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内涵与模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养老模式分类全景图与智慧养老

许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养老产业正在成为朝阳产业,许多大型房地产企业和保险企业都开始纷纷跑马圈地,提出一系列新的养老模式概念,如旅游养老、以房养老、候鸟养老、异地养老、乡村养老、互助养老、投资养老、积分养老、智慧养老等,加上传统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社会养老、政府养老等概念,林林总总的养老模式不下30种。尽管养老产业前景诱人,但是风险大、投资周期长、行业有待规范、商业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也赫然摆在产业界人士的面前。要明确商业模式,首先要定位好自己服务的养老模式。养老产业界急需理论指导,需要我们给出一个清晰的养老模式全景图,以清楚地界定自己所从事养老工作的位置。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养老模式,虽然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缺乏有条理的梳理与整合,没有给出一个养老模式的全景图模型。因此,如果能够从适当的角度对养老模式进行合理的分类研究,给出一个养老模式的全景图,则一方面可以深化有关养老模式和相关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养老产业界针对目标市场开发合适的养老模式。

对于本书而言,通过对现有养老模式的梳理与研究,在最终归纳提炼出养老模式分类的全景图模型中,我们也可以了解智慧养老的位置,为智慧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

1.2.1 养老模式的定义与分类

1. 养老模式的定义

养老模式有时也被称为“养老方式”,学界对其的研究由来已久。关于养老模式的定义,杨宗传等人(1995)认为,养老方式主要指老年人的居住、饮食同谁在一起,老年人的生活由谁安排和照料。养老模式不仅直接决定老年人的生活服务保障,而且与老年经济保障有密切联系。谢琼等人(2008)提出,养老模式是指人们进入老年阶段后如何安度晚年生活的制度安排与机制保障,它包括老年人的经济保障、服务保障与精神保障三个层次。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发现,学者们认为养老模式至少应该包括养老服务地点、经济来源等基本要素。由于传统养老服务的工作主要由人力完成,而服务老年人的许多工作很辛苦,甚至服务人员要克服心理障碍(如为老人通便等),因而现有的养老服务出现了服务人员短缺的局面。目前,不少老人“无钱养老”,很可能未来会面临“无人养老”的局面。因此,利用科技辅助或替代人工养老会成为重要的养老模式。除此之外,对于养老的主体(老人)来说,采用积极、平和还是消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老化过程也是养老服务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的养老模式的含义应该包括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经济来源由谁提供、养老服务在哪里享受、养老服务的技术支持属于何种水平、养老心态处于怎样的状况四方面的内容。

2. 养老模式的分类

学者们对养老模式分类的研究数量很多,但是囊括现有各种养老模式的研究还未见到。现有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列举和简单概括的阶段,还没有比较成体系、能够覆盖大部分养老模式的分类框架模型。比较典型的包括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从养老的经济来源和养老支持力角度分类。孟艳春(2010)等人认为,从养老的经济来源和养老支持力角度可分为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与自我养老。

(2)从养老职能的承担者角度分类。穆光宗(2000)等人提出,从养老职能的承担者角度可分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

(3)从养老服务地点角度分类。林乐飞(2006)等人提出,从养老服务地点角度可分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

从上述分类中可以看出,学者们所给出的大部分是相对简单的分类框架,很难涵盖社会中现存的各种养老模式,尤其是对新兴的养老模式如智慧养老难以覆盖。此外,分类的维度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反映养老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特点。因此,提出一个角度多元、内涵丰富的养老模式分类全景图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1.2.2 养老模式分类的全景图:房车模型

结合前面提出的养老模式含义,通过对现有文献中关于养老模式分类的比较研究,我们归纳得出养老模式分类的全景图,如图1.2所示的房车模型(5)。一辆承载老年人带有现代理念的房车在道路上向前行驶,既表明了当下的养老模式内容丰富蕴含广泛,又喻指这些丰富的养老模式能够承载老年人驶向幸福的老年生活。

