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去的恭王府
咸丰元年(1851年),道光帝第六子奕䜣被封为恭亲王——这是清朝封建等级阶梯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他也得以在次年搬入什刹海边的王府。为迎接第三代主人,这座府邸的中路礼仪殿堂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力求遵循顺治九年(1652年)定下的府建规制:“亲王府,基高十尺,外周围墙。正门广五间,启门三。正殿,广七间,前墀周围石栏。左右翼楼,各广九间。后殿,广五间。寝室二重,各广五间。后楼一重,上下各广七间。自后殿至楼,左右均列广庑正门、殿、寝,均绿色琉璃瓦。后楼、翼楼、旁庑,均本色简瓦。正殿上安螭吻、压脊仙人,以次,凡七种;余房,用五种。凡有正房、正楼门柱,均红青油饰。每门,金钉六十有三。梁柱帖金,绘画五爪云龙及各色花草。正殿中设座,高八尺,广十有一尺,修九尺,基高尺有五寸,朱裸彩绘五色云龙,座后屏三开,上绘金云龙,均五爪。雕刻龙首有禁。凡旁庑楼屋,均丹朱户。其府库、仓焦、厨即及抵候各执事房屋,随宜建置于左右,门往黑油,屋均板瓦。”
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是谷长江,他们在2004年考古发掘银安殿时在遗址中发现一块砖,上面有“王府足制”字样,这说明当年中路正殿是由1852年恭亲王分府时重建,正门到神殿的屋顶改以绿琉璃瓦覆盖。只是,由于三路格局在和珅时期就已形成,中路院宽难以布置亲王府应有的七间正殿,恭王府只好沿用旧基的五间。
同治四年(1865年)的几张“样式雷”恭王府及其花园图,所绘图景也最接近恭王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1861年到1874年,即“同治中兴”的十几年,恭亲王协助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他本人被任命为议政王总揽朝政,推行“洋务运动”,享双份俸禄,达到其个人权力和声望的顶峰。这一时期,恭亲王在这里主持国家的重要仪式,恭王府成为实际上的政府所在地。北京市古建研究所研究员王世仁认为,这几张“样式雷”图正是这一时期大修工程的设计图,重点是改造了花园。
2004年启动的恭王府大修历时4年多,这也是自150年前恭亲王分府以来的第一次。“问题是,要恢复到哪一时期的恭王府?”正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形容,“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恭王府已走过230多年历史,就像一个人,走过少年、青年、中年、晚年,每段历史都叠加其中,不是一个静态的点。争论的结果,复建的主线还是定在恭亲王中期的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恭王府和其主人的最后一个极盛时期,“作为清代王府的样本”。
恭亲王奕䜣已经是这座王府的第三位主人。可以考证的第一位主人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当时和珅大兴土木、逾制修建,虽不称王府,但宅第的精美富丽不亚于王府,奠定了今日恭王府的规模。在这里,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迎娶了乾隆之女和孝公主,所居东部宅院依公主府规制进行改建,此次在乐道堂内檐发现了只有公主能用的凤和玺彩画,验证了这点。乾隆驾崩后,嘉庆宣布和珅二十条罪状,赐其自尽,宅中所抄家产相当于清廷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后来,和珅宅归“爱豪宅不爱江山”的庆郡王永璘所有,与和孝公主各享半座宅第。生性闲散的永璘并未对旧宅做什么大改动,以至于对里面的很多逾制之物也熟视无睹,他死后被举报有毗卢帽门口4座,太平缸54口,铜路灯36对,幸得嘉庆皇帝袒护,“为和珅旧物”。永璘死后,按清制“世袭递降”,宅子被收回,直到迎来恭亲王奕䜣。
恭亲王辉煌之后,恭王府也如抛物线从顶点逐步下滑。因“铁帽子王”奕䜣享有“世袭罔替”制度,长孙“小恭王”溥伟和其同父异母弟弟溥儒成为这座王府的最后一代主人。此后清朝灭亡,一代王府变为天主教堂、辅仁大学校舍,新中国成立后又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联研究室等8个单位、200多户占据,每一个进入者都按照自己的使用功能需要进行改造。等到2003年,这座昔日的王府已经面目全非。“就像一个人骨骼还在,但已被毁容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师陈彤形容。
“90年前被大火烧毁的银安殿所在地是各种私搭乱建的临时房屋。音乐学院附中建的两座小楼突兀地立在建筑群前方。建筑外观被改建或破损,室内装修几乎全部改变,外檐彩画全部被覆盖,墙壁上绘上了《红楼梦》彩画,甚至还有‘文革’标语……”谷长江回忆。那一天,他陪同谷牧和李岚清同来,看到多福轩里艺术研究院录音室迁走后的一片狼藉,谷牧忍不住拍了桌子。自1978年起,谷牧就一直为恭王府的腾退和开放事宜而奔波。重建恭王府是周总理去世前对他的三大嘱托之一,其他两件事是建设国家图书馆和琉璃厂。到2003年,历时近30年的恭王府腾退渐入尾声,但历史只剩下一些蛛丝马迹。
多重历史覆盖下的恭王府大修更像是一次考古发掘——对仅存的蛛丝马迹解剖、辨别、选择,拼贴出这座王府150年前的黄金时代概貌,而更多的历史拼图仍在找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