口减少等危机,战争、瘟疫、货币混乱等等造成或者加重了危机。由于这一时期西欧的霸主是西班牙帝国,因此,危机主要表现为帝国的危机。而荷兰独立运动正是帝国危机的产物。

17世纪前后的荷兰在普遍的危机中脱颖而出,带动欧洲经济恢复并加速发展,成为“早期现代化”成就突出的一个典型。荷兰在大航海时代从欧洲偏僻的西北一角走出,加入人类“普遍交往”的行列,从北海走向大西洋,继而走向全世界,终于执远洋贸易之牛耳,庞大的商船队纵横大洋上百年。荷兰人受宗教改革运动之惠,以新教加尔文宗为旗帜揭竿而起,从天主教西班牙王室和贵族的统治下赢得了独立,韦伯视为资本主义精神来源的加尔文教,被荷兰人最早拿来作为凝聚自身、建立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武器。独立的荷兰实行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优秀人才,加快了在技术、科学、人文学术各个领域的发展或创新,新教环境下的高等教育和广泛的大众教育、文化传播都已经相当世俗化,这使17世纪末的荷兰和英国一起成为当时欧洲文化最发达的国家。联省共和的政治制度创设“既非王朝也非城邦国家”,可以看做是从旧城市国家走向现代民族国家,虽然还没有达到现代民主制度,但已经不是君主专制,在世界现代史上独树一帜。荷兰人以海上贸易为中心,将经济利益放在国家任务的首位,不仅开拓了发达的海上贸易,在工业革命以前的早期制造业、金融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也居于整体领先的地位。总之,构成“现代”早期物质、制度、文化各层面的各种因素在这里都能找到其端倪。最后,以民族国家为载体的激烈国际竞争,强国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世界霸权的斗争,当和平的竞争达不到目的时便诉诸运用现代军事技术的现代战争,等等,种种“现代现象”也都围绕17世纪前后的荷兰充分展现于当世人和后人。因此,从17世纪荷兰的“黄金时代”可以看到“早期现代”的许多基本特点。

其实,同时期进入或者有资格进入“早期现代化”的不只是荷兰,还有英国、意大利中北部、德意志南部和西班牙本土的少量地区,这些地方也相继出现了商业、工场手工业和新兴城市的蓬勃发展,以及城市市民、工商资产者等新兴社会力量的思想运动和争取政治权力的斗争。但除了荷兰和英国,其他地方都先后停顿或被旧势力挫败了。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北部和中部许多城市国家曾经最早走出中世纪“黑暗时代”。在意大利中北部,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米兰、那不勒斯等一批在“地理大发现”以前就已经强大起来的商业手工业城市,使这里在16世纪初就成为欧洲最发达的地区。然而,地理大发现造就了16世纪西班牙王室、贵族、冒险家商人的“黄金时代”,意大利则成了西班牙人征战的战场,在受尽战争折磨以后变得一片灰暗,一蹶不振。尼德兰南部、德意志南部的命运跟意大利相差无几。剩下的只有荷兰和英国。对这两个国家有一个饶有趣味的想象性对比:

假如在17世纪末向一个有想象力、有文化和常识的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荷兰和英格兰两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将在未来150年内有更大的可能性在生产领域里发生爆炸性的革命,他的回答必定倾向于荷兰。因为在所有关键问题上荷兰都比英格兰优越。然而,荷兰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保守主义的泥沼,以致渐渐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失去领先地位。此外,英格兰有煤而荷兰没有。〔34〕

同时代的人可能会觉得荷兰的未来发展势头要好过英国,结果适得其反。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强盛和辉煌以后,荷兰共和国逐渐走向衰落。在英、法等周边强盛起来的大国激烈的国际冲突中,小小的荷兰便显得势单力薄,左支右绌,终于经不起列强的打击、在市场竞争与战争中逐渐落败。这并不是“早期现代化”的宿命,而是现代世界发展不平衡、“国家生命力”周期性演变的结果。16世纪的海上帝国西班牙后来落在了西欧几乎所有民族国家后头,直到20世纪80年代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以后才加快了发展的步伐。17世纪的商业手工业强国荷兰的工业化进程比之英国、比利时、法国和德国也晚了将近100年,迟至19世纪末才完成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荷兰的衰落与英国的崛起形成强烈对比。18世纪20年代两国都遭受了金融市场危机。英国“南海公司”引发的投机热潮和股票泡沫崩溃给英国造成的问题同样严重,议会甚至被迫通过了“泡沫法案”以抑制投机活动。但英国不久便从危机中苏醒,股市也恢复正常。荷兰却从此经济、政治危机不断。英、荷的这一段历史也告诉我们:早期现代化国家能不能冲出重围,继续引导世界潮流,核心问题是有没有工业部门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一场由新的动力和机械技术带动的“工业革命”,和一个由大机器生产带动的现代工矿企业制度。

思考题

1.17世纪荷兰的发展成就与造成这些成就的诸因素。

2.荷兰“联省共和国”的性质与特点。

推荐阅读书目

房龙:《荷兰共和国兴衰史》,施诚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卡洛·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二卷16—17世纪》,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有关章节。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第四章,罗荣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高祖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六章:低地国家”。

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张京生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低地国家的崛起。

注释

〔1〕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梁于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第68、87页。

〔2〕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册,孙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167页。

〔3〕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第80页。

〔4〕Jonathan I.Israel,The Dutch Republic:Its Rise,Greatness,and Fall 1477-1806,Oxford:Clarendon Press,1998,p.201.

〔5〕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第77页。

〔6〕同上书,第85—86页。

〔7〕Jonathan I.Israel,op.cit.pp.197-198.

〔8〕Jan de Vries & Ad van der Woude,The First Modern Economy:Success,Failure and perseverance of the Dutch Economy,1500-1815,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9〕杜兰:《世界文明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卷8·上,第217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56页。

〔11〕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第148页。

〔12〕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2卷,贝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274—276页。

〔13〕房龙:《荷兰共和国兴衰史》,第3页。

〔14〕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施康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第208、223页。

〔15〕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第124—125、129—133页。

〔16〕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第186、191—218页。

〔17〕亚·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252—267页。

〔18〕同上书,第262—264页。

〔19〕本·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第49页。

〔20〕Jonathan I.Israel,op.cit.,pp.241-263.

〔21〕直到威廉五世1751年正式成为联省执政(Stadholder of the United Provinces),1766年执政被确定为世袭,此前历代亲王的亲政都须逐一分别获得各省执政的名义。

〔22〕Jonathan I.Israel,op.cit.,pp.762-763.

〔23〕转引自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第117—118页。

〔24〕施密特等:《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229页。

〔25〕马克斯·韦伯:《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甘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96页。

〔26〕伊格尔斯:《德国的历史观》,彭刚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导论第6页。

〔27〕马克思:《法兰西内战》,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第52页。

〔28〕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第117页。

〔29〕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第242页。

〔30〕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第165页。

〔31〕同上书,第149页。

〔3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372页。

〔33〕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第225页。

〔34〕卡洛·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3卷,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