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池搁笔
——读《艺术的故事》有感
物理系
张蕙心
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这就是贡布里希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
实话说,我刚翻开书看到导论时就不得不吃了一惊。作者公然宣称“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而“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又是何等精辟——但当时却只激起了我这个读者隐隐的不快。
后来我慢慢发现,艺术家惨淡经营、自虐地去挑剔不止,求的无非一种“合适”,那就是美,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一个完美的典范。他们有权要求观者弄清他们追求的是什么。可惜对于某物美不美,鉴赏品味大相径庭——有人喜欢逼真自然,有人喜欢抽象深奥——何况美不在于题材,不在于表现形式,甚至不在于创作者的技艺。
这就是没有艺术的原因之一。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
而读这本书久了,前后联系,会发现几个有趣的反差现象。
1.为某个非艺术的目的而创作,与目的不再、艺术永恒
“只要一件事情做得无比美好,我们由于单纯欣赏他的做法而几乎忘记问问他的意图,这时我们就会谈到艺术。”
古埃及的墓室画,中世纪的圣母画、雕像,历朝人物肖像、游园图、宫廷画不厌其烦地反映当时流行之物的华丽、优雅与精巧,抑或是为了思想统治、求神祈福,那些时尚或执念多么迅速地成了明日黄花,但是作品本身魅力依然。
当一切世俗都消磨殆尽,唯有美伴死神永生。
2.“应该画得像”,与虚构甚至“任性而为”
在中国,画家的理想是掌握运笔用墨的熟练技艺,以便趁着灵感犹在之时画下心意中的景象。可是西方传统的透视法,求的就是一个真,这从丢勒的习作、克劳德·洛兰的树林等作品中能看得清楚。
西方也不是没有叛徒。从波蒂切利笔下那海中升起的明显双肩、左臂改造过的维纳斯,到拉斐尔凭臆想画出的仙女伽拉特亚;从莫奈光影奇幻的印象派,再到毕加索的现代抽象画,“唯心为美”的画者从来就能打反对者的脸。
到底艺术应该忠实地反映自然,还是应当表达创作者主观所感,三教九流各执一词,早已说不清楚。其实只要创作者满意,创作者意欲取悦的人满意,其他的早就不重要。
3.臻于完美的大师,与“反大师”的后人
当前辈大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创作出的东西已不存在任何问题,也就没有什么任务能激发后人的干劲。而小辈们在危机中为了别出心裁、闻所未闻所做的努力,当真令人喜闻乐见同时又钦佩不已。
创作艺术是艺术家唯一做不到的事情。这便是没有艺术的第二条原因。艺术不是现成的等人开掘发现的东西,所以艺术家必须时刻准备放弃表面上的荣光,而去经历千番辛劳和痛苦。
最后的最后,前卢浮宫馆长皮埃尔·罗森伯格对书本身做出了评价:“《艺术的故事》用朴素的语言重新讲述美术发展史,让人能够看出它是怎样前后连贯,它帮助读者鉴赏艺术作品,给读者启示。把书中论及的作品跟它们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期望由此而触及大师的艺术目标。”贡布里希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不仅如此,他还指出了观者的责任。“我们相信永远都会有艺术家诞生。但会不会有艺术?这也依赖于我们自己,受众。”
通过我们的冷漠或担心,通过我们的成见或理解,我们还是可以决定事情的结局。
作者简介
我叫张蕙心,来自山东省日照市,为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017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我大概自幼年起就对一切艺术和美有难以抑制的迷恋——从音乐到国画,从仙侠片到建筑,从糖纸到精致的裙子和靴子。街头夕阳中的报刊亭、设计得完美的书籍封底,都可以是我沦陷的理由。
如今来到清华,真心希望能够通过在大学的学习重塑自己,希望能与比自己更优秀的同龄人产生思维的碰撞,让火花点亮求索的漫漫长夜。
母校寄语
半年不曾回母校看看,清晨雾气中露出的枝枝YY,操场上滚动的一只只“新雪莉”,食堂那只肥圆的黄猫,初春萌芽的玉兰花,许久未见的面孔,都是那么惹人思念。
距高考还有半年光景,学弟学妹们想必都在努力地吸收各路神仙推送的“宝典”,所谓提升一分干掉千人。我想说,基础能力不可忽视,除却这些策略,过硬的基础才是最关键的,有了基础,才能用策略来锦上添花。所以我建议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利用好每一次复习,扎扎实实地走下来,不打折扣,这样才能经得住高考的考验。做题时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做多少,对多少,气定神闲但也要步步为营,才是正确姿态。
“每一件与众不同的绝世好东西,其实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吴晓波如是说。而我最后想说,不忘初心,不枉年轻。不辍耕耘,不止追求。与学弟学妹们共勉,与母校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