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同行  清华学子感悟《艺术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艺术的追逐 人生的故事

社科学院
孙靖钧

打开《艺术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会被第一句话“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吸引。开始,我觉得很蹊跷,以艺术为题却又否定艺术的存在。如果小时候的我打开电视看《鼹鼠的故事》,片头就说告诉我们“没有鼹鼠这回事”,那我一定会觉得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一万点暴击。那么这句话的用意究竟是什么?随着贡布里希的娓娓道来,我才渐渐发现,他其实想要呈现的是一场追逐美的历程,而这个历程与美本身怎样并无关系。换句话说,《艺术的故事》是在以一种“我喜欢你与你何干”的魄力歌颂一场艺术家的追逐。从荷马史诗中的克里特岛出发,将尼罗河流域的神迹引向心灵的《出埃及记》;拜占庭将希腊的美冰封了起来,它像颗睡莲的种子,避过兵戎、骗过时间,沉睡千年;直到乔托丢它入水,古莲在罗马人的热泪中晕开千年的绿意,催开文艺复兴的芳芬;高更的恐惧促使现代艺术越过帕特农神庙的石马,又回到了童年的木马;恐惧让艺术诞生,敬畏让艺术纯粹,疯狂让艺术自由生长,理性让艺术回归。这是一首史诗般的交响,是一段耐人寻味的旅程。没错,这才是真正的艺术的故事。而这艺术的故事中,贯穿的是对美的追逐与对不完美与缺憾的直面与对抗。其实艺术家就是为了不完美而生的,如果大地山川都生来精致,那雕塑家恐怕只能流浪;如果美好能任意流淌,那画家便注定潦倒。这样看来,贡布里希这句耐人寻味的话其实是想告诉我们,是艺术也好,艺术家也罢,《艺术的故事》讲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的追逐。

把书合上,环视四周,我们会发现,其实这条追逐之路不止于艺术,更包括生活。宋东野在《平淡日子里的刺》里唱了一句“生活就是这样啊不如诗啊”。生活同样是不完美的,有时甚至似乎是为烦恼而生的。小到学生卡又丢了,手机又摔了,自行车又忘了停在哪里了,大到佛说的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爱别离求不得。但我们在感叹人生苦短的同时也得承认,这恰恰是生活与奋斗的意义。如果去乡村支教的人都是为了当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没有了精神的高度,没有了奉献的无私,那么这十大人物便再难感动世人;如果参加奥运会的所有健儿都必然能摘得金牌,没有了遗憾与虽败犹荣,那所谓的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也就变得苍白无力了;如果所有努力的清华人都必然能够拿到特等奖学金,没有了低谷和黯淡,那么这些努力也就少了很多可敬之处。我们总喜欢祝愿万事如意,但如果真的万事如意了,我们便再无战斗的理由。说的好听一点叫作安逸终生,说的难听一点,叫静静等死。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不,一定不是!

在这个园子里,每个人都会享受成功的荣光,但也难以避免将要经历失败与挫折。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总会发现一些人能够全方位胜过自己。《艺术的故事》当中的追逐精神在这里有另一个名字叫作自强不息。而真正的自强不息,并不在于所谓的全方位胜出,而恰恰在于当我们被全方位胜出时,即使懊恼却仍然坚持不放弃,即使失望却仍然义无反顾地竭尽全力。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如果说艺术家的英雄主义是用画笔,雕塑对抗所有的缺陷与不完美,那么我也愿每个清华人皆英雄,但求耕耘,不求结果,做尽好事,不问前程,时刻走在追逐的路上,最终不憾此生。

因此,艺术的追逐精神,将指引我们的人生。而“艺术的故事”,也将成为我们的故事。

作者简介

孙靖钧,男,来自河北省,毕业于衡水第一中学,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大类社会科学学院。

母校寄语

致最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道小小关卡。愿大家能用一种珍惜与感恩的态度去过好每一天。在这条充满温暖的路上,播种知识,收获智慧,有人并肩,怀抱友谊。时时刻刻都有风景相伴,最终得到心性与人格的锻炼,真正成长起来,大步朝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