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同行  清华学子感悟《艺术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栖居于美
——读《艺术的故事》有所感

土木系
肖娜

“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土地上”,荷尔德林曾这样理解生命。而当一个人学会了诗意地栖居,或者说,驻守了诗意,他便至少有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是幸运的,我们生存的家园、走过的日子,点点滴滴都渗透着美,但为什么仍有终日的埋怨和沉重的叹息?

有的人漠然,得过且过,对美的追求已麻木;有的人悲观,只盯着丑恶的污点而否定美的存在;有的人荒唐,颠倒是非,以丑为美沉迷不知归途……人生百年,朝朝暮暮,美丽与否全依你在时光的画布上的创作,贡布里希不是也清楚地说了“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吗?

我们今天看那些艺术作品,不论是为传播宗教、树立偶像、记述功勋、表现故事,或装饰房屋、美化居所,还是言志达意、宣洒性情、重现风景、追求创新,或讽世喻人、描绘理想,无一不是祖先在漫漫岁月中探寻美的足迹,难怪黑德尔会发出“人一定到过至善至美之境,不然怎会不停地追求完美”的感慨。

一张安静的书桌,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风挟着斑驳叶影吹过窗台,翻动书页,觉得书外与书内皆美。习惯于先看图,浅浅地在脑海中形成些想法,再去与文字对接,有时为百思不得其解而苦恼,有时又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而欣喜,有时觉得如此剖析一幅风景实在破坏意境,有时又不由为画家以笔为刀的深刻内涵而啧啧称奇。

初看几千年前埃及的壁画,便想起幼儿园时代那些简单幼稚的图,然再想想那时的埃及艺术家们追求“从事物最具有特性的角度去表现”,我们还能说那些图画幼稚吗?很多时候我们更喜欢逼真的,即忠实地再现自然、人物与事件的作品,更喜欢理想化了的所谓“完美无瑕”的风格,但我们能说凡·艾克的订婚式“摄影”就优于塞尚夫人的肖像吗?(我们还记得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者”的新作现世时,受到批评家怎样的冷嘲热讽,然而最终时间证明了它们的魅力。)美的形式是不同的,历史走到它的每个阶段,时代主流纵横交错,地域文化异彩纷呈,聚焦在每个人身上,经历、认知、情感千差万别,故美的尺度是多元的,但不论哪一种存在的或即将产生的,都需要我们用一切感官至心灵去发掘、去获得。

当然,我们说要善于发现美,不是倡导忽略丑恶阴暗面,不是假装与美对立的事物不存在,自欺欺人的行为是极危险的。一个人眼中只有美,就如他只能看到丑一样,失去了美丑的鉴别力,过度乐观,一味赞赏,美也就不能称之为美了。正是因为对丑恶的正视,我们才更加珍惜美,从而要去创造美。

历代艺术大师将他们所见所感的美用线条和色彩记录,用刀锤凿刻,用木石搭建,将其传递给我们,如此我们既有了享受美的权利,更有继承前人,推陈出新的责任。这不是要求我们都成为画家、雕塑家或建筑师,我们还记得文化节目清流《朗读者》中的朗读者,他们的读音、语气、节奏并不是专业的,但他们朗读却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心弦,是因为他们倾注了真挚的情感啊,是他们把文字的内涵融进声音里了啊。根植三尺讲台、春风化雨立德树人的老师,身着一袭白衣、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医生,戍边的战士、潜行的矿工、默默的城市美容师……我们都是在进行创造美的事业,有意或无意。我们会习惯于问自己:“我能为我栖居的这片土地做什么?”发现美,也发现不美的地方,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的家园美好,其实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我本不敢奢谈对美的理解,其主题宏大,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艺术的故事只是美的故事的一部分。同时美的内容又平实近人、细致入微,在每朵春花的柔嫩肌肤中舒展,在每片秋叶的沧桑脉络上流动,每根看似云淡风轻的立柱,每块安置妥帖得体的色彩。

当我们沿着时间的线索回溯,小心翼翼地拾起散落在星河里的颗颗明珠,想起贡布里希说的“我们的历史知识永远不会完备,永远有新事实尚待发现,它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往昔的认识”,我们便更加坚定了步伐,撸起衣袖,为美,向前不息。

作者简介

肖娜,女,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毕业于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曾获评2016年自治区级三好学生,2016年清华大学暑期学校“紫荆学员”,2017年清华大学军训优秀个人。

母校寄语

致你我的一中:

最美的年华

见你,就此放不下了

知你

植物园里春苗青葱

我们亲手种下的美梦略狂

懂你

教室窗外夏夜静谧

我们倾心交换的思想闪光

解你

图书馆侧秋叶烈烈

我们肆意泼洒的诗意飞扬

与你

操场上冬雪霏霏

我们无畏竞逐的初心难忘

终于,不再迷茫、怅惘

可依然要在离开时回望

背上的“追求卓越”没有褪色

照片里的“一中加油”没有泛黄

一些人,你成为他们生命中的永恒

一些人,你与他们共迎挑战,齐创辉煌

一些人,你在他们青涩的期许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