养老模式分类的房车模型中主要包括养老服务的地点、经济来源、技术支持、主体心态四大要素。这四个要素也是对养老模式进行分类的四个维度。以下,我们将结合模型,分别介绍在这四种视角下,养老模式分类的基本内容以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1. 按照养老服务的地点进行分类

对于一种养老模式而言,最基础的判断是要看养老服务“在哪里”进行。在房车模型的地面部分,我们将养老模式按照养老的服务地点进行划分,可分为异地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四大类。这四类养老模式,表示了老年人不同的养老地点。

图1.2 养老模式分类的全景图:房车模型

这种分类的方式与顺序,也反映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随年龄增长产生的变化。人口学中一般将老年群体划分为低龄老人、中龄老人、高龄老人三个层次。其中,60~69岁为低龄老人,70~79岁为中龄老人,80岁以上为高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往往有所下降,对养老地点的需求也就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般意义上,低龄老人身体状况较好,自理能力较强,可以适应旅行、户外活动等形式。因此,低龄老人比较适合异地养老或居家养老的养老模式。中龄老人身体状况水平一般,只能做到一些基本的自理,对于很多家务难以操持,需要子女的照顾或者社区的服务。因此,中龄老人比较适合居家养老或社区养老的养老模式。高龄老人身体状况较差,很多老人身患慢性疾病,甚至不能自理,需要长期的陪护乃至专业护理。因此,高龄老人比较适合社区养老或机构养老的养老模式。

2. 按照养老服务的经济来源进行分类

经济来源是老年人接受养老服务的基本保障。我们将房车模型分成两个房间,在房车车厢的左半部分,将养老模式按照经济来源分为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政府养老三个模式。其中,自我养老是指老年人通过自己的个人收入为养老提供有效保障,家庭养老是指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为老人养老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而政府养老则是指政府为老人养老提供有效的经济保障。实际上,这三种养老模式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互补的。例如,政府既可以为部分孤寡老人提供单一的经济来源,也可为所有老年人养老提供一定的普惠性的经济支持。

3. 按照养老服务的技术支持水平进行分类

科技在养老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未来翻身机器人、通便机器人、陪伴机器人都会应运而生。养老服务所依赖的技术支持水平对养老服务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房车模型的车厢的右半部分,我们将养老模式按照技术水平划分为传统养老、科技养老、智慧养老三个模式。其中,传统养老与科技养老占据当前的主要地位,而智慧养老则是未来养老模式发展的新趋势。

4. 按照养老服务主体面对老化过程的心态进行分类

除了外部养老服务带来的影响外,养老服务主体即老年人面对自身老化过程的心态状况也是影响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在房车模型的车头部分,我们将养老模式按照老年人心态状况进行划分,可分为积极心态、平和心态、消极心态三种养老模式。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往往会在这三种模式之间转换或在养老的不同时间段先后经历这三种模式。

1.2.3 各种养老模式的内涵分析

在1.2.2节中,我们阐述了养老模式分类的全景房车模型,以及模型各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下面我们将结合养老模式的地点、经济、技术、心态四大元素,对各种养老模式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

1. 按养老的服务地点分类

1)异地养老模式

异地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离开长期工作生活的居住地,前往其他地区享受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异地养老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美国,很多老人都会选择从寒冷的北部迁往加利福尼亚州等温暖的南部地区养老。在英国,很多老人把南非和西班牙作为他们的养老基地。近年来,在我国海南、山东等省份也出现了一些养老机构开发的异地养老服务。

异地养老模式还可以继续划分为移居型和暂居型两种类型(见图1.3)。移居型养老是指老年人永久性迁出居住地,前往其他地区养老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投靠子女养老、投靠亲友养老、乡村养老等。投靠子女和投靠亲友养老是较常见的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前往子女、亲友的居住地享受养老服务。这种模式下老年人能够得到较好的照顾,得以安享天伦之乐。乡村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城市工作生活结束后,回到老家或者是回归田野园林养老。乡村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可以吸引退休老人前往置产或生活。

