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中世纪艺术:“功利主义”的悲剧
数学系
赵之力
可以说,中世纪对于欧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梦魇:彼时的西欧大路上,教权横行,人权受辱,皇室子弟为皇位的争夺手足相残,“十字军东征”令欧洲民众陷入水深火热……
在这一黑暗年代里,艺术也没能幸免。然而我以为,对于中世纪艺术的悲剧,不能完全归咎于时局之动荡。回望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在20世纪上半叶同样经历了一场浩劫:从世纪初的“一战”,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40年代的“二战”,再到之后的朝鲜战争和美苏冷战……但就在这样一段动荡岁月里,瓦西里·康定斯基、毕加索、安迪·沃霍尔这样的艺术大师们却纷纷涌现,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流派——现代派。同样的动荡年代,却在艺术成就上有如此悬殊的差距,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毕加索有一幅著名的画作《格尔尼卡》。作品乍一看并不算美:歪曲的线条、混乱的布局、粗犷的笔墨……一切的一切都给人一种强烈的不和谐感,并不像中世纪的画作那样勾勒清晰、轮廓鲜明。但倘若细细观赏,我们不难发现,其浓重的色彩下蕴含着一种悲愤与扭曲。而当这种内心的情感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画作之上,其中透露出的无限之真情,又怎能不令人动容?
正如导论中那句名言一般: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艺术本身不过是一种诗意化的表达方式,而其根本乃是心中的真情。勋伯格是现代派交响乐的创始人,其创立的十二音体系因其极度不和谐而屡遭排斥,他本人也被音乐会主办方贬损为“票房毒药”。然而,这却并不妨碍他成为音乐史甚至艺术史上的伟人,因为他的作品无比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初全人类精神上的苦难。韩愈曾云:“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艺术便是艺术家之“鸣”,其所以“鸣”,是为其心中之“不平”,是灵动深处最真切的回音。
反观中世纪之艺术,我们便不难发现,那里面的人物一个个显得有些生硬、呆板,很难给人以“美”的强烈震撼与冲击。应该说,这与中世纪时期的教会将艺术作品作为宗教传播的一种通俗形式有着极大的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便失去了其作为“表达内心真实呼声之载体”的基本作用,而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宗教传播之工具。这就好比我们今天所用的教科书一般,其固然有着较强的功用,其中的佼佼者,也可以称为不折不扣的杰作,但是,它却难以被称为“艺术”。或者说,它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其本身却很少有艺术价值。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到艺术被寄托在景物和真实之美的时刻来临之前,中世纪的艺术都笼罩在“功利主义”的阴影之下。其中缺乏人类真正情感的流露,因此也未免显得单薄而乏味。如果说,生活也是一种艺术,那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中世纪艺术的悲剧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我们不论做任何事,说何种话,都要以内心的呼声为基本准则和参考。当然,人的行为必然难逃目的性,但是如果其中掺杂了太多的功利性目的,以至于反而逐渐取缔了应有的真实,那就未免有虚假客套、矫揉造作之嫌了。
最后,固然中世纪艺术有其固有的局限和弊病,但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任何物质实在都是时代发展下的特定产物——存在即是合理。在我们评判不同时代艺术之好坏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每一个能够流传至今的艺术流派、每一幅保存至今的艺术作品,都足以赢得每个人的尊敬。
作者简介
我叫赵之力,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数73班的班长,系足球队成员,毕业于北京市第四中学。本人深切地认同清华大学“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笃信追随者。此外,我兴趣多元,涉猎广泛,尤其热爱阅读写作与中国传统文化。此番阅读《艺术的故事》,使我对于艺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加深了我对于艺术领域的兴趣,提升了我的文化修养,让我受益无穷。
母校寄语
在北京四中度过的六年令我印象深刻。我的灵魂在那六年里得到塑造,我的人格在那六年里得到构筑。在太液池畔追随过的一位位师长,以其渊博学识给予我一份份触动;在皇城脚下邂逅过的一个个同窗,以其德才兼备带给我一阵阵熏陶。啊,四中!是你教会了我如何品味生活,如何修炼自我,如何堂堂正正地去书写一个大写的“人”!当那洁白的玉兰在阳春三月里傲然盛放,纷飞在那如洗碧空里的片片花瓣之于我,是德行的沐浴,是修身的涤濯!白驹过隙,岁月匆匆,纵使无数已然泛黄的往昔在脑海中逐渐模糊,我心中那株早已深深扎根的白玉兰,却永远永远不会凋零。生命不息,玉兰不落。四中,你将与我的生命常伴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