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贸易合作是中国和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因而国际贸易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古典与新古典贸易理论
1. 绝对优势理论
该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于1776年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来的。绝对优势理论是运用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比较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种理论。亚当•斯密以增加国民财富的思想为出发点,认为专业化和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该理论假定甲、乙两国生产A、B两种商品,由于两国自然条件等因素存在差异,使得甲国生产A商品的生产成本低于乙国,乙国生产B商品的生产成本低于甲国,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此时甲国可以选择出口生产成本比乙国低的A商品,进口生产成本比乙国高的B商品;乙国反之。这样可以使两国专注于生产本国绝对成本较低的商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从而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最终参与分工与贸易各国的利益都能得到改善。斯密主张的国际分工原则是,就某种商品而言,如果别国的生产成本比本国低,那么该国就不要生产这种商品,而是输出本国绝对成本低的商品,以换取别国生产的低价商品,这样就会更经济合理。
绝对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但它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即它无法解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区域或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交换的现实。因此只能说,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特例。
2. 比较优势理论
1817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在其著作中针对绝对优势理论的缺陷做了补充,他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进一步发展出比较优势理论(1)。李嘉图认为,由于资本和劳动力在国家间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和转移,故不应该以绝对成本的大小作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而是要依据比较成本来开展国际分工和贸易。如果有两个生产率水平不相同的国家,其中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有利的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而另一个国家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处于绝对不利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而同时获得利益。这是因为,在所有商品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如果只生产并出口有最大优势的商品,而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如果只生产并出口劣势较小的商品,这样,两国都可以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增加各自的利益。李嘉图的学说可以概括为“两优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
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贸易原理的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广泛基础,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生产已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而获得更多利益(2)。
3. 要素禀赋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和俄林(Bertil C. Ohlin)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该理论最早由赫克歇尔于1919年提出,俄林在其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对该理论做了深入的发展,所提出的贸易理论被认为是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第一次完整阐述。
要素禀赋理论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但又进一步用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来解释比较优势。该理论认为(3),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各国同类产品进行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的差异,即如果某种商品的国内价格低而国外价格高,这种商品就会被出口;如果某种商品的国内价格高而国外价格低,这种商品就会被进口。引起各国同类商品价格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从而使生产要素相对价格不同。
根据该理论,如果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某生产要素供给是丰裕的,那么该国就会倾向于生产并输出需要大量使用此生产要素的商品,以增加收益;如果该国其他生产要素供给相对稀缺,那么它就倾向于进口需要大量使用该稀缺要素的商品。因此,劳动充裕型国家应当尽力专业化于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充裕型国家则应当尽力专业化于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各国生产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他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相互的需求。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各自的收益。
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如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两国的生产要素完全同质;两国的要素禀赋固定不变且可衡量;两国的同种商品生产函数相同;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不变;贸易是自由的,且没有关税和运费。根据这些假设条件,该理论的政策建议是实行自由贸易,每个国家按照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整体的福利水平。
二、新贸易理论
1. 技术差距理论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 Posner)在其论文《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中提出了从技术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认为(4),能产生大量创新并生产新产品的国家,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以此获得出口的优势。然而,这种优势并不是恒久性的,因为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总是会被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并被其他国家接受、模仿,直到完全掌握。这样就会导致技术创新国家的技术优势逐渐丧失。
当然,技术的流动与转移并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研制出一种新产品后,虽然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会模仿,但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创新国仍可以凭借其在特定产品上的技术领先地位,继续创造新产品,并通过贸易获利。一般而言,其他国家引用该技术和需求该产品存在两种时滞。一是需求时滞,即创新国家生产新产品,但并不向其他国家输出,因为对其他国家来说,这是了解新产品并调整其消费习惯和适应新产品的时期。二是模仿时滞,即新技术在其他国家被模仿和采用的时滞。同时,技术的传播还会受到贸易壁垒和专利法等的限制。
