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语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923年 论争

闻一多:“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1923年,是国内革命形势高涨,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出现了高潮。2月7日的京汉铁路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的尾声。京汉铁路3万多工人为反抗军阀、争取人权和自由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却遭到了吴佩孚的残酷镇压,发生了52人惨死、300多人受伤、40多人被捕、1000多人被开除的二七惨案。在中国共产党和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号召与推动下,全国各地工人和各阶层纷纷采取各种方式声援京汉铁路工人的英勇斗争,抗议军阀吴佩孚的血腥罪行。而在此时,文化界人士也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时局的关注,闻一多便是其中的一位。

闻一多(公元1899~1946年),原名闻家骅,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面对轰轰烈烈的革命现状,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后,写下了诗词《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以表达自己对于中国现状和未来的感慨。他在诗中写道:“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吴佩孚

1923年2月,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中国工人运动达到了第一次高潮,这引起了以吴佩孚为代表的北京政府的镇压,制造了52人惨死、300多人受伤、40多人被捕、1000多人被开除的二七惨案。图为吴佩孚。

闻一多在诗中以红烛作喻,似乎在询问世人,可否有赤诚和热情为崇高的事业而奉献;是否有执著的信念向光明和理想迈进,即使化为灰烬也在所不惜;是否知道自己的灵魂从何处而来,向何处而去;是否能够战胜失望和痛苦,找到光明的出路。

闻一多的困惑,也是20世纪所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困惑。诗人歌颂红烛,认为它即使受到风的阻挠,即使不停地流泪,也在不断燃烧,这种奉献精神,正是对祖国前途的执著追求和为国献身的伟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