图1.3 异地养老模式的类型图

暂居型养老则是指老年人暂时离开居住地,在外享受一定时间的养老服务后还会返回原居住地的养老模式。主要包括旅游养老、候鸟养老、养老联盟等。其中,旅游养老是指老年人在一段时间内,到外地旅游度假的养老模式。旅游养老是目前我国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养老模式。游轮养老是旅游养老中较为新潮的模式,有的性价比还比较高,有可能在一段时间享受高质量服务的同时还游览若干个国家。目前,我国旅游养老的市场不断发展扩大,服务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候鸟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固定时间段内(比如不同的季节)前往其他地区养老。例如,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老人,可以在威海、三亚、昆明、哈尔滨等环境优美的地方购买或租赁房产,在不同季节前往养老。养老联盟是指各地养老机构建立起统一的网络共享资源,老年人缴费之后可以在不同地区享受机构养老的多样化服务。

2)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主要在家中居住,并在家中享受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植根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符合中国人家族聚居的文化观念,能够较好地满足老年人与子女同乐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比较熟悉温馨的养老环境。

居家养老包括与子女共同居住和单独居住两种情况。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能够得到子女及时的照料以及精神慰藉。单独居住的老年人也和子女处于一种“分而不离”的状态,其住所往往与子女住所距离较近,平时充分享受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家政服务等上门服务,周末或节假日也能够与子女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3)社区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在家居住,以社区为依托,将养老服务引入社区和家庭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通过整合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养老驿站、养老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站、文化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社区志愿者在内的社区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全方位生活服务。

社区养老起源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的“社区照料”,是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有力补充和有机结合。一方面,社区养老可以弥补居家养老在日常照料上的不足,满足老人在熟悉的社区中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社区养老还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外资源,为老人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需要指出的是,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偏重两个不同的方面,居家养老强调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在家中进行,鼓励通过送餐上门、家政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便利。社区养老强调社区职能,既包括将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到社区内,还包括“托老所”“养老驿站”“日间照料中心”等白天将老年人在社区集中照料,晚上子女返回后送归家中的服务模式。这两种模式随着社区整合的资源越来越多,有互相融合的趋势,统称为“社区居家养老”。

4)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原有居住地,集中居住在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养老机构中,享受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养老机构是指由国家、集体、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养老基地等。

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与老年公寓,能够满足喜欢热闹或者自理能力较低的老人的需求。此外,近年来很多大城市的周边建设了一些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成本较低、有大规模床位和运动养老设施的养老基地。在养老基地中,老年人能够得以享受更为自主的生活,感受全新的养老体验。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家庭规模变小导致对老年人的照顾能力不断削弱,从而对多元化、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逐步扩大,社会化的集中养老模式在很多地方逐渐兴起。我国也明确提出,机构养老要在养老体系中占有引导养老服务水平的重要地位。机构养老,拥有专业的无障碍设施和养老设备,具备较好的养老环境,能够提供更为专业及时的服务,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逐步成为养老模式中的一个重要选项。

2. 按养老的经济来源分类

1)自我养老模式

自我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主要依靠退休工资、劳动收入或其他收入(如储蓄、房屋租金、投资理财收入等)来维持生计,支付其养老服务开支的养老模式。自我养老的本质,是养老经济资源的自我积累。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社会养老保障的不断普及,完完全全的自我养老在现实中几乎很少。因而,这里所说的自我养老,是指以自己的收入作为养老主要经济来源的养老模式。