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在其论文中首先提出的(5)。弗农认为,拥有技术优势的垄断厂商具备较强的能力进行产品创新,从而获取垄断利润,但由于高利润会引致仿制品的出现,从而使新产品得以普及化乃至最终衰退。这一过程构成了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弗农根据不同时期的技术特征把产品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生产区位选择,以及不同的贸易和投资战略。
第一阶段为产品创新阶段。由于创新国垄断着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尽管价格偏高也有市场需求,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很低。企业主要力图垄断技术与产品生产来占领市场。生产成本的差异对公司生产区位的影响不大,这时最有利的安排就是在国内生产。这一阶段,新产品的需求主要在国内,如果其他国家对这种新产品有需求,则该国企业主要通过出口而不是直接投资来满足这些国家的市场需求。
第二阶段为新产品成熟阶段。此时,产品逐渐标准化,最有效的产品生产工序已经形成,国内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但由于新产品的高利润引起其他竞争者模仿并开发出类似产品,新产品生产企业的技术垄断地位和寡占市场结构被逐渐削弱。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以及国外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创新国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生产,投资地区一般是那些消费水平与创新国相似的国家,在当地生产可以使企业的优势和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到国外投资生产还可以避开进口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第三阶段为产品标准化阶段。此时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规格等都已完全标准化,产品已完全成熟。创新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已经丧失,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创新企业便会努力加强营销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寻找适当的产品生产区域,在劳动力更廉价和更接近外国市场的地区进行投资来保持新产品的利润。
第四阶段为产品老化、转移阶段。在这个阶段,产品逐渐老化,在发达国家市场不再具有扩大生产的市场潜力,发展中国家便成为这种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由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相对低廉,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其产品还会返销到发达国家市场。
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运动中,生产要素的比例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由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再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也随之从技术力量雄厚的创新国转移到其他发达国家,最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因此,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实现了比较优势观念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揭示了比较优势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转移。
3.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 B. Linder)(6)于1961年在其出版的《论贸易与转变》一书中提出的,重点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模式,从需求角度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一个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主要取决于其国内需求条件。一国企业生产的产品首先是在对国内市场需求了解的基础上用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当国内市场制约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便会开拓相对不熟悉的国际市场,通过出口,扩大生产,增加获利。
(2)两国工业品贸易量取决于两国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而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取决于该国的人均收入。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消费偏好不同,高收入消费者偏好质量高的商品,低收入消费者偏好质量较低的消费品。因此,两国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方式越相近,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产品的相互适应性就越强,相互需求就越大,由此产生的贸易量就越大。
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1990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波特用了4年的时间对美、英、德、日等10个重要贸易国的100个行业进行调查研究后指出,一国的财富是由生产率决定的,而生产率根植于一国和地区的竞争环境。竞争环境是由一系列因素组成的,如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等。四种因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结合成一个体系,就形成了如图2-1所示的“钻石体系”(National diamond)模型。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也是决定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图2-1 波特“钻石体系”模型
(1)要素条件。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在特定条件下,一个国家在某些基本要素上的劣势反而可能刺激其创新,最终使国家在高等要素上更具竞争力,从而创造出动态竞争优势。
(2)需求条件。如果一国国内需求能够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其生产的产品就越容易适应国际竞争:①国内需求更具有全球性、超前性,对产品更挑剔;②国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规模很大;③该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
(3)相关及支撑产业。如果拥有发达而完善的相关支撑产业,不仅可以使主导产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建立起自己的优势;而且支撑产业与主导产业之间不断交流和创新,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形成良性互动的既竞争又合作的环境。
(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态。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都会决定该行业是否具有竞争力。此外,激烈的国内竞争会促使企业努力苦练内功,并向外部扩张,占领国际市场,从而争取竞争优势。
除上述四个基本因素外,一国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对该国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也起着辅助作用。波特认为,政府在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应起一种催化和激发企业创造欲的作用,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以上因素共同发生作用,便会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不仅对于一国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而且对于解释国际贸易新格局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