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从“写实”走向“写心”
社科学院
黄语琦
我想,大部分人一开始欣赏艺术品,都会不自觉地把“像不像”作为一个评价标准。例如,一座雕塑形态是否逼真,一幅油画是否丝毫不差地还原了自然本身。而渐渐地,我们会发现,“像不像”并不是评价艺术作品的唯一标准,画作不等于照片,我们欣赏的是艺术,而艺术则只是艺术家而已。同样地,19世纪的人也会经历这样的认识。印象派的诞生,则是整个艺术领域对这一认识走向成熟的时代。
在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中提到,19世纪时,西方艺术界“官方认可的艺术”和一部分艺术家认为的艺术第一次产生了公开的冲突和分歧,所谓革命由此而生。德拉克洛瓦拉起了大旗,反对学院派苛求“精确”、强调“正确”的艺术,他不再追逐细节而是关注母题的整体;法国的库尔贝则继承米勒的“更真实、更自然”的作画方式,不再将农民等普通劳动者摒弃在题材之外,“现实主义”诞生。
读至此,我开始细细品味现实主义“一丝一毫也不偏离原则”的绘画方式,说简单一点,就像我们的素描,作画对象很朴实,但是却有一定局限。现实主义传达的更多的是清清楚楚的现实,即作画者的“完全思想”,留给欣赏者的思考留白并不大,例如《邂逅》的画中库尔贝自己站在那里,那他就是站在那里了,穿了什么衣服,马甲上有多少扣子,事实如此,无须再多想也无法可想。我们看到这样的画作,有共鸣的机会也许会很少。
但当印象派逐渐产生,这一点就大不一样了。
相信眼睛而别相信先入为主的规则,是马奈和他的朋友从程式化的、千篇一律的素描中领悟到的道理。那些经光影变幻在头脑中融合后呈现的神奇画作,和传统的格格不入,保守艺术家拒绝承认他的画,在沙龙中也不予展出。但是我认为,这是艺术家开始由“写实”迈向“写心”的大道。他的《隆桑的赛马》,乍一看是一堆反复错乱的线条,实际上却完美地反映了赛马时那一瞬间的冲击力和美感,它反映的是艺术家的感官、艺术家的心。
又如马内的好友莫奈著名的《圣拉扎尔火车站》,他相信那些光线交错和蒸汽烟云的效果才是最美的。不选择“如画”的母题,而是捕捉令人心动的瞬间,这是印象派在发展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风格,我想这也给印象画造就了更多的可能性,是它一种独有的魅力,我们期待作家下一幅画会将什么样日常的,我们从没发现的角度的美铺展在我们眼前。
而后印象派发展到雷诺阿,他的“速写化”并不意味着轻率,朦胧了细节反而更有富有生气的美感。画中的女子在阳光的氤氲中,让我们的视线凝集,后面的人物虚化做背景,显得整个舞会的景深很大,也给我们增添了无限想象。
我想,观之印象派的开源,首先告诉我们的是:艺术颠扑不破的真理并不是由官方所谓的名家写就的,而是探索者他们开拓的孤独之路。
而更重要的还有,这条艺术家们从“写实”走到“写心”的大道,同样适用于我们如今的现实。有时候,不论是写文章、绘画、做研究,我们追求真实的、统一的标准,反而会让我们的头脑被束缚。不断地靠近完美的实际,的确会让我们赞叹其精准,但是会失掉一些展示并释放自我的机会。在生活中,不妨让心更自由一点,遵循头脑中那一瞬间的渴望,就像《隆桑的赛马》中马奈画出的万马如云奔腾不息,恣意舒畅;莫奈《印象:日出》中迷幻而朦胧的色彩、《威尼斯大运河》远景中河上的波光。
我为何偏爱印象派,原因正在于此。在我们的世界里,不论是学习什么,实践什么,不必要一味地遵守传统和现实,其实脑海中每一次一念闪过的灵感都是别样的风景,抓住它然后将它变成自己的独特印记。从内心做自己,秉持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观,也许反而会收获更让内心欢愉、更容易共鸣、更有意义的结果。
作者简介
黄语琦,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高中毕业于北京市第八中学,曾获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参与并录制“对话2017北京市优秀学生”节目。
母校寄语
年少的你,可曾想过在科学的世界里闯荡?年少的你,可曾想过在艺术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年少的你,可曾想过在文学的华章里穿梭、流连?
青春之所以为青春,是因为年轻就是资本;青春之所以为青春,是因为我们有犯错的可能;青春的诗与酒,当趁年华纵歌!
那么,我只有一句话: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