自我养老的形式有很多类型,包括互助养老、投资养老、房产养老等。其中,互助养老包括经济上的互助和劳动上的互助两个层次。经济上的互助养老有时又被称为“遗赠养老”,是指老年人与护理人员就自己的遗产达成协议方式,通过去世后遗赠的方式换取护理人员的服务。劳动上的互助养老有时又被称为“积分养老”,是指低龄老年人通过护理高龄老年人,积累一定的积分,待自己到达高龄时,凭借积分换取低龄老人的护理服务。例如,有的城市推出了“义工银行”,由当地部门负责记录义工为老年人服务的内容与时间,待义工年老后即可享受相应的服务。

投资养老主要是指老年人通过储蓄、购买理财产品、直接投资的方式,用利息和收益支付养老开支。房产养老是广义上的“以房养老”,是指老年人通过房屋财产的租赁或者变卖,获得经济上的保障,主要包括租房养老和售房养老等类型(见图1.4)。租房养老包括招租养老和租房入院养老。售房养老包括狭义的以房养老、售房入院养老、售房回租养老等。

图1.4 房产养老模式的类型图

其中,招租养老适合那些房屋面积较大的老年人,可以将部分房屋租给年轻人。既可以用房租补贴生活,又可以得到年轻人一定的照顾,同时还可以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年轻阳光。租房入院养老和售房入院养老是指通过出租或出售自己的房产获得的收入来支付养老院的开销。售房回租养老则是指在出售房产后与房产的新业主商量,第一优先承租房子,以回租的方式取得在原住所居住的权利,从而能够继续在比较熟悉的环境中生活。

图1.4中的以房养老是狭义上的,即“住房抵押反向贷款”,这种养老模式近年来备受社会舆论的关注。老年人将已经购得产权的住宅全部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对房产价值、老年人年龄、预期寿命、健康状况、未来经济走势、通货膨胀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每年给予老人一笔固定的资金用于养老。老人可以继续享有居住权,也可出租房屋去养老院养老。老人去世后房产归金融机构所有。以房养老充分利用了住房资源,为有房产的失独老人、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子女旅居海外不会回国照顾老人,或者房产较多但不希望依赖子女的老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当然,该模式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老人需要慎重考虑。

2)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指依靠子女或者家庭内其他亲属的经济支持从而接受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从实质上说,这种养老方式都是由老人的家庭成员来提供养老的经济保障和精神保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扮演了很重要的地位。父母和子女在家庭中形成了互助互惠的生活格局。在当今社会很多地方,尤其是那些社会养老保障不完备的地方,家庭养老仍旧占据着主导地位。家庭养老模式与居家养老模式的区别是,前者主要是从经济来源考虑,后者主要是从服务地点角度考虑。

3)政府养老模式

政府养老模式是指政府通过养老金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享受养老服务的部分或全部经济保障。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由政府出钱,集中提供养老服务。对于“三无老人”“五保老人”来说,政府养老是主要甚至是全部的经济来源。政府养老一般会根据所在地政府的财力,针对不同年龄的老人提供不同类型的普惠性质的支持,对于困难老人或失能老人提供兜底支持,用于保障所有老人一起分享社会发展的红利,让老人对于社会的进步有一定程度的“获得感”。

当然,除政府外,还有一些民间机构和社会知名人士通过基金会等各种方式捐助或资助老人获得养老服务,这部分的资金来源和政府提供的资金来源汇合在一起,也可以称为“社会养老”模式。

3. 按养老服务的技术支持水平分类

1)传统养老模式

传统养老模式是指以人工服务为主,辅以简单护理器具,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传统养老主要从服务者的经验出发,专业程度不高;对老年人的服务水平与服务人员个体所具备的经验和水平密切相关,专门针对“养老”的资源比较匮乏。此外,养老服务各个方面缺乏有效的联系,覆盖范围有限,存在资源浪费或经验不能共享的现象。

2)科技养老模式

科技养老模式主要是指在传统养老的基础上,借助机械或简单电子设备,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老年人有尊严地生活。在市场上常见的,如辅助起床系统、辅助翻身系统、紧急呼叫器等是这类养老模式的具体应用。科技养老广泛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拓展养老服务的范围,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专业的健康保障、生活照料、紧急救助等服务。

