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同行  清华学子感悟《艺术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包容多样艺术,品味不同故事

法学院
刘彤阳

《艺术的故事》中介绍了许多艺术家和艺术流派,而每个艺术家和艺术流派都有自己的艺术理念和风格。在欣赏不同艺术作品的同时,我们读者也会对这些艺术作品作出自己的评价,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自己的喜爱或是厌恶。可是,黑格尔有言“存在即合理”,艺术也是如此。只要一种艺术曾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它就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因而,作为一名艺术欣赏者,我们不应该鲁莽地否定某种艺术作品的价值,而应该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多样艺术,用宽容谅解的视角,品味不同故事。

《艺术的故事》在序言中即提出,最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的往往是那种描绘所见的艺术,运用细腻的手法和耐心的描摹,创造出来的反映真实的艺术。然而,那些具有抽象性的艺术作品,虽然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往往会被忽视或嫌弃。因此,改变读者对不同风格艺术作品的认知,也是这本书的一个目的所在。

喜爱所见的艺术,这种情感非常容易理解。因为当人们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可以通过简单的画笔和色彩栩栩如生地被刻画时,心中的赞叹之情也会油然而生。特别是当欣赏者知道自己可能一辈子也创作不出这样的作品时,便会更加惊叹创作者的伟大艺术能力。虽然随着摄像技术的出现和成熟,写真性的作品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但写真性作品的艺术价值却没有被否定。或许写真是最能体现一位艺术家的基本功的形式,或许写真作品更适合广大群众去品味,也或许写真作品中体现对真实的尊重仍在吸引着现代人的目光。写真的价值还在于它的创作过程中凝聚着一名艺术家的巨大心血。为了完成一个写真作品,艺术家们必须要用最谨慎的态度去观察生活中最细微的东西,需要用最有耐心的心思去反复修改打磨细节。如此,每一个作品的创作都是艺术家全神贯注的投入,每一个作品都是呕心沥血的成果,每一个作品都是艺术家最真诚的奉献。因而伟大的写真作品往往能打动每个人的心弦,并能为大部分人接受。

但是人们对抽象性作品的关注度却大不如写真了。这可能是因为抽象作品不会真实地反映现实,而是更多地描绘作家的主观感受,而这种主观感受不是所有人都会有的。也是因为抽象作品的内容往往令人匪夷所思,欣赏者即使努力地去研究这个作品,也不一定会从中体会到作品内容反映的精神。可能还是因为大多数人的懒惰,因为觉得难以理解,所以干脆不去理解。但事实上,抽象性的作品往往比写真更加适合一个人反复咀嚼品味。我们可能不理解作者创作时的感受,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理解作者的感受,我们只要得到属于自己的理解即可。而抽象性作品往往是以小见大,从一些简单的图形和搭配中阐发微妙的道理或抒发浓郁的情感,因而一旦理解了这个作品,自己的收获将是无比丰富。在欣赏抽象性作品的同时,我们的思绪往往会不限于这个具体的作品之上,而是跳出当前的世界,挖掘到我们记忆和思维的深处,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欣赏这种作品就像在读一本经典的小说或是钻研一部精微的哲学那般陶醉。

因而我们既要继续喜欢写真的真实美,因为正如贝克莱所说:“真实是所有人的口号,却是极个别人的目标。”我们现代人身上缺乏的就是真实。活出自己的真性情,拒绝自我欺骗,做真实的自己,应该是每一个人的追求,而体现这种追求的写真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同时,抽象的艺术也应得到人们同样的尊重。为了欣赏好一个抽象作品,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积淀自己的学识和生活阅历,更加积极主动地对生活进行思考,培养自己更加丰富细腻的情感。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往往要经过漫长的历史才会被人们接受,许多伟大的抽象艺术家,就像《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恩特里克兰德一样不被人理解,为此我们不应该草率地否认他们的作品,而是宽容不同人的风格,给这些艺术家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在更加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作。一定要避免艺术上的浮躁,要对艺术发展有耐心,对艺术的前途充满信心,相信每一个有自己存在意义的艺术作品都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部艺术作品的创作完成并非艺术行为的结束,欣赏者的创造性欣赏是这部艺术作品获得新的生命力的源泉活水。而要想进行创造性的欣赏,我们首先要包容多样的艺术风格,品味不同的艺术故事。

作者简介

刘彤阳,男,来自山东省,毕业于山东省昌乐二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多数人在二十岁或是三十岁时就已经死了,此后活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影子”,罗曼·罗兰如是说。失去了梦想和为实现梦想的持久的苦干,人生也就少了一番风味。期冀诸位无论前途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要勇敢地坚持走下去。无论他人如何说、如何写、如何想,都不要让自己不再是自己。成功是不容易取得的,但努力的目的并不应该拘泥于既定的成功,应该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寄托于更高程度的成长,并为之付出自己全部的聪明才干。期冀诸位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超越自己,向着自己的梦想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