3)智慧养老模式

智慧养老模式是指利用通常所说的“大智移物云雾区”(即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计算、物联网、云计算、雾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技术,对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情感生活进行支持,同时支持老人的经验、技能得到有效地挖掘和使用。智慧养老包括智慧助老、智慧孝老和智慧用老三个方面,使智慧科技和智慧老人相得益彰,让老人过得更幸福,过得更有尊严,过得更有价值。

智慧养老与科技养老的边界不是十分清晰,它是在科技养老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核心在于实现技术与老年人之间无缝、友好、自主、个性化的智能交互。智慧养老注重老年人的用户体验,能够让老年人在不改变原有生活习惯的条件下,以最小的学习代价使用技术,甚至在应用技术的同时,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智慧养老目前正在逐步探索之中,终将成为未来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4. 按照养老主体的心态分类

除了以上所谈到的养老服务地点、养老服务的经济来源、养老服务的技术支持水平等角度看待养老模式分类之外,还应当从养老服务的主体(老年人)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健康程度下降、生活节律变化,在自身老化过程中心态有很大的起伏。按照养老主体的心态我们可以分为积极养老、消极养老和平和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有些老年人认同最美不过夕阳红,希望发挥余热,多做一点喜欢的事情。怀着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属于积极的养老心态,简称为积极养老模式。有些老年人感觉暮年将至,行将就木,觉得万事无聊、无趣,对生活感觉悲观,属于消极的养老心态,简称为消极养老模式。还有些老年人以平常之心看待晚年,宠辱皆忘波澜不惊,属于平和的养老心态,简称为平和养老模式

不同的养老心态受养老地点、养老经济来源、养老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与老年人个人性格有关。很多老年人可能会在退休之后经历三种养老心态之间的转换和变化,对于每种养老心态,都需要我们在提供养老服务时充分地给予重视,以及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1.2.4 智慧养老与各种养老模式之间的关系

上面我们对学术界、产业界提出的林林总总近30种常见养老模式进行了分类,建立了一个通用的框架模型——养老模式分类房车模型,使各种分类能够在这个全景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实际上,除了房车模型及上面分类中提到的养老模式外,还有生态养老、健康养老、文化养老、亲情养老、宗教养老、消费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这些模式主打某一方面的特色,也可以称为特色养老模式。

从图1.2的房车模型不难看出,技术是驱动养老模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最新技术在养老领域的典型应用模式——智慧养老模式,对于其他分别从养老服务的地点、经济来源、养老心态来分类的养老模式来说,是一个不同的视角,对这些模式都可以提供支撑。例如,智慧养老与养老地点相结合,分别有智慧异地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智慧社区养老、智慧机构养老等,可以建立对应的养老信息系统或养老服务平台提供支持。

“智慧养老”四个字可以拆为两个词“智慧”和“养老”,两个词的关系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毛和皮的关系,智慧是“毛”,养老是“皮”。一定要研究好现有的养老模式之“皮”,提出不同养老模式对技术的需求,才能有光鲜的智慧之“毛”。

第二个层次是骨和肉的关系,智慧是“骨”,养老是“肉”。在“无人养老”和“无钱养老”的背景下,要研究好如何采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环境来降低服务成本、节约人力,实现养老服务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通过智慧之“骨”,撑起养老之“肉”,做出不同模式的飘逸且实用动作。

第三个层次是灵和肉的关系,智慧是“灵”,养老是“肉”。要做到规范化养老和个性化养老相结合,就必须对现有各种养老模式及其流程进行重新思考与设计,让智慧系统基于养老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老人进行画像和服务的精准推荐,从而通过智慧之“灵”,指引养老之“肉”,做出让老人满意的服务,同时实现养老服务组